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道跟前大變樣,開闢出了一大塊空地,四周有士兵把守。
楊旺湊上前來,“皇爺爺,要不要歇一歇喝口茶水?”
“皇爺爺,歇一歇吧。”楊曄也開口。
楊文霄嗯了一聲,環視四周,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雖然山中清涼,但畢竟是夏季,來到密道跟前,周身出了一層細汗。
侍女拎着茶壺過來,爲他倒上茶水。
“顧盛,你坐。”楊文霄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童鐵虎忙擺手,道着不敢,等換來了楊文霄的瞪眼,立馬小心翼翼的坐了。
“你那賑災的賬本呢?”楊文霄問。
童鐵虎趕緊看向了跟喬小麥站到一塊的童三郎。
童三郎走上前來,把手中拎着的布兜打開,恭聲道,“三千萬兩白銀的每一筆花銷以及寶藏的賬冊,全在這裡了。”
楊曄接過布兜,交給了楊文霄。
賬本雖然被保護的很好,但一眼便能看出有些年頭了。
楊文霄先將最上面的那本賬本打開,入目的依舊是歪歪扭扭的毛筆字,他怔了怔,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都有。
暗自嘆息一聲,他定睛仔細瞧內容。
最前面寫着一條:大業元年,東南陽嶺府發水災,取五萬兩白銀購買糧食,設粥棚救濟災民。
大業,這是楊文霄做皇帝時的年號。
大業元年,他做皇帝的第一年,陽嶺府在東南大齊邊境,那時候大齊初建百廢待興國庫空虛,最後是他自己掏了私庫救災。
想不到,那人在他當皇帝的第一年便暗暗的幫着他了。
五十年,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他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現在卻以這種方式讓他重新憶起,措不及防。
胸口有熱流奔騰流淌,眼眶也發熱,他握着賬本的大手輕微的抖了幾下。
“小曄子,過來,你念一念。”楊文霄閉上了眼睛。
楊曄忙接過賬本,關切的瞧向楊文霄,“皇爺爺,您沒事吧?”
“沒事,有些疲累。”
楊曄見他臉色的確不像是有大礙,這才低頭看向賬本,瞧見這歪歪扭扭的毛筆字,他下意識的皺了皺眉,寫的還不如他第一次握筆時寫的呢。
清了清喉嚨,他開始讀了起來:
大業元年東,江東府發生雪災,取白銀十萬兩買糧買禦寒衣物,救濟百姓。
大業三年春,川渝府發生澇災,數萬頃良田被淹,顆粒無收,取白銀三十萬兩,買糧救濟災民。
大業三年春,河石府發生蝗災,蝗蟲所過之處,綠意全無,取白銀四十萬兩,買糧買種,發放給災民。
大業三年秋……
大業三年冬……
楊曄越念越心驚。
大業三年竟發生了這麼多災禍?
只是這一年,童家就取了百萬兩白銀賑災。
而且,賑災的時候肯定要花費人力物力,這些全需要銀子。
最初童鐵虎說出三千萬白銀時,他只當這是一個數字,但眼下望着這賬本,那一個單薄的數字立馬活了過來。
這背後隱藏了多少百姓的疾苦和血淚?
這背後又有多少人在默默的付出?
還有,接連發生這麼多災禍,當時他皇爺爺是如何撐下來的?
那些世家大族肯定會藉機發揮吧?
那該是多麼艱難的一段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