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哪個敗家子兒?

啓稟皇上,微臣幸不辱命,那能夠載人飛天的‘熱氣了!”工部尚書陶顏德,滿懷着欣喜與激動,紅着臉,顫抖着鬍鬚,小跑着步入御書房向李世民報喜。

在連着試驗了近三個月,一死兩殘二百四十五傷,浪費了近三百架‘熱氣球’之後,由柳亦凡所構思設計,工部負責實驗修改,足以帶着數人一同飛天的巨大孔明燈,成了!

如同拿到糖果的小孩子,陶顏德這老頭兒就差沒有蹦起來歡呼雀躍了,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構思,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能夠有幸參與到這次創舉之中,拋開隨後他這位工部尚書就能得到名與利不說,在日後大唐或是後世的史冊之上,必會留有他陶顏德一筆。

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是多少名士人臣的夢想,陶顏德雖爲工部尚書,不過憑着他自己的資質,像是這種入史流芳之事,老頭兒平日裡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地幹想一下而已。

柳亦凡,在心中歡喜激動的同時,對於柳亦凡這位‘熱氣球’的發明初創者,陶老頭兒也是充滿着無盡的感激與欽佩,若是沒有柳小子的參與與提點,他陶顏德一個年過年過半百卻無甚建樹的老頭兒,要想出頭兒,難。

飲水思源,在來宮中與李世民報喜稟歡的路上,老頭兒心裡就在暗中尋思,回頭定是要往柳家的小宅上再多轉幾圈,憑着前日裡與柳小子短暫不深的接觸,老頭兒總是覺得柳亦凡這小子的才藝絕是不止如此,暗地裡不知留了多少手兒,總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老頭相信,只要有心,除了‘熱氣球’與那種難懂晦澀的‘工程圖學’外,定是還能再套出些別的東西來。

“哦,是陶愛卿啊,”將手中的奏摺放下,沒有管着陶老頭兒心中的胡思亂想,李世民擡眼瞅了正是滿懷欣喜地陶顏德一眼,輕點了點頭,淡聲說道:“且在一旁坐下回話。”

“呃?”見李世民這位明君的面上並未露出如老陶預想中的那種歡喜獎之意,老頭兒心中一突,朝着李世民身後的李然瞧看了一眼,見李然也正沉着臉與自己暗使着眼色,老頭兒知道事情不妙,忙着收住了臉上的笑意,拱手彎身與李世民行了一個謝禮之後,便知趣兒地恭身在一旁的空椅上坐下,垂首不敢再言。

這是怎麼了?莫不成老夫不在長安地這三個月,宮裡又出了什麼大的變故?雙手接過宮女端遞上來的茶水,老頭兒沒敢喝上一口,趁着接茶的功夫小心地擡頭朝着上面的皇上瞄看了一眼,心裡有些不安地胡亂猜着。

“若是朕記得不差,陶愛卿已有三月未曾臨朝了吧。”端起案前宮女剛換上地新茶,李世民小飲了一口,無憂無喜地開聲向陶顏德問了一句。

“回皇上話,是。”見皇上問話,陶顏德忙着將手中的茶碗放下,拱手開聲向李世民回稟:“依着皇上地旨意,微臣一干人等這段時日,一直都在山中度過,細算下來,正好三月有餘。”

“嗯,看陶愛卿方纔進來之時,步履輕快,面色歡愉,可是那‘熱氣球’,已有了新的進展?”

得,合着方纔自己入門時所說的那些話語,皇上他老人家,跟本就沒有聽在心裡。沒有辦法,陶顏德只得再次拱手向李世民重述了遍:“啓稟皇上,微臣幸不辱命,那能夠載人飛天的‘熱氣球’,成了!”

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氣氛下說來,感覺卻是有着天地之別,與之方纔初進門時的興奮歡喜相反,老陶現在心裡七上八下,提溜得厲害。

伴君如伴虎,本來挺喜慶兒的件事情,天知道皇上他老人家,爲何老是陰沉着一張老臉,渾身上下,沒有一丁點兒的喜氣兒。

“三月未曾出山,難怪陶愛卿整個人都輕減了不少。”面色稍霽,李世民地聲音也隨之緩和了下來:“‘熱氣球’之事,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且又屬福澤百世流芳之舉,陶愛卿能在短短三月之內就將之製出,功可沒,不可不嘉。”

“李然!”

“皇上!”

