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1936年8月21日–1999年10月12日),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
威爾特·張伯倫曾效力於NBA的費城/舊金山勇士隊(金州勇士隊)、費城76人隊和洛杉磯湖人隊;畢業於堪薩斯大學,在NBA打球之前曾在哈林籃球隊效力,被認爲是NBA歷史上具有統治力的球員之一。 威爾特·張伯倫擁有衆多的NBA歷史記錄,他是惟一一個在一個賽季比賽場均得分超過40和50分的球員,他最著名的紀錄是單場100分。他還贏得了七屆NBA得分王,十一屆NBA籃板王,還是一屆NBA助攻王。張伯倫在NBA歷史上是唯一的賽季場均至少30分+20籃板的球員,而且他做到了七次。 1972-73賽季結束後,威爾特·張伯倫正式退役。他的籃球生涯結束後,張伯倫在國際排球聯合會打了短暫的一段排球,還擔任了這個組織的**。張伯倫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撰寫了幾本書,並在電影《毀滅者柯南》裡出現。他還是一個終身學士。張伯倫在後來的自傳中聲稱曾與20000個女性發生了性關係。 1999年10月12日,張伯倫因心力衰竭在洛杉磯家中去世,享年63歲。
早年經歷
童年時期
張伯倫出生在費城賓夕法尼亞,是威廉·張伯倫家的第九個孩子,他的母親叫奧利維亞魯思·約翰遜,是一個家庭的工人和家庭主婦,他的父親是焊工,保管,和勤雜工。他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曾經因爲肺炎危及生命而在學校退學一年。早年張伯倫不喜歡籃球,因爲他認爲這是“一個適合膽小鬼的遊戲”。相反,他是一個狂熱的田徑運動員:作爲一個青年,他跳高成績1.98米 ,400米跑了49秒。因爲張伯倫是一個很高的孩子,10歲已經測量到1.82米。
高中時期
當他17歲進入費城的歐弗布魯克高中時身高已經有了2.12米,體重99kg,高中三年,張伯倫率領母校從1952-53賽季起連續打出19勝2負,19勝0負和18勝1負的勝率,爲了充分發揮張伯倫的籃下優勢,他的教練甚至要求隊員專門練罰球不進,以便張伯倫抓下進攻籃板製造更多的得分。張伯倫留下了2206分的隊史最高紀錄和90分,74分,71分的單場得分數據。一年級時他的場均得分就達到了44.5分,而在那場得到90分的比賽中,有60分來自於下半場的12分鐘內。
大學時期
1955年張伯倫宣佈將爲堪薩斯大學籃球隊效力。這時他的身高已經達到了2.16米,體重108kg,不過由於當時NCAA規定大一新生不得直接參加校隊,張伯倫不得不暫時效力於一年級菜鳥隊。不久後,剛剛贏得該季分區冠軍的堪薩斯校隊照例和一年級進行一場切磋,結果敗給了張伯倫帶領的球隊。後來張伯倫自己對《費城每日新聞》的描述:“我們整場都在用鞭子抽打他們,81:71,我得了40分還是42分,大約30個籃板,15個蓋帽。我就是要讓那羣目中無人的傢伙看看,到底我有沒有資格進入校隊。”
1956年12月3號他迎來了自己的NCAA處子秀,當即就以52分打破校史紀錄,率領母校97:69擊敗對手西北大學,闖入了NCAA總冠軍賽,儘管最終歷經三個加時,以1分之差惜敗於北卡大學,但張伯倫依然得到了該季的MOP(最突出球員獎)。
第二年張伯倫順利入選了全區和全美第一陣容,他甚至在全美田徑比賽中也展示了自己超常的運動能力,以6尺6的成績刷新了俯身式跳高紀錄。1958年5月,感覺大學籃球已毫無挑戰性的張伯倫決定加入NBA,但由於聯盟的相關規定被迫滯留一年。1958-59賽季張伯倫以當時非常高的的5萬美金簽約著名的哈林籃球隊,進行巡迴演出。
職業生涯
勇士時期
加入nba
