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第2代軍用汽車

可以說,段雲作爲一家民營企業,在國家的相關機構面前,是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的。

其實一般的小企業國家並不會去關注,只是提供相關的政策和市場環境,讓他們自生自滅,但當一家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體量的時候,開始對當地民生經濟有重大影響力,並且在相關行業內名聲顯赫,就已經足夠引起國家一級部門的重視了。

天音集團作爲國內最大的民營電子企業,早在幾年前的時候,就經常出現在國內的一些政府部門內刊上,所以段雲引進蘇聯專家計劃被關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不過現如今蘇聯還沒有正式解體,雖然內部已經有兩個加盟共和國宣佈獨立,但國內還沒有發生特別大的變故,所以中國這邊還不能做出相關的人才技術引進計劃,只能是先靜觀其變,提前做好準備。

蘇聯是地球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雖然在民用技術方面不如美國先進,但是在重工以及軍工領域,卻有個非常多的頂尖人才,這肯定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而中國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讓國家部門領導沒有想到的是,在國家還沒有正是出手之前,天音集團就已經捷足先登,很巧妙的利用國際交流會這個名頭,吸引到了大量蘇聯專家來華訪問,並且已經有很多專家和天音集團簽訂了勞務合同,這無疑是等於截了國家的“胡”

“你放心,你們這是正常的跨國人才引進,這是一件好事,國家對你們的做法是表示支持的。”看到段雲神色似乎有些緊張,許少強連忙微笑的說道。

“許處長,您這次來,不會是想從我們公司挖幾個蘇聯專家吧?”段雲問道。

“怎麼可能?”聽到這裡,許少強笑了起來,只聽他接着說道:“你們是一家愛國的企業,再說了,國家怎麼可能會挖你們私營企業的牆角,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國家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那我就放心了。”段雲聽到這裡,臉上露出了笑容。

“不過你們天音集團這次引進的蘇聯專家,有幾個確實是頂尖的人才,他們從事的技術領域,也正是國家需要的……”許少強又說道。

“那您的意思是?”

“我就是希望你能夠把這些高級蘇聯專家長久的留在自己公司,最好不要再離開中國,他們的到來,能夠爲咱們的重工和軍工技術帶來一定的提升。”許少強頓了頓,接着說道:“上級領導的意思是,這些蘇聯專家來華後,如果可能的話,先讓他們從事一些軍用汽車的研究,咱們國家現在正準備開發第2代軍用汽車,這些人才將會給咱們國家的軍車計劃提供強大的助力……”

“第2代軍用汽車!?”聽到這裡,段雲頓時眼前一亮。

“沒錯,咱們國家部隊裡現在使用的還是第1代軍用汽車,很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技術,相關的技術參數已經達不到現在的國防需要的戰術指標,開發新一代的軍用汽車已經是迫在眉睫。”許少強沉吟了一下,接着說道:“其實咱們國產的軍用汽車最早的時候都是源於蘇聯的技術,他們現在的軍車技術也是國際上領先的,雖然顯得粗笨了一點,但性能還是很不錯的,而且能夠適應遠東和西伯利亞極寒的天氣情況,這一點是咱們國內軍車無法比及的,如果那些蘇聯專家能夠幫助咱們研發第2代軍用汽車,對咱們國家的國防建設是有很大幫助的……”

“這樣啊。”聽到這裡,段雲頓時明白了。

說白了,許少強是想讓段雲引進的這些蘇聯汽車專家,協助中國的第2代軍車研發,因爲從技術方面,中國目前使用的軍車就是蘇聯的技術,讓蘇聯專家研發第2代軍車,在技術上也算是一脈相承。

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一共繳獲了國民黨各種汽車22,000輛,在建國後的第2年,也就是1950年的時候,中國決定向蘇聯訂購15,000輛汽車。

緊接着抗美援朝發生,在三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家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共爲志願軍進口各種汽車21,000餘輛。

自1951年起,國家每年都爲軍隊進口1萬多輛汽車,到了1957年底,全軍的汽車裝備總數已達到了92,000餘輛,其中70%來自於蘇聯。

一直到1956年的時候,中國一汽建成投產,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也開始扭轉了,軍用汽車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

1958年一汽是生產出了2.5T級6 X 6型CA30越野汽車,並投入小批量生產,開始裝備部隊。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我國進入自主研發軍車的階段。

當年我國第1種火箭佈雷軍車,使利用bm-13改進而來的,該車在1975年設計定型,採用解放ca-30型66越野車底盤。

進入80年代,軍隊車輛開始更新換代,陸續替換蘇式車輛和60年代初裝備的舊式國產汽車,湖北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70年代初開始研製重型特種軍用汽車,1971年開發成功36D軍用越野車。

