第1623章 賞賜

第1623章 賞賜

本來皇帝的心情已經放鬆了下來,但一聽到燕王這個問題,頓時又感到一陣揪心。

他原本以爲,顧命大臣不是問題的,內閣中的重臣們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不但自己的心腹會事事依從自己旨意行事,連另外那幾個閣臣也都不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可如今,皇帝清楚地認識到,內閣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會事事聽從他指示。從前他高坐皇位,獨掌大權時,內閣中人自然不敢無視他的意願,可如今,他虛弱地躺在病牀上,需要依靠其他人去幫自己處理朝政時,那些手中握有實權的閣臣,對他的態度就不一樣了。

他們開始嫌他糊塗,嫌他礙事,心急着想要立個新君主。但即使是對這個新君主,他們也不是真心奉其爲主的,純粹只是想要有個人名義上鎮鎮場子,讓他們能夠如自己所願地處理朝政而已。四皇子朱珞年紀還小,即使今年之內繼了位,也要過幾年成年及冠之後纔會親政,這就給了閣臣們掌控朝廷大權的好機會!他們不打算錯過,也不希望有任何人攔在自己面前。

皇帝從前以爲可以信任的這些大臣,如今反而成爲了他眼中兒子繼位後能順利親政的障礙。這些閣臣有可能信不過新君的出身與智慧,自以爲是爲了江山社稷、朝廷百姓着想,而拖延、阻止新君親政,又或是束縛新君的權柄,將相權凌駕於皇權之上。

皇帝自己是快要死的人了,對於自己死後的事情無能爲力。他就算覺得這些閣臣們膽大包天背叛了自己,此時此刻也沒辦法簡單地說一句將他們撤官革職,趕出內閣。說白了,他過去這幾年清洗掉的各方勢力成員太多了,剩下的朝廷官員裡是否還有對他心存不滿的人,他自己都說不清楚。把內閣裡的人換掉,天知道換上來的又是否可靠呢?如今內閣裡的人,好歹是知根知底,相處了多年的老臣……

皇帝遲遲沒有回答燕王的話,燕王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他好象只是隨口提了提,就把這件事交給皇帝去決定了。

他這樣的態度,反倒讓皇帝暗暗鬆了口氣。燕王透露的那些隱秘,令皇帝心裡輕鬆了許多。雖說兄弟倆都命運不順,壽數不長,可這本該悲傷的消息卻反而讓皇帝心情好過了不少。

原來老天爺並不僅僅對他一個人不公!

弟弟從小健壯,出繼燕王府後又在戰場上立下了無數功勞,年紀輕輕就得到了先帝的認可,還被認爲是比兄長更出色的儲君人選。燕王金光閃閃的過往令皇帝深深地感覺到了壓力。然而如此出色的弟弟,原來也依舊是凡人之軀,在戰場上掙的軍功是拿身體健康去換回來的,差一點兒丟了性命,多年下來還積累了許多舊傷隱疾,難有子嗣。明明還不滿四十週歲,在下雨天裡已經要象上了年紀的老人一般忍受關節痠疼的痛苦。

燕王謝了恩,沒有挑最大最好或是營利最佳的皇莊,倒是挑了箇中不溜兒的,勝在位置好,就挨着官道,離京城不算遠,交通往來便利。而且莊中有山有水有河流,附帶草場與獵場,景緻頗佳,還有寬敞亮堂的現成宅子,隨時可以入住。

燕王表示,既然是打算要接太后過去消閒的,自然要找交通便利的地方,離得也不能遠,否則太后上了年紀,如何撐得住這一路的奔波?

在京城周邊地界上,如今只怕沒有比燕王更富有的地主了。

四皇子也覺得沒問題。燕王願意替他攝政,過後還不打算霸着權力不放手,而是想着要如何養老,他爲什麼不答應呢?雖說燕王到時候就要留在京城了,可他並不覺得這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壓力。反倒是有燕王繼續坐鎮,他就不必擔心自己親政後,會有人欺他年輕,便要尋他的麻煩了。必要的時候,他隨時都可以向皇叔求援的!

當燕王不再在皇帝面前作掩飾動作,皇帝在某個下雨天裡親眼目睹了弟弟受風溼與舊傷折磨的慘相之後,對燕王這個弟弟的關愛之心就恢復到了從前最深厚的程度。他不但命太醫院中最擅長處理這種疾病的太醫親自爲燕王診治,各種最好的藥都不吝用上,就連許諾要賜給燕王的莊園,也早早挑了出來,列成清單,送到燕王面前任他挑選。

這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鉅額財富。

皇室一家和樂融融,但內閣裡的氣氛就有些不一樣了。

皇帝接受了弟弟的理由,只是心裡依然覺得這莊子不太夠份量。於是他跟太后商量了一下,決定把莊子周邊的上百頃土地——包括開懇好的農田與未經開懇的山地、樹林,連同這片土地上附帶的百姓,全都賜給弟弟,隨他處置去。

不過皇帝覺得這都是弟弟應得的。因爲弟弟即將會成爲他兒子的攝政王,爲兒子繼位後能順利親政保駕護航,而且幹完這樁得罪人的差使之後,弟弟還不打算搶回燕王府的權柄,就這麼把燕王府的家業交給他另一個兒子了。如此厚道仁義的弟弟,只是想要在將來賦閒時,可以留在京城養老,向母后盡孝,那麼兄長多賞弟弟些土地宅院又如何?燕王府那偌大的家業,可都歸他兒子了呀!