1955年,NBA通過了新的選秀條例《地域選秀規條》,允許球隊以放棄一個首輪選秀權的代價,得到一名本地的大學球員。費城勇士隊的老闆Eddie Gottlieb得知消息後大喜過望,他向聯盟百般遊說,說張伯倫是費城人,高中便是費城知名的籃球選手,而他就讀的堪薩斯又無一支NBA球隊,因此希望聯盟能破例允許費城運用《地域選秀規條》條款簽下張伯倫。聯盟同意請求,這是NBA歷史上唯一一次把高中和出生地作爲《地域選秀規條》的考慮根據。
新秀時期
張伯倫首場比賽對陣紐約尼克斯就砍下43分和28個籃板。這個賽季張伯倫憑藉場均37.6分、27個籃板的數據包攬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規賽MVP,併入選最佳陣容。
1960年的季後賽,費城勇士遭遇了波士頓凱爾特人,這是張伯倫首次與比爾·拉塞爾交鋒,整個系列賽張伯倫的得分超出拉塞爾81分,但是凱爾特人還是4:2贏走了勝利。一度有傳言說:“自視甚高的張伯倫在新秀賽季不敵拉塞爾後,自尊受挫,甚至準備退役。”
60-61賽季張伯倫場均貢獻38.4分和27.2個籃板。
61-62賽季張伯倫場均得分達到了50.4分,這也讓他成爲唯一一個單賽季得分超過4000分的NBA球員。這賽季,張伯倫一直住在紐約,因爲他在紐約經營着一家名叫“小天堂”的夜店。平時有訓練或者比賽的時候,張伯倫就開車到球館。
單場100分
1962年3月2日,他在和紐約尼克斯的比賽中得到了100分。幫助費城以169:147獲得勝利。整場比賽他63投36中,這場比賽張伯倫的罰球32罰28中的命中率,那個賽季他的罰球命中率是50.6%。據稱,此前整晚張伯倫未歸隊,而是在與其他女性過夜。
上半場張伯倫拿下了41分,第三節,張伯倫沒有絲毫疲勞的跡象,該節砍下28分,總得分累計達到了69分。第四節比賽開始後,張伯倫順利得到5分,打破了48分常規時間的得分紀錄73分,然後又打破了他原先經過三個加時取得的得分紀錄78分。
球隊大比分領先的時候,張伯倫曾經數次向主教練弗蘭克·麥克奎爾示意,請把他替換下場,但麥克奎爾沒有答應,反而讓球員不停地給張伯倫喂球。麥克奎爾非常看重張伯倫,執教勇士期間,他曾經數次說到,張伯倫完全有機會在一場比賽中砍下100分。而當那天晚上張伯倫瘋狂砍分時,麥克奎爾希望看到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個人表現。
最後階段,尼克斯開始控球消磨時間,或者對張伯倫之外的人犯規,所以主教練弗蘭克·麥克奎爾讓球員也對尼克斯犯規,以重新掌控球權。比賽最後時刻,場上充滿了犯規,有不少親歷者承認,當時尼克斯球員爲了不讓張伯倫取得100分,他們獲得球權之後,甚至會直接抱住籃球,站在那裡明目張膽地拖延時間。
拉克里克是勇士隊替補後衛,跟張伯倫關係非常好。在比賽的一次暫停中,拉克里克對他說:“威爾特,你想得到100分的時候讓我也在場上行嗎?”張伯倫回答說:“好,我會跟主教練說的。”然後拉克里克獲得了上場機會。張伯倫得到的第100分,正是來自拉克里克的助攻。當時張伯倫在內線要位,衝着拉克里克喊了一聲,那是他們之間的暗號。於是拉克里克傳球,張伯倫順利得分。現場播報員喊道:“這是張伯倫的第100分!”頓時,現場球迷全部沸騰了,幾乎所有人都想涌入球場,場面亂作一團。
張伯倫砍下100分之後,張伯倫的好友、也是比賽數據統計人員的哈維·波拉克立即意識到這場比賽的重大意義,他找到記分員戴夫·裡徹覈實情況,接着來到更衣室。一位名叫瓦西斯的美聯社攝影記者當時也在更衣室,原本他是帶着兒子到附近求醫,順便來球館看了這場比賽。半場結束時,出於職業敏感,他感覺到張伯倫要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於是回到自己的車裡取出了照相機。
波拉克碰到了瓦西斯,兩人都很激動,商量着爲張伯倫拍張照片。波拉克從筆記本上撕下一張紙,在上面寫上“100”字樣,遞給了張伯倫。瓦西斯還不確定張伯倫是否願意拍攝照片,波拉克說:“張伯倫肯爲我做任何事情。”果然,張伯倫答應了拍照的要求,他拿起那張紙片,瓦西斯摁下快門,一張經典的照片誕生了。
