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制定戰略

聯軍營地裡,朱慈烺拿着一份軍報,高舉着抖動,“賊將趙大憲,已陷漳州,前鋒已入潮州,我們再不動手,後路就讓魏賊截斷了。朕不知道,大軍還在等什麼?”

聯軍出關,同魏軍對持多日,讓朱慈烺心中焦急起來。

若是他們不能擊敗魏軍主力,等魏將趙大憲殺入廣州,一切便都遲了。

孫可望沉着臉,冷聲道:“動手,怎麼動手?看看高老二扎的營盤,寨牆、壕溝、拒馬樁,兼魏營倚山而建,火器犀利,大軍若仰攻營盤,肯定傷亡慘重。若是聯軍兵馬數倍於高老二,朕還可下令攻擊,現在人數相當,就算髮兵攻打,也難破魏營,反而會挫敗聯軍士氣。”

孫可望熟讀兵書,兩軍兵力相當,他不可能主動去攻魏軍營盤,只能設法逼魏軍出營決戰。

朱慈烺也明白此時的處境,但還是不滿道:“那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朕已經讓艾能奇襲擾魏軍糧道,怎麼能說什麼都沒做?”孫可望眼睛一眯,心裡惱火,臉上十分不快。

正當兩人要發生爭執之時,王彥挑帳進來,喜道:“陛下,高賊回書,明日應戰!”

孫可望撇了朱慈烺一眼,“這必是朕派遣艾能奇,去襲擾魏軍糧道,有所斬獲了。”

朱慈烺臉上難看,不過只要魏軍出戰,他便也就鬆口氣了。

~~~~~~

周軍襲擾魏軍糧道,讓高義歡改變了堅守不出的策略。

魏軍人馬衆多,糧食全靠翻越南嶺山脈補給,若是糧道受到威脅,指不定會陰溝翻船。

三十萬大軍,數萬民夫,每天消耗巨大,糧道不能出丁點問題,一斷糧,幾十萬人可能立時崩潰。

雖然高義歡可以冒着風險,繼續等待戰機到來,但那並不是他的性格。

高義歡不喜歡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萬一趙大憲沒能攻到廣州,他這邊糧食又補給困難,造成軍心動搖,那將是一場大麻煩。

繼續等下去,高義歡面臨兩個不確定的因素,一是趙大憲的偏師能否殺到廣州,二是得賭穿插過來的周軍,無法切斷魏軍糧道。

這需要冒兩個風險,未免夜長夢多,高義歡決定趁着大軍糧草充足,與明周聯軍會戰,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主意一改,魏軍便一改收縮防守的姿態,大股騎兵奔出營門,進行斥候戰,搶佔有利地形,以便明日開戰。

兩軍營前,寬約十餘里的正面,一時間槍聲不絕,爆炸不斷。

在兩軍陣線之間,一支近千人的騎兵,駐立在一處高地,爲首一個體態微胖的漢子,正拿着千里鏡觀察着整個預設戰場。

登基爲帝后,繁重的政務,沒有讓高義歡變瘦,反而因爲熬夜操勞,又長了十多斤肥肉,他的身體不再靈活矯健,但意志卻更加堅定。

高義歡看着眼前的地形,目光不停的閃動着,魏軍起先龜縮於營盤內,讓明周聯軍佔據了戰場,可以說魏軍已經失了一絲先機。

黃秉忠表情有些凝重,用馬鞭指着正面左翼一片隆起的高地,“陛下,整個戰場正面,左翼雖有起伏,但整體相對平坦。右翼一邊則是高地,然後是延伸成陡峭的高山。臣以爲此戰關鍵,就是右翼高地。兵法有云,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現在這片高地,在敵軍手中,對我軍而言,十分不利呀。”

高地山頭,歷來是戰場上必爭之地,現在聯軍佔據高地,進可攻,退可守,對於魏軍確實不利。

高義歡用千里鏡注視高地,見上面有不少明軍的身影,收回千里鏡,又扭頭看了看自己身後,臉上露出冷笑,“你這說的是兵書上的常識,而常識有些時候,反而會害人。”

高義歡微笑着擺了擺手,“無妨,朕心中已有策略。”

說着,高義歡揚起馬鞭,“明日大軍分爲三股,虎臣裡你率十五萬人爲左軍,佈陣於左翼平原,作爲大軍主攻方向。黃秉忠李率五萬人爲右軍,列陣於右翼高坡之下,採取防守態勢。李來亨帥五萬人,藏於右軍之後的山林中,作爲後援隊。剩下五萬人,由朕親自率領,隨時支援左右兩翼。”

高義歡這麼快就做出決定,讓衆將都有些心驚,不過還是立刻抱拳,“喏,臣等領命。”

這時高義歡,繼續說道,“明日一戰,明軍我們已經熟悉,關鍵再於周軍。孫可望今非昔比,交戰時,大家不能大意,特別要注意兩點,一是孫可望的戰象,二是周軍的無當軍。”

金聲桓在湖廣與周軍交過手,沉聲道,“周軍戰象衝鋒,無人能擋,無當軍善於山林作戰,於林中健步如飛,確實十分難纏。”

高義歡沉聲道:“你們回營之後,都各自好好想想,遇見這兩支人馬後該怎麼辦?只要解決,這兩個威脅,朕以爲此戰必勝!”

