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待機出征

七月間,窩在關內大半年的清軍退出關外。

同歷史上,阿巴泰攜帶白銀二百萬兩,人口牲畜三十餘萬,安然退回瀋陽不同。

這一次清軍狼狽不堪,繳獲幾乎全部丟棄,自己還損失戰馬上萬匹,折了數千人馬,加上兩員戰將。

不過,清軍已經完成戰略目標,皇太極並未因此而處罰阿巴泰,讓準備拉攏阿巴泰的多爾袞有點失望。

明朝一方,還未來得及爲清軍退出關外歡喜片刻,關內便傳來一個接一個的噩耗。

李自成稱帝,關中盡陷賊手,張獻忠死灰復燃,稱“大西王”,又讓明朝焦頭爛額。

這時一個新的議題,遷都,便引起了朝中動盪。

早在河南局勢糜爛時,被下獄的總督侯恂,就曾諫言,要朝廷放棄河南。

不過這種話,在大多數人看來,就是軟弱無能的表現。

現在朝中不少大臣都意識到,須要遷都,崇禎皇帝也想遷都。

只是遷都一事,不能皇帝自己說,得有大臣來提,而崇禎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身邊連個像秦檜一樣,爲君解憂的奸臣都沒有。

罵名我背,你得抱我平安,給我榮華富貴才行。

有陳新甲等人在前,大臣們誰都知道遷都之後,一旦北京失陷,提出遷都的人,肯定要被殺頂罪。

一時間,遷都之事,閣臣沒一個敢鬆口同意。

有些有良知的官員,像被關在獄中的樑以樟,便提議先送太子去南京,但這又惹惱了皇帝,認爲大臣們是不是商量好了,要把他留在北京,他們好去南京擁立新君。

七月間,北京亂糟糟的一團,而高義歡已經回到汝寧。

在回到汝寧府後,他先安排回來的士卒休整,然後便去祭拜了戰死的士卒,並慰問了陣亡將士的眷屬,給予撫卹。

此後,他一面打探湖廣方面的消息,一面進行準備,只等消息傳來,時機成熟,他便立時出征。

這時隨着冬小麥收割,高義歡對治下徵收第一次賦稅,便預示高義歡終於完成,從流寇向政權的初步轉化。

有了穩定的賦稅來源,說明高義歡的財政收入,開始向比較健康的方向發展,行政體系也搭建完成,而百姓能夠交糧,便也就說明高義歡治下基本安寧。

此時,三千出征山東的人馬,大部分都被髮往各縣駐守,進行休整,替換準備出征襄陽的駐軍。

這次是去攻城拔寨,人馬要多一些,汝寧城外的軍營內,已經聚集了五千大軍。

清晨,高軍大營內,高義歡一身盔甲,一手按刀,一手叉腰的看着士卒訓練。

六月間,高義歡收到高祖榮的提醒之後,便快馬傳回指令,讓趙大憲備戰。

幾日後,博洛一撤,他又讓金聲桓帶着一批軍官,先回汝寧去負責出征人馬的訓練。

雖說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士卒戰力不可能通過訓練突飛猛進,但是讓三千多士卒學會了騎馬,卻沒有什麼問題。

“將軍,這次打襄陽,卑職覺得五千人馬,還是不夠啊!”金聲桓站在高義歡身邊,他對襄陽很瞭解,因而提醒一句。

襄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堅城,幾千人馬就想硬攻,確實是在做夢。

高義歡點了點頭,不過他一共只有九千多人,總得留下人馬看家才行,“人馬是少了一些。不過我已經讓趙大憲繼續招募新卒,另外這次出征,我準備以豫南防禦使的身份,徵調南陽的人馬一同前行。”

金聲桓現在對順軍的體系,也有了一些瞭解,知道高義歡有個豫南防禦使的身份,不過順軍眼下規制還不是很清晰,各部主要還是聽軍頭的命令。

南陽名義上歸高義歡節制,事實上對方如果不聽,那高義歡也沒有什麼辦法。

“王體中傭兵兩萬,他會聽將軍的軍令嗎?”金聲桓有些擔心道。

高義歡笑了笑,卻很自信的說道:“他會跟本將一起走地。”

回到汝寧後,高義歡收到了一個消息,張獻忠受到李自成稱帝的刺激,在攻下黃州後,便自稱“大西王”。

他於黃州,設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委派地方官吏,欲圖建立政權,同李自成相抗。

高義歡記得,李自成對張獻忠十分不滿,在得知張獻忠稱王后,曾派人對張獻忠說,“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死,行及汝矣。”

