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章 馬燈

月入5000磅白銀,讓馬林極爲興奮。要知道,這可是相當於416.6磅黃金啊,可以鑄造出價值超過5.3萬金幣的銀幣!

只是,考慮到這是五六萬壯丁的辛苦勞動才達到的效果,馬林又不開心了——等這幫人被送去了美洲後咋辦?沒了足夠的礦工,就達不到這個產量了啊……

不過,一問礦山主管加爾茨,馬林就放心多了——加爾茨告訴馬林,其實這5.78萬礦工的能量並沒有釋放出來,最多隻釋放了不到2萬礦工的能量。

爲何?因爲礦道狹窄,你再多人也擠不進去啊。所以,大部分礦工其實不是在挖礦石,而是在開鑿新的礦道,然後,在礦道內部安放承重的木頭框架,避免礦道坍塌。而且,一般而言,要等到礦道一段時間後顯得穩定了,礦工纔會進入其中採礦。

當然,在北海國的礦洞裡,在安防木頭框架的時候,順帶還會鋪設礦車軌道。一旦礦洞建設完畢,就可以派出一組礦工進入其中挖礦了。

不過,礦道的選擇不是隨便挖的,而是要在工程師的監督下開挖。工程師會先取樣,根據勘測結果估算出礦脈走向。然後,纔會按照礦脈走向開挖新的礦道。同時,還必須避開地下水系。

地下水不是均勻分佈的,它也有一些水系。簡單來說,地下水系就像人身上的血管,有大動脈,也有小的支脈。如果挖到地下水主脈,要麼想盡辦法堵上,要麼放棄這個礦坑。

至於挖到一些水流量不大的地下水小支脈,在儘量堵住的同時,會往礦坑外抽水。比如,蒸汽機在這方面,就比人工抽水強多了。

戈斯拉爾這邊還好,因爲位於內陸的哈茨山脈地區,地下水系並不是很發達。而馬林之前圖謀的愛爾蘭塔拉鉛鋅礦就比較坑。愛爾蘭水資源太豐富,而塔拉鉛鋅礦又有上百米深,就算動用蒸汽機抽水,也很難應付洶涌澎湃的地下水。在這個需要人親自下井挖礦的時代,這種地下水控制不住的地下礦,就沒有開採價值。除非,那是品味非常高的金銀礦。

所以,在古代,一般開採的都是地表礦。除了高品位金銀礦或者高價值的銅礦等,一般人很不喜歡下井開採。

戈斯拉爾這邊開採了幾百年,已經沒有地表銀礦可以開採了,不得不下井開採。而這5.78萬匈牙利戰俘和原本的七八千礦工,他們主要的任務,其實都是在開鑿新的礦洞,尋找新礦脈。同時,也在小心地探測和避開地下水系。不過,幾百年下來,工匠們對這裡的地下水系大致已經熟悉了。至少,避開地下水主脈沒有問題。至於小的支脈,只能靠抽水了。

而原本成熟的礦道,其實只有不到2萬人在挖礦石。其他人,主要都在開鑿新的礦道,尋找新礦脈。一旦大批的新礦道被開鑿出來,到時候,產量將會翻番。然後,會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高產期。

隨後,等到這批新礦道的潛力耗盡了,又會陷入低谷。那時候,又需要調集大批工程師和出動大量人力物力,尋找新的礦脈,開鑿新的礦道。若是找到,就會迎來新一波的高產,否則,礦山則開始沒落……

馬林記得,哈茨山的銀礦貌似是開採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因此,在現有開採條件下,戈斯拉爾銀礦想要沒落很難。因爲,資源量擺在那兒呢。

如今,礦井抽水的難題已經被蒸汽機和抽水泵解決了。那麼,只要避開地下水主脈,就能一直開採下去。

只是,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井下開採,難度實在太大了。其中,井下照明就是個很大的難題。

在這個年代,井下照明一般採用火把。礦工們持着火把下井,然後,在挖礦的時候,把火把插在作業區的牆壁上,提供光明。或者,用蠟燭或油燈什麼的。但論光亮,還是火把效果更好些。

只不過,插在牆上的火把,非常忌諱潮溼。如果礦道的頂部潮溼滲水的話,火把很容易被滴水澆滅。

因此,這個年代的礦井,新的礦道在開鑿出來後,需要通風乾燥一段時間,才能開始作業。除了出於安全考慮,也有防止礦道頂部的滲水澆滅火把的原因在。畢竟,沒有了照明,幾十米上百米的深井裡是沒法幹活的。

就比如這幾萬匈牙利壯丁開鑿的新礦坑,要等好久才能開始挖礦呢……

馬林皺了皺眉頭——照明防潮?除了後世的電燈……對了,馬燈!

