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

段雲一直想用自己的閃存芯片開發固態硬盤SSD,不過從現階段來說,這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技術和成本。

實際上,固態硬盤是在2000年之後,才逐漸在世界各地普及起來的,而在此之前,家用PC電腦使用的主要還是機械硬盤。

以1986年 IBM推出的386來說,這種PC使用的是9332機械硬盤,儲存量是35 MB,硬盤的價格也不過200多美元。

而段雲如果用自己生產的容量爲1MB的NAND閃存芯片製作固態硬盤的話,至少需要幾十枚閃存顆粒,體積會變得非常巨大,而且價格也非常昂貴,哪怕按照一枚閃存芯片20美元的價格來算,也需要好幾百美元,成本遠遠高於機械硬盤,所以在閃存技術還沒有達到重大突破之前,用來生產 SSD根本就是不可行的事情。

可能在後世的很多人看來,一個硬盤才幾十M,放幾首MP3也就堆滿了,根本無法裝系統,然而事實上,當時的操作系統以及軟件的體積都非常小, DOS系統加上windows3.1和漢字系統,也就30MB不到,遊戲基本上就是幾兆而已,普通的應用軟件多數都是幾十KB。

至於說現在的多媒體時代,實際上是從IBM486/586以後纔出現的,而在此之前,軟件開發工程師最大的挑戰並不在於內容,而在於如何節省空間。

不過目前的閃存芯片儘管不能用於PC硬盤的製作,但是通常會被用來保存設置信息,如在電腦裡的 BIOS, PDA,數碼相機中保存資料等等,尤其是這個年代的電腦 BIOS,NAND閃存芯片具有非常強的優勢。

段雲將產品在世界申請專利並且發佈之後,他也希望能夠和國外的廠商進行合作,成爲世界各大PC廠商的供應商。

實際上,在八九十年代,除了美國的IBM之外,全球各國也都有各自的PC生產廠家,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但如果段雲無法和國際的廠商合作,那麼立足於本國的市場,依然有很大的潛力。

當前國內賣的最好的電腦無疑就是長城電腦,之前段雲已經和長城電腦建立了初步的合作關係,不過這種合作關係只是一個口頭協議而已,還並沒有開始實質性的合作,下一步,段雲就打算和長城電腦公司商議合作的具體事宜。

儘管在世界PC電腦市場上, IBM是絕對的霸主,不過由於國內採取的關稅保護政策,使得國內的電子廠商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其實說起來,如果段雲的天音集團是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話,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可言,無論從集成電路方面的技術,還是其他產品的研發生產,天音集團的產品都無法和美國日本的產品相提並論。

然而憑藉的關稅保護政策,天音集團的錄音機,隨身聽,錄像機以及復讀機都能賣得很好,甚至仿製日本紅白機的學習機一年都能給他帶來幾個億的收益,如此高的利潤,甚至已經超過了任天堂紅白機在日本國內獲得的利潤。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諷刺,然而卻是一個現實。

舉個例子,就像是聯想集團,他最早是靠生產漢卡起家的,然後拿到了IBM電腦的中國代理權,1996年的時候,首臺聯想微機投放市場,聯想從一個進口電腦產品代理商轉變成爲擁有自己品牌的電腦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

從386電腦到486電腦到奔騰586,除了早期的漢卡,聯想公司並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技術,所有的電腦零部件全部都是從外國進口,他只負責一個簡單的組裝,然後就貼上自己的品牌,進入國內市場銷售。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10多年來,聯想集團最大的利潤始終來源於國內,可就是這樣一家企業,聯想集團在2005年的時候收購了IBM PC事業部,成爲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以蛇吞象的方式,完成了對自己當初母公司的吞噬。

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國內市場,聯想公司放在國外就是一個組裝廠,根本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可言。

由此可見,中國國內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對於現在的段雲來說,如果不能順利開拓國際市場,只要能夠佔據國內市場的份額,也足夠他賺的盤滿鉢滿,完成鉅額的資金積累。

