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要成就此計,定要再入天狼城一趟,攻城不易,那麼當前首要之務,便是將城中主力吸引而出!”物資都在天狼城內,想要奪取糧食,自然要進天狼城一趟。
“然也,先生有何教我?”
吳毅未必是一點想法也沒有,但是既然如此詢問,那便是存了考究於吾賜的心思。
“示弱而已!”於吾賜緩緩吐出四字,更無一字增添。
吳毅考究於吾賜,於吾賜又何嘗不是在考究吳毅,主擇下,而良禽亦擇木而棲,本就是一個相互的過程。
這次的交談,到此結束,互相保留,互相考究,本質上就是互相試探的過程。同時,吳毅也需要時間去確定這於吾賜的身份真假,自然不會說得多麼深。
這種殺馬爲食的生活,又經歷三日,這三日,都在不斷變換根據地,基本上就是繞着天狼城轉圈。
明面上的理由,自然就是爲了尋找一個合適的駐紮之地。換了好幾個地方,吳毅都沒有找到和之前一樣的好地點,足以藉助地利。
不過,真正的原因,還是四處奔波,尋找野草野果爲食。
每日在原營盤附近,留下諸多不堪使用的馬皮,光是數蹄子,都知道吳毅一方,每日會宰殺多少馬匹,俘獲的馬匹,消耗殆盡,再過十日左右,怕是連馬肉都吃不到了。
看着軍中越來越少的糧食,吳毅都懶得去罵張天聞了,這個後勤是怎麼做的,將自己當炮灰,連一餐都不願供給嗎?
不過,現在的吳毅,並不知道,在張天聞等人眼中,自己現在已經是一個死人了,之前逃逸的兵士傳回的消息,就是軍隊分裂,日南族大舉進攻。
這樣的情況下,吳毅哪裡還有活路,便是沒有死,怕是也做了俘虜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爲了防止運往前線的糧食被日南族大軍奪取,張天聞暫停了糧食運送。當吳毅的信使送回消息的時候,所有人都將之視爲笑話,連前來探查究竟的人,都顯得三心二意,像是遊山玩水一樣。
加之吳毅不斷變化駐地,和山賊沒有多大區別,哪裡崎嶇去哪裡?哪裡隱蔽去哪裡?
張天聞派出的人馬,一時間也尋找不出吳毅的真正位置,四方消息流傳,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哪怕是間隔一日,說出的消息,都可能是天壤之別。
在整個歷史面前,個體看見的,都是片面的,單一的,不能夠說是虛假的,只能夠說在他們身處的那個時候,這件事情是真實的。
因爲這個緣故,吳毅現在不得不像乞丐一樣,四處“乞食”。
不過,數千人加上俘虜,人數上萬,龐大的行進軌跡,想要隱瞞,很是困難,即便是作出迷惑措施,還是瞞不了駐守在天狼城的日南族守軍。
隊伍持續行進過程中,自然會有人脫隊,有些人因爲疲憊,走錯路或是其他緣故無意中脫隊,而有些人,則是主動脫隊,特別是俘虜羣體,這幾日內,就跑了一千多人。
消息上報,在軍中傳開,越來越多的人建議吳毅殺降,亦或是剁去他們手足,使之不成禍患,否則,好不容易降服的俘虜,搖頭一變,又成爲了自己的敵人。
對於這些建議,吳毅一概不理會,固執己見。
於是乎,軍中對吳毅不滿的情緒,再次上升,關於吳毅打了勝仗之後,頭腦不清,亂命迭出的說法,在軍中流傳。
當然,他們還是不敢將矛頭對準吳毅,只是對於那些吃着糧食,還想着逃跑的俘虜而言,這些兵士可就沒有這麼好的態度了,動輒打罵。
虐待俘虜的情況多了許多,這幾日,連續有好幾件紛亂上報吳毅桌前。
對此,吳毅不再第一時間出面,似乎有縱容之意,於是乎,情況愈發惡劣,吳毅甚至得到情報,這些俘虜決定在何時何時,準備一同反抗。
消息未必爲假,只是吳毅也不再上心了,因爲幾日的示弱,已經結束,自己的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半。
這個結束的時間,不取決於吳毅,而是取決於日南族守軍何時按捺不住,再次出擊。
許是爲了報上次之仇,又許是受到日南族高層的壓力,駐守天狼城的日南族大軍,重兵出擊,據斥候傳回的消息看,天狼城內的守軍,最多不過是萬衆,內中還有不少前次的傷兵,絕對是最虛弱的時候。
這一日黃昏,吳毅將於吾賜傳喚至身前,自從前次問策之後,吳毅花了不少時間調查此人身份,結果嘛!一無所得。
私生子,無論是在大極王朝,還是在北地部族,都是見不得光的事情,發生這樣的事情,當事人只可能盡力遮掩,所以吳毅一無所得。
但是並不妨礙吳毅用此人,身份不清楚如何,便是身份清楚,你就敢保證一定沒有問題嗎?
於吾賜再次見到吳毅,自然明白,吳毅尋他目的爲何?屏退左右之後,當先一句,便是:“此天賜良機,將軍不可失也!”
吳毅道:“天狼城防備空虛,倘若攻勢凌厲,便是全得城池,也不是不可能,先生以爲,我是否應該駐守天狼城?”
守住,憑藉這份功勞,封侯拜相不至於,但是獲得爵位,應該不難!
守不住,就是死。
這是一個風險與收益同樣大的選擇。
於吾賜斬釘截鐵,語氣堅定無比,道:“天狼城絕不可守!”
“哦?”吳毅發出疑惑的聲音。
於吾賜明白吳毅還是在試探他,以吳毅目下的兵力,駐守天狼城,就是死路一條,除非張天聞改變心意,決定將天狼城選爲主戰場,集中一軍之力支持,否則,吳毅十死無生,拿下也守不住。
“將軍有兵力幾何?”
“七千,此番輕襲,未免打草驚蛇,會留下一千兵馬駐守!不算攻城損失,兵力只有六千!”這留下的一千人,吳毅說不定再也沒有機會遇上了,此處,吳毅說的是真話。
“敵方有兵力幾何?”於吾賜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