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恩賜

第1125章 恩賜

永平郡主朱珮說了一大堆“朱XX”的名字,但謝慕林一個也不認識。

這些都是燕王府歷代的旁支宗室,世世代代積累下來,雖說還能得封高位的人不多了,可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因爲種種原因,自打建紫竹院的那一位燕王去世,當時在位的承德帝過繼了嫡親胞弟來繼承了燕王府,前者留下的幾位庶子只被封了郡王爵位之後,就很少再有燕王府的旁支宗室受封正式的爵位了。

這裡頭既有老燕王由於親子兼祧坐了皇位,有意避嫌的緣故,也有皇家前後兩代帝王對原燕王府血脈的刻意打壓。當今皇帝忽然把這些幾十年都沒得過正式冊封的宗室全都封了一圈,無疑是天大的恩典。

這份大恩典賜下來,不但這些旁支宗室能得益,就連一直以來都在設法籠絡前者的燕王,也能得到不少助益。

很難說這裡頭是否有皇帝藉機安撫親弟弟的因素在,但皇帝旨意都定下來了,只等太后降臨北平後,便可以召集衆宗室前來領旨,燕王總不能代所有宗室婉拒皇帝的好意吧?那會害得他成爲公敵的!因此,皇帝的恩典,已經註定要施在衆位燕王府旁系宗室頭上了。

永平郡主提到這些宗室們,其中還在人世、年紀最大、輩份最高的,就是建紫竹院的那位燕王膝下的一位庶子,在兄弟中非長非幼,卻是最長壽的一位。失去了對父親王位的繼承權後,他被依禮冊封了郡王銜,但不是實封,仍舊在北平城裡生活。

由於他是個讀書人的性子,心裡便是有再多的不滿,也不會公然罵將出來,而作爲文弱書生又沒能力對繼任的燕王以武相抗,最終便只能用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對待燕王府的一切事宜——不參與燕王提議的任何活動,也不摻和任何反對燕王的活動,自顧自地關門閉戶過自己的小日子,偶爾寫幾句酸詩文諷刺一下在位的燕王,但又不會公開宣揚自己的作品。由於他沒怎麼給燕王府添麻煩,也沒怎麼觸怒過前後兩任在位的皇帝,所以他的日子一向過得挺順心的,該他有的東西,無論是皇室還是燕王府,都沒缺過他的。

這位老郡王目前年紀很大了,已經很少見外人,只有至親兒孫纔有見到他的機會。他說來是老王爺的兄弟一輩,是先帝的叔叔,因此在燕王府一系的宗室成員中威望極高。太后娘娘降臨北平,只怕還要管他叫長輩,極有可能根本不會召見,只把他的兒孫後人傳來賜了爵位便了事。

周家的週三太太,其實就是這位老郡王的嫡女的嫡女——嫡親外孫女兒——他本人沒有嫡子,這嫡女便是唯一嫡出的後代了,身份與旁人不同。當日周老大人給前途正看好的三兒子求娶老郡王的外孫女,就有借這位老郡王威望的意思。無奈週三爺因事故落下了殘疾,前途盡毀,這門婚事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政治意義。還好週三太太性情堅毅,與丈夫感情也十分融洽,並非因此而生出不和,反而相互扶持多年,始終恩愛如初。

老郡王本身的郡王爵位,並不會有什麼大變化,但他的幾個庶子,幾十年來都沒獲得過冊封,唯一的嫡女也同樣是頂着宗女的名頭出嫁的,沒有按照朝廷規矩冊封縣主。這一回,太后帶來的旨意中,就給這位縣主正了名。至於她那幾個庶出的兄弟,雖然不能獲封郡王長子的名號,卻也有鎮國將軍的封爵可領,他們的兒孫則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等。週三太太由於是外孫女兒,沒有爵位可領,但她的母親成了縣主,也連帶的擡高了她的身份。

老郡王的兄弟們,這些年都陸陸續續亡故了,卻留下了許多兒孫,有嫡出的,也有庶出的。當中有人會被封爲郡王長子,卻不能繼承王爵,但其他的人也有許多宗室將軍頭銜可領。哪怕不如王爵尊貴,朝廷的俸祿卻不是假的。這當中固然有人因爲才能出衆,被燕王提拔做了官,也有人靠着私財或是妻子帶來的嫁妝,過着悠閒的富家翁生活,但更多的是兩頭不沾,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宗室“貧民”。有了頭銜與俸祿,大部分人都能過上溫飽不愁的生活,還有些人能順勢把自己的身份再漲一漲,順道結門富裕的好親,徹底改善生活水平呢。

這些死的活的宗室,都得到了皇帝的恩典,朱瑞上京期間爲之求恩典的那位重點人物——先帝嫡長子,已故燕王世子——自然也不可能缺席。

據永平郡主說,皇帝追封了這位嫡長兄一個順義郡王的爵位——不是實封,封地也很小,就在北平邊上,但反正他已經死了,不可能拿到封地上的收入,也不可能對封地有管治權,封地的選址對他來說沒什麼意義。這個郡王爵位最大的價值,在於確立了他在宗室中的定位與身份。

順義郡王原本是燕王世子,但在他被先帝賜死的時候,他其實已經被剝奪了世子的頭銜,是以有罪的宗室子弟身份入葬的。他的妻子、女兒也因此被降了格。皇帝有意要賜恩與他,卻不能改變先帝的旨意,重新恢復他“燕王世子”的頭銜,更不可能追封他爲“燕王”,那會影響現任燕王的威望,讓他的側室徐夫人有機會仗着他的名頭作威作福。