80年代初,國內開始研製爲武器系統配套的重型特種車,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漢陽 Hy 4260 S型半掛牽引車,這種車就是專門用於牽引東風 Df-21型中程地地導彈的流動發射車。

而進入90年代之後,隨着軍事技術的發展,國家也開始第2代軍用汽車的研發。

當時國產的軍用汽車和國外的軍用汽車,在關鍵指標上差距巨大,有些軍車根本無法裝載新研發出來的重型武器,這也就使得中國第2代國產軍用車的研發變得迫在眉睫。

當時國家確定第2代軍用汽車採用0.5T1.5T,3.5,T5T和7T,以及12T的6個噸級的基礎型車。

動力和耐用性一直是國產軍用汽車研發的技術瓶頸性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重工業和汽車產業比較落後的國家而言,想研發出合格的第2代軍用汽車難度是很大的。

原本國家爲此制定了投資幾十億,時間跨度爲5年左右的跨度計劃,爭取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完成國產汽車研發,但在實際操作中,要解決的困難是相當巨大的。

而就在這個時候,天音集團大批量引進蘇聯汽車專家的事情被上級領導得知,因爲天音集團本身也是保利公司入股的企業,所以這一次中國第2代軍用汽車的研發,就有了另外一個選項……

第六百六十章 音樂愛好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芯片清單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深入交談第八百一十五章 訂婚領證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2190章 偏飯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丈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四十一章 串門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面質問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擊鼓傳花第一千零八十章 分歧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銷售王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差距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初步測試第2279章 終極追求第九百九十八章 慈善精神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2372章 豪車研發第五百八十八章 職務安排第四百二十八章 熱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長城電腦第九十一章 高額獎金第二百零一章 上級領導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比爾蓋茨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學校長第九百七十五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六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甩手掌櫃第一百三十九章 村支書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莫斯科餐廳第六百七十二章 暴怒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抉擇第2180章 新通道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青黃不接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科學美國人》第二千零二十八章 舊日情感第六百零一章 突發變故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加班文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處理設備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新廠區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高度評價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三百七十八章 凶多吉少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爾沃下線第八百八十三章 企業家聖經第六百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互惠互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掘能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2381章 順勢而爲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八百二十二章 長遠計劃第六百一十二章 管理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科學美國人》第二千零七十章 校長特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囤積居奇第2164章 貴賓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重大讓步第七章 兄妹聯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般配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2393章 寧缺毋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三百四十二章 爛攤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牴觸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更高的舞臺第二百二十四章 悠閒時光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全球化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七百四十九章 麻煩不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五百二十章 辦事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豐厚利潤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大第一課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親自操刀第四百三十一章 小訂單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衆星捧月第四百六十九章 長遠考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入股萬科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失敗的創業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記憶碎片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二百七十一章 圖書館第2335章 平等夥伴第八章 租房
第六百六十章 音樂愛好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芯片清單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深入交談第八百一十五章 訂婚領證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2190章 偏飯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丈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四十一章 串門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面質問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擊鼓傳花第一千零八十章 分歧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銷售王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差距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初步測試第2279章 終極追求第九百九十八章 慈善精神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2372章 豪車研發第五百八十八章 職務安排第四百二十八章 熱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長城電腦第九十一章 高額獎金第二百零一章 上級領導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比爾蓋茨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學校長第九百七十五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六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甩手掌櫃第一百三十九章 村支書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莫斯科餐廳第六百七十二章 暴怒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抉擇第2180章 新通道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青黃不接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科學美國人》第二千零二十八章 舊日情感第六百零一章 突發變故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加班文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熱處理設備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新廠區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高度評價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三百七十八章 凶多吉少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爾沃下線第八百八十三章 企業家聖經第六百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互惠互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掘能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2381章 順勢而爲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八百二十二章 長遠計劃第六百一十二章 管理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科學美國人》第二千零七十章 校長特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囤積居奇第2164章 貴賓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重大讓步第七章 兄妹聯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般配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2393章 寧缺毋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三百四十二章 爛攤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牴觸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更高的舞臺第二百二十四章 悠閒時光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全球化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七百四十九章 麻煩不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五百二十章 辦事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豐厚利潤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大第一課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親自操刀第四百三十一章 小訂單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衆星捧月第四百六十九章 長遠考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入股萬科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失敗的創業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記憶碎片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二百七十一章 圖書館第2335章 平等夥伴第八章 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