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關內關外

如果說段雲之前大力投資深圳科技園重啓是爲了促進國家微電子基地落戶深圳,並將一些科研院所和單位設立在這裡的話,那麼他的這次的提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夠吸引國內的各種大中小型科技企業來深圳落戶,形成區域化的優勢,將中國的微電子產業逐步做大。

而且對於這麼做,最終目的還是爲了他的天音集團,如果深圳市政府真的願意劃出一部分高科技產業區,並且提供一部分政策稅收支持的話,那麼段雲就有可能實現它成立中國硅谷的意圖。

不過現在深圳的幾個工業區土地資源確實緊張,不可能劃分出太多的土地用於科技區的建設,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在了關外。

所謂的關內關外,和很多年前國家領導人畫的那個圈有關係,他怕社會主義的人記不住資本主義的誘惑,也怕資本主義腐蝕社會主義,所以挑選了幾年香港的深圳,福田,羅湖,南山作爲經濟特區做試點。

那個時候國家領導人做出設立特殊的決定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的,因爲毗鄰香港這樣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區域,一旦口岸開放,除了在經濟上對內地產生快速滲透之外,另外在社會制度,思想意識方面,也有可能對內地造成極大的衝擊,這對於剛處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國內社會主義體制而言,是風險很大的事情,也正是在這種前提下,深圳出現了封鎖嚴密的“二線關”。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當年一道“二線關”把特區內和特區外分開。

1982年4月,“二線”開始動工興建,耗資1.38億人民幣,幼師整整三年。

1985年3月,一條長84.6公里,高2.8米的鐵絲網,從深圳中部橫穿而過,被他綁住的327.5平方公里土地就是深圳經濟特區,外面則是1600多平方公里,卻與特區無緣的保安和龍崗區。

於是深圳正式被分爲了特區關內和非特區關外。

特區管理線的建成,標誌着深圳進入了兩地三證時代(特區內特區外深圳戶口,身份證,暫住證和邊防證)。

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如今的關內和關外幾乎成了兩個世界,關內繁榮和富裕,關外卻紛亂和貧窮。

曾經深圳的關外也是亂到不行,黑道劫匪橫行,在關外基本上每個人都被搶劫過,還專門有人寫過一篇文章,詳細描寫了關外的恩恩怨怨,宛如一個古代的江湖。

但無論是關內還是關外,都屬於深圳的轄區,關外的土地資源非常豐富,但具有大量土地沒有進行開發,和關內工業區寸土寸金的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另外設立研發中心和企業不一樣,對於水和電力的要求遠不如企業那麼巨大,這也就意味着深圳不需要爲這塊兒高科技區塊投入太多的資源,只需要給你適當的政策稅收優惠,就有條件吸引高新企業前來深圳發展。

還有就是相比於北京,深圳對於國內的一些新型高科企業格外有吸引力,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在包括天音集團,賽格集團這樣頭部科技企業的帶動之下,深圳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加上毗鄰香港,擁有蛇口口岸這樣的區位優勢,可以讓很多高科技產品能夠得到迅速轉化,從這一點上來說,深圳有着天然的優勢。

科技研發中心本身不生產實體產品,所以完全可以把技術放在關外研發,然後研發出來的技術再通過關內的企業進行技術到產品的轉化,這樣既不需要佔用關內寶貴資源的土地,又能提升深圳的科研實力,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你這個想法是不錯的……”聽到都已經這麼說,李灝思索了片刻後點了點頭,但隨即又說道:“關外確實也屬於咱們深圳市政府管轄的轄區,不過你的這個建議現實落實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的……”

“額。”段雲聞言一怔。

“情況是這樣的,現在咱們深圳關外的情況有些複雜,主要的社會治安問題嚴重,我擔心那些科技公司在關外成立研發中心,很有可能會遇到人身安全的問題……”李灝說道。

身爲深圳市市長,李灝對於關外的情況還是非常瞭解的,這些年來,治安問題一直是深圳關外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深圳市公安局對於關外治安問題也進行了幾次嚴打,然而效果卻不太明顯,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隨着深圳特區的快速發展,內地越來越多的人匯聚深圳,但他們卻沒有辦法辦證入關,那個時候進一趟國內就像出趟國,需要找到關內並需要相關證件,沒證的,哪怕你是中國人也不能進,由此可見入關的難度。

