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四年計劃

中國古代王朝,數百年一輪迴,總是破不開這個循環,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有一點,就是王朝自己也不知道往哪裡走,或者選擇錯了方向。

現在的人,很容易說,你該怎麼發展,社會該怎麼演化,那是因爲你落後了,前面有成功的例子存在,你自然能夠看清路,不用摸着石子過河,但對清以前的中國王朝來說,老子天下第一,有誰能教我,有誰有資格教中國?

歷代王朝都沒有認識到社會需要演化,甚至認爲前代,上古時代最爲美好,總是回頭看,崇古薄今,沒有明白時間向前,過去的就回不來,今人的責任是向前看,創造更好的時代。

作爲大魏皇帝,中國天子,高義歡深刻的認識這一點,也知道社會該向什麼方向變革,不過他手下的大臣,卻並不清楚他這些想法。

在他們看來,天子的責任,就是保證國泰民安,最好回到三皇五帝的時代,並未想過,還需要推動社會的演變。

通常而言,有一個目標,然後制定一個計劃,向着那個目標發展,要比不知道目標,自由演化的要快得多。

特別是像中國這種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決心要辦一件事情,可以動用整個國家的資源,幾乎就沒有辦不成的。

此時,高義歡心中早已有了一個目標,建立一個近代化的集權大帝國,不過臣子們卻未必理解他的想法。

爲此,高義歡只能給大魏朝廷,定下一個個計劃和任務,來達到他推動社會發展的目的。

這時天下大勢,基本已經確定,南明和興起的周政權,都已經無法動搖大魏的地位。

在政權地位鞏固後,如何治理疆域,就被提上日程,魏國迫切需要一整套治國策略。

近些日子,高義歡平繁約見大魏朝廷的高官,要求他們自己給自己定下目標拿出計劃,然後制定一個龐大的總方略。

七月底,天守閣六層,幾位大學時,坐在兩側,正交頭接耳。

魯義方笑道:“往常當官,只需要使得治下安寧,處理髮生的各種問題,如今光安寧卻不夠,光處理問題也不夠,還需要提前解決和處理問題。大魏的官不好當了。”

歷代官員到地方,責任基本上就是,維持地方現狀,犯法了斷個案,饑荒了賑個災,地方几年甚至幾十年都不會有多大的變化。

如果有官員,在問題沒發生時,就想到預防,或者抓住根本,舉一反三,那就是能臣了。

比如一個地方很窮,普通官員去了,不犯錯,也不作爲,地方繼續窮,熬幾年調走高升,而有的官員,發現地方很窮,立時會問爲何窮,有什麼辦法改變,道路不通修路,灌溉不便修水利,改變地方的處境。

現在高義歡需要的官員,無疑是後者,只有這樣的官員,才能推進社會的進步。

李巖捋了捋鬍鬚,“以前的官員,不做事,不出錯,也能熬資歷往上升,現在陛下要改革,官是苦了點,可對百姓和天下卻有益處,我們應該全力安撫官員,支持陛下。”

魯義方點了點頭,“我們內閣在百官與陛下之間,確實要擔起調和的責任。”

正說着,這時,有侍衛高喊:“陛下駕到!”

大殿內,衆人立刻安靜下來,只見一身龍袍的高義歡在侍衛的簇擁下走了進來,李巖等人連忙起身,恭迎高義歡入殿。

高義歡走到皇位上坐下,笑着擺了擺手,讓衆人入座,遂即笑道:“前幾日朕與衆卿家說的事情,你們商議的如何呢?”

李巖拱手道:“回稟陛下,按着陛下的意思,各部都已經制定了一些計劃!”

“這麼快!”高義歡有些意外,他坐正身子問道:“那還請諸位先生陳述一遍!”

李巖遂即道:“那就由臣來陳述!這次內閣制定方略,爲期大概四年,主要在編戶齊民、恢復生產、實施教化、培訓官員等多個方面。”

說着,李巖上前,從袖子中拿出一份奏疏,呈給高義歡,然後繼續說道:“陛下,這是臣彙總的六部、督察院、議事院等多部堂官提的方略。這其中,兵部計劃,爲期四年,訓練出十萬水師。戶部計劃,三年內重新統計戶口,鼓勵生育,並按納稅多少,將民戶分級。督察院和議事院將着手建立,對地方的監察制度和收集民間建議的制度。這其中收集建議,將按着陛下的意思,與戶籍制度配合。除此之外,禮部也有在各州縣建立官辦蒙學的計劃!”

高義歡隨便看了一眼,大概有好幾萬字,微微頷首,“這些只是初步計劃吧!”

