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對射

清軍四十五分鐘的火炮準備宣告無效。明軍防線上雖然出現了一些損失,但是總體上來說並不大。只是由於人員過於密集,清軍的火炮才造成了明軍一定程度的傷亡。但是戰鬥工兵對於胸牆的修補可以說是十分迅速的。這大大提升了明軍因爲遭到火炮打擊而稍微跌落的士氣,同時也讓對面的清軍感到一陣氣悶。

祖澤溥沒有去看臉色發黑的佟國綱、佟國瑤,轉而對自己的手下下令道:“按照平常的打法,騎兵在前面,步兵跟上,不用我多說吧?”

“明白,軍門。”

正在此時,忽然又人來報:“軍門,王爺派了六百蒙八旗騎兵前來助戰。”

“真的?”祖澤溥瞪大眼睛問道。

“現在已經到了。”

“好!”祖澤溥說道,“那就讓蒙古騎兵爲先鋒混合着咱們的騎兵一起衝上去,然後步兵跟進,一舉滅敵。”

此時已經是上午八點四十,山東綠營兵開始進攻了。李存真在望樓上見到遠處的清軍騎兵在整隊,便對李茂之說道:“可以了,開始吧!”

隨着一聲尖厲的號角聲響徹大地,明軍方面擂起了戰鼓。一通鼓響。“嘭嘭嘭嘭嘭”,密集的戰鼓聲震顫着每一個士兵的心。

“進入陣地!”孫大柱聲嘶力竭地喊着。陣地上其他局的百總也紛紛下達了一樣的命令。

“悍——”戚大寶、花果、喬四和所以的士兵一起大喊一聲,然後伴隨着密集的鼓點從防炮陣地鑽了出來,他們從容列隊,然後跑步走,進入陣地,絲毫不亂。

明軍士兵剛剛進入陣地,兩翼傳來隆隆的馬蹄聲,從兩個方向奔出數百蒙古部落騎兵,混合着綠營的騎兵,往對面衝過去。

進到一百步。胸牆後面仍是毫無反應,騎兵慢慢提繼續前進,剛跑進七十步,幾名騎兵突然摔倒,馬匹向旁邊一歪,就有跪倒在地的,還有的馬匹突然失了前蹄,兩條前腿跪倒在地把騎兵掀下馬來。摔下來的騎手不明所以,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圈才站起來,仍然兀自暈頭轉向,突然又被後面疾馳而來的馬匹撞倒。有幾匹馬衝得快的,在地上摔得打了幾個滾。後面的騎兵一調馬頭從兩旁明軍預留的出擊通道跑過,豈知還是有部分馬匹也跌倒在地。不少馬匹還撞在前面掙扎而起的馬匹身上,掀起了一陣混亂。後續的騎兵紛紛減慢度,在七十步外的地方停下來。

明軍的前排火槍仍然無一射擊,這讓祖澤溥露出些奇怪的神色,以往的明軍都是老遠就開槍放炮,十分熱鬧,等衝到面前他們反而沒有彈藥了。祖澤溥曾經也是明軍,對於鳥銃再熟悉不過了,對於明軍的戰法也非常清楚。此後對付闖營和西營的時候,很少遇到鳥銃手,也是因爲闖營和西營都是農民軍,所以遠程打擊還是以射箭、標槍和彈弓爲主。

在十七世紀前期,火槍對陣弓箭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如果是步弓,使用重箭也是很有威力的,在五十步的距離也就是四十六七米,也能破甲,而且射速更快。但是,在十七世紀中後期,火槍的優勢就明顯體現出來了。正是因爲火藥武器的廣泛使用才轟碎了封建社會的武士階層。

可惜,在原本的歷史上明朝實在太不走運,沒有再挺五十年。如果挺過了小冰河時代,火藥武器再發展一些,滿清怕是就要被消滅在關外了。然而,崇禎這個二百五,三搞兩搞,把明朝搞垮了,南明也沒能堅持多久。滿清入關後,按照多鐸的說法,他們偉大滿洲貴胄終於實現了夙願,“把天下漢人狗崽子的頭都給剃了”。

