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不戰而降

陳州屬於開封府,鹿邑屬於歸德府,兩城雖不在一府之內,但兩地其實相臨,走得快一日就能趕到。

十月十七日,天空中飄着小雪,氣候已經有些寒冷,陳州城上,幾名鄉勇穿着臃腫的棉襖,圍着火堆,守在城牆上。

崇禎十五年,哪個地方消耗人才最快,無疑當屬中州河南。

這一年之內,先是巡撫李仙鳳自縊,而後高名衡接替巡撫不到半年,又因爲開封城陷引病歸鄉,河南三司官員始終處於空缺的狀態。

此外,保定總督楊文嶽,因爲援汴不利被罷免,總督丁啓睿被下獄,援剿總督侯恂剛上任,也因爲開封失陷被罷官。

這些總督巡撫之類的大員,緊緊在崇禎十五年,就在河南折了至少五員,其它官員損失就更爲慘重了。

這時河南郡邑殘破,朝廷已經沒有能力管理河南,所以不再設官,陳州等地都處於無主的狀態,由本地的鄉紳壕強,自己出錢出糧,招募民壯,來保護自身安全。

這個情況像極了漢末黃巾軍作亂,地方豪強乘勢而起的局面。

此時大冷天的,幾名鄉勇一邊烤火,一邊罵娘,爲首一名頭目,用木棍撥了撥火石,頭無意識地往城外看了一眼,整個人忽然一下愣住。

幾裡地外,白色的雪地上,忽然出現一大片身影,跟一塊地毯似的,正緩緩朝前移動。

頭目頓時“噌”的一下站起來,朝城外眺望,仔細一看,他臉上瞬間一慌,回頭吼道:“完蛋了,有敵情!”

烤火的鄉勇們蹭蹭的站起來,紛紛涌到城牆邊上,便見遠處數千人潮,正望陳州而來。

這麼多人,頭目方纔的話已經給陳州定了性,那就是要完蛋了,衆多鄉勇立時驚慌起來,“頭兒,這最少有兩千多人啊!這可如何是好?”

頭目拉長了臉,也沒應對的策略,只是回頭吼道:“快,趕緊去告知戴當家。”

陳州東城外的廣野裡,兩千穿着棉甲,裹着黑巾的士卒,出現在城牆外,在冷冽的寒風中慢慢停下步子,隊伍一片肅殺。

高義歡身披鐵甲,腰掛戰刀,頭上戴着鳳翅盔,插一根野雞毛,威風凜凜的騎在黃馬上。

天氣陰沉,寒風陣陣,在他身後,一名壯漢扛着一杆高二丈的大旗,旗幟爲黑色,中間繡着一個斗大的“高”字。

在大旗下,十多個掌旅騎在騾子上,各執兵器,簇擁在高義歡身後。

在將旗後面,兩千多士卒在寒風中穿梭列隊,手持藤牌的士卒,紛紛向前站成一排,組成一道盾牆,後面則是如林的長槍手,再往後就是火銃兵和後勤隊的大車,整個隊伍一片寂靜,顯得殺氣騰騰。

陳州城上,豪強戴景洪匆匆來到城上,看見城外的人馬人人着甲,不禁脖子一縮。

高二哥這隻人馬上了戰場,能不能打硬仗,現在還不好說,不過從賣相上講,已經有些精銳的模樣了。

這時吳世昭催動騾子,來到高義歡身邊,他擡頭望了孤零零的陳州城一眼,然後開口詢問道:“都尉,是打還是招?”

高義歡眯眼望着陳州,城牆上看不見幾個敵兵,只一面旗幟在城樓前飄蕩,顯得有氣無力。

“官軍沒有在陳州駐軍,城池現在被土豪戴景洪佔據,他並沒有多少人馬,我們沒必要打,能招降就招降,不能招降,再打不遲。”高義歡凌厲的目光注視着陳州,內心有一絲激動,這畢竟是他第一次單獨吃下一座縣城。

吳世昭點了點頭,陳州與鹿邑相鄰,不少陳州百姓都跑到鹿邑,他們對陳州的情況,可以說是一清二楚。戴景洪如果識相,應該會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

“世昭,你把陣勢拉開,讓城上人看一看,不降就死。獻剛、黃三,你們隨我上前觀城。”高義歡接着說了一句,便一拉馬繮,領着十多人離開大軍,奔馳到陳州城下,仔細觀察查看城牆,準備上前招降。

吳世昭見高義歡出陣,遂即扭頭吩咐道:“各部總準備,倘若城裡的龜孫要是不識相,誰第一個殺上城頭,都尉必要重賞。”

高義歡在城下勒主馬繮,見陳州雖說是歷史名城,但是城不高,護城河也已經乾枯,實在普通的很,於是笑道:“黃三,你射得準,投封書信入城,叫那些撮鳥開城投降,我保他們全城平安。”