李巖點了點頭,“回稟陛下,這些只是草案,真正的四年計劃,將在年底時提出,並交給議事院通過。”

高義歡聞語點了點頭,“好,各部的計劃,都要儘量詳細一些,同時要具有可行性,不要計劃出了做不到,反而勞民傷財。如果各部圓滿完成計劃的內容,朕必有重賞,如果誰瞞朕,瞞朝廷,瞞百姓,朕定追究其責任,輕者貶官,重者問罪。”

“臣等不敢!”內閣衆臣紛紛起身行禮。

高義歡微微頷首,笑道:“幾位先生,朕還是信得過的。”說着他又問道:“今日,還有什麼事情要議嗎?”

陳名夏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啓奏!”

“先生請說!”高義歡擡手示意。

陳名夏道:“據密探得到的消息,鄭森將水師集中於金夏兩島後,忽然離開廈門,船隊往東南而去,似乎是去打海上紅毛夷。趙國公認爲,這對朝廷而言,是個機會,他建議趁着鄭森不在,大魏可趁勢掃滅南明!”

高義歡聞語,眉頭一皺,心道:“鄭森應該是去打臺灣了,要是讓鄭森佔據臺灣,以後東南海疆,必定長期不得安寧。”

高義歡站起身來,來回踱步,忽然道:“召集五軍都督,朕要進行商議……”

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732章拒絕聽命第345章楊文嶽建言戰策第999章雄師過江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990章再次攻城第348章強上明朝第966章第949章清軍決河第204章扳回一城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736章伏擊鰲拜第94章決戰中州十第1059章鄭成功的策略第374章攻略關中第1051章初次交手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918章黃土崖大捷第1098章官吏並舉第611章談判泄露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1094章伏擊東籲第106章秦淮韻事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51章找幫手,打亳州第875章一波帶走第481章讓領導先走第139章人口、田畝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964章新的開始第35章塑料兄弟情第492章兵臨嶽州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640章進位大典第164章打個反擊第480章怎麼收場第285章焦土抗清第352章先滅張先壁第426章龜孫想幹啥?第254章東虜入關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359章你別說話第648章將計就計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203章將計就計第33章兵圍商丘第129章山東消息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881章亡國與亡天下第1057章南海第280章就問你虧了沒第826章臨戰前夜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705章草原上的格桑花第211章藍軍操演與軍隊分級第198章出兵迎戰第46章丟個西瓜撿兩芝麻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583章攻下延安下第444章馬閣部主戰第765章六朝古都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567章軍民和諧第674章強秦之勢第425章火銃對射第887章奔襲遼西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956章怪悲壯的第693章出使漠北第955章血戰到底第270章難民第654章針對高義歡第154章突襲韃營上第16章盜賣軍資第810章清軍繞道第964章新的開始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811章孤王是你堅強的後盾第782章準備就緒第964章新的開始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67章朱仙鎮大敗753章擔起責任第357章步關老二後塵了第842章莫非有變第862章攻滅葉爾羌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71章吹起來的大捷第549章奪回郾城第805章無顏見江東父老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604章博洛要走運了第726章安置難民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337章被打臉了第984章天下大戰第943章通州遭遇第369章延安失守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
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732章拒絕聽命第345章楊文嶽建言戰策第999章雄師過江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990章再次攻城第348章強上明朝第966章第949章清軍決河第204章扳回一城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736章伏擊鰲拜第94章決戰中州十第1059章鄭成功的策略第374章攻略關中第1051章初次交手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918章黃土崖大捷第1098章官吏並舉第611章談判泄露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1094章伏擊東籲第106章秦淮韻事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51章找幫手,打亳州第875章一波帶走第481章讓領導先走第139章人口、田畝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964章新的開始第35章塑料兄弟情第492章兵臨嶽州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640章進位大典第164章打個反擊第480章怎麼收場第285章焦土抗清第352章先滅張先壁第426章龜孫想幹啥?第254章東虜入關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359章你別說話第648章將計就計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203章將計就計第33章兵圍商丘第129章山東消息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881章亡國與亡天下第1057章南海第280章就問你虧了沒第826章臨戰前夜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705章草原上的格桑花第211章藍軍操演與軍隊分級第198章出兵迎戰第46章丟個西瓜撿兩芝麻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583章攻下延安下第444章馬閣部主戰第765章六朝古都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567章軍民和諧第674章強秦之勢第425章火銃對射第887章奔襲遼西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956章怪悲壯的第693章出使漠北第955章血戰到底第270章難民第654章針對高義歡第154章突襲韃營上第16章盜賣軍資第810章清軍繞道第964章新的開始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811章孤王是你堅強的後盾第782章準備就緒第964章新的開始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67章朱仙鎮大敗753章擔起責任第357章步關老二後塵了第842章莫非有變第862章攻滅葉爾羌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71章吹起來的大捷第549章奪回郾城第805章無顏見江東父老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604章博洛要走運了第726章安置難民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337章被打臉了第984章天下大戰第943章通州遭遇第369章延安失守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