祖澤溥也是沙場宿將,知道那胸牆的門道,在他看來那牆後面藏着的一定是鳥銃兵。可是,這些兵卻能忍住不去打放火槍,這讓祖澤溥感到不太好辦,甚至隱隱感覺要倒黴。

此時,明軍胸牆缺口後面閃出一些弓箭手,開始向停下的蒙古和漢軍騎兵射箭。近衛軍的近戰兵,不論是長槍手,短搶手還是斬馬刀兵,都不需要聽從號令,只要敵入五十步,近戰兵中會射箭的人便可以還擊,步弓在五十步對騎弓有絕對優勢,對方又是停止的騎兵,目標很大。所以,很快就有十七八個騎兵被射中。蒙古騎兵和漢軍騎兵大多沒有鎧甲,箭支對他們威脅很大,幾匹被射中馬吃痛後亂跳狂奔,把騎手摔下馬來,騎兵亂成一團,其他人趕快策馬跑散,分爲幾人一隊。

讓李存真吃驚的是,蒙古和漢軍騎兵居然沒有就此退走,他們展現出了超出李存真預料的戰鬥意志。這幾百騎兵緩慢的跑過坑坑窪窪的那段地段,進入五十步之內,在正面橫向又策馬疾奔起來,他們幾人一組,在正面三十步外穿梭往來。

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熟練的用騎弓斜向拋射,箭支藉着馬力高高飄起,數百支輕箭飛上天空,然後在空中劃過一道完美的拋物線,往胸牆後面的明軍陣地落下。發出一陣擊中鎧甲的叮叮噹噹的聲響,中間夾雜着幾聲慘叫。

慘叫主要來自近衛軍第三師方向。那裡是新兵比較集中的地方。很多新兵身上穿的不是板甲,而是鎖子甲,還有的士兵穿的是兩層牛皮的皮甲。這樣的鎧甲雖然也有不小的防禦作用,奈何箭只太多,有的箭只角度過於刁鑽,正好射中明軍。導致受傷,發出慘叫。

漢軍騎兵就非常可笑了,他們不會使用弓箭,主要是使用三眼火銃。三眼火銃屬於火門槍,這種武器沒有拋射的功能。無奈之下這些騎兵只能放慢速度,朝着胸牆缺口處的明軍弓箭手射擊,一陣陣的轟鳴伴隨着白煙吐出無數的鉛彈,嚮明軍射來,明軍士兵猝不及防,被鉛彈擊中倒地,很快就被拖入到胸牆後面,然後又有其他明軍弓箭手填補他的位置,繼續向清軍射箭。好幾個清軍漢軍騎兵中箭跌下馬來。

明軍被一波波箭雨侵襲,同樣的,滿清的騎兵也不好受。明軍的每個缺口都有幾名箭手,對着陣前跑過的騎兵射擊,戰陣上箭支穿梭往來,不時地還有三眼銃射擊騰起的白煙和着子彈的呼嘯聲,馬匹嘶鳴和馬蹄踐踏大地的聲音傳來。清軍一方不斷有馬匹摔倒在地上,步弓威力遠勝騎弓,蒙古騎兵漸漸落了下風。漢兵的三眼銃最多打放三次,之後就只能當成錘子使用,不大一會漢軍騎兵的三眼銃也打完了,他們沒有了遠程武器,只好退開。如此一來,滿清騎兵在對射當中,徹底處於下風,他們射出的箭雖然多,但很多都打在胸牆上,僥倖射中明軍也不過是讓他們受了輕傷,而且輕箭對明軍的鐵甲基本無效。

