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百花酒

……

回到村裡後,何琨閒着沒事,便跑到後院找到老爺子商量着釀酒的事兒。

“怎麼了?想起這一出?”老爺子正和老伴兩人一起清理菜園裡的雜草,看來不僅僅是大棚裡雜草繁多,連帶着自家菜園子裡,都長了很多,而且個頂個的水嫩。

老爺子一直以爲這是自家的土肥上的多了,剛纔還在和老伴商量這回事呢。

“呵呵,不是好久沒喝過了嘛,爺爺,要不我們釀一罈子試試,如今山裡野花多的很。”何琨一邊幫着清理雜草,一邊期待的說道。

“嗬,看不出來啊,你爺爺我別的本事沒繼承去,這愛喝兩口的毛病,倒是繼承的透徹,呵呵,那行,一會我去煮些糯米,酒麴家裡還有不少。”

老爺子看着何琨一臉陶醉模樣,搖頭苦笑,原以爲在外面幾年成熟穩重了,回來後做事也顯得井井有條,沒成想還像個孩子似的。

不過老爺子這次還真是想錯了,不管是在外面幾年,還是回來後這段曰子,何琨少有如今這般放鬆,眼瞅着索道安裝,各方面都已經開始邁入正規了,時刻繃着的神經也該得到放鬆一下了。

臉上帶着虛僞的面具生活,平時給人的印象成熟穩重,那都是迫不得已而爲之的。

何琨此時得到爺爺的應允,很是高興,急急忙忙向外跑去,連着身後老爺子的喊話都沒聽到。

百花酒釀造分幾種,一種是採集一年四季的百花,晾乾,去除花蕊。再將花幹放入酒罈中,加入酒麴,加上山泉水,封存埋藏在地下或者酒窖裡。

不過,如今村裡很少釀造這種了,嫌過於麻煩,多是如何琨家一般,用糯米,酒麴,加上百花花瓣。

當然,花瓣採摘必須要選擇乾淨的,沒有灰塵的。

一般都是選擇山林之間,草叢附近的。在小徑兩旁容易沾到泥土灰塵的儘量不用。

採集好後,陰乾包在紗布中,放進酒罈,再埋藏在地下或者酒窖裡。

一般都是半個月就差不多了,少則十天都行,拿出來即可飲用。

百花酒度數低,有着淡淡花香,其色深黃,其氣清香,其味淡雅,糖分較高,酒精度較低,能活血養氣,暖胃闢寒,不僅是老年人的滋補佳品,更是山裡人的一大最愛。

久居深山,溼氣比較嚴重,所以一般大山裡的人都喜食一些麻辣驅寒的食物,口味自然也變的厚重起來,時間長了,利用其當地條件,開發出各種各樣的地道美食。甚是不錯。

例如百花酒一類的驅寒佳品。足以證明創造來源於生活!

想到這些都是自家喝的,何琨覺得如是用泉水來釀造,釀出來的百花酒一定更加美味。

提着籃子上山轉了一圈,採集了一些花朵,拿出空間裡這幾天採集的,加上自己種植的一些鮮花,滿滿一竹籃子。

等到傍晚何琨回來的時候,老爺子瞪大了眼睛,接過竹籃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看着竹籃裡各種花朵,還有一些自己都叫不上名字的,零零散散幾十種。

雖然沒有達到百種花,卻也難爲了何琨,如此短的時間就能採集到如此豐富,如此多,實在是有些本事。

果然應了那句老話,好吃的人一般都會燒上一手好菜,爲了喝上百花酒,這小子着實賣了些力氣,看着何琨一臉期盼的眼神,感到有些好笑,微微搖了搖頭,拎着竹籃到一邊侍弄去了。

有了花瓣,剩下的材料就簡單多了,糯米都是去年自家種的,還留有不少,酒麴也是現成的,老爺子平時也愛釀造個酒,這酒麴備的還算充足。

何琨趁着老爺子去收拾花瓣的工夫,悄悄把自家水桶裡的水換成了泉水,泉水煮糯米,釀造出來的百花酒肯定好喝,何琨不由的期待起來。

看着老爺子麻利的收拾着花瓣,何琨發現自己竟然插不上手,反而被說有些多餘,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爲了百花酒,準備了好幾天,真正做起來,自己只能在一旁傻眼看着的份。

看到一旁的何琨着實有些礙事,廚房本就不大,這麼一大個杵在這裡擋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白了一眼,上手把他撥弄到一邊。

很快,糯米煮的大半熟了,加上酒麴,花瓣並不是何琨想的那樣,放在紗布裡,而是直接揉碎拌在一起。

其實這事還真不怪何琨,百花酒釀造的土法千百樣,喜歡濃烈一點的,直接倒上一壺高粱酒或是老白乾酒,那度數可是高的嚇人,那會加上百花花瓣,纔是需要放在白紗布裡的。

放上十天半個月的,拿出喝,帶點淡淡的花香,雖然味道變了些,不再幹裂,但是酒勁可是沒變,來上一碗,饒是大漢也要搖晃不是。

至於米酒釀造出的百花酒,度數低,喝起來不容易醉,大人小孩都可以喝上一碗,不勝酒力的最多紅撲下臉,沒多大的問題。

山裡人一般多少都能喝上一點,每年家家戶戶都會釀造一些各式各樣的酒,藥酒,梅子酒,桃花酒,最爲常見的就是棗子酒。

這棗子酒可以說是每家秋冬喝的最多的酒,小孩子也是最喜歡棗子酒,不僅酒味甜絲絲的,而且喝完酒後還能吃酒棗,所以一般在山裡看到哪家小孩臉色紅撲的厲害,肯定就是偷吃了酒棗。

