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無限好,皇宮的御花園里正是百花齊放。各種花把洛明華繞的暈頭轉向。
“洛六小姐,這山茶開的甚好。”宋徹維持着過分白的臉色爲洛明華指花。
洛明華抿嘴笑了笑沒有說話。心想太子殿下它開的再好,又沒有相機留念,你想讓我過去把它薅了嗎?
“洛六小姐不喜這花?”
“不,不。這山茶開的極美。”洛明華無奈的回到。
宋徹貌似一路上都沒注意到她根本不想來看花。
洛明華內心顫顫巍巍的,雖說太子不咋頂用,但人家是太子。重點是皇上親口說讓太子帶她玩。皇上腦子裡在想啥?她一個掛名嫡女還能讓太子爲她當導遊,她還想活的長點呢。
“太子殿下,這陽光有些烈,您要注意身體。不如先休息一會兒?”
“好。”宋徹溫和答應。
洛明華實在受不住這身上的十幾斤重量,小碎步都有點飄。
等到宮女上了茶水,洛明華總算喘口氣。洛明華突然想春困了。。。
搖了搖有些沉的腦袋,洛明華就望着亭子外面的花傻笑,她不敢看太子。洛明華心裡總覺得太子雖然很符合他的審美,但是他眼裡有寒意,洛明華怕。唉,一個快三十歲的老阿姨怕一個十七八的小夥子,有點丟人。
“洛六小姐不必緊張。”宋徹幽幽的來了一句。
洛明華回頭看到太子眼裡那抹笑意,終於意識到自己是太緊張了。完了,丟人丟大發了。孟玥的貴女速成班沒見效。
沒辦法了。洛明華深吸一口氣打算用對領導的那套方法,瞬間狗腿子的笑意浮上臉。曾經在多少人的笑容下,這笑容勝出,得了出版社老太的青睞。
“臣女謝太子殿下體諒。”
宋徹覺得這態度比剛纔好一點,但有點礙眼是怎麼回事?特別像朝堂上那些大臣對父皇的態度。
“洛六小姐不必擔心淑妃娘娘。如今連皇后都因淑妃娘娘被禁足了。”
這話什麼意思?嘲笑我是小事,這是鄙視大姐姐嗎?
一個沒控制住,洛明華身體比腦袋實誠,她瞪了太子,而且倆人是面對面。
等到洛明華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的時候,已經嚇出一身冷汗。
宋徹心裡難以置信。這小孩什麼態度?不對,她在看別的什麼吧。
無奈古代皇權至上,宋徹都沒想過有人敢當面瞪他。
“洛六小姐在看什麼?”
洛明華意識到太子居然以爲她在看別的,差點笑出來。情急之下她指了太子身後不遠處的野花。
“這花好漂亮,叫什麼名字?”
“不過是野花罷了。”宋徹放下心靜靜說道。
洛明華起身繞過太子,走進這叢野花。她蹲下身:“不是野花。這是勿忘我。”
太子嚇得茶盞一抖。什麼?她才幾歲?還勿忘我。
當即想轉身告誡她一番,卻發現洛明華蹲在地上。
宋徹走進看那藍色的花,黃蕊,五瓣。沒什麼特別。
“什麼勿忘我?洛六小姐請慎言。”
洛明華心裡翻了個大大的白眼,你姐姐我還看不上你呢!況且這洛六小姐也就十三四歲吧。好吧,是快及笄了。但放現代這還是上初中的年紀吧。
“回太子殿下,臣女曾經聽到過一個傳說。傳說在遙遠的西方有一位將軍,他帶着戀人到海濱遊覽。戀人看到水邊有一叢小花,要採來插戴。將軍爲表示自己對戀人的愛情,涉水去採。不料海潮洶涌而來,把他捲去了。將軍忙將那叢花用力拋到岸上,大聲喊道:“不要忘了我!”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叫做“勿忘我”花。這種花由於寄寓了一種深沉的愛,人們就把它看做花中的情種,男女相愛,往往把它紮成花束互相贈送,代表“勿忘我”相思之情,表示雙方的深戀密愛。”
宋徹看着洛明華帶着淡淡傷感的眼神居然沒繼續反駁。
洛明華知道這種花是在她高中時。那時她喜歡上一個男生,一個只知道學習的女孩不知如何表達。偷偷上網查了一些表白方法。於是她挑了一個自以爲最浪漫的方式。
洛明華摘了一朵勿忘我做成標本,並在花的一角寫下華字,偷偷放在男生的書裡,可是至此杳無音訊,那個男生毫無表示。
等到畢業後,洛明華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了他,那個男生手裡拿着一把勿忘我在等另一個女生。那個女生名字裡也有一個華字,同時是她幫洛明華一起摘得花。洛明華喜歡那個男生,她知道,一直知道。
之後洛明華的心碎成渣渣,糊了她一整個青春。這事她是有陰影的。所以她拿着自己拼出來的高考分數去了離家很遠的一所名校,努力想逃離這一切。
她沒成功,這事成了她的心魔。在陌生城市裡舉目無親,父母親戚殷切盼望着她在大城市裡扎穩腳跟,爲家裡添光。她想回家,可是總被罵沒出息。
在無數個漆黑的夜裡睜着眼到天亮,看着自己少得可憐的銀行卡,還要拼盡全力幫着父母供弟弟去上學。
她骨子裡很柔弱,也很害怕。每年只春節回家,可她總是覺得自己與家人漸行漸遠。
她唯一能相信的就是自己了。她從來沒聽過父母說:“堅持不下去,回家,你還有爸媽呢!”她的父母只會說:“都是要經歷的,忍一忍就過去了。到了年紀找個男人嫁了。”
好不容易熬到快三十歲有了小小成就,結果被雷劈到了古代。
回憶至此,洛明華的淚已經控制不住了,她低頭不管不顧地抱頭痛哭起來。
晴雲急忙安慰。隨從的宮女太監都驚了。這怎麼說哭就哭。
在宋徹眼裡,洛明華的眼神開始時淡淡傷感,後來有些淚意,再後來是傷心,最後是悲痛,是那種想被全世界拋棄的悲痛。
有些像,像他小時候母后去世後的樣子。
宋徹握緊雙手,吩咐太監去稟告淑妃,洛六小姐在觀賞途中突然失控,看着一朵小花悲傷春秋。
從此以後洛六小姐林妹妹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