這就導致大量想來深圳務工賺錢的人只能滯留在關外,帶來的錢很快就會花光,也沒有更好的生活來源,這就導致關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鋌而走險,幹起了打劫偷竊的行當,這也是深圳關外治安混亂的根源所在。

“治安問題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我是覺得研發中心他並不是能夠生產實體產品的企業,它本身來說對水電等資源的要求遠不如工廠高,而且研發中心除了一些電腦之類的耗材之外,並沒有多少值錢的產品和貨物,就算有人偷竊搶劫,損失也不會大……”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我的想法是在深圳設立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科技產業區,區域內可以修建一些完善的配套設施,比如餐廳,健身房,超市,遊樂園之類的設施,讓所有研發人員不必出產業區,就能夠享受到衣食住行上的便利,整個產業區也可以用圍牆封住,然後再僱傭大量的安保人員,整個產業園區從建設到後期維護,包括裡面的從業人員,都可以僱傭當地人,這樣既能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又能對關外的土地進行合理的開發,我覺得這是兩全其美的方案……”

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新設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改變主意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門當戶對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北大方正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危急局面第2181章 頂級客戶第六百零二章 混亂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學校長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蘋果iPod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導權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節放假第六百零八章 怒氣沖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復興第五十四章 伯樂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夏利第三百八十五章 告白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方市場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黑馬第九百六十四章 顧慮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一百五十六章 約定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截胡第一千零七章 生命線第2238章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 終身大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十章 生意開張第六百五十八章 打印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從重處理第九百五十章 熟人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企業經營理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一百二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Windows系統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採購清單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一千零八十章 分歧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六章 次級品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六十四章 友誼長存第六百二十二章 抗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級廣告策略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五十三章 王強的怒火第四百九十四章 商業間諜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高分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大刀闊斧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灰色交易第五百六十二章 員工培訓第2306章 商業邏輯第五百四十九章 白紙黑字第一百四十七章 俊男靚女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保守態度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海南特區第三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專家評級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匯大廈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口語測驗第六百六十二章 饋贈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否決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四百三十六章 隱形福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百二十章 手工作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商業道德第2391章 潛在機會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六大軍用汽車廠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科技的力量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七十六章 小康之家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沃爾沃轎車投產儀式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USB第二百四十章 紅帽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堪印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業商會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初步測試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新項目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
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新設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改變主意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門當戶對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北大方正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危急局面第2181章 頂級客戶第六百零二章 混亂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學校長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蘋果iPod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導權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節放假第六百零八章 怒氣沖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復興第五十四章 伯樂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夏利第三百八十五章 告白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方市場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黑馬第九百六十四章 顧慮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一百五十六章 約定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截胡第一千零七章 生命線第2238章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 終身大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十章 生意開張第六百五十八章 打印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從重處理第九百五十章 熟人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企業經營理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一百二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Windows系統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採購清單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一千零八十章 分歧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六章 次級品第2239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六十四章 友誼長存第六百二十二章 抗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級廣告策略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五十三章 王強的怒火第四百九十四章 商業間諜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高分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大刀闊斧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灰色交易第五百六十二章 員工培訓第2306章 商業邏輯第五百四十九章 白紙黑字第一百四十七章 俊男靚女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保守態度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海南特區第三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專家評級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匯大廈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口語測驗第六百六十二章 饋贈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轟動效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否決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四百三十六章 隱形福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百二十章 手工作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商業道德第2391章 潛在機會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六大軍用汽車廠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科技的力量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七十六章 小康之家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沃爾沃轎車投產儀式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USB第二百四十章 紅帽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堪印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業商會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初步測試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新項目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