扭頭看了李然一眼,李世民揮手吩咐道:“今秋三原送來的那些新茶,還有高昌今歲送來的那些國貢,各取一半賜予陶愛卿,你且先記着,一會兒直接將這些賞賜送與陶愛卿的府上。

“是,皇上!”躬身應了一聲,李然接着垂首在李世民的身後安立。

“皇上厚愛!微臣惶恐!”陶顏德的面上沒有一點應有的歡喜之意,原

的面旁現在反而變得蒼白得厲害,道謝之後,老頭起身拱手,向李世民稟道:“只是,皇上,‘熱氣球’有成,並非微臣一人之功。柳先生,工部的諸多同僚,還有爲此事而受創的數千將士……”

小心地擡頭看了李世民一眼,陶顏德接着說道:“是以,三原地新茶臣可厚顏而受,但是那高昌的國貢,微臣怕是生受不起,還請皇上能夠……”

外蕃地國貢,成百數千,哪一樣不是價值千金之物什,皇上一開口就賜下了過半,饒是陶顏德有那個貪心,卻是也不敢真個就受下了這樁獎賜。

“柳一條還有一干將士的獎勵,朕自是不忘記,陶愛卿就不必掛心了。

”知道陶顏德心所想爲何,李世民沉聲說道:“且,那高昌國貢,也並未如陶愛卿所想那般貴重。一會兒你出去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心情抑鬱不歡,不想多言,不容陶顏德再有拒絕說話地機會,李世民便揮手示意,將老頭兒給打發了出去。內侍總管李然,記着李世民方纔的吩咐,微向李世民行了一禮之後,也隨在陶顏德身後,退了出去。

“李總管,”出得書房,陶顏德很是客氣地向李然拱了拱手,朝着身後地書房看了一眼,輕聲向李然說道:“還望李總管能夠指點迷津。”

“陶尚書客氣了,”李然側身還禮,虛聲言道:“有什麼事陶尚書儘可直言,小人若是知道,定會言無不盡。”

雖然常在皇帝的身邊謀差,不過李然這個內侍總管卻是沒有絲毫的倨傲之氣,內侍無重職,內侍不幹政,太監在唐朝這個時代,是一個卑微低賤的代名詞,李然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職責,是以,在能夠出入宮中的這些官員當中,李然一直表現得很恭敬,哪怕最後換來的盡是一些不屑和冷視。

“敢問李總管,”邊走,陶顏德邊拱着手小聲向李然問道:“皇上他老人家,爲何不愉?可是本官此行有不當之舉?”

“要說起來,這事也怨不得陶尚書大人,”見老陶態度至誠,並不似外面的那些官員一般對自己冷視,李然尖着嗓子小聲回道:“只能說是,陶尚書您此來的時機不當。”

見陶顏德面露不解之色,李然接聲說道:“陶尚書三月未曾離山,對山外所發生的一些事端當是不太明瞭,也是正常,不然,依着陶大人的才智,自也是不會在這種時候來觸皇上他老人家的黴頭。”

齊王之亂剛平兩日,齊王李佑還未被押送至長安,正當李世民這位明君心煩與心痛他們家這個老五還有陰妃的時候,西邊的高昌國又開始蠢蠢欲動,表現出了一些不臣之意來。

國貢統加起來,總有不到二十萬貫,不足往年之十一,前來的那個高昌特使做得更是絕色,瘦了吧唧的小樣兒,穿着一身滿是補丁的乞丐長袍,在太極殿上晉見之時,睜着兩隻大眼滿嘴胡言,說什麼國災連連,國庫空虛,怕是十年之內都難以舒緩,高昌一國,上下都是度日如年,衣不遮體,食不裹腹,餓死在路之人更是數不勝數,看那意思,在日後的數年內,高昌的國貢都會有所縮減。

“高昌一國,地處貧瘠少耕之地,本就不甚富足,或是他們真個遇到了什麼災劫呢?”

“陶大人仁厚,不過這次,卻是錯了。”拱手向陶顏德一禮,李然輕聲說道:“據邊境傳來的回報,今歲高昌國內,不但沒有災劫,而且還是收穫連連,白疊子,陶大人知道吧?”

“聽說過,高昌國的特產,可織布,不過織出的布來粗糙不如麻、綢,並無甚大用。當年,蘇炳仁那老頭兒還曾想着法兒地將其引種過來了一些,不過後來也都只是用來作爲觀賞罷了。”雖是工部尚書,不過對於農業上的這種東西,陶顏德還是稍懂得一些,張口便將白疊子的缺點給道了出來。

“陶大人博學。”一氣馬屁輕輕拍上,李然接聲說道:“可偏就這種不甚大用的白疊子,前段時間我大唐卻是有人肯發大價錢在大量收購。動用了近百萬貫的銀錢,一舉將高昌一國存儲了數年的白疊子全都給收了個盡遍,現在正在陸續地運送回來。”

“近百萬貫?數年的存儲?”陶顏德小吞了一口口水:“這是哪個敗家子兒乾的?”