~~~~~~

在右翼山脈延伸下來的高地上,孫可望、朱慈烺領着一衆將領,同樣在觀察整個戰場。

孫可望注視曠野上追逐的兩軍斥候,冷聲道,“明日決戰之處,主要分爲兩塊,一是左面相對平坦之地,二就是腳下高地。”

黃得功看了看戰場,沉聲道:“我軍控制高地,魏賊未必來攻,其主攻方向應該是左翼平原。”

孫可望微微頷首,“如此最好,我戰象直接從高地衝下,擊垮他的右翼,然後迂迴包抄,全殲魏軍主力。”

黃得功臉上肌肉扯動,孫可望在南洋打了幾個小國,口氣狂得沒邊了。

朱慈烺問道:“明日戰場如何劃分?”

孫可望摸了摸鄂下鬍鬚,三十萬大軍鋪在長達十餘里的戰場上,屆時指揮起來是個大問題。

他沉吟半響,“高老二的魏軍,戰力頗爲強悍,明日一戰,十萬明軍,加上五萬周軍,守衛左翼,另外十五萬衆,便都集中於高地。這樣魏軍攻高地,朕有足夠兵力防守,魏賊攻左翼,朕能居高臨下,發兵增援。”

策略既定,兩軍主將,先後奔回營盤。

~~~~~~~

第208章西軍撤退第89章決戰中州五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481章讓領導先走第980章長安大閱第888章兵臨錦州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1093章聲東擊西第704章巡視藏區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737章洛水谷地第767章北上爭攻第51章找幫手,打亳州第11章二哥帶我們變強吧第127章臨近新年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564章詐取西安第655章鑿空西域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851章多爾袞和豪格第476章誘敵過江第672章大戰落幕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734章時機將至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373章高精忠第674章強秦之勢第574章洪承疇要弄死高義歡第1025章四年計劃第510章塵埃落定第205章一道難題第274章高賊你在玩火第696章第123章鹿邑歸屬第336章多鐸你個傻子第441章東林聯左鎮第99章郾城大捷第356章開始攻城第464章是不是有啥陰謀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212章踏平峴首山,活捉易道三第1047章西域危機第738章一觸即發第987章大戰開啓第799章搖搖欲墜第694章爭奪西域第612章應對危機第340章戰事瞭解第1章地主家的傻兒子第585章整編順系第649章說服商賈第2章高二哥失憶了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913章歪打正着第793章朕再退到淮安第965章福江藩第901章朱慈烺急了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633章調整國策第697章海上航行第618章決戰豫南(六)第785章總結再戰第972章造船工坊第83章陳蔡會兵第791章朕絕不後退第569章馬軍對衝第559章奪取武關上第569章馬軍對衝第888章兵臨錦州第446章高義歡要溜第613章豫南決戰(一)第465章戰後總結第388章流賊李自成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340章戰事瞭解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762章悶聲發財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249章豫南備戰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846章城中內訌第961章多爾袞的結局第324章猛拉糧價第778章夜間投降第337章被打臉了第429章鏖戰正酣第39章賊陷商丘第272章劫糧第568章吳軍阻擊第139章人口、田畝第856章要有野心第322章看門狗還要自己買骨頭吃?第547章戰爭準備第743章擋住鰲拜第737章洛水谷地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654章針對高義歡第1065章突破口第17章面見李巖
第208章西軍撤退第89章決戰中州五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481章讓領導先走第980章長安大閱第888章兵臨錦州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1093章聲東擊西第704章巡視藏區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737章洛水谷地第767章北上爭攻第51章找幫手,打亳州第11章二哥帶我們變強吧第127章臨近新年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564章詐取西安第655章鑿空西域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851章多爾袞和豪格第476章誘敵過江第672章大戰落幕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734章時機將至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373章高精忠第674章強秦之勢第574章洪承疇要弄死高義歡第1025章四年計劃第510章塵埃落定第205章一道難題第274章高賊你在玩火第696章第123章鹿邑歸屬第336章多鐸你個傻子第441章東林聯左鎮第99章郾城大捷第356章開始攻城第464章是不是有啥陰謀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212章踏平峴首山,活捉易道三第1047章西域危機第738章一觸即發第987章大戰開啓第799章搖搖欲墜第694章爭奪西域第612章應對危機第340章戰事瞭解第1章地主家的傻兒子第585章整編順系第649章說服商賈第2章高二哥失憶了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913章歪打正着第793章朕再退到淮安第965章福江藩第901章朱慈烺急了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633章調整國策第697章海上航行第618章決戰豫南(六)第785章總結再戰第972章造船工坊第83章陳蔡會兵第791章朕絕不後退第569章馬軍對衝第559章奪取武關上第569章馬軍對衝第888章兵臨錦州第446章高義歡要溜第613章豫南決戰(一)第465章戰後總結第388章流賊李自成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340章戰事瞭解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762章悶聲發財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249章豫南備戰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846章城中內訌第961章多爾袞的結局第324章猛拉糧價第778章夜間投降第337章被打臉了第429章鏖戰正酣第39章賊陷商丘第272章劫糧第568章吳軍阻擊第139章人口、田畝第856章要有野心第322章看門狗還要自己買骨頭吃?第547章戰爭準備第743章擋住鰲拜第737章洛水谷地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654章針對高義歡第1065章突破口第17章面見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