意思就是說,老回回已經投降了,羅汝才、賀一龍都被我弄死,下一個就是你張獻忠了。

高義歡已經派人去將張獻忠稱王的事情,上報上去,並自請南征,防備張獻忠。

這時李自成正忙着攻取關中各地,牛金星急於讓李自成東征,奪取北京,他相信上面很快就會有旨意下來。

王體中也是威武將軍,只是比高義歡少了一個豫南防禦使的頭銜。

單個高義歡的命令,王體中未必會聽,但如果打着李自成的旗號,那就不同了。

高義歡在軍營待了一段時間,檢查了五千人馬備戰的情況之後,便去查看糧草儲備的情況。

得益於去年在鹿邑等地的水利建設,加上分田政策,最後再感謝老天爺賞飯吃,今年糧食的產量還算不錯。

此時北方畝產麥子在一石左右,不過大多數田地只能產一百斤,能產二百斤就是上好的良田。

在汝寧和鹿邑等地的田畝,除了軍田免稅之外,九成以上都需要納稅。

整個汝寧,加上鹿邑、陳州、項城等地,魯義方清理出來的田畝,共計七百餘萬畝。

這次大概有一半的土地,趕上了冬小麥的種植,就是有三百多萬畝。

如果畝產一石的話,高義歡能收三十萬石糧食,不過因爲水利建設還沒完成,所以大多數田畝,都不能做到一石的產量,只能收到一百斤左右。

此時交到汝寧的夏糧,已經有十萬石,各縣還有尾數還未押運過來。

魯義方初步統計,應該能徵收十五萬石左右的夏糧,秋糧應該會比夏糧多一些。

高義歡現在可以說是士馬精壯,糧草充足,只等時機到來,便可立刻出徵。

第1071章出征朝鮮第867章救援先鋒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365章江面相會第182章先取荊州再徵巴蜀第280章就問你虧了沒第38章登城首功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543章淮江防線第15章大明國情第467章朕覺得小高不錯第569章馬軍對衝第723章血戰鎮遠關第281章博洛你父兄人頭在此第580章順軍歸降第646章爲西王報仇第180章射死那廝第80章趁勢西擴第874章牆式衝鋒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756章割據遼東第985章三科並舉第1091章孫可望蠢蠢欲動第58章佔據亳州第123章鹿邑歸屬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458章襲擊清營下第429章鏖戰正酣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936章滿清困局第1046章俄軍偷襲第18章有些才幹第77章收集情報第193章高義歡訛詐左良玉第239章李巖出城第74章瘟疫上第256章虜兵南下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571章能跑也是本事第349章鄖陽流民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885章視察軍隊第628章滑不溜丟第987章大戰開啓第337章被打臉了第893章劈了何洛會第867章救援先鋒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871章范文程的建議第998章只欠東風第668章敢進陣麼?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795章晉北風起第769章站在風口的姜襄第179章王將軍好氣魄第42章送甲送地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983章朱慈烺的反擊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7章擊潰官軍第268章韃子過河第12章皇太極的遠略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1048章求援碎葉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424章正式開局第770章河東開局第775章無恥之尤第270章難民第435章清理戰場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186章鎮外遭遇第145章兵器作坊第221章大帥,穩住!第400章商洛山伏擊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148章說服劉黑子第73章賑濟災民第363章何督憲快給錢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139章人口、田畝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037章朱慈烺逃跑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256章虜兵南下第968章只欠東風第1030章爭奪指揮權第1049章誘敵設伏第909章巡視中州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170章韃兵北歸第32章要升一級第1067章維穩第268章韃子過河第713章活捉多鐸第967章明軍撤退
第1071章出征朝鮮第867章救援先鋒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365章江面相會第182章先取荊州再徵巴蜀第280章就問你虧了沒第38章登城首功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543章淮江防線第15章大明國情第467章朕覺得小高不錯第569章馬軍對衝第723章血戰鎮遠關第281章博洛你父兄人頭在此第580章順軍歸降第646章爲西王報仇第180章射死那廝第80章趁勢西擴第874章牆式衝鋒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756章割據遼東第985章三科並舉第1091章孫可望蠢蠢欲動第58章佔據亳州第123章鹿邑歸屬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458章襲擊清營下第429章鏖戰正酣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936章滿清困局第1046章俄軍偷襲第18章有些才幹第77章收集情報第193章高義歡訛詐左良玉第239章李巖出城第74章瘟疫上第256章虜兵南下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571章能跑也是本事第349章鄖陽流民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885章視察軍隊第628章滑不溜丟第987章大戰開啓第337章被打臉了第893章劈了何洛會第867章救援先鋒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871章范文程的建議第998章只欠東風第668章敢進陣麼?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795章晉北風起第769章站在風口的姜襄第179章王將軍好氣魄第42章送甲送地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983章朱慈烺的反擊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7章擊潰官軍第268章韃子過河第12章皇太極的遠略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1048章求援碎葉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424章正式開局第770章河東開局第775章無恥之尤第270章難民第435章清理戰場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186章鎮外遭遇第145章兵器作坊第221章大帥,穩住!第400章商洛山伏擊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148章說服劉黑子第73章賑濟災民第363章何督憲快給錢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139章人口、田畝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037章朱慈烺逃跑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256章虜兵南下第968章只欠東風第1030章爭奪指揮權第1049章誘敵設伏第909章巡視中州第23章我們不一樣第170章韃兵北歸第32章要升一級第1067章維穩第268章韃子過河第713章活捉多鐸第967章明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