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

鄭森聽了甘輝的稟報,丟下公務,從帥案前起身。

他在帳中來回疾走幾步,忽然停下腳步,“確定是魏賊派來的人嗎?”

甘輝點了點頭,沉聲道:“千真萬確,來的好像是江南士林領袖錢謙益!”

“是他!”鄭森臉上猙獰,居然是這個老不羞,疾步走到架子前,取了頭盔,拿了寶刀,“走,隨我進城。”

福州,鄭芝龍府邸,鄭氏家族一干人等,齊聚在一堂商議。

鄭家這樣的海盜商人家族,以鄭芝龍爲尊,不過各房也都有一定的實力,遇見重大的事情,鄭芝龍還是需要與他們商議。

這時在大堂內,鄭氏衆人竊竊私語,鄭芝龍揮手屏退上茶點的下人,然後沉聲道:“安靜!”

兩側坐着的衆人,立刻噤聲,目光齊刷刷的看向鄭芝龍。

“大魏皇帝令牧齋公送來書信,願意以國公之爵招降於我,當然你們也會各有封賞。”鄭芝龍問道:“對此你們怎麼看?”

衆人交頭接耳幾句,鄭芝豹便笑道:“大哥,這還有什麼好想的,魏軍已經佔據江南,兵臨仙霞關,以福建一省之力,如何對抗強魏。大魏皇帝既然招降,那真是在好不過了。”

鄭彩起身抱拳,“大伯,侄兒以爲歸降大魏,是順應大勢。如此我鄭家可避免兵禍,能得高官厚爵,亦能保住海上利益,何樂而不爲呢?”

鄭鴻逵則沉默不語,對此事不發表任何意見。

鄭芝龍掃視衆人一眼,見家族中絕大多數人,都贊成投降大魏,他微微頷首,遂即猶豫道:“如今大魏確實以佔大勢,我心中亦有投魏之意,只是大魏皇帝除了給我爵位之外,也對我們鄭家提出了要求。”

鄭家是海盜商人家族,相比於家國天下,他們更加看重自己家族的利益。

因此面對大勢,鄭家大部分人都沒有抵抗的決心,因爲在他們看來,爲了明朝耗費鄭家的錢糧和子弟的性命,沒有什麼收益,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鄭芝豹忙問道:“大哥,大魏皇帝要我們做什麼?”

鄭芝龍沉聲道:“大魏皇帝要求鄭家交出水師的控制權,鄭家進行海上貿易時,需要按着大魏律令交稅,不得私自徵收海稅。”

高義歡的意思是,高官厚爵來對待鄭家,鄭家人要繼續從事海上貿易也行,不過必須與軍隊脫離,做正規海商,不能搶奪大魏朝廷的利益。

堂上衆人議論紛紛,鄭家每年從海上獲利近千萬,很大一部分,來自私收海稅。

大魏朝廷等於是想拿回海稅,並向鄭家商號進行的海洋貿易,徵收關稅。

這無疑損害了鄭家的利益,讓原本一至想要投降大魏的鄭家人,發生了分歧。

鄭芝豹皺起眉頭,“大哥是怎麼想的?”

鄭芝龍沉聲道:“如今大勢難擋,我們在海上獲取鉅額利益,所爲者無非是榮華富貴,以及高人一等的地位。如果我們與大魏對抗,那就得做好重爲海寇的準備。屆時,我們失去福建,失去貨源,朝不保夕的在海上奔波,被人視爲海寇,不如接受大魏的條件,做新朝的國公來的安穩,況且進行正規貿易,獲利也十分豐厚。”

做海盜逍遙自在,可也有巨大的風險,畢竟不是長久之路,鄭芝龍內心其實追求安穩,追求能夠上岸洗白,從海盜變成貴族。

鄭芝豹立時道:“既然如此,那就降了吧。做海盜掙了錢,花的地方都沒有,不如成爲大魏朝的勳貴。”

鄭芝龍沉聲道:“我心中傾向於歸順大魏,只是大魏皇帝讓我們鄭家交出兵權,若是沒了兵權,那我豈不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我擔心大魏朝廷,出爾反爾啊!”

鄭彩沉吟道:“大伯,我聽說大魏皇帝仁義素著,他們如果要騙我們,完全可以不用提這些條件,既然他們提了,侄兒到是感受到了大魏朝廷的誠意。再者,我們即便交出兵權,大魏有水師人才嗎?屆時水師還不照樣由我們鄭家人統領?”

鄭芝龍聞語,眉頭立時舒展開來,他最擔心的是失去兵權,可是鄭彩的話,解除了他的擔心。

不管是大明,還是大魏,想要海疆安寧,都需要重用他們福建鄭家的人。

鄭芝龍重重點頭,“你說的不錯~~~~~~”

正說着話,大堂外一陣喧譁,鄭森忽然闖了進來。

他身穿甲冑,手按着戰刀,憤怒的目光掃視衆人,冷聲道:“父親,你們這是在做什麼,怎麼不叫我?”

