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西魏的擴張之策

關中,西魏國司隸境內乾州府永壽縣,高義歡穿着常服,領着一衆官員,來到一座七八十戶人家的小鎮,來視察難民的安置情況。

這次清軍肆掠雍涼,殺人無數,製造的難民足有十五萬人左右。

幸虧雍涼之地,人煙稀少,不然損失將無法估算。

現在,這十多萬難民,一部分前往商州府,拓寬武關道,疏通丹江水道,增強湖廣與關中的聯繫,使得更多物資能夠運入關中。

一部分則已經分散各地,進行安置,高義歡來乾州的目標,就是視察安置的情況。

這時高義歡在一衆官員的陪同下,有說有笑的來到鎮子中間水井前的打穀場上勒住戰馬,然後翻身下馬。

高義歡微笑道:“孫知府,這個鎮子什麼情況啊?”

一路陪着魏王說話的知府孫常興,一下懵了,他一直在府城辦公,沒來過永壽,對於永壽的情況並不瞭解,他也沒想到魏王會堅持到鄉間來,事先沒做準備,一時間答不出來,讓他額頭有些冒汗。

剛分到永壽縣的知縣鄭璋憲,前不久爲了覈實縣內的荒地和人口,劃分五等民,曾來過眼前的鎮子,對鎮子的情況十分了解,也來安置過難民,他心中一陣狂喜,趕緊擠了上去。

關鍵時刻,鄭知縣逮到機會,有些激動的道:“大王,這裡叫蒿店,原本有一百一十戶,多年戰亂,人口流失,只剩下四十餘戶,後來藩府安置南陽的難民,來了三十三戶,村子逐漸恢復了元氣,不過與興盛時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現在村落中依然有許多無主的屋宅,可以用來安置甘肅難民。”說着,縣令打起包票,“臣認爲永壽縣還能再安置一萬難民。”

孫知府鬆了口氣,忙笑着給高義歡介紹道:“大王這是永壽縣的鄭知縣,是臣手下的干將,治理地方很有一套,他是永壽令,臣抓全局,永壽的情況,他比臣要了解。”

高義歡看了知縣一眼,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山羊鬍子的清瘦中年人,還沒到認命的時候,顯然還想進步,是做了功課的。

“鄭知縣,你對於地方上很瞭解啊!”高義歡臉上微笑,讚許了鄭知縣一句,不過隨即又很有領導派頭的負着手,挺着肚子教訓道:“不過,地方官員不能只追究當前的政績,還要考慮子孫後代,以及更長遠的問題,不能給後人埋下禍根。”

孫知府聽見高義歡的話,心裡不禁埋怨起來,你給魏王介紹一下情況就算了,誰讓你亂說話的。

鄭縣令臉上露出惶恐之色,心裡卻一陣欣喜,在官場混久了的人都知道,上司訓斥下屬,有時候未必是件壞事,可能是想提攜你。

高義歡貴爲大魏主君,日理萬機,能和他講道理,那就是覺得他這個人提點後,還是能夠用一用的。

知縣只是七品小官,根本沒有資格面見魏王,魏王下來視察,身邊都是朝廷、省裡、府裡的官員圍着,他也只能遠遠跟在後面打個醬油,今天能在魏王跟前說幾句話,還能聽魏王教誨,便算是進入魏王的視野了~~~~~~

“臣斗膽請大王教誨!”鄭縣令忙惶恐道。

高義歡心情很好,微笑道:“若是安置普通難民,鄭縣令自然沒有錯,但對待與我們信仰不一樣,或者是少民,就是太急功近利,只圖眼前的安定,而忘了,西晉和唐的教訓了。少民內遷,要是不能同化他們,一旦天下動盪,就會出現大問題。因此在安置上,不能只考慮眼前,要考慮到今後百年,甚至更久遠的問題。”

鄭縣令臉上露出震驚之色,不禁佩服起來,大王就是大王,思想的高度,不是他們能比。

高義歡頓了頓便接着說道:“孤王以爲在安置的問題上,必須分散處理,並且要立下標準,首先將我們漢人聚集的區域,劃分出來,安置時不能改變安置地的人口結構。漢地的人口中,漢人必須要佔據九成以上,每個縣,每個村都是如此,必須要保持主體民族的強勢。若是人口結構改變,漢人佔比下降,就必須進行遷徒,來保持比例。這樣最多五十年,安置的百姓,就會被同化掉。”

高義歡來了興致,繼續說道:“這個方法,對於我大魏經營西域、征服四方諸夷也同樣管用。對於我大魏新徵服之地,可以通過內遷同化和將漢民遷徒過去兩種策略,來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前期可以放低佔比,在漢地周圍形成幾個大圈,越靠近漢地,漢人佔比約高,等最靠近的一個圈漢人佔據九成後,我大魏便徹底吃下了那塊地,而且是別人在也搶不走的土地。這樣一圈一圈擴張,我大魏才能完成教化諸夷的使命,不至於像唐朝一樣半途而廢。”

高義歡說的話,其實也就是西魏國,制定的擴張策略。

李過等人還好,已經聽過了,但孫知府、鄭知縣等人,就有些震驚了。

他們官位不高,格局不夠,想的主要都是眼前之事,目光不出乾州官場,眼界最高也侷限於西魏,或者是天下,都沒想到大王的目光,已經轉向外部,開始考慮數百年的大計了。

“臣今日才知道大王之志,臣真是慚愧啊!”孫知府先反應過來,撲通跪在地上,涕淚橫流。

鄭知縣是真被鎮住了,忙也跪下,發自真心道:“與大王的宏圖大志相比,臣真是爲自己的小心思,感到羞愧。”

“哈哈哈~”裝了會兒大蒜,高義歡神情氣爽,擺手微笑道:“好了,都不要拍孤王的馬屁了,帶孤王去難民家裡看一看!”

