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鐵虎趕緊恭聲答道,“回太上皇的話,是。”
“當年你母親怎麼給你們兄弟倆說的。”楊文霄又問。
“母親她說,父親咽不下這口氣,讓我和六弟把這江山奪回來。”
“呵。”楊文霄毫不留情的笑出聲來,語氣裡帶着濃濃的嘲諷。
童鐵虎沉默着,不言語。
這就是他父親留下的遺言,他能說什麼呢。
停頓片刻,楊文霄又問道,“你這一輩子,是按照你父親的遺願去做的,對你母親的計劃並不知情。把謀反當平生追求的目標,那你說,你和你弟弟心裡,到底有沒有謀反的想法?”
來了。
這個問題還是來了。
童鐵虎猶豫一瞬,張口道,“這件事雖然敏感,但不敢欺瞞太上皇,說句心裡話,我十歲時被母親派人接到安平村,聽到了父親的遺願,十歲的我,對於謀反兩字,並不能理解。”
“後來年紀漸長,明白這兩個字到底有多沉重。”
“母親總是教導我,說百姓生活艱苦,不要輕易禍害他們,每一個生命都應當受到尊重,尤其是大齊剛經歷了戰亂,有些地方甚至是千里無人。”
“可是,父親卻是想讓我們兄弟倆奪取這江山。這需要無數的財力去支撐,這需要苦心的籌謀,這需要填進去無數的人命。”
“父親的遺願和母親的教導,他們是衝突的。等我想明白這個問題時,母親已經離世了,我無法問她答案。”
“這幾十年來,我和弟弟一直都在這矛盾中度過,我們一邊按照母親的吩咐,碰到災情便去賑,一邊又遵從父親的遺願,暗中想要謀反。”
“這種矛盾的心境,伴隨了我們一生。說實話,我們兄弟們對目前的日子很滿意,我是村長,家中藏有巨財,膝下又有三郎這樣的孫兒,日子過的和美。”
“六弟是相爺,位高權重,子孫滿堂,日子過的也和美。”
“我們日子順遂,大齊的江山也穩固,我們何苦要去再做那掉腦袋的事情?這不止是填百姓的命,這是把我們自家人的命也要給搭進去。”
“所以對於謀反一事,我們嘴上雖然依舊說着遵循父親的遺願,但在心裡,其實早就放棄了的。”
“具體表現便是我已經有十年沒進過密道,什麼寶藏,我根本不願碰不願想,我心裡寧願它永遠埋藏在地底下。”
“六弟他心中也是這般想法,只是他身處朝堂,抽身不易,即使心中放棄,也必須演下去。”
“說實話,您駕臨安平村之時,從您口中得知了母親的計劃,那一刻我是想要痛哭的,母親和父親,這兩人讓我們兄弟苦了一輩子。”
“子不言父母之過,酸楚震驚之後,我心裡是慶幸的,我慶幸母親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我慶幸她爲我們兄弟安排了正確的路,那一刻,壓了我們兄弟兩人一輩子的大山,終於被移走了。”
“我們兄弟再也不用隨時都做好死亡的準備了,面對着家人的時候,我們兄弟終於不用心存內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