鄭芝龍微微皺眉,一揮手,“你們先退下吧!”

鄭芝豹等人聞語,紛紛站起身來,看了鄭森一眼,便紛紛魚貫出了大堂。

鄭森惱怒道:“父親,你可是要投降魏賊?”

鄭芝龍臉上露出不快之色,這幾年來,朱慈烺拔高鄭森的地位,讓鄭森統領福建水師,鄭芝龍不想與明朝翻臉,加上他本來就想鄭森接班,所以便將水師交給了鄭森。

只是鄭芝龍沒想到,鄭森接手水師後,專做賠本的買賣,幫助朱慈烺收北京,守淮江,守長江,耗費鄭家的錢糧和兵力,只撈道一個國姓爺的虛名,讓鄭芝龍十分不滿,已經開始着手收回鄭森的權力。

鄭芝龍見鄭森無禮,不禁怒目而視,怒道:“爲父這麼做還不是爲了你,爲了鄭家!”

“父親果然要降魏!”鄭森悲憤道:“父親與兒都是大明的臣子,國難當頭,不思報國,反而投賊,必爲世人恥笑,即便獲得魏國的官位,又有何顏面立足於世?”

鄭芝龍嗤之以鼻,“大木,你真是個榆木腦袋,你的老師錢謙益都已經投魏,你還抱着那些腐儒的東西不放。這件事情,我心意以決,你無須多言,退下吧!”

語畢,鄭芝龍拂袖而去,鄭森臉色一陣慘白。

“將軍怎麼辦?”甘輝見此上前問道。

鄭森手握緊刀柄,臉上一陣糾結,最後忽然道:“你去城外,把兵調進來。”

753章擔起責任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977章剽竊大王第115章勢力激增第870章兵臨莎車第1033章開戰第1073章兵臨朝鮮第374章攻略關中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233章到達西安第255章招攬人才第767章北上爭攻第773章臼炮轟擊第259章聯絡南京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50章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第959章陷阱第155章突襲韃營中第217章建立自己的手工業第742章兩軍激鬥第884章兩條情報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811章孤王是你堅強的後盾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1038章勇氣可嘉第276章栽了吧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778章夜間投降第42章送甲送地第1102章廣州灣大海戰第273章燒麥田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384章拿下夷陵第810章清軍繞道第327章糧庫被點了第116章闖軍斥候第4章先有實力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第445章南京消息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964章新的開始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226章強攻城池中第698章路遇海寇第335章退至襄城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91章中州決戰七第169章赴國難第298章兩件事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629章代善撤軍第717章魏王回宮第142章苦戰臨清第961章多爾袞的結局第896章生擒洪承疇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416章大戰開始第264章造反好玩呢?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999章雄師過江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716章進兵烏斯藏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920章向南挺進第385章誰是主人?第396章拿下武關第551章血戰江北第244章兵臨北京第938章情況緊急第511章本帥再等兩年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873章魏軍的弱點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195章襄陽城高義歡慶功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305章炸城第66章專坑總督左良玉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921章震動江淮第31章趁亂髮財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739章國舅爺來了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1091章孫可望蠢蠢欲動第50章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198章出兵迎戰第685章王宮議事第462章蒙古犯邊第285章焦土抗清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446章高義歡要溜第911章蒙沂山區
753章擔起責任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977章剽竊大王第115章勢力激增第870章兵臨莎車第1033章開戰第1073章兵臨朝鮮第374章攻略關中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233章到達西安第255章招攬人才第767章北上爭攻第773章臼炮轟擊第259章聯絡南京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50章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第959章陷阱第155章突襲韃營中第217章建立自己的手工業第742章兩軍激鬥第884章兩條情報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811章孤王是你堅強的後盾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1038章勇氣可嘉第276章栽了吧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778章夜間投降第42章送甲送地第1102章廣州灣大海戰第273章燒麥田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384章拿下夷陵第810章清軍繞道第327章糧庫被點了第116章闖軍斥候第4章先有實力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第445章南京消息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964章新的開始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226章強攻城池中第698章路遇海寇第335章退至襄城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91章中州決戰七第169章赴國難第298章兩件事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629章代善撤軍第717章魏王回宮第142章苦戰臨清第961章多爾袞的結局第896章生擒洪承疇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416章大戰開始第264章造反好玩呢?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999章雄師過江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716章進兵烏斯藏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920章向南挺進第385章誰是主人?第396章拿下武關第551章血戰江北第244章兵臨北京第938章情況緊急第511章本帥再等兩年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873章魏軍的弱點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195章襄陽城高義歡慶功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305章炸城第66章專坑總督左良玉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921章震動江淮第31章趁亂髮財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739章國舅爺來了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1091章孫可望蠢蠢欲動第50章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198章出兵迎戰第685章王宮議事第462章蒙古犯邊第285章焦土抗清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446章高義歡要溜第911章蒙沂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