馬林忽然想起來,在90年代,農村電力很不穩定。因此,家家戶戶都備有煤油燈。那個年代,華夏油價很便宜,汽車也非常少。使用煤油燈,比手電筒要划算多了。因爲,當時的手電筒只能使用乾電池,沒電了就要去買新的電池,成本不小。所以,除了晚上出遠門辦事,一般人晚上都不太使用手電筒,而是使用煤油燈中最適合攜帶的一種——馬燈!

馬燈其實就是一種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掛在牆上的煤油燈。之所以叫馬燈,貌似它在19世紀時被趕夜路的美國西部牛仔掛在馬鞍上用來照明,故稱爲“馬燈”。

因爲馬燈的燈芯周圍包裹着一個玻璃罩子,所以,馬燈是不懼風雨的。小時候,馬林甚至看到風雨交加的晚上,有漁船把馬燈掛在外面照明行船。甚至,還能用馬燈在晚間吸引魚羣入網……

說起來,馬燈的結構非常簡單——底部是金屬的底座,也是裝煤油的地方。然後,上面連着燈頭和燈芯。而燈頭四周,則是一個用金屬條固定的玻璃罩子,可以往上提開更換。而頂部,則有向四周的出氣孔,爲馬燈和外界進行空氣交換。同時,因爲角度問題,也避免了雨滴進入內部……

上輩子,馬林還是幾歲的時候,可沒少在半夜提着馬燈幫父母照明。特別是在秋收季節,爲了搶收稻麥,避開雨水季節,大人們經常要帶夜收割稻麥的。而那時候,只有幾歲的馬林,就專門負責提着馬燈在邊上提供照明……

因此,對於馬燈,馬林是熟得不能再熟了。畢竟,他小時候可是專業的提燈人……

小時候,他受到不知道哪個三流作者瞎編的雞湯文影響(90年代是雞湯文氾濫的年代),聽說愛迪生愛拆東西。於是,也傻乎乎地到處拆家,像個二哈似的。

當時,馬林就多次拆過馬燈,對馬燈的結構非常熟悉,也能把馬燈輕鬆組裝回去。可是,後來馬林心大了,開始拆家裡的電視……然後,因爲難度太高,沒能組裝回去,就被爹媽男女混合雙打了很久……

往事不堪回首,但年少時學二哈拆家,倒是熟悉了馬燈的結構。然後,在工匠的幫助下,馬林輕鬆地把馬燈還原了出來。

不過,使用馬燈最大的難題其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能源問題——煤油來源實在太少了哇!

之前,馬林從波蘭加利西亞地區得到的石油,大部分都被他拿來提取汽油了。甚至,因爲汽油不夠用,馬林還把煤油部分也提煉出來,摻入了汽油裡,以增強火力。

但如果開始使用煤油燈的話,以後就要注意控制將汽油和煤油分離開了。實際上,汽油和煤油的區分點有些模糊。在兩者的臨界點附近的油,既可以當汽油用,也可以當煤油用,就看你更傾向於哪一種了。在後世,汽油需求更大,自然更傾向於汽油。可在19世紀……據說汽油是被當成危險的廢品直接處理掉的……直到汽油機的出現……

人類的石油工業,其實最早就是爲了給煤油燈提供煤油。至於汽油和柴油,當時都是沒用的副產品。直到後來出現了內燃機,汽油和柴油才被“廢物利用”了……

不過,從軍事角度考慮,馬林此前一直更傾向於汽油的。但井下采礦,煤油燈用途巨大。所以,馬林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還是選擇了把馬燈“發明”出來。至少,在戈斯拉爾的拉默爾斯貝格銀礦推廣馬燈的使用,是非常有價值的。畢竟,馬林現在手裡很缺白銀……

