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瘋狂大采購(下)

就在孔泰大肆收購油桐、漆樹和毛竹的種子的同時,另一個懂漢話的副使斯康達也沒閒着。雖然因爲能力不及孔泰,沒有負責和大明官員的接觸,但斯康達的漢話水平還是足夠的。在兩廣總督衙門的衙役的幫助下,斯康達也負責了部分採購業務。

斯康達負責的第一項採購業務是小麥,馬林早就知道,大明朝的小麥品種,比當下歐洲的品種要好。當然,不是說好吃程度,而是指生長速度。

歐洲小麥太坑爹,要整整生長一年。而大明的冬小麥,是和水稻輪作的,一般只要半年左右。所以,馬林看重的,是大明小麥的生長速度。

在未來,馬林打算在北美南部亞熱帶氣候區,和大明長江流域一樣,推行稻麥輪種制度。這樣,糧食的產量就更恐怖了,也能養活更多居民。

只不過,在這個年代,廣東地區是不種植小麥的。即使到了後世,也只有廣東北部山區,纔有少量種植冬小麥的。畢竟,兩廣地區主要是種植水稻的。所以,在廣州想要獲得小麥種子,還真有點麻煩。

但是,好在大明朝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國度。因爲大明官員是全國流動的,所以,難免有大量北方的官員,被調往兩廣地區當官。而北方人習慣吃麪食,故而,就形成了一個市場需求。而且,這種需求雖然量未必很大,但卻很重要。因爲,需求小麥的,是那些北方調來的官老爺啊……

要是平民百姓,即使有需求也沒人理會——尼瑪,到了南方就得吃米,想吃麪食?滾一邊去……

但是,那些大老爺可不能這麼對待。他們要啥,就得有啥。尤其是,那些個需要巴結那些老爺的商人,也會想着法子從北方運麪粉或者小麥過來。

所以,斯康達和孔泰分開之後,立即去廣州城的糧鋪去打聽有沒有小麥出售。而且,重點打聽產自長江流域的冬小麥。

不過,畢竟是廣州,這邊出售小麥的實在太少。那些個糧鋪,即使照顧北方客戶的需求,一般也都是出售麪粉,而不是小麥。很多糧鋪,根本就是進的麪粉,而不是進小麥回來磨面。

所以,一連幾天,斯康達都沒有收穫。最後,還是在出身贛西的左布政使沈銳的幫助下,斯康達找到一位出身南直隸北部(大約相當於後世皖北地區淮河以北的地方,明代的南直隸包括後世的蘇省和皖省)的習慣吃麪食的小官家裡,花費20兩銀子的高價,購買了其從家鄉帶來的兩石未曾磨成面的冬小麥。雖然量少了點,但也算有了。

斯康達的第二項任務,則是收購水稻的種子。當然,不是南方熱帶地區流行的秈稻,而是北方地區流行的粳稻。比如,東北大米這樣的稻米。

前世,馬林就是江北人,習慣吃軟糯的粳米,不太習慣吃南方的秈米。雖然說,秈米中也有香米這樣的存在。但總的而言,還是粳米更香軟一些。

而且,不管在大明還是在後世,北方人吃大米,都更習慣吃粳米,而不是秈米。甚至,作爲大明糧倉的蘇南地區,也主要產粳米。這是因爲,蘇湖一帶,是京師重要的稻米供應區。通過京杭大運河,漕船把蘇湖一帶的大米運往京師,供應京師的官員。

但是,京師很多官員,更習慣吃粳米。所以,大明最重要的產糧區,也根據需求,主要種植粳稻。在後世,蘇省依然是全國最大的粳稻產區。包括其江南地區和江淮地區,一直是重要的粳米產區。

當然,說這些都是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馬林喜歡吃粳米啊……

所以,作爲小弟的斯康達,必須爲馬林尋找粳稻的稻種。然後,移植到北美地區和長江流域氣候相似的地方種植,供應給馬林食用。

爲此,斯康達特地跑去糧鋪,採購粳稻的種子……

粳稻的種子倒是不難採購,畢竟,粳米在大明就很受出身長江以北的官員們青睞。所以,粳稻比小麥好買多了。斯康達隨便找個糧店,就購買了100石粳稻。

在採購完粳稻後,斯康達還購買了大批兩廣本地的秈稻的種子。畢竟,馬林控制的熱帶殖民地,不適合粳稻的生長,只適合秈稻生長。而在此之前,馬林雖然從印度獲得了秈稻的種子,但他不太相信阿三的稻種,於是讓斯康達在大明也採購一些優質的秈稻種子。

除此之外,斯康達還採購了大量糯稻的種子。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馬林打算以後用糯米釀醋,當然也可以釀酒。此外,還可以打年糕……總之,糯稻的用途也很廣。雖然糯米不能當主食,可卻用途廣泛。而用糯米釀醋,也是重要的用途之一。畢竟,用蘋果釀醋,成本有點高,還是用糯米釀醋更划算些。而蘋果嘛,還是給人直接吃的好……