比賽最後時刻,張伯倫滿臉疲憊,站在球場中央,雙手叉腰,什麼也不做。“100分聽起來比102分可好聽多了。”後來他解釋說。事後張伯倫在《HOOP》雜誌上稱:“上帝,這簡直不可思議。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在一場比賽中投那麼多次籃!”那場球的最後,費城其他球員都在給張伯倫喂球。
舊金山時期
1962年,張伯倫隨隊搬遷到了舊金山,並在1962-63和1963-64賽季蟬聯NBA得分王。張伯倫個人數據持續走高的同時,1964年勇士隊打進總決賽被凱爾特人1:4擊敗。勇士逐漸對張伯倫失去了耐心,終於在1965年的全明星賽結束兩天後,張伯倫被交換到費城76人隊,作爲籌碼,76人付出了康尼-德爾金、李-沙弗爾、保羅-紐曼三位球員外加15萬美金。
費城76人隊
張伯倫加盟後,76人組成一個極有潛力的陣容:中鋒張伯倫,後場則擁有哈爾·格瑞爾和拉里·科斯泰羅,前鋒線則由查特·沃克和盧克·傑克遜兩人組成。
張伯倫剛剛入主球隊時,76人只是一支勝率剛剛過半的球隊,一年後他們便奪下了聯盟最高的55勝25負。但是季後賽又敗給了凱爾特人。下一個賽季76人隨即得到了前鋒比利·庫寧漢,接下來的賽季中他們在前49場比賽中贏得45勝4負,並在賽季結束後創造了當時NBA歷史最高的常規賽68勝13負。季後賽中他們擊敗辛辛那提,在東部決賽中與宿敵凱爾特人會師。76人以4-1獲勝,在總決賽中,張伯倫以4-2擊敗對手,成功奪得總冠軍。
在1964年,NBA爲了限制張伯倫把三秒區由12英尺擴大到16英尺,但他在那個賽季的平均每場得分仍然有34.7分。這一年張伯倫被查出來心臟有問題,在醫院裡躺了一個月。
1966-67賽季,76人主帥亞歷克斯。漢納姆明確要求張伯倫增加傳球,減少出手,並在防守端表現出更強烈的侵略性。張伯倫採納了主帥的建議。儘管那個賽季他場均得分下降到24.1分,職業生涯第一次無緣得分王,但命中率(68.3%)和籃板數(24.2)依舊優秀,並以7.8個助攻列助攻榜第三位。“現在看來,我職業生涯後七年的得分比前七年大大縮水,但得分變低是因爲我減少了得分的慾望。教練希望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籃板和防守上,而我很慶幸自己這麼做了。”
67-68賽季張伯倫成爲聯盟助攻王。他職業生涯第7次入選最佳陣容,並第4次當選MVP。這一年的東部決賽中被凱爾特人擊敗,隨後張伯倫被交易到洛杉磯湖人,當時因爲老闆意外辭世,承諾好的25%股份沒有兌現,張伯倫最終決定去好萊塢。爲了得到張伯倫,洛杉磯湖人付出了、阿奇-克拉克以及替補中鋒達爾-依摩霍夫。
洛杉磯湖人
張伯倫在洛杉磯度過了職業生涯的最後5年,幫助湖人先後四次闖入NBA總決賽。
1968年的一場對陣尼克斯的比賽,身高6尺11寸,體重245磅的中鋒Walt Bellamy想在張伯倫頭上扣籃,用一個現場觀衆在《費城每日新聞》上回憶的話來說:“張伯倫在籃筐頂點結結實實地把球蓋了下來,一巴掌扇出了場外。還有,他差不多順便把Bellamy也扇出了場外。”新秀賽季的Walt Bellamy曾經被張伯倫半場扇了9個蓋帽。事後他才說:“Bellamy,你現在可以投球了。”
1970年湖人隊打進總決賽,在第五戰中,尼克斯核心威利斯·裡德大腿肌肉嚴重受傷,第六場因爲裡德缺陣,張伯倫砍下45+27率隊扳成3-3。第七場裡德帶傷出戰,裡德爲尼克斯投中了開局兩球后便沒有再出戰,沃爾特·弗雷澤砍下36分19次助攻和7個籃板,率隊取得20分以上的領先優勢,最終大勝湖人。賽後張伯倫被懷疑有意配合裡德。
1971-1972賽季,那個賽季張伯倫場均得分僅爲14.8分,但籃板有19.2個,再次入選聯盟最佳防守陣容。