第726章 不予第475章 邀請第330章 再遇宇文方德第784章 籌謀第372章 俠客行第208章 收徒華德觀第836章 退款第860章 歸隱第110章 瞧病長孫氏第302章 煤第309章 真正的洪災第595章 花園相會第603章 遷居第380章 趕釀貢酒第472章 回家第395章 ‘漢語拼音’第373章 紀和?李紀和?第248章 感染,病危第457章 懇求第615章 王志洪的建議第407章 漢語拼音?西方文字?第397章 拜年相聚第774章 相互利用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454章 長孫皇后的評價第695章 初得信兒第148章 孫思邈說:你有病!第251章 栽贓第127章 那是一個圈套第568章 發飆第229章 侯府求醫第534章 危第636章 來自長安的旨意第733章 夜談第680章 得信兒第170章 卸骨接骨第17章 以身犯險(2)第537章 我是柳一條(1)第786章 劫財第750章 壽宴(1)第752章 行刺第278章 贈曲第786章 劫財第492章 柳二條的麻煩(1)第298章 安葬第755章 太子不能死第17章 以身犯險(2)第155章 春旱第457章 懇求第397章 拜年相聚第205章 往江南(3)第844章 推波助瀾第773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167章 鍬成第81章 魏王李泰第49章 萬事俱備第297章 守“株”待“兔”第246章 夜話第72章 授田第251章 栽贓第404章 來自夔州的奏報第211章 龍膽紫第303章 買地第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91章 求教(2)第663章 女人第91章 “大鍋飯”第137章 會診第2章 新的家人第63章 認了一個小弟第342章 桑玥第211章 龍膽紫第682章 袁方的堅持第285章 下雨?第601章 考較第567章 羅府婚宴(2)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498章 交情,是打出來的(2)第626章 長孫渙的心思第684章 老柳的疑問第239章 《三字經》第755章 太子不能死第275章 人在對面不相識第598章 他是柳一條第520章 事敗第59章 對弈第102章 畫像第785章 馴馬第254章 成親前的房遺愛第672章 歸來第246章 夜話第803章 小人房遺愛第648章 秦府行醫(4)第363章 可惡的教書先生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347章 遇刺第721章 收徒第234章 千里馬種
第726章 不予第475章 邀請第330章 再遇宇文方德第784章 籌謀第372章 俠客行第208章 收徒華德觀第836章 退款第860章 歸隱第110章 瞧病長孫氏第302章 煤第309章 真正的洪災第595章 花園相會第603章 遷居第380章 趕釀貢酒第472章 回家第395章 ‘漢語拼音’第373章 紀和?李紀和?第248章 感染,病危第457章 懇求第615章 王志洪的建議第407章 漢語拼音?西方文字?第397章 拜年相聚第774章 相互利用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454章 長孫皇后的評價第695章 初得信兒第148章 孫思邈說:你有病!第251章 栽贓第127章 那是一個圈套第568章 發飆第229章 侯府求醫第534章 危第636章 來自長安的旨意第733章 夜談第680章 得信兒第170章 卸骨接骨第17章 以身犯險(2)第537章 我是柳一條(1)第786章 劫財第750章 壽宴(1)第752章 行刺第278章 贈曲第786章 劫財第492章 柳二條的麻煩(1)第298章 安葬第755章 太子不能死第17章 以身犯險(2)第155章 春旱第457章 懇求第397章 拜年相聚第205章 往江南(3)第844章 推波助瀾第773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167章 鍬成第81章 魏王李泰第49章 萬事俱備第297章 守“株”待“兔”第246章 夜話第72章 授田第251章 栽贓第404章 來自夔州的奏報第211章 龍膽紫第303章 買地第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91章 求教(2)第663章 女人第91章 “大鍋飯”第137章 會診第2章 新的家人第63章 認了一個小弟第342章 桑玥第211章 龍膽紫第682章 袁方的堅持第285章 下雨?第601章 考較第567章 羅府婚宴(2)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498章 交情,是打出來的(2)第626章 長孫渙的心思第684章 老柳的疑問第239章 《三字經》第755章 太子不能死第275章 人在對面不相識第598章 他是柳一條第520章 事敗第59章 對弈第102章 畫像第785章 馴馬第254章 成親前的房遺愛第672章 歸來第246章 夜話第803章 小人房遺愛第648章 秦府行醫(4)第363章 可惡的教書先生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347章 遇刺第721章 收徒第234章 千里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