……

斯康達採購完糧食種子後,終於開始採購別的了……

既然來到大明,不採購絲綢簡直就說不過去啊!於是,斯康達借用兩廣總督衙門的威勢,請來了廣州城裡幾家大絲綢供應商,向他們採購生絲,以及部分絲綢面料。

之所以以採購生絲爲主,是因爲東西方的審美不同。大明人認爲美的絲綢面料,歐洲人未必認同,反之亦然。

所以,解決東西方審美差異的最好辦法,就是從大明採購生絲回去,紡織符合歐洲人審美的絲綢布……

眼下,大明的生絲價格非常便宜。市面上,一擔生絲(一司馬擔,重約120斤左右)才50兩左右,平均每斤生絲才0.41兩白銀的樣子,比萬曆年間0.5兩每斤生絲的價格還要便宜很多。畢竟,萬曆年間時候,因爲白銀的大批涌入,造成了物價的上漲。而在正德時期,白銀尚未大量流入,此時大明,物價比萬曆朝還要低。

斯康達提出大肆採購生絲,但廣州的絲綢商人們並不太樂意。爲啥?因爲他們有自己的銷售渠道。總不能因爲斯康達一句話,就把原本打算賣給老客戶的生絲賣給他吧?

但這並不是問題,當斯康達提出用每擔生絲56兩的價格採購後,那些大絲綢商人頓時拋棄了節操。除了少部分必須優先供給的來頭較大的客戶外,其餘客戶的優先級,都被排到了斯康達的後面——誰叫斯康達加價一成多呢……

但是,大概因爲廣州城遠離絲綢主產地江浙的原因,加上還沒有歐洲人過來每年大量採購。所以,廣州城尚未形成大規模供應絲綢的氣候。斯康達採購的絲綢,其實是搶了本地人的份額。

所以,儘管出了高價,斯康達總共也不過採購了900擔生絲。就這,還把廣州城的生絲一掃而空,導致廣州生絲供應短期內出現了嚴重困難。

當然,這要是擱在明末,就絕不可能了。因爲,明末的時候,大明絲綢的供應相當充足。甚至,在明朝嘉靖年間,出於經濟上的考量,湖州等江浙地區,出現了大面積“改稻爲桑”的情況。因爲,種桑養蠶,出售絲綢,利益比賣稻米大多了。一石稻米才半兩銀子,而一擔生絲價格幾十兩……

在西洋人大肆採購大明絲綢之前,雖然種桑養蠶收益也高。但礙於市場有限,還沒有人願意大面積改稻爲桑。但自從葡萄牙人開始在大明大量採購絲綢後,出於經濟利益的刺激,江南地區纔開始出現了大面積改稻爲桑的情況。對此,後世一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還詳細描述了這個情況。

不過,馬林身爲歷史系高材生,自然知道《大明王朝1566》所講的嚴嵩父子大力推進“改稻爲桑”,並不惜毀堤淹田,來強行推動的劇情是不符合史實的。

事實上,真正推動江南地區改稻爲桑的,是利益。而執行者,也並非嚴嵩父子,而是擁有大片田地的江南士紳。比如,徐階所在的松江徐家這樣的超級大戶,纔是真正的推手。而如此做的原因,自然是絲綢外貿的暴利了。

不過,那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如今,哥倫布的船隊第一次來大明,大明還沒有從絲綢貿易中看到暴利呢,自然也不存在改稻爲桑的風潮。所以,絲綢的供應量,也不是很充足。要是擱到崇禎年間,只要你有錢,還能在大明自由採買,別說900擔生絲了,9千擔都能買得到……

眼看買不到足夠的生絲了,斯康達就開始轉變目標——開始採購瓷器……

在這個時代,瓷器在歐洲可是老值錢了。一件瓷器的價格,都是以金幣爲單位的。很多小說中,歐洲古代國王發怒,都喜歡摔上一兩件“珍貴”的瓷器,以表明其真的怒火滔天了。不然,也捨不得把如此珍貴的瓷器摔掉……而這個梗,也多次出現在很多小說裡……

所以,斯康達這次,自然不會放棄瓷器的採買。爲此,他僱傭了一大批腳伕,跟着去那些瓷器店掃貨。幾天下來,斯康達居住的驛館倉庫,堆滿了他從廣州各大瓷器店掃來的貨。斯康達不但購買了大量精美的瓷瓶、瓷罐等擺設用的瓷器,同時還購買了大量的瓷碗。別說青花瓷了,普通的青瓷碗,都買了老多。結果,這導致廣州城百姓買碗困難。要是誰家不小心打壞了飯碗,想去瓷器店買個新的都買不到……