第一百進一章 下雨了(求票)第八十一章 無名女將第卅六章 坐收漁利第三十章 順治夢碎2第四十六章 南京攻略4第二十二章 意外驚喜第九十七章 我就是喜歡她第六十二章 暢想騎兵牆第二十七章 元首海國公第十八章 攻克大沽口第枠五章 體重與戰力第六十二章 暢想騎兵牆第一百枠三章 夕陽斜照2第六十九章 滿清動向第十七章 爭取馬逢知第八十二章 女將威風第圓一章 文人的態度第五十一章 高燒第一百枯八章 順治之死第十二章 押大第六章 開行政科第八十三章 談成第三十四章 一代仁君2第卌三章 債券狂熱第枯三章 小繁榮第八章 師兄說4(不建議看)第十五章 尋思第圩七章 周培公第五十九章 蒼水先生第八十二章 女將威風第九十六章 韃官隨徵第九十二章 命運的豪賭第二十四章 戰列艦第九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圓四章 阿哈范文程第十六章 北路爭雄6第八章 聯絡李定國第一百卅六章 一杯酒第一百圓一章 紅彈(求票)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一章 歲月第六十六章 鑽機和鴉片第十一章 賭徒第三十四章 計謀第二十一章 僞博果爾2第三十五章 中計第十八章 達素授首2第四十章 突襲長沙第十章 心態崩了第枠二章 海盜生死2第枯一章 駿馬的繁殖2第十八章 湖廣債券第八十四章 弔詭第卅五章 在世盧梭2第卌三章 鑄錢2第二十七章 小山包候第四十五章 煽動民團2第四十五章 炮神保羅3第百二章 貨幣戰爭圖謀4第二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五十八章 病危1第三十二章 赤子勳章第三十八章 左翼第一百枠一章 穆裡瑪之死第一百進八章 對撞2(求票)第二十章 恢復東江鎮1第五十七章 作亂第一百八十章 順治逃命第八十四章 生擒耿精忠第圓一章 文人的態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呂布1第圩七章 人才第十四章 開小2第一百卌四章 乾坤一擲4第一百零五章 挑釁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第枠八章 銅元和紙幣第八十五章 驪興閔氏第七十章 輔臣世權第二十八章 土擲彈筒第圓七章 吳王之思第三十章 暢行南京第三十四章 一代仁君2第三十二章 赤子勳章第四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八十三章 於七高徒第一百枯三章 犧牲6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二十七章 小山包候第三十一章 順治猜疑1第枠四章 吳王難測第卌九章 誘捕永曆第卅九章 蛙跳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卅五章 在世盧梭2第圩九章 主客不合第三章 討論第一百卌三章 乾坤一擲3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第六十五章 奸佞
第一百進一章 下雨了(求票)第八十一章 無名女將第卅六章 坐收漁利第三十章 順治夢碎2第四十六章 南京攻略4第二十二章 意外驚喜第九十七章 我就是喜歡她第六十二章 暢想騎兵牆第二十七章 元首海國公第十八章 攻克大沽口第枠五章 體重與戰力第六十二章 暢想騎兵牆第一百枠三章 夕陽斜照2第六十九章 滿清動向第十七章 爭取馬逢知第八十二章 女將威風第圓一章 文人的態度第五十一章 高燒第一百枯八章 順治之死第十二章 押大第六章 開行政科第八十三章 談成第三十四章 一代仁君2第卌三章 債券狂熱第枯三章 小繁榮第八章 師兄說4(不建議看)第十五章 尋思第圩七章 周培公第五十九章 蒼水先生第八十二章 女將威風第九十六章 韃官隨徵第九十二章 命運的豪賭第二十四章 戰列艦第九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圓四章 阿哈范文程第十六章 北路爭雄6第八章 聯絡李定國第一百卅六章 一杯酒第一百圓一章 紅彈(求票)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一章 歲月第六十六章 鑽機和鴉片第十一章 賭徒第三十四章 計謀第二十一章 僞博果爾2第三十五章 中計第十八章 達素授首2第四十章 突襲長沙第十章 心態崩了第枠二章 海盜生死2第枯一章 駿馬的繁殖2第十八章 湖廣債券第八十四章 弔詭第卅五章 在世盧梭2第卌三章 鑄錢2第二十七章 小山包候第四十五章 煽動民團2第四十五章 炮神保羅3第百二章 貨幣戰爭圖謀4第二十一章 軍銜制度第五十八章 病危1第三十二章 赤子勳章第三十八章 左翼第一百枠一章 穆裡瑪之死第一百進八章 對撞2(求票)第二十章 恢復東江鎮1第五十七章 作亂第一百八十章 順治逃命第八十四章 生擒耿精忠第圓一章 文人的態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呂布1第圩七章 人才第十四章 開小2第一百卌四章 乾坤一擲4第一百零五章 挑釁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第枠八章 銅元和紙幣第八十五章 驪興閔氏第七十章 輔臣世權第二十八章 土擲彈筒第圓七章 吳王之思第三十章 暢行南京第三十四章 一代仁君2第三十二章 赤子勳章第四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八十三章 於七高徒第一百枯三章 犧牲6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二十七章 小山包候第三十一章 順治猜疑1第枠四章 吳王難測第卌九章 誘捕永曆第卅九章 蛙跳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卅五章 在世盧梭2第圩九章 主客不合第三章 討論第一百卌三章 乾坤一擲3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第六十五章 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