但他不會學習聯想集團的做法,聯想發展到最後,也只是一個包裝設計組裝貼牌公司,而且早已經被美國的資本所控制,離開了美國的產業供應鏈,聯想不過是個空殼而已。

段雲想扶持一個國產的電腦品牌,並且成爲這個電腦品牌的上游供貨商,以技術控制品牌,同時也能幫助國內的其他集成電路廠商找到一條發展之路。

不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除了技術方面,還有體質方面的問題,長城電腦現在還是一家隸屬於機械電子工業部的下屬國營企業,段雲想和這樣的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終歸還是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

而歷史上的長城電腦在1991年的時候,由於國家放開對進口電腦批文的限制,進口電腦價格迅速下滑,不光沉重的打擊了國內中關村那些走私電腦的商販和公司,也讓長城電腦一夜之間崩盤,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在國內市場煙消雲散,徹底消失在國人的視線中。

段雲不一定會保住這個品牌,但他可以利用這幾年的政策保護期,先把PC電腦這個國產供應鏈體系搞起來,這樣的話,哪怕日後長城電腦消失,憑藉完整的國內供應鏈,他也可以重新建立起一個國產PC電腦品牌。

考慮到和長城電腦合作的重要性,段雲決定親自去一趟北京,和長城電腦公司的總經理王之進行一方面談,商議具體的合作事宜。

除此之外,段雲還會去北京這幾家集成電路廠參觀,先前的時候,北京電子一廠二廠和5廠的相關負責人也都來到深圳參觀過天音集團,當時段雲極盡地主之宜,給了他們高規格的款待,相應的,這些工廠負責人也邀請段雲來北京這邊的工廠參觀,段雲也是欣然答應了下來。

第六百二十八章 無法解決的困難第九百五十九章 移居計劃第2350章 條件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馬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家人的禮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百萬訂單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有求必應第八百八十九章 頂級高薪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防塵級別第2321章 實力第2339章 數字化車機第一千零七章 生命線第六百八十一章 音樂室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團隊年輕化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背水一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私人聚會第二千零一十章 中國航天局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六百八十二章 情懷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長風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產在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新設想第2291章 產業名片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軟件同盟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況空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出國計劃第2226章 概念產品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十章 生意開張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零六章 失控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展會開始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外交部發言人第三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九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之光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財迷第三百五十五章 消極怠工第四百三十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零八章 良心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灣流總部第一千零三章 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展望一代第三百一十二章 年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千零九章 環保整頓第2277章 年底商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低調開業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斯貝發動機第九百零一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內部消化第七百八十七章 老歌第三百二十三章 房屋轉讓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百三十四章 裡子面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業同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快速佈局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獨聯體協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立第八百六十九章 饋贈第四百二十章 大局觀第2281章 借雞下蛋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一元拍賣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實情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五一表彰會第二百章 照相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極限研發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增持股份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訂單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戰略家第二千零九十章 北方的信件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公務車採購標準第四百四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可靠夥伴第四百二十四章 管理改革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輝煌時刻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歸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物流網絡
第六百二十八章 無法解決的困難第九百五十九章 移居計劃第2350章 條件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馬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家人的禮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百萬訂單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有求必應第八百八十九章 頂級高薪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防塵級別第2321章 實力第2339章 數字化車機第一千零七章 生命線第六百八十一章 音樂室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團隊年輕化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背水一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私人聚會第二千零一十章 中國航天局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六百八十二章 情懷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長風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產在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新設想第2291章 產業名片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軟件同盟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況空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出國計劃第2226章 概念產品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十章 生意開張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零六章 失控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展會開始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外交部發言人第三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九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之光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財迷第三百五十五章 消極怠工第四百三十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零八章 良心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灣流總部第一千零三章 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展望一代第三百一十二章 年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千零九章 環保整頓第2277章 年底商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低調開業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斯貝發動機第九百零一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內部消化第七百八十七章 老歌第三百二十三章 房屋轉讓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百三十四章 裡子面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業同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快速佈局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獨聯體協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立第八百六十九章 饋贈第四百二十章 大局觀第2281章 借雞下蛋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一元拍賣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實情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五一表彰會第二百章 照相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極限研發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增持股份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訂單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戰略家第二千零九十章 北方的信件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公務車採購標準第四百四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可靠夥伴第四百二十四章 管理改革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輝煌時刻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歸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物流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