黃三穿着棉甲,頭戴皮帽,騾子掛着一張弓,一壺箭,他聞令抱拳,然後取了一支箭,綁上書信,便催動騾子上前。

不多時,騾子就到了城門前,黃三立時彎弓搭箭,大喝一聲,一箭直接射在城頭的旗杆上,箭桿連連晃動,發出嗡嗡聲響,險些將城頭旗杆射斷。

如果黃三騎的是一匹戰馬,那當真可以說威風凜凜,不過胯下騾子,卻跌份的很,有失風采。

騾子一般就是拉車,也有用來帶步,但是騎着衝鋒,那就等於自己找死了。

卻說,戴景洪站在城頭上,看見城下人馬,心頭不禁有些發虛,疑惑這是哪裡來的精兵,城下一人便一箭射上城頭,正中旗杆,立時便讓他心頭一沉。

眼下河南的局勢,可以說是神仙打架,殃及池魚,官軍和闖軍大戰,令陳州城裡的幾百鄉勇,也戰戰兢兢,惶惶不安,生怕他們打過來。

現在城下忽然來了兩千多人馬兵臨城下,列隊準備進攻,衆人更是駭得魂飛天外,如臨深淵。

“當家的,請看!”一名頭目,取下箭桿,將書信呈上。

戴景洪急忙展開書信來看,臉色頓時有些陰晴不定起來。

城下,黃三射完一箭,便騎着騾子回來,高二哥帶頭給他喝彩。

金獻剛等人見此也豪情飛漲,紛紛打賭,如果戴景洪不降,他們最多半天就能拿下陳州城。

高二哥見黃三奔回來,便準備調轉馬頭,引着衆人回陣,等待城上答覆,不過剛欲調轉馬頭,城上便忽然傳來一聲大呼,“城外可是鹿邑高都尉?”

高義歡聞聲,本來是欲調轉馬頭,結果變成催馬上前,身後打旗的士卒也遂即跟上,一起前進幾步,高義歡勒住馬繮,朗聲回道:“如假包換,城上有什麼話說?”

城頭上傳來一陣嘈雜的議論聲,過了一會兒,一人探出頭來,大聲回道:“既然是鹿邑的高都尉,我們願意歸降~”

第902章明軍挑釁第207章虛張聲勢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738章一觸即發第516章講人話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991章汝南陷落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783章激烈陣地戰第244章兵臨北京第634章遷都西安第367章新卒成軍第450章激烈搏殺第992章穿插突進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755章兩面間諜第451章主動撤退第247章太子南下第238章上朝(三)第936章滿清困局第842章莫非有變第311章官道激戰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637章土寇猖獗第172章回師汝寧第370章訓練新卒1080章攻破山城第745章塵埃落定第435章清理戰場第249章豫南備戰第63章私下交易第330章魏軍撤退第898章兩條策略第1037章朱慈烺逃跑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332章夜襲關城第610章滿清使者第147章棱堡初成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218章真有埋伏第230章馬總督覺得高義歡還不錯第43章二哥的地盤第173章待機出征第538章遊說張獻忠下第131章毛遂自薦第546章坤興委屈你了第339章韃子撤了第870章兵臨莎車第763章虛張聲勢第520章伐蜀還是攻明第661章臼炮轟關第817章兩件寶物第271章虎牢關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1005章進入南京第828章開局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46章丟個西瓜撿兩芝麻第737章洛水谷地第729章突襲蒲津關下第16章盜賣軍資第932章夜斬馬光輝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480章怎麼收場第76章滿洲入寇第450章激烈搏殺第58章佔據亳州第973章淮河防線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481章讓領導先走第186章鎮外遭遇第927章同意交易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84章鬱悶的劉黑子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976章孫可望的決擇下第747章敗家玩意兒第461章天意啊第598章高義歡來了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419章襄城阻敵第694章爭奪西域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91章中州決戰七第710章援兵殺至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223章兵臨城下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223章兵臨城下第369章鑄錢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736章伏擊鰲拜第252章法統之爭第170章韃兵北歸第808章招募新軍
第902章明軍挑釁第207章虛張聲勢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738章一觸即發第516章講人話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991章汝南陷落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783章激烈陣地戰第244章兵臨北京第634章遷都西安第367章新卒成軍第450章激烈搏殺第992章穿插突進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841章準格爾汗國崛起第755章兩面間諜第451章主動撤退第247章太子南下第238章上朝(三)第936章滿清困局第842章莫非有變第311章官道激戰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637章土寇猖獗第172章回師汝寧第370章訓練新卒1080章攻破山城第745章塵埃落定第435章清理戰場第249章豫南備戰第63章私下交易第330章魏軍撤退第898章兩條策略第1037章朱慈烺逃跑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332章夜襲關城第610章滿清使者第147章棱堡初成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218章真有埋伏第230章馬總督覺得高義歡還不錯第43章二哥的地盤第173章待機出征第538章遊說張獻忠下第131章毛遂自薦第546章坤興委屈你了第339章韃子撤了第870章兵臨莎車第763章虛張聲勢第520章伐蜀還是攻明第661章臼炮轟關第817章兩件寶物第271章虎牢關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1005章進入南京第828章開局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46章丟個西瓜撿兩芝麻第737章洛水谷地第729章突襲蒲津關下第16章盜賣軍資第932章夜斬馬光輝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480章怎麼收場第76章滿洲入寇第450章激烈搏殺第58章佔據亳州第973章淮河防線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481章讓領導先走第186章鎮外遭遇第927章同意交易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84章鬱悶的劉黑子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976章孫可望的決擇下第747章敗家玩意兒第461章天意啊第598章高義歡來了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419章襄城阻敵第694章爭奪西域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91章中州決戰七第710章援兵殺至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223章兵臨城下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223章兵臨城下第369章鑄錢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736章伏擊鰲拜第252章法統之爭第170章韃兵北歸第808章招募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