太后也覺得這個決定沒毛病。她老人家十分歡喜,皇帝總算想要真心補償小兒子了,小兒子未來也會一直陪在她身邊,沒事兒不會在千里之外的北平長住。她盼着這一天,不知盼了多少年,如今心願得償,又怎會覺得大兒子給小兒子的東西太多了呢?

皇帝雖說沒有再象先前那般,排斥立儲的想法,還授命禮部開始籌備一場簡單卻正式的立儲儀式,好明正四皇子的儲君名份,但忽然間對燕王大加封賞,這就令人十分不快了。

新君年少又如何?他們這些內閣大臣自然會好生輔佐他,教導他如何成爲一位仁愛公正、擅於納諫的明君。他們根本不需要什麼攝政王!那隻會妨礙他們這些內閣明相維持朝廷運轉,他們還要防備這攝政王圖謀不軌,威脅到皇帝與朝廷!

皇上既然打算把新君交給他們這些準顧命大臣了,爲什麼還要畫蛇添足地立什麼攝政王呢?!燕王固然是軍功蓋世,可是這種手握大權的藩王,再得到皇帝與新君的信任,即將權傾朝野……那還有他們內閣什麼事兒?!

藩王老老實實守在邊疆就好了!要麼就丟掉兵權回京城來做個富貴閒王,何必非要入朝與他們這些國家棟梁相爭呢?!

(本章完)

第453章 摯友第940章 內鬥第1169章 拜第1059章 泄露第722章 詢問第578章 暗示第1526章 不甘第1362章 母親第667章 宴請第354章 中秋第1386章 蠢事第1016章 猜測第1391章 召見第726章 相見第372章 傳聞第1481章 說服第35章 李家第854章 怨氣第593章 姑侄第1655章 閒話第648章 無言第147章 相爭第918章 傳話第1091章 謀劃第962章 演戲第234章 上岸第1578章 求助第952章 八字第29章 放人第1310章 歸寧第1658章 前程第473章 打擊第1394章 煩躁第1312章 操心第547章 失望第21章 忽悠第467章 準備第1118章 情誼第918章 傳話第299章 問候第363章 捷徑第464章 喪禮第137章 尷尬第833章 鄰居第16章 大哥第1115章 服慮第1467章 確認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1248章 細問第72章 安撫第61章 好轉第104章 警告第1644章 囑託第1557章 萬家第54章 盤算(推薦加更)第589章 難堪第1405章 宴罷第261章 犧牲第1125章 恩賜第1162章 商討第410章 絆腳第1568章 迷茫第1673章 原委第933章 追回第1102章 推託第1609章 發現第1107章 大姐第755章 吃醋第159章 處置第1461章 抽薪第1665章 姻緣第952章 八字第814章 母子第120章 決定第590章 對峙第1143章 收藥第1472章 反擊第157章 送人第635章 回朝第591章 緣由第1225章 梅珺第967章 立功第1059章 泄露第411章 涼薄第1567章 大怒第351章 魚餌第1213章 冠服第771章 試探第421章 猜測第1057章 聽聞第866章 信第638章 主意第359章 妥協第1137章 驚聞第1633章 僵持第335章 勸和第543章 消息第76章 作死第1617章 苗頭第1461章 抽薪
第453章 摯友第940章 內鬥第1169章 拜第1059章 泄露第722章 詢問第578章 暗示第1526章 不甘第1362章 母親第667章 宴請第354章 中秋第1386章 蠢事第1016章 猜測第1391章 召見第726章 相見第372章 傳聞第1481章 說服第35章 李家第854章 怨氣第593章 姑侄第1655章 閒話第648章 無言第147章 相爭第918章 傳話第1091章 謀劃第962章 演戲第234章 上岸第1578章 求助第952章 八字第29章 放人第1310章 歸寧第1658章 前程第473章 打擊第1394章 煩躁第1312章 操心第547章 失望第21章 忽悠第467章 準備第1118章 情誼第918章 傳話第299章 問候第363章 捷徑第464章 喪禮第137章 尷尬第833章 鄰居第16章 大哥第1115章 服慮第1467章 確認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1248章 細問第72章 安撫第61章 好轉第104章 警告第1644章 囑託第1557章 萬家第54章 盤算(推薦加更)第589章 難堪第1405章 宴罷第261章 犧牲第1125章 恩賜第1162章 商討第410章 絆腳第1568章 迷茫第1673章 原委第933章 追回第1102章 推託第1609章 發現第1107章 大姐第755章 吃醋第159章 處置第1461章 抽薪第1665章 姻緣第952章 八字第814章 母子第120章 決定第590章 對峙第1143章 收藥第1472章 反擊第157章 送人第635章 回朝第591章 緣由第1225章 梅珺第967章 立功第1059章 泄露第411章 涼薄第1567章 大怒第351章 魚餌第1213章 冠服第771章 試探第421章 猜測第1057章 聽聞第866章 信第638章 主意第359章 妥協第1137章 驚聞第1633章 僵持第335章 勸和第543章 消息第76章 作死第1617章 苗頭第1461章 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