就這樣,在孔泰和斯康達兩位使者的努力下,哥倫布帶來的一艘500噸級的戰艦和兩艘250級武裝商船上,堆滿了各種貨物……而兩人的瘋狂掃貨的行爲,也嚴重干擾了廣州城的市場。比如,絲綢行業和瓷器行業的供貨,遇到了嚴重的困難。爲此,很多人都向官府投訴,搞得兩位布政使也有些頭大。好在,兩人的瘋狂採購,終於把三艘船的貨艙都裝滿了,也就停止了掃貨。不然,情況會更嚴重……

第1311章 王者歸來,士氣高漲第1961章 威尼斯弄出玻璃鏡了?第1880章 騙石油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1208章 東京真的好熱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041章 拒絕入境第501章 水路進軍計劃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58章 丹麥國王的決定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321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第七章 打通埃及商路第1462章 吞併愛爾蘭?第201章 古巴島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1197章 返回基隆和戰端將啓第553章 阿德勒的封賞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600章 家鄉迴避制度第五章 我是被逼的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第86章 大軍北上第1499章 飛翼騎士團第1587章 匈牙利形勢第435章 查理二世的決斷第429章 戰場之外第1056章 送硫酸的第1044章 進軍羅馬(下)第1622章 農業近代化第474章 盟友的敬畏第1737章 宣傳的重要性第812章 塵埃落定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1482章 馬大炸逼和佩克桑炮第1181章 大明未亡,《桃花扇》卻出第1183章 招攬張彩第1263章 孤注一擲第1893章 大侄女的婚事第84章 謠言和闢謠第1876章 質問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381章 英西交惡第830章 埃森和米爾海姆第633章 “挑大勤”第641章 羅賓漢盜賊團出擊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764章 教皇諭令和研究牛痘法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1238章 智利產硝石了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1853章 “高速”的柴油機“快艇”第1161章 都閃開,我要放大招了!第1987章 信鴿計劃破產第1991章 大膽的想法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1248章 密謀第563章 準姑爺上門第140章 自我膨脹了第330章 用錢砸!第24章 黑麥,黑啤?第415章 緊急軍情第1867章 信長的衛士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739章 英格蘭出兵第1663章 馬燈第1259章 明爲剿匪,實則入侵第1887章 培育皮弗婁牛的計劃第125章 血淋淋的小手掌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023章 船底釘滿銅釘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1641章 山寨版工會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43章 閃電突進第285章 總督培訓班第438章 炮擊哥本哈根第17章 不含銀的“銀幣”第1155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1919章 暴利的貂皮貿易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766章 救了一羣大明難民第668章 反間計第710章 遺書和血色王冠第288章 馬基雅維利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930章 合作收購犀牛皮?第111章 買馬第891章 動用狼牙突擊隊第184章 死人了
第1311章 王者歸來,士氣高漲第1961章 威尼斯弄出玻璃鏡了?第1880章 騙石油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1208章 東京真的好熱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041章 拒絕入境第501章 水路進軍計劃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58章 丹麥國王的決定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321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第七章 打通埃及商路第1462章 吞併愛爾蘭?第201章 古巴島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1197章 返回基隆和戰端將啓第553章 阿德勒的封賞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1600章 家鄉迴避制度第五章 我是被逼的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第86章 大軍北上第1499章 飛翼騎士團第1587章 匈牙利形勢第435章 查理二世的決斷第429章 戰場之外第1056章 送硫酸的第1044章 進軍羅馬(下)第1622章 農業近代化第474章 盟友的敬畏第1737章 宣傳的重要性第812章 塵埃落定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1482章 馬大炸逼和佩克桑炮第1181章 大明未亡,《桃花扇》卻出第1183章 招攬張彩第1263章 孤注一擲第1893章 大侄女的婚事第84章 謠言和闢謠第1876章 質問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381章 英西交惡第830章 埃森和米爾海姆第633章 “挑大勤”第641章 羅賓漢盜賊團出擊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764章 教皇諭令和研究牛痘法第448章 完美合理的假情報第1238章 智利產硝石了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1853章 “高速”的柴油機“快艇”第1161章 都閃開,我要放大招了!第1987章 信鴿計劃破產第1991章 大膽的想法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1248章 密謀第563章 準姑爺上門第140章 自我膨脹了第330章 用錢砸!第24章 黑麥,黑啤?第415章 緊急軍情第1867章 信長的衛士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739章 英格蘭出兵第1663章 馬燈第1259章 明爲剿匪,實則入侵第1887章 培育皮弗婁牛的計劃第125章 血淋淋的小手掌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023章 船底釘滿銅釘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1641章 山寨版工會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43章 閃電突進第285章 總督培訓班第438章 炮擊哥本哈根第17章 不含銀的“銀幣”第1155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1919章 暴利的貂皮貿易第343章 海盜計劃第766章 救了一羣大明難民第668章 反間計第710章 遺書和血色王冠第288章 馬基雅維利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930章 合作收購犀牛皮?第111章 買馬第891章 動用狼牙突擊隊第184章 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