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來一下。”
陳學林把陳東叫到主臥,並關上了門。
然後,在櫃子裡翻找。
不多時。
他手裡出現一個存摺。
“這裡面還有4500多塊錢,趕明天,你去趟銀行,把裡面的錢取4000出來。”
“爸,你這是?”
陳東有些詫異。
大過年的,家裡該置辦的年貨也置辦好了,也沒什麼要用錢的地方。
突然讓自己取錢,並且,一看就是父母壓箱底的錢。
陳學林聞言,拍了拍陳東的肩膀。
“雖然你爸我,對做生意不太懂,但我也知道,這年頭,做個生意並不容易。”
“這點錢你先拿去,雖然不多,但你開店面,手頭上也能寬鬆一點。”
“我......”
聽到這話,陳東有些無語。
很明顯,是父親誤解了自己的意思。
過完年他的確是要用錢。
但這錢,並不是去買店鋪。
90年一間商業門面,1000元每平方米的價格,絕對能拿下。
而且,這個價格,還是在市中心的商業街。
如果偏遠點的地方,也就500左右一平方。
兩萬元,拿下一間20平米的商鋪,還是很划算的。
只要在過幾年。
店鋪的價格也能水漲船高。
當初用兩萬元買下的店鋪,一年光是收租金,就能回本。
到了20世紀,恐怕一個月的租金都不止兩萬元。
更別說,遇到拆遷,改造......
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不過,陳東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買房產,商鋪,的確算一條路子,什麼也不幹,買來放在那,用不了幾年,就能翻幾倍,十幾倍。
在後世,很多大字都不識一個的大老粗,就因爲有房產,日子過的瀟灑無比,早早就進入了財富自由。
如果陳東只是個不學無術的膿包,他也會走這條路。
甚至還能利用房產抵押,在買房,在抵押,這種無限套利模式。
只需要等上幾年,房產升值所帶來的利潤,就能彌補利息上的損失。
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方面是要有門路,另一方面,那就是週期性太長。
而陳東就是學金融出身,孰輕孰重,他門清。
想到這,陳東開口道。
“爸,這錢還是留家裡,真要有什麼事,也能應個急。”
“如果您真想幫忙,不妨,幫我打聽一下,哪裡有賣國庫券的。”
“國庫券?”
聽到這話,陳學林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詢問。
“你問這個幹嘛?”
“難不成你想買這個?”
“我可告訴你陳東,你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這玩意,真別去碰。”
說着,陳學林的嗓門都因爲情緒激動,而擡高了八度。
“怎麼就不能碰了?”
陳東有些不明白。
他的主導思維是億萬富翁陳東,並沒有經歷過這個時代。
很多東西,也只是書本上看到,或學到的。
也就是說,他只有理論知識,缺少實戰經驗。
“你自己看。”
說着,陳學林拉開抽屜,從一個鐵盒子中,取出幾張票據遞給陳東。
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國庫券嗎?
陳東只看了一眼,便認了出來。
拿在手中反覆看了看,上面的確寫着國庫券幾個大字。
和紙鈔一樣,有金額,圖案,年份,以及編號。
國庫券的最右邊,還寫着三年期,以及五年期。
“爸,家裡怎麼會有這個?”
“難不成你也買了?”
陳東一臉狐疑。
只見陳學林嘆了口氣,說道。
“上面分攤下來的任務,每位在職的職工,都要買一點,說是支持地方建設。”
“你也看到了,幾年下來,都快500元了。”
“你說這玩意,又不能吃,又不能喝,之前我也跑去問過銀行的工作人員,他們說要到期之後,才能兌付。”
“這不是已經到期了嗎?”
陳東反覆看了眼上面的數字。
面值100元,發行的時間是1986年,三年期。
現在都1990年,按說早就到期了。
“你當我沒去銀行?”
陳學林翻了個白眼,解釋了一句。
“銀行說,現在國庫券已經收滿,沒錢再收,讓過段時間再去。”
“我來來回回跑了幾次,都是一樣的說辭,也就懶得去了。”
說着,一臉認真的看向陳東。
“現在明白了吧,就算你收上來,到時候砸在手裡怎麼辦?”
“......”
聽到這話,陳東好氣又好笑。
不過想想,也不怪陳學林如此之想。
這個年代信息並不發達。
城市和城市之間,收購國庫券的價格,也天差地別。
以銀行爲代表。
價格最高的,就是明珠市。
通常一張100元3年期的國庫券,回收的價格在104元左右。
而其他城市的銀行,回收價格不一。
最低,100元面值的國庫券,回收價只有90元。
相當於打了個九折。
而黑市上的價格就更離譜,只能換回75~85元。
由於信息上的不對等,也造成了套利的行爲。
一念至此,陳東安慰道。
“爸,聽一個朋友講,現在明珠市已經開放兌換點,100元面值的國庫券,可以換回104元。”
“真要如此,我覺得,這個生意還是能做。”
聞言。
陳學林一臉嚴肅,呵斥道。
“真以爲就你聰明?”
“就按照你說的100元面值國庫券,能賣104元,你算過其他賬沒有?”
“吃飯,住宿,來回的路費,雜七雜八一除,你還剩多少? ”
“這年頭,小偷小摸到處都是,你說你賺這麼點錢,要是再出個什麼事,你讓我和你媽怎麼辦?”
聽到這話,陳東像是被澆了一盆冷水。
重生以來,他都是用後世的眼光在看待問題。
反而忽略了其中的風險。
90年遍地是黃金,這話不假。
同樣也蘊含着各種各樣的風險。
就拿之前賣茶葉蛋來說。
如果閻王心存歹念,恐怕就不是和他分錢,而是謀財害命。
想到這,陳東也是一陣後怕。
成爲資本,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看來,得重新謀劃才行......
正想着這些。
門外,傳來妹妹陳西的聲音。
“爸爸,二哥,開飯了......”
“來了!”
陳學林迴應一聲,拍了拍陳東的胳膊。
“出去吃飯,好好想想,爸跟你說的話。”
說罷,便打開臥室門,朝外面走去。
聞言,陳東苦笑一聲。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話一點不假。”
他倒不是擔心不能賺錢。
相反,他比誰都清楚,這裡面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陳學林算的賬,只是普通人算的小賬。
簡單來說。
陳東帶兩萬元倒賣國庫券,的確利潤不高。
如果將兩萬元變成十萬,甚至一百萬呢?
同樣的住宿,餐飲,路費。
但是所產生的利潤,不可同日而語。
換句話說,帶兩萬元的國庫券也是帶,帶十萬元還是帶。
另外,陳學林也沒考慮到黑市,偏遠地區,國庫券的收購價。
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但有一點,陳學林並沒有說錯。
那就是,治安問題。
綠皮火車上,更像是一個小型江湖。
路霸,車匪,倒爺,還有那些行走江湖的‘手藝人’......
因爲交通的原因,何時遇見,只是概率問題。
這也是陳東所擔心的。
看來,得想辦法拉人入夥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