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清明吊子

ps:感謝草湖102030大大的100打賞,銀色將軍大大的100打賞,灰飛1煙滅大大的100打賞,小嘴萬人嘗大大的100打賞,小月一心大大的100打賞,achi大大的400打賞,漢水人大大的588打賞,另外要特別感謝一下漢水人的4張更新票,而且還是12000的,不過這個天平實在是無福消受啊。感謝朋友們的支持,鞠躬拜謝!

…………

眼瞅着,清明即將到來,這清明前後,最是忙碌,春暖花開,百尖村也是如此,田野裡,水牛,農人,忙碌着播撒種子。

前些天,何琨跟村裡人商量了一下,同意在不影響工作的同時,允許他們回去春耕備種。畢竟在村裡人眼裡,土地始終擺在第一位的。

何琨家田不多,左右一塊水田,前兩天已經下種了。

昨天空閒,何琨按照老爺子的吩咐,下山買來了紙,鞭炮。準備第二天早上上山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尊敬,村裡人一般不講掃墓,都說成做清明。

何爲做?不過是提前準備。

一是做“吊子”,二是做“包”。提前一天做好,備着。

“吊子”是一種特製的紙花,紅黃綠白,四色紙張,剪成連着銅錢的形狀,直徑十釐米左右。

“吊子”傳說是一種陰間的旗子,一個旗子對應一個先人的身份,猶如現在身份證,陰間宴會時必須有旗子,如同身份驗證一般,清明節先人盼着後人插“清明吊子”,有了旗子他們才能喝酒吃飯。

後人祭祀燒過去的錢財也是靠着旗子認領的,當然,這些都是老人們說的傳說,姑且聽之。

“包”指包裹的意思。作爲陽間寄給陰間的快遞,百尖村這邊如今也不再做大包裹,利用竹片做出薄牌,上面寫上先人的名諱,簡單許多。

比如以前清明,提前好幾天就要做準備。

何琨買回來紙後,奶奶拿出剪刀做出紙錢,一串一串套在竹子上,做好紙錢後,纔開始做“清明吊子”。

何琨在邊上看着,少有插上手,祭祖,如今並不繁雜,不過是簡單的做些,意思意思一下。

不過,何琨看着覺得挺有趣的,跟在邊上學者做。

第二天一早,何琨拎着大大小小物件,配着老爺子上山祭祖,百尖村的墳墓多是在朝陽峰,一座坡度很少的山頭。

做清明一般都是在清明前後,不會在清明當天去做,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如此。

百尖山村地多山多,因此專門留出一座山,作爲家族墓地。

在何琨看來,先人挺有智慧的,這樣葬在一起,不顯得凌亂,不然滿山遍野,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哪裡都是墳墓,看着也瘮的慌不是。

何琨一路走走停停,採些野菊花,聽說自己親老太太生前最喜歡的就是野菊花,何琨一直都有記在心裡。

小時候,何琨記得親老太爺爺總是領着自己玩樂,至於老太太去的早些,何琨沒有什麼印象,一些事情都是聽爺爺說的,採了一把菊花,撇了根藤蔓紮起來,挺像那麼回事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天氣有些陰沉,何琨緊緊跟着老爺子,墳頭離山腳還有三五里路樣子,這裡不像別的山上樹木成蔭,這裡顯得有些荒涼,雜草凌亂不堪,微微可見一條通往山上的小徑,看來這裡每年都有人來清理。

沿着山道慢慢前進,一路上,隨着老爺子不時清理些雜草,樹苗之類的,很快兩人就來到了墳頭處。

何琨看了看,風水還不錯,遠望青龍河,背靠大山,當然,這都是何琨自己瞎看的。

何琨拿出極品,放在陶瓷盤上,有魚有肉,有米飯,還有一壺自家釀製的米酒。

“先別倒酒,不要便宜了旁的野鬼。”老爺子看着何琨即將倒酒,立馬阻止了他,拿出工具,遞給何琨,兩人開始清理墳頭上的雜草,樹苗。

清理完後再看開始挖些泥土,包墳頭,最奇怪的是,做出一個如同管帽的東西放在墳頭上,當然只放太爺爺,祖爺爺兩位。

老爺子看着何琨疑惑不解的樣子,輕笑着說,何家一脈傳承上千年,做過不少朝代的大官,那時戰亂避禍在此而已,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習俗。

忙活了一會兒,看着左右雜草樹枝清理乾淨,插上“清明吊子”算是提前標記上身份,老爺子這纔開始上香,兩束香祭祀山神土神,保佑其祖先家宅安寧。

何琨手的香火纔是自己老人享受的,上香,倒酒,燒紙錢,紙錢每個墳頭上放上兩疊,何琨照着爺爺的樣子,畫個圈圈,說明這裡是有人的,祖先憑着清明吊子到陰間官府領錢,至於“包”已經燒過去了。

圈圈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保護錢財不外漏,免得一些孤墳野鬼惦記,這些也是山裡人重視香火延續的一個原因,沒有後人拜祭,做出“清明吊子”和“包”,自己到地府後,也算是個孤墳野鬼了,連個身份都沒有啊。

何琨此刻有些明白四奶奶每次說起祖先,臉上的黯然之色,人啊,心裡不安,或許今天看來有些迷信,但是能尋個心中安樂,有何樂不爲呢。就跟信仰一般,只不過中國人大都信奉的是自家祖先。

