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黑衣人也鬥得很辛苦,他們的力量似乎並不是很強大,所以只能用飛刀擲殺,而沒有施展出強大的術力攻擊。
飛刀用得差不多了,黑衣人便用長劍朝灰塵裡刺砍,灰塵之中,不時傳來馬的嘶叫。
知子出手了,他的右手擲出了六枚鋼針,蟲它能夠感覺到知子瞬間迸發出的殺意。
那殺意很冷冽,殺意迸發時,知子完全不像剛纔差點被鬼魂拘住的弱者情景,而是有了點強者的風範。
蟲它淡淡一笑,這樣纔對嘛,只有綻放出殺意的知子,纔有點他蟲它那樣的作派!
知子的師父蠱曾經讚揚知子,說他只要發一枚鋼針就能讓一羣高手喪命。但知子從不節約兵器,所以他一出手便是六枚鋼針。
師父說鋼針的最高境界是心針,那是無形的針,是心術的境界,可知子一向只用鋼針。
知子從不輕敵自傲。
在這一點上,蟲它覺得知子有知子的特色,那種超穩重的心態,是值得他學習的。
於是,知子一出手,六個黑衣人的百會、眉心、仁中、天泉、心腧、丹田上就都多了一個紅點。
一般人是不知道他們死於何物的,因爲這六人倒地的同時,六枚鋼針也已回到了知子的手裡。
殺人奪命,做得簡直就是無聲無息!
通靈的白馬感覺到了知子,把知子當成了自己人,嘶叫着繞過那六個倒地的黑衣殺手,銜着它的主人奔到了山頂和知子會合。
知子下了馬,將昏迷之人從馬的口中解救下來,並順便查探了一番昏迷之人的傷勢。
昏迷者是一個年輕男子,鼻息之間既沒進的氣也沒出的氣,但眉間的靈光還未滅,是知子師父蠱口中的所說的“死而未死”的情形。
蠱的醫術非凡,如果時間來得及,知子帶着此人趕回去,此人還是能救活的。
知子於是趕緊將這人縛在自己的背上,兩人共騎綠耳,朝藥山飛馳而去。
那匹受傷的白馬,也就跟在綠耳的後面,一起朝着藥山的方向疾奔。
因爲昏迷者“死而未死”的狀況和蟲它活死人的狀況有些相近,蟲它對昏迷者的來歷也不禁有些好奇了起來。
“這裡雖然是天堂,但依舊沒有脫離整個天書運轉之力,我可以在天書內助你感念這個空間中的一切,所以,你只要催發意念,便可像去到天地的第一個時代一樣,感念清楚這個世界中的任何物體。”北極神熬的聲音在蟲它的胸中響起。
北極神熬應該是感念到了蟲它心中所想,所以纔會提醒蟲它運用天書中的力量,去感受除知子之外的其他人的意識。
蟲它聽北極神獒如此說,他意念微動,一股盤旋自天書中的力量,又帶着他轉移到那位受傷者的識海內。
原來此人也是“子”字輩,叫“釺子”,這個名字也一樣有些古怪。
但對於名字,蟲它現在有了另外一種感受。
他覺得這些古怪的名字其實不足爲奇,因爲他和這些人是兩個世界中的人,不只是空間上有隔閡,連時間上彷彿都是處於兩個時代。
所以,他所處時代人們的名字簡單明瞭,最少前面會有一個姓氏,而在這個古怪的天堂界,人們的名字則是讓人不明所以,連姓什麼都不知道。
又譬如釺子母親的名字,叫做——“飄線”,一種不穩定的名字,蟲它同樣不明白這名字爲什麼這麼叫,只覺得好像很玄奧,又很貼合這個夢幻般的世界。
沒錯,對於蟲它來說,天堂界就彷彿是夢一般的世界。
這夢並非是說天堂界很美好,這裡同樣有好的也有醜的,之所以說是夢,只是因爲感覺和他的世界很遙遠,有諸多隔閡。
釺子以前是一個只有母親的孤兒,母親飄線在釺子胸口出現異樣之前,從未告訴過釺子與皇族之間的任何關係。
有一天,釺子起來的時候,胸口像刀絞一樣的發痛,便去問母親,他的
胸口爲什麼會痛?
當時母親飄線正在擠牛奶,她是一個全能之人,占卜、捻咒、醫病,無所不能。
母親對釺子說:“你中咒了,終究會離開這片土地,拋下你的母親,因爲你是烏旻的兒子,這塊土地的王位繼承人。你的父王死了,殺死他的人給他的孩子下咒,詛咒催促你回去,然後好將所有的王族血脈,全部殺死。”
那日以後,每個晚上釺子在夢裡都會夢見一隻蝴蝶在空中飛舞,一個聲音則在他的夢境中盤旋:“王,你回來吧,你是我們真正的王!”
聲音既像是來自遙遠的天頂,又彷彿源自於釺子的內心。
那個聲音催促着釺子起程回王宮,他的潛意識裡於是也覺得自己應該回去,回去殺死未知的仇人……或者只是送死。
王宮在烏城之內,在釺子決意要去烏城的那晚,母親飄線出現在了釺子的房間。
母親的頭髮沒有像往常一樣被黑布纏裹,而是任憑它從頭頂,一直垂掛到了地面。
母親飄線不愧爲烏旻的妻子,她很美麗,星星在她的面前恐怕也會羞愧。
她走過來在釺子的眉間吻了一下,吻的時候,釺子聽到了一個細小的聲音,那是母親將某種力量釋放出來了。
當晚,釺子騎着栓在門前的馬與草原中的老屋辭別,他總感覺到身後有一個白影跟着,他覺得也許是自己的母親,但一回頭卻什麼也沒有看見。
第二天,就着溪水抹臉時,釺子看到了眉間的紅痣,在此刻眉心突然長出紅痣,他也不知預兆着什麼。
他的母親也許能佔出吉凶,但釺子此時是孤獨一人。他要去的地方叫烏城,離草原三萬多裡,怎能再想着處處依賴母親的法術呢?
蟲它感念到這些,似乎有些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了,原來蠱要知子救的人,是一個遺留在民間的王子,卻不知這個民間王子的重回王宮,又會引出哪些特殊的波折?這些和整個天堂界,又有何關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