本市素有栆鄉之稱,早在三百年前,本地的水東青棗就以個大、核小、皮薄、肉厚、脆甜而聞名於世。特別是經過加工過的蜜棗,素有天香棗之稱,其金絲琥珀棗,不僅暢銷國內市場,而且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早在清初時期就被清廷選爲貢品,清初著名詩人曾有在詩中吟頌道:“井梧未落棗欲黃,秋風來早吹妾裳。含情割棗寄遠方,綿綿重疊千迴腸。”說的就是水東蜜棗。

看着老爺子熟練的把拌好的糯米放進酒罈,蓋好,用塑料薄膜套起密封,最後何琨幫着擡進屋裡擺着。

至於埋藏地下就沒那個必要了,自己喝的,半個多月就差不多了,省的那個麻煩。

何琨與老爺子兩人忙活個把小時,總算是收拾利索了,拍了拍手,心滿意足的走了出來。

外面的天色這時已經暗了下來,一直在旁邊等着的奶奶,早已迫不及待的衝進廚房,開始忙活起晚飯,路過兩人身邊時,狠狠的瞪了他們一眼,叨叨着一些責怪的話語。

……

第16章 山村新年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8章 擴大隊伍第36章 強邀何琨第7章 修建木屋第51章 送菜第5章 何琨的心思第59章 祭祀祖先第8章 空間開荒第52章 索道安裝第5章 何琨的心思第15章 收購蜂蜜第2章 管理正規化第58章 清明吊子第55章 開採青石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44章 空間木屋第6章 初見童老第14章 說服何山第1章 牛刀小試第9章 目標初定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第41章 桃花櫻花漫天飛第11章 收購食材第58章 清明吊子第51章 送菜第47章 進山拜神第24章 好蜜大夥搶第11章 收購食材第46章 索道勘測第13章 調製蜂蜜第4章 鄉間山村第20章 人多力量大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5章 水溝抓魚第30章 石匠六爺爺第57章 春暖花開第17章 家族的認可第31章 請客吃飯第31章 請客吃飯第52章 索道安裝第10章 重回山村第48章 土地廟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第14章 說服何山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50章 千年何首烏第60章 建造大院第14章 說服何山第12章 承包土地第17章 林可兒第14章 蜂蜜引發的血案第7章 修建木屋第24章 好蜜大夥搶第7章 修建木屋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17章 林可兒第49章 野山參第57章 春暖花開第55章 開採青石第1章 牛刀小試第15章 收購蜂蜜第16章 山村新年第2章 蓄水池第4章 達成合作第43章 魚塘管理員第57章 春暖花開第4章 達成合作第6章 初見童老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30章 石匠六爺爺第15章 年前祭祖第14章 蜂蜜引發的血案第4章 達成合作第17章 家族的認可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8章 空間開荒第8章 空間開荒第11章 山村集市(下)第52章 索道安裝第38章 遭遇尷尬第15章 蜂王漿第8章 擴大隊伍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26章 突然的暴雨第58章 清明吊子第59章 祭祀祖先第2章 管理正規化第43章 魚塘管理員第35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8章 空間開荒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8章 空間開荒第60章 建造大院第21章 山林之間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
第16章 山村新年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8章 擴大隊伍第36章 強邀何琨第7章 修建木屋第51章 送菜第5章 何琨的心思第59章 祭祀祖先第8章 空間開荒第52章 索道安裝第5章 何琨的心思第15章 收購蜂蜜第2章 管理正規化第58章 清明吊子第55章 開採青石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44章 空間木屋第6章 初見童老第14章 說服何山第1章 牛刀小試第9章 目標初定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第41章 桃花櫻花漫天飛第11章 收購食材第58章 清明吊子第51章 送菜第47章 進山拜神第24章 好蜜大夥搶第11章 收購食材第46章 索道勘測第13章 調製蜂蜜第4章 鄉間山村第20章 人多力量大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5章 水溝抓魚第30章 石匠六爺爺第57章 春暖花開第17章 家族的認可第31章 請客吃飯第31章 請客吃飯第52章 索道安裝第10章 重回山村第48章 土地廟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第14章 說服何山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50章 千年何首烏第60章 建造大院第14章 說服何山第12章 承包土地第17章 林可兒第14章 蜂蜜引發的血案第7章 修建木屋第24章 好蜜大夥搶第7章 修建木屋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17章 林可兒第49章 野山參第57章 春暖花開第55章 開採青石第1章 牛刀小試第15章 收購蜂蜜第16章 山村新年第2章 蓄水池第4章 達成合作第43章 魚塘管理員第57章 春暖花開第4章 達成合作第6章 初見童老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30章 石匠六爺爺第15章 年前祭祖第14章 蜂蜜引發的血案第4章 達成合作第17章 家族的認可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8章 空間開荒第8章 空間開荒第11章 山村集市(下)第52章 索道安裝第38章 遭遇尷尬第15章 蜂王漿第8章 擴大隊伍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26章 突然的暴雨第58章 清明吊子第59章 祭祀祖先第2章 管理正規化第43章 魚塘管理員第35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6章 奶奶的手藝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8章 空間開荒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8章 空間開荒第60章 建造大院第21章 山林之間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