張伯倫與後衛傑裡-韋斯特、蓋爾-古德里奇,前鋒哈皮-哈里森、吉姆-麥克米蘭始終着保持一致的團隊作風。1971-1972賽季湖人隊取得33連勝,創造了聯盟最長連勝紀錄,在賽季結束後取得了69勝13負的聯盟最佳常規賽戰績。最終湖人順利進入總決賽,4比3擊敗尼克斯奪得總冠軍。但是因爲在湖人張伯倫和教練考爾夫關係並不好,併發生爭吵。張伯倫說:“這次拿冠軍的意義要遠遠低於在費城的那次。因爲在那裡,人們愛他就像愛球隊的一部分,而這裡,人們只是希望他爲球隊帶來個冠軍。”
1972-73賽季結束後,張伯倫正式宣佈退役。
技術特點
1、張伯倫身高7英尺1英寸,大概2.16左右,這個身高在當時NBA初期絕對是鶴立雞羣,這也是他建立統治地位的重要基礎
張伯倫是中鋒,和拉塞爾類似,他不光只有身高,力量和敏捷也相當出衆,據說他這樣一個大個子100米能跑進11秒。
3、在出衆的身體條件下,張伯倫在大學中練就了非常好的籃球技術,包括投籃、上籃和籃板等等。
4、綜合以上各個因素,使得張伯倫成爲當時大學籃球中最有統治力的球員,這種統治 力表現在多方面,有他在籃筐附近區域對手就別想接近,這種統治力以後的奧尼爾在大學中做不到,喬丹也做不到。爲了限制張伯倫,NCAA擴大了3秒區的範圍以限制他的威力。
5、1956年張伯倫加盟NBA費城武士隊,開始了傳奇生涯。 中投技術不是很好,時常把隊友的投籃拿下然後扣籃,爲此聯盟修改了規則,增加了進攻干擾 他身高2.16米,單場砍下過100分,他400米僅用46秒就可以跑完,100米是11秒多!所以他的速度 反應能力非常強!
場外生活
退役後活動
張伯倫退役後當了一年的職業籃球教練,執教ABA聖迭戈征服者隊。球隊起初期望他能夠身兼球員和教練兩職,但這有悖於聯盟規定。1984年,他在電影《毀滅者柯南》中表演。隨後大排球聯盟又吸引了他一陣子注意力,接着是網球、馬拉松和水球。張伯倫甚至計劃在世界重量級拳擊賽中挑戰阿里。
即使在張伯倫50歲之後,很多NBA球隊依舊在討論着邀請他復出的可能性。他們認爲作爲替補中鋒,張伯倫至少能夠每場打上15-20分鐘。張伯倫天生不甘寂寞,因此這些新聞讓他倍感愉悅。但他並沒有因此接受任何球隊的邀請,反而專心開始讀書、寫書並且還出版了好幾本。除此之外,他甚至還拿到了一個學士學位。
1991年張伯倫出版了自傳《俯瞰》。
私人生活
張伯倫在他的籃球生涯有各種各樣的綽號,他討厭那些關注他的身高類似於“巨人歌利亞”和“高蹺”的綽號,這是在他高中時代的費城體育記者起的。他喜歡“大北斗星”這個綽號。因爲張伯倫聲稱與20000個女性發生過性關係,因此他在中國還有一個綽號叫“張兩萬”。
張伯倫在自傳《俯瞰》中用專門的一章講述他的豔遇,他聲稱從15歲開始,他平均每天就和1.2個女人睡過覺。“人們也許認爲我的品位不高,但信不信由你,幾乎每個與我約會的女人,在普通男人眼裡都會是一見鍾情式的偶像。”張伯倫的很多好友都認爲他具有一種誘人的魅力,他曾經在10天裡和23個女人睡過覺。張伯倫尤其喜歡《生動的顏色》的一個片段:一個女人和她的女兒列出了一份還很長很長的名單上,都是那些同張伯倫睡過覺的女人的名字,而這對母女坦然地承認她們的名字也都在名單上。在後期張伯倫允許別人評價他的籃球弱點,卻不容別人質疑他的性能力。
張伯倫在加利福尼亞的貝沙灣斥資百萬打造了一座宅邸。張伯倫的綽號是“大北斗星”,於是他將這座豪宅命名爲“大熊星座”,爲顯示其宅邸的氣派不凡,前門有一噸重。在作家羅伯特·切裡的著作《張伯倫:比生活更大》中,張伯倫的這座豪宅被形容爲“迷你的花花公**殿”。
琳達·赫麗是張伯倫退役後較爲公開的女性伴侶,兩人相識於1971年,她回憶說,張伯倫有一次皺着眉頭問她,“爲什麼我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張伯倫還曾說過:“沒人喜歡歌利亞”。她是少數幾個在張伯倫最後的日子裡陪伴着他的人,兩人間的感情維持了28年。在張伯倫生命中的最後幾年,琳達擔任了護士的角色。張伯倫有嚴重的心臟病,可琳達認爲他是因爲厭倦了人生纔去世的。