而馬燈不懼潮溼的特點,也的確非常有利於井下挖礦作業,給戈斯拉爾的銀礦開採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353章 抄家第1858章 亞馬遜探險隊歸來第499章 暗中活動第147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377章 伊莎貝拉一世駕崩第1221章 馬林死了?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416章 “麻將軍團”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66章 第二次四方會談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200章 毛妹來了第110章 東歐蒙古馬第61章 阿達,搞個蒸汽機吧!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1059章 進入城中第1109章 第一輪選拔和文化考試第1600章 家鄉迴避制度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337章 忽悠瘸了(下)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900章 孔泰獻藥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766章 救了一羣大明難民第1529章 警察的目光第300章 美洲還是叫美洲第571章 申訴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1486章 雙管齊下第1374章 瑞士僱傭兵戰俘第1058章 鑽狗洞第一章 槍騎兵和牆式衝鋒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1967章 汞中毒解決辦法第742章 密信到手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1835章 長城計劃第1327章 迅速全殲第365章 古巴鎳礦的價值第1505章 菲利普的目的第413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553章 阿德勒的封賞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82章 援軍來了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1551章 紐倫堡的工匠第1999章 測繪的重要性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43章 閃電突進第1633章 發現廷巴克圖貿易路線第801章 外交鋪墊第1325章 過河和阻攔第1621章 來自大明的農業黑科技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60章 再度招攬大學生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444章 卡恩的計謀第306章 海狸皮貿易第787章 皇城炮聲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1529章 警察的目光第49章 丹麥的打算第1380章 拍賣會和紙張第481章 那個惡魔又來了!第1994章 拆分隱藏和四個騎兵師第900章 孔泰獻藥第1388章 昂貴的房產第1768章 要不要呢?第1895章 壕帝傳說第428章 丹麥出兵第49章 丹麥的打算第126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39章 戰錘和戰斧第668章 反間計第1868章 不安好心的幫忙培養人才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60章 大家一起找藉口第425章 對峙和等待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367章 英格蘭移民第1626章 堅壁清野第1294章 黑鍋之王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003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決斷(上)第1579章 城中激戰(下)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1775章 悲催的熱內亞第803章 科勒的佈置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
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353章 抄家第1858章 亞馬遜探險隊歸來第499章 暗中活動第147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377章 伊莎貝拉一世駕崩第1221章 馬林死了?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416章 “麻將軍團”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66章 第二次四方會談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200章 毛妹來了第110章 東歐蒙古馬第61章 阿達,搞個蒸汽機吧!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1059章 進入城中第1109章 第一輪選拔和文化考試第1600章 家鄉迴避制度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337章 忽悠瘸了(下)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900章 孔泰獻藥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766章 救了一羣大明難民第1529章 警察的目光第300章 美洲還是叫美洲第571章 申訴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1486章 雙管齊下第1374章 瑞士僱傭兵戰俘第1058章 鑽狗洞第一章 槍騎兵和牆式衝鋒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1967章 汞中毒解決辦法第742章 密信到手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1835章 長城計劃第1327章 迅速全殲第365章 古巴鎳礦的價值第1505章 菲利普的目的第413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553章 阿德勒的封賞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82章 援軍來了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1551章 紐倫堡的工匠第1999章 測繪的重要性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43章 閃電突進第1633章 發現廷巴克圖貿易路線第801章 外交鋪墊第1325章 過河和阻攔第1621章 來自大明的農業黑科技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60章 再度招攬大學生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444章 卡恩的計謀第306章 海狸皮貿易第787章 皇城炮聲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1529章 警察的目光第49章 丹麥的打算第1380章 拍賣會和紙張第481章 那個惡魔又來了!第1994章 拆分隱藏和四個騎兵師第900章 孔泰獻藥第1388章 昂貴的房產第1768章 要不要呢?第1895章 壕帝傳說第428章 丹麥出兵第49章 丹麥的打算第126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39章 戰錘和戰斧第668章 反間計第1868章 不安好心的幫忙培養人才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60章 大家一起找藉口第425章 對峙和等待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367章 英格蘭移民第1626章 堅壁清野第1294章 黑鍋之王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003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決斷(上)第1579章 城中激戰(下)第840章 外交公告和“上帝的需要”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1775章 悲催的熱內亞第803章 科勒的佈置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