何琨此刻神情越加的認真嚴肅了,古人留下的文化傳統,其實還是有很好的一面。

拿起自己採的野菊花,輕輕的放在老太奶奶墓前,雖然自己已經記不清太奶奶模樣了,可是從爺爺口中說出的點點滴滴,可以知道老人生前對自己是多麼的疼愛,逝去的不僅僅是濃濃不捨,還有親人的懷念。

上了香,燒了紙,何琨幫着爺爺解開鞭炮。

放鞭炮,山裡人愛圖個熱鬧,如今年歲倒是沒有什麼,加上朝陽峰本來就是少樹林,倒是不在意這些。何琨沿着幾位先人的墳頭,圍成一個圈圈,留着酒菜,點燃鞭炮。

青煙升起,山林裡頓時驚起一羣飛鳥,噼裡啪啦的好一陣子,才重新歸於平靜,何琨恭恭敬敬隨着爺爺一起磕了三個響頭,拍拍身上塵土。

自家的清明可算是做好了,爺爺帶着何琨,帶着何家的香火延續,回家裡去了,奶奶一早就做好了早飯,米粥饅頭和青菜,一碟醬豆在邊上,簡單爽利。

……

第21章 山林之間第1章 牛刀小試第4章 菜瓜的美味第60章 建造大院第3章 動工破土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59章 祭祀祖先第10章 安裝大棚(二)第4章 達成合作第10章 重回山村第27章 青石板第2章 金龍閣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9章 安裝大棚(一)第7章 修建木屋第7章 回籠資金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44章 空間木屋第5章 何琨的心思第50章 千年何首烏第53章 百花酒第51章 送菜第45章 羊皮卷手札第47章 進山拜神第33章 相見不如偶遇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14章 空間蜜蜂第32章 索道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13章 小魚小蝦第53章 百花酒第13章 調製蜂蜜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6章 江勇好魚第3章 調皮的爺孫第33章 相見不如偶遇第3章 荒謬的想法第13章 小魚小蝦第14章 蜂蜜引發的血案第28章 養魚第3章 匪夷所思的誤會第16章 哥仨碰面第9章 空間蔬菜美食第7章 神奇的泉水第7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5章 年前祭祖第6章 意外得寶第1章 牛刀小試第14章 空間蜜蜂第6章 一輩子的兄弟第26章 突然的暴雨第51章 送菜第59章 祭祀祖先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44章 空間木屋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35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4章 鄉間山村第19章 全村一條心第3章 荒謬的想法第36章 強邀何琨第23章 蜂蜜罐第34章 接單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24章 好蜜大夥搶第1章 楔子第10章 安裝大棚(二)第18章 山村總動員第34章 接單第9章 空間蔬菜美食第16章 蜂蜜酒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6章 一輩子的兄弟第6章 初見童老第3章 調皮的爺孫第25章 大手筆第17章 家族的認可第19章 溫室大棚(下)第7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1章 牛刀小試第8章 擴大隊伍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3章 匪夷所思的誤會第60章 建造大院第15章 年前祭祖第8章 擴大隊伍第3章 調皮的爺孫第57章 春暖花開第5章 家中小談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13章 調製蜂蜜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47章 進山拜神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第17章 林可兒第25章 大手筆
第21章 山林之間第1章 牛刀小試第4章 菜瓜的美味第60章 建造大院第3章 動工破土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59章 祭祀祖先第10章 安裝大棚(二)第4章 達成合作第10章 重回山村第27章 青石板第2章 金龍閣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9章 安裝大棚(一)第7章 修建木屋第7章 回籠資金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5章 古怪的牌位第44章 空間木屋第5章 何琨的心思第50章 千年何首烏第53章 百花酒第51章 送菜第45章 羊皮卷手札第47章 進山拜神第33章 相見不如偶遇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14章 空間蜜蜂第32章 索道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13章 小魚小蝦第53章 百花酒第13章 調製蜂蜜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6章 江勇好魚第3章 調皮的爺孫第33章 相見不如偶遇第3章 荒謬的想法第13章 小魚小蝦第14章 蜂蜜引發的血案第28章 養魚第3章 匪夷所思的誤會第16章 哥仨碰面第9章 空間蔬菜美食第7章 神奇的泉水第7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5章 年前祭祖第6章 意外得寶第1章 牛刀小試第14章 空間蜜蜂第6章 一輩子的兄弟第26章 突然的暴雨第51章 送菜第59章 祭祀祖先第18章 溫室大棚(上)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44章 空間木屋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35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4章 鄉間山村第19章 全村一條心第3章 荒謬的想法第36章 強邀何琨第23章 蜂蜜罐第34章 接單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24章 好蜜大夥搶第1章 楔子第10章 安裝大棚(二)第18章 山村總動員第34章 接單第9章 空間蔬菜美食第16章 蜂蜜酒第11章 村長何家旺第6章 一輩子的兄弟第6章 初見童老第3章 調皮的爺孫第25章 大手筆第17章 家族的認可第19章 溫室大棚(下)第7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2章 村裡的那些事第1章 牛刀小試第8章 擴大隊伍第40章 上位者之道第3章 匪夷所思的誤會第60章 建造大院第15章 年前祭祖第8章 擴大隊伍第3章 調皮的爺孫第57章 春暖花開第5章 家中小談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13章 調製蜂蜜第1章 開墾前的準備第47章 進山拜神第1章 大棚蔬菜上市第17章 林可兒第25章 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