“大王,前面一家,就是新安置的難民。”鄭縣令起身開口說道。

高義歡遂即與幾名官員,走到一間有些破敗的院子前,直接走了進去,院子裡有六個人。見了一羣人進來,忙老老少少的跪在地上,臉上有些驚恐。

高義歡露出慈父的微笑:“鄉親們不要害怕,都起來吧。孤王今日過來,就是來看看你們,瞭解一下藩府的官員有沒有按着孤的要求來安置你們。你們有什麼話,可以對孤說一說。”

院子裡沒那麼多凳子,士卒從隔壁借來長條凳,高義歡與幾名百姓坐着,官員們到是站在一旁,讓難民們很不自在。

這時村子裡另外四戶難民也被叫來,三十餘人坐滿了院子,院子外則圍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高義歡與衆多難民說了幾句,難民只覺魏王,愛民如子,猶如慈父。

這時高義歡正說着話,李來亨卻擠進來,附耳低語道:“大王,玄衣衛有緊急揍報。”

高義歡揮了揮手,讓他先退下,微笑這看着老鄉們,問道:“鄉親們在這裡都習慣了麼?”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722章狼煙四起第1008章招降鄭芝龍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771章塹壕戰第1068章襲擊東南第391章有陰謀第954章明軍北上第373章高精忠第267章野望第116章闖軍斥候第183章黃雀在後第750章瞭解民情第611章談判泄露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355章備戰荊州第367章新卒成軍第871章范文程的建議第240章李自成東征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649章說服商賈第526章高義歡太狂了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18章接見降將第284章博洛一家是害人精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426章龜孫想幹啥?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628章滑不溜丟第549章奪回郾城都845章殺韃,報仇第530章高大帥變重要了第213章劉良佐會見清使第459章活捉孔有德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409章遲來的一片石第488章聯絡閹黨第203章將計就計第633章調整國策第231章十萬只夠買條胳膊第312章龜孫,你跑呀。第134章準備迎戰第347章求撫求餉第755章兩面間諜第482章搞臭高義歡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72章迎接災民第823章滾滾而來第1089章陳名夏下野第967章明軍撤退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600章正面突擊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7章城下收屍第96章決戰中州十二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324章猛拉糧價第311章官道激戰第872章巴爾楚克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973章淮河防線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887章奔襲遼西第646章爲西王報仇第809章放孫可望第374章攻略關中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483章寫深刻點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331章突襲洛陽第448章先打垮高義歡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254章東虜入關第1006章福臨北遷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712章呸,你要配叫哲別第310章鐵騎撞陣第425章火銃對射第600章正面突擊第965章福江藩第735章繞道入關第987章大戰開啓第299章把路堵死第697章海上航行第586章三路威脅第1002章突破江防第514章去明朝化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679章請爲藩屬第902章明軍挑釁第165章藤縣破韃第149章嫂夫人和餃子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969章尋找祥瑞第911章蒙沂山區
第722章狼煙四起第1008章招降鄭芝龍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771章塹壕戰第1068章襲擊東南第391章有陰謀第954章明軍北上第373章高精忠第267章野望第116章闖軍斥候第183章黃雀在後第750章瞭解民情第611章談判泄露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355章備戰荊州第367章新卒成軍第871章范文程的建議第240章李自成東征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649章說服商賈第526章高義歡太狂了第224章炮擊壽州第718章接見降將第284章博洛一家是害人精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426章龜孫想幹啥?第10章殺了個韃子第628章滑不溜丟第549章奪回郾城都845章殺韃,報仇第530章高大帥變重要了第213章劉良佐會見清使第459章活捉孔有德第196章爭襄陽定國北上第409章遲來的一片石第488章聯絡閹黨第203章將計就計第633章調整國策第231章十萬只夠買條胳膊第312章龜孫,你跑呀。第134章準備迎戰第347章求撫求餉第755章兩面間諜第482章搞臭高義歡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72章迎接災民第823章滾滾而來第1089章陳名夏下野第967章明軍撤退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600章正面突擊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7章城下收屍第96章決戰中州十二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324章猛拉糧價第311章官道激戰第872章巴爾楚克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973章淮河防線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887章奔襲遼西第646章爲西王報仇第809章放孫可望第374章攻略關中第537章遊說張獻忠中第483章寫深刻點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331章突襲洛陽第448章先打垮高義歡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254章東虜入關第1006章福臨北遷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592章汝南保衛戰中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712章呸,你要配叫哲別第310章鐵騎撞陣第425章火銃對射第600章正面突擊第965章福江藩第735章繞道入關第987章大戰開啓第299章把路堵死第697章海上航行第586章三路威脅第1002章突破江防第514章去明朝化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679章請爲藩屬第902章明軍挑釁第165章藤縣破韃第149章嫂夫人和餃子第141章孫傳庭的遺產第969章尋找祥瑞第911章蒙沂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