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深圳電子業

改革開放之後,深圳電子業的發展比較快,尤其是這兩年,已經進入了爆發式發展的階段。

在1979年的時候,廣東省政府決定由廣東電子工業局負責將此地粵北山區從事電子工業的三個省屬小廠(8500廠,8532廠8571廠)同時遷入深圳,組建深圳華強電子工業公司,也就是後來的華強集團公司,與此同時,總參通信兵部也在深圳投資成立了“洪嶺電器加工廠”,也就是後市的深圳電器有限公司,第四機械工業部(後更名爲電子工業部)也從廣州750廠抽調一批人員組建“深圳電子裝備廠”,也就是深圳的愛華電子有限公司,第三機械部在深圳設立了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深圳辦事處,以上4家就是深圳建市後,由二部委和廣東省在深圳創辦的第1批電子企業。

這時候的深圳市屬電子工業,只有深圳市無線電工貿公司,也就是原來的深圳無線電廠這一家企業,除生產自產產品,同時也給港商加工收音機主板,106名職工,全年工業產值爲120萬元,利潤5000元,自產產品除滿足本地需要,其餘銷往廣州汕頭等地。

改革開放之初深圳電子業也就只有這幾家電子廠,然而到了1980年的時候,深圳市政府和香港新友貿易公司合作,組建了中外合資的新華電子廠,生產新華牌收錄機,與此同時第四機械工業部開始利用從日本索尼公司引進的收錄機收音機生產線,在兩棟撿漏的鋼架廠房裡,爲索尼公司來料加工收音機和單卡收錄音機,緊接着其他幾家電子廠也陸續給廠商加工收音機,收錄機以及電子手錶鏈之類的產品,用“三來一補”的經營模式,深圳電子工業從此迅速開始崛起,全市實行獨立覈算的兩家企業,共有員工350人,全年工業產值420萬元。

從1981年到1984年期間,深圳電子工業依靠三來一補起步之後,逐步向生產自產產品爲主過渡,很多企業使用留成外匯進口關鍵設備,生產自有品牌,如已有的華強京華,康樂,寶華,藍海等無線電工貿公司分別生產了華強牌精華牌,康樂牌,寶星牌,深樂牌,藍海牌收錄音機,而到了1983年的時候,市政府批准日本索尼公司在蛇口成立獨資經營的“三洋電機有限公司”,這也拉開了外國獨資企業進軍國內的序幕。

到了現在的1985年,深圳電子工業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高峰期,從1979年僅有一家縣辦企業發展到已經有能生產收錄機,彩色,電視機,電話機,計算器等,主要關鍵價格企業170多家,職工人數也從108人發展到17,000人,並已擁有生產彩色電視機收錄音機,微型計算機電子按鍵,電話機的生產線及軟件開發技術,以及生產電子器件的生產線,全年產值爲13.75億元,佔深圳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9.7%,已經形成了“四機一器”(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電話機,計算器)爲主的電子工業雛形。

由此可見,目前深圳電子業競爭非常激烈,很多企業從三來一補已經轉型到生產自主產品的階段,而相比於這些有國字背景的深圳大型電子企業,段雲無論從背景還是資金技術實力上來說,都和這些主力大場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目前段雲電子廠使用的生產線,技術含量不高,和深圳那些引進外國生產設備技術的電子廠沒法比,如果不是段雲在深圳生產的是相對冷僻的音箱設備,而且央視的廣告很有轟動效應的話,他的電子廠在深圳這邊是很難存活的。

李國勝原本以爲段雲這次去日本能買下一條先進生產線,這樣的話將來電子廠也算是引入了外國技術,生產效率和技術含量都會有大的提升,產品也就越發有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穩穩的在深圳站穩腳跟。

然而李國勝沒想到的是,段雲這次居然沒有談妥這筆生意,這多少讓他有些很失望。

“日本廠家那邊漫天要價,他們要180萬美元,可咱們只有120萬美元的外匯留成,所以這件事沒談成。”段雲淡淡的回了一句。

“段經理,咱們公司現在每個月都能有將近200多萬的進賬,實在不行的話,也可以從銀行貸款幾百萬換更多的外匯,有些情況你可能不知道,現在市面上仿冒咱們廠音箱的廠家越來越多,我上個月去汕頭轉了一圈,發現當地百貨大樓上架了很多新品音響,而且價格上還比咱們廠的產品便宜很多,再這樣下去的話,咱們低音炮音響的銷量肯定會大幅度萎縮,所以雞蛋不能只放在一個籠子裡,而且現在國內錄音機銷售也非常火爆,如果咱們能引進這條日本錄音機生產線的話……”李國勝皺着眉頭說道。