所以,他只能是順義郡王,一個不再對燕王府有繼承權的郡王。他的正妃洪氏也被追封爲順義郡王妃,女兒雖然不是嫡出,卻破格恩賜了縣主的名號,稱“仁和縣主”。

“仁和”其實是順義縣境內的一個小鎮,出產有限,就算把這個小鎮的稅銀拿來全部給了仁和縣主,她一年也拿不到多少錢。這個封號更多的是對她身份地位的擡高,讓她終於不再是區區一個宗女的身份。她的丈夫也順勢成爲了仁和縣主儀賓,另有一份俸祿可領。在他被岳母徐夫人連累得失去了官職之後,能成爲縣主儀賓,他在家族中的繼承人地位就能更加穩固了,不再擔心會有後起之秀影響他的權威。他甚至還可以藉此在京城謀一份閒職——只要他願意離開北平這個家族經營數百年的地方。

但這裡頭沒有徐夫人什麼事。

郡王沒有正式的側妃,徐夫人也沒有爲丈夫生下兒子,無法爭取“次妃”的頭銜。所以,她就只能繼續做“徐夫人”。若別人願意,管她叫“如夫人”也行。

追封的旨意一下,她的真正身份就清晰無比地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打着燕王世子遺孀的旗號,向其他宗室控訴皇家與現任燕王對她一家的“不公”了。

這一章沒來得及在零點前寫完,只能複製了一小段湊字數,但過後已經補上了新的內容,又加了一些字。讀者要是發現章尾有重複的部分,刷新一下就好了。

(本章完)

第1265章 婉拒第398章 功德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1386章 蠢事第1509章 請求第631章 挑撥第1206章 建言第1268章 來信第883章 天定第558章 筆跡第1650章 君臣第1444章 雄起第466章 自薦第1091章 謀劃第1463章 立場第1532章 插曲第602章 好處第1396章 基調第259章 質問第1043章 遺言第1161章 疑點第514章 分道第536章 受傷第888章 慈母第234章 上岸第1245章 迷局第268章 聳聽第300章 害怕第91章 聞訊第1612章 騷動第280章 謝家角第1593章 嫉妒第1375章 疑惑第128章 相勸第1239章 朝見第59章 憋屈第545章 獻計第1649章 守門第1240章 太后第323章 莫名第1547章 心虛第24章 南屋第14章 大用第1547章 心虛第14章 大用第1422章 擔憂第1038章 燈會第532章 水深第541章 逃跑第560章 威逼第67章 外室(推薦加更)第1444章 雄起第1145章 迎駕第1346章 請求第1540章 清查第221章 流言第72章 安撫第257章 氣和第1388章 路遇第111章 搬家第1483章 問案第473章 打擊第1606章 母子第225章 強辭第77章 敗壞第1037章 約定第1450章 提醒第822章 消息第428章 警惕第1178章 徵求第1232章 推廣第577章 謝禮第1296章 消息第1308章 合作第598章 內情第1659章 選擇第1080章 辭行第776章 轉移第81章 傳聞第926章 意圖第1677章 連襟第1490章 齋宮第76章 作死第1293章 母女第697章 莫名第543章 消息第1409章 準話第52章 意外(推薦加更)第1261章 提醒第1572章 寧王府第1057章 聽聞第283章 笑鬧第40章 清晨第469章 哀求第677章 藥鋪第1617章 苗頭第1259章 主意第1012章 矯詔第1557章 萬家第344章 反省
第1265章 婉拒第398章 功德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1386章 蠢事第1509章 請求第631章 挑撥第1206章 建言第1268章 來信第883章 天定第558章 筆跡第1650章 君臣第1444章 雄起第466章 自薦第1091章 謀劃第1463章 立場第1532章 插曲第602章 好處第1396章 基調第259章 質問第1043章 遺言第1161章 疑點第514章 分道第536章 受傷第888章 慈母第234章 上岸第1245章 迷局第268章 聳聽第300章 害怕第91章 聞訊第1612章 騷動第280章 謝家角第1593章 嫉妒第1375章 疑惑第128章 相勸第1239章 朝見第59章 憋屈第545章 獻計第1649章 守門第1240章 太后第323章 莫名第1547章 心虛第24章 南屋第14章 大用第1547章 心虛第14章 大用第1422章 擔憂第1038章 燈會第532章 水深第541章 逃跑第560章 威逼第67章 外室(推薦加更)第1444章 雄起第1145章 迎駕第1346章 請求第1540章 清查第221章 流言第72章 安撫第257章 氣和第1388章 路遇第111章 搬家第1483章 問案第473章 打擊第1606章 母子第225章 強辭第77章 敗壞第1037章 約定第1450章 提醒第822章 消息第428章 警惕第1178章 徵求第1232章 推廣第577章 謝禮第1296章 消息第1308章 合作第598章 內情第1659章 選擇第1080章 辭行第776章 轉移第81章 傳聞第926章 意圖第1677章 連襟第1490章 齋宮第76章 作死第1293章 母女第697章 莫名第543章 消息第1409章 準話第52章 意外(推薦加更)第1261章 提醒第1572章 寧王府第1057章 聽聞第283章 笑鬧第40章 清晨第469章 哀求第677章 藥鋪第1617章 苗頭第1259章 主意第1012章 矯詔第1557章 萬家第344章 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