張伯倫與宿敵拉塞爾曾八次在季後賽對碰,然而張伯倫只曾取得一次勝利。不過,以數據而言,則是張伯倫取得優勢。張伯倫曾說:“拉塞爾和我是好朋友。是傳媒把我們塑造成一對天敵的,因爲這對NBA有利,能讓球隊把門票賣光。我們常在一塊吃飯,即便是和凱爾特人比賽前。拉塞爾有點嫉妒我,他希望自己能成爲張伯倫。經常有人看見他,會對他說:“張伯倫先生,我真羨慕您!”“因爲我是最有名的黑人大高個,當時在白人眼中,黑人的長相都一樣。 ”
張伯倫個人也非常喜歡討論政治話題。他沒有對所有黑人民權運動一概而論地支持。張伯倫還曾經公開指責黑豹黨,以及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大多數過激的黑人運動。顯然張伯倫不喜歡黑人用暴力的方式尋回尊嚴。在政治傾向上,作爲富人,張伯倫更親近共和黨,他經常成爲尼克松的座上賓,還和尼克松一起,出席了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葬禮。
注:那時沒有搶斷,蓋帽和三分線
據計算曆史最高蓋帽是張伯倫1963年對陣底特律活塞隊創造的32次封蓋
張伯倫職業生涯共有201次三雙入賬,遠遠超過大O的183次其中最大號的三雙是100分、25板、18封蓋。
張伯倫職業生涯亦有8次四雙記錄。最有名的一次當屬1968年對陣活塞隊的22分、25板、21助攻、22封蓋的四20+超級四雙。
張伯倫職業生涯有三個賽季場均三雙:1959-1960新秀賽季的37.6分、27板、10.2冒(歷史第三封蓋記錄);1961-1962賽季的50.4分、25.7板、11.2次封蓋(得分和封蓋均爲歷史記錄)、最後一次時隔8年,即1969-1970賽季的27.4分、18.4板、10.8冒(歷史第二封蓋)。而拉塞爾職業生涯最高蓋帽“僅有”9.8個,無緣賽季三雙
NBA歷史前場板記錄前五均爲張伯倫創造的,分別是:31個前場板(那場比賽張伯倫搶了53個板),30個(總籃板55個)、28個、26個、25個,直到第6個纔到拉塞爾的24個
物評價
“他是籃球運動史上最強悍的統治者,其在進攻端展現出的能量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果要列出一份有史以來最偉大籃球運動員的名單,相信絕大多數的球迷都會把威爾特·張伯倫的名字放在最頂端――至少無限接近這個位置。”
張伯倫的籃球技術和身體素質達到了完美的結合,他強壯的上肢使他能輕易地把對手擠開,在進攻、防守以及搶籃板球上佔盡優勢。曾經擔任過張伯倫教練的阿歷斯(Alex Hannum)就說了:“他簡直是一個體育奇才,不管他往哪一種體育項目發展,他都將有超凡的成就。還好,他選擇了籃球,讓籃球有了一個傳奇人物。比爾·拉塞爾說:“你沒法防他。他的站立摸高達到12英尺。他即使後仰投籃,距離籃筐仍然很近,只要用手指輕輕將球一撥就能得分。”埃爾金·貝勒評價稱: “我從沒見過一個像他那樣長得又高跑得又快的傢伙。在統治籃下的同時,他能夠打得和小個子一樣靈巧自如。”
然而張伯倫也不是被一致贊好的,一些NBA權威人士就對他的個人主義頗有意見。一名NBA前教練說:“張伯倫缺乏那麼一些團隊意識,打球常要隊友以他爲中心。這多少就能解釋,這名‘超人’球員,爲什麼在他長達13年的職業球員生涯中,只能協助球隊贏得兩次NBA冠軍。”裡克·巴里寫道:“威爾特就是個失敗者,大多數球員都這麼看。他知道自己會輸,他害怕指責,你從他的眼神裡都能看出來。”
張伯倫的榮譽不如比爾·拉塞爾,但是因爲張伯倫的一些難以打破的記錄,很多人也喜歡拿他和邁克爾·喬丹作比較,但因爲張伯倫聲稱和2萬名女子發生過性關係,所以在場外對他私人生活不檢點的批評則不絕於耳。(NBA官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