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氏本能的往後退了一步,腦門一轉,衝馬氏的背後喊道:“大哥,是你啊?”
馬氏心裡一咯噔,立馬回過頭去看,自己背後空無一人,哪裡小柳氏說的人啊?馬氏再回過頭,小柳氏已經提着兩個罐子跑的老遠了,馬氏氣的咬牙,暗恨道這麼好的機會就被她給溜走了,那罐子裡肯定是好東西,不然也不用那麼香。
馬氏氣的要死,偏有無計可施,扭了扭腰,回家去了。
小柳氏把裝了豬頭湯的罐子拿去給範老頭的時候,範老頭並不在,倒是李氏瞧見小柳氏,立馬熟絡的拉着她噓寒問暖,“老四媳婦啊,你最近身子怎麼樣啊?有沒有什麼不對勁啊?”
上次小柳氏雖然是反駁了她,但其他的倒也沒有忤逆她的,所以李氏心裡並不怎麼厭煩她,現在這小柳氏都嫁過來好幾個月了,要是個爭氣的,應該是有了。
小柳氏沒明白過來李氏的話,抽出自己的手道:“娘,我最近挺好的,你呢?對了,這是三哥讓我帶來給爹的東西。”
小柳氏知道李氏對她們這些兒媳婦有意見,所以沒說是惠娘讓帶的,直接說了範銘,李氏的臉變了變,而後罵道:“那個不孝的兒子還有臉送東西過來,老三這個白眼狼,哼,告訴他,我不要他的東西。”
李氏這話一說出去就有些後悔了,這老三雖然沒有對她有求必應,但對他們兩個老傢伙還是不錯的,有了什麼好東西都會給他們送,唯一不好的就是這個兒子太不聽話了。
想到這裡,李氏心裡就想鱉了一口氣似的,上下不能,難受的緊。
小柳氏沒說話。安慰了李氏幾句,把東西放下,就先離開了,等李氏反應過來的時候,小柳氏都已經走的老遠了,看着小柳氏的背影,李氏暗道:“看來還得和老四說說,得讓他好好努力一把,早點生個孫子出來纔是正經。”
時間一晃就到了臘八這天,好在昨天範銘和馮三把要做臘八粥的材料給買了回來。燻肉當天也做完了,所以今天正好休息一下。
一家人好好的過下臘八節,過了臘八年味就會越來越重。但今天該慶祝的還是要慶祝的,一大早,惠娘就和戚嬸兩個人就準備臘八粥了,又讓馮三去村裡買了豆腐,在現代的時候。惠娘很少過臘八節,如今又的也是前身的記憶而已。
做臘八粥有講究,那幾種材料都得選好的,做完了臘八粥,惠娘想起了現代在冬天烤火的時候,常吃的一種吃食。那就是餈粑,這時候雖然有打年糕的,卻沒有餈粑。餈粑和年糕不一樣,餈粑是由糯米做成的,年糕是有梗米和米做成的,但有些地方的叫法是相同的。
餈粑的吃法有很多種,而且這種餈粑製作的方法簡單。想來家裡正好又糯米,惠娘就有了主意。把家裡的糯米給找出來,放在桶裡浸泡,糯米在水裡泡一天,明天就可以做了。
這餈粑,惠娘也不指着它賺錢,只是想着冬天多一項吃食而已,臘八粥做好了之後,老宅那裡,肯定得送些過去的。
惠娘和範銘商量了一下,還是他們夫妻兩個去送好了,免得李氏嘴碎,老是拿着這個出去說事,本以爲去了李氏那裡,夫妻倆會受到李氏的一頓數落的,倒是沒想到李氏從頭到尾沒說一句其他的話,還很高興的收下了他們送過去的臘八粥。
同時還給了回禮,李氏的表現在範銘夫妻倆看來怎麼說怎麼怪,想來今天是臘八,怎麼說也是個節日,李氏這個樣子也算是正常,倒也沒怎麼放心裡去。
臘八過了之後,村子裡到處都有小孩拿着鞭炮在外面點着玩,苗苗聽着外面那鞭炮聲都有些蠢蠢欲動,眼巴巴的去和惠娘說,她也想要出去點鞭炮,這過年或許就是鄉下小孩子最高興的事兒了。
沒有大人的拘束,大人也不會隨意的打罵孩子,惠娘看來苗苗一眼,搖頭,鞭炮太危險了,要是她想去,必須得帶上馮三一起去,身邊有個大人,怎麼說她也好放心一點。
苗苗點頭,帶了小雪去叫馮三,讓馮三去拆了一些鞭炮,高高興興的跑去外面玩了,臨近年關,惠娘一家忙的不可開交,加上聚寶樓需要的燻肉數量加大了。
範銘又和蔣屠夫多定了三四頭豬,蔣屠夫樂呵的跟什麼似的,依舊早上讓範銘過來拿豬肉,外面的豬肉一個勁的漲價,但蔣屠夫給範銘的價錢還是和先前一樣,十七文錢,都沒有變過。
範銘也投桃報李,只要戚嬸煲了豬頭燙,或是做了豬下水,都會讓馮三送一些過來給蔣屠夫,給他當下酒菜,蔣屠夫的媳婦許氏也很高興,跟着蔣屠夫也沾了一些光。
東西雖小,但也是情誼,這一來二去,許氏倒是和範銘家熟絡起來了,沒事兒的時候,也會上惠孃家去,主要是和戚嬸請教做菜的法子,許氏這人很好相處,性格也溫和,唯一的缺點就是做菜不好吃。
雖然是這樣,蔣屠夫也吃了許氏的飯菜這麼多年,後來許氏有了兒子女兒,都是兒子女兒來做飯菜的,因爲除了蔣屠夫,無人能吃的下許氏做的飯菜。
這不,今天許氏又和戚嬸討教這做菜的法子了,許氏也跟着戚嬸學了好幾天,但是做菜的水平一點都沒上升,好在戚嬸耐心好,仔細的教她,做菜的廚藝沒上升,但做糕點的廚藝倒是上去了。
戚嬸也不是很有空,許氏都是在她有空的時候來,呆一會兒就回去了,這會兒許氏正準備走了,外面卻突然響起了敲門聲,馮三趕緊把門給打開,就見範磊焦急的站在門外。
範磊見馮三開了門,當即問道:“馮叔,我三哥呢?他在嗎?”
馮三就是一愣,而後反應過來道:“你說老爺啊?他在呢?怎麼了?”
範磊一聽範銘在,急忙忙的衝進去了,那還去管馮三和他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