李國勝是專門負責在南方市場搞銷售的,所以他對電子市場方面的嗅覺還是很敏感的,尤其是最近半年來,不光是廣州當地市場,還有南方很多其他城市都出現了大量低音炮音箱的仿製品,這些產品雖然質量不會很好,但外觀上明顯參考了段雲低音炮音響的設計,而且價格還低很多,這在李國勝看來並不是什麼好兆頭。

但說到底李國勝他只是個銷售人員,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經營思路都是由段雲來拍板定奪的,他只有給段雲提意見的權利。

“爸你不用擔心,段哥他本事大着呢,肯定早就有辦法了。”一旁的李芸說話間,給段雲的碗裡夾了一塊魚肉。

“日本的生產線設備確實先進,咱們國內的技術差的太遠了。”趙學武此時也感慨了一句,只聽他接着說道:“所以我也覺得咱們必須要儘快引進日本的生產線,否則的話,咱們國內的電子產品和世界的先進水平距離會越來越大……”

和李國勝考慮的方向不同,趙學武更多的還是將目光放到了國內和國外技術差距的方面,畢竟段雲的電子廠低音炮產品之前也通過廣交會獲得了國外的訂單,而如果不緊跟國際先進生產技術的發展步伐的話,那麼遲早也會被國際市場淘汰。

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過來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特殊客人第二百四十章 紅帽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價碼第四百一十四章 醜話說在前面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財產分割第2397章 國際合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安裝電話第七百八十五章 視察廠區第一百二十六章 村支書第一百七十九章 否決第三百一十四章 蝴蝶效應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簡單問題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聚第六百三十二章 重要任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婆賣瓜第2328章 厚積薄發第2180章 新通道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性增長第五百八十三章 專利申請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2302章 對等機會第九百九十一章 軍工技術第2174章 電子支付第2284章 天音2400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銷售返點第六百一十章 我來養你第四百九十八章 個人電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新鮮血液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把戲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二百九十六章 公款吃喝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主場第2265章 精英思維第六百八十五章 涮羊肉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訂單第2269章 拒絕參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技工學校第七百九十二章 世界很大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ISO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臨時改價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神秘感第五百五十九章 廈門辦事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軍迷第三百四十五章 統一意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國家級工業力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復讀機第九十二章 塑料外殼第六十章 廠長歸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敗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寶安新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驚人的差距第2277章 年底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外貿新思路第一千零五章 快速佈局第2250章 金融團隊第2215章 更大的計劃第七百八十五章 視察廠區第二百八十章 住院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國家支持第五十四章 伯樂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巨大市場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六百零八章 怒氣沖天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困境第2189章 期望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一百五十六章 約定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老闆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銀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三百四十三章 話柄第2420章 互通有無第2235章 遠程運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銀行第一百零九章 開除廠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良心第二百六十章 重要角色第二千零二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一千零三章 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展望一代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往昔時光第二百八十六章 元旦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突擊視察第一百四十八章 滑旱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遠超預期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
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過來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特殊客人第二百四十章 紅帽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價碼第四百一十四章 醜話說在前面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財產分割第2397章 國際合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安裝電話第七百八十五章 視察廠區第一百二十六章 村支書第一百七十九章 否決第三百一十四章 蝴蝶效應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簡單問題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聚第六百三十二章 重要任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婆賣瓜第2328章 厚積薄發第2180章 新通道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性增長第五百八十三章 專利申請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2302章 對等機會第九百九十一章 軍工技術第2174章 電子支付第2284章 天音2400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銷售返點第六百一十章 我來養你第四百九十八章 個人電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新鮮血液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把戲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二百九十六章 公款吃喝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主場第2265章 精英思維第六百八十五章 涮羊肉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訂單第2269章 拒絕參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技工學校第七百九十二章 世界很大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ISO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臨時改價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神秘感第五百五十九章 廈門辦事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軍迷第三百四十五章 統一意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國家級工業力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復讀機第九十二章 塑料外殼第六十章 廠長歸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敗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寶安新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驚人的差距第2277章 年底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外貿新思路第一千零五章 快速佈局第2250章 金融團隊第2215章 更大的計劃第七百八十五章 視察廠區第二百八十章 住院第二千零一十九章 國家支持第五十四章 伯樂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巨大市場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六百零八章 怒氣沖天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困境第2189章 期望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一百五十六章 約定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老闆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銀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三百四十三章 話柄第2420章 互通有無第2235章 遠程運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銀行第一百零九章 開除廠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良心第二百六十章 重要角色第二千零二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一千零三章 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展望一代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往昔時光第二百八十六章 元旦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突擊視察第一百四十八章 滑旱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遠超預期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