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諸子爭位

隨着推選制舉行在即,你現在去街市上,哪怕是詢問一個三歲孩童,而今大極王朝最爲要緊的事情是什麼,他都會回答,是推選制。

那麼,到底什麼是推選制呢?形式上和上古推賢一樣,只是哪怕是再像,也不可能改變大極王朝是一個世襲王朝這一基本特徵。

模仿上古部落社會的推選,本就不可能完全照搬過來。旁的不說,候選人這一條,就已經充分證明推選制的侷限性,所有候選人都必須有皇家血脈,哪怕是旁支,也需要靠近正統血脈這一支。

這是昔日女皇明帝爲了討好皇族而設置的條件,也是爲了維繫帝國統一所必須實行的。

遇上某在位的帝王兒孫滿堂,候選人多的時候,有十數人的,再少,也必須要有三人以上,這是宣帝設置的硬性條件。

否則就沒有推選的必要了,沒有比較,如何知曉好壞。

大極王朝行推選制,對於朝野上下,文武高官,都不亞於準備一場戰爭,爲了確保推選制的公平,首先必須確保推選之地,也就是那些縣城的人丁無誤,畢竟,考覈的核心,是看百姓對你的支持率。

人口計算都出現問題,真實性那就大打折扣了。

此外爲了挑選出擁有發展潛力的縣城,背後是無數臣工的操勞,巨大的統計數據,說是不亞於戰爭,絕對不是一句虛言。

另外,爲了提防敵對勢力破壞推選制,軍方也需要時刻警惕,破壞遠遠比創造來得簡單,你辛辛苦苦,帶領軍民,墾荒拓土,被敵人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試問你心境何如。

最後,不說那些外患,光是內憂就已經麻煩不小了。需知,諸皇子之間,可是競爭關係。

推選制也不是一定要達到多少的支持率,只需要比對手的支持率高就行了,說直白點,就是比爛,我雖然爛,只要你比我更爛,我就贏了。

目的是明確的,在推選制舉行的數千年內,可是發生了好幾起皇子互相戕害的事件。明面上傳出如此幾條,暗中沒有被揭發出來的,毫不誇張地說,是這個數字的數百倍。

好在,他們鬥,也只是在小小的縣城鬥而已,鬥得再狠,也傷害不了王朝的核心腹地,上面有天子最爲最高的裁判,而這也是昔日明帝的思慮所在了。

制度如此,但是在明帝死後,各方勢力涉足推選制,一心爲民的想法被置之腦後,連最高裁判的皇帝,都下場拉偏架,混亂至極。

爲了避免天子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在宣帝時期,甚至對皇帝的權力都進行了限制,避免資源傾斜地過分嚴重。

也不難想象,當推選制開始的那一刻,參與推選的皇子們,可以說,都具有的儲君身份。

爲了籌備推選一事,連着數日,雍王都沒有離開書房,將那些可能被選爲推選之地的縣城資料,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僅僅是看和自己有關的縣城,也在看和幾位兄弟有關的資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不會真的有哪一位皇子只關心自己的轄地吧!

推選制嚴令各位皇子不得互相傾軋,只是,這種事情,又如何能夠預防得了,不必親自出馬,尋找一些綠林匪寇,事後一點蛛絲馬跡都找不到。

雍王乃是天子第四子,前面還有三個哥哥,分別是魯王,晉王和荊王。

他的大哥,也就是大皇子魯王,而今已然是而立之年,便是三皇子荊王,也已經二十有五。

推選制舉行的基礎,便是要有三個候選人,可以說,在七年之前,就可以舉行推選制了,但是,因爲雍王是嫡子的緣故,被硬生生地推遲了七年,人生有多少個七年呀!

因爲這個緣故,雍王與自己的三個哥哥,其實關係一直都不怎麼好,少一個競爭對手,就多了一分獲勝的希望。

沒有人願意等待。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都是沒有實力之下的言語而已。沒有實力到了極致,那更是會說,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會收了你一流的話語,無奈到了極點,可憐又可嘆。

沒有實力的人,纔會去尋求上天或是神祇的幫助。所以人道長河之中,古往今來,不難發現,權力越是雄厚的人,越是不相信這些神鬼事蹟。

什麼,你說有佛帝佛皇,也有自封道君的君王,你不會真的以爲他們信這些吧,不過是把宗教當做工具而已,因爲百姓相信這些,順應民心而已,一旦百姓的信仰發生變化,你且再看他們的變化。

說回來,其實推選制延緩推行,也不全是因爲雍王的緣故,天子那皇帝寶座沒有坐穩幾年,下面人就想要推翻了嗎?這其中,也有皇帝的私心作祟。

正是因爲明白這一點,魯王,晉王,荊王三位皇子纔沒有發難,殘存的一些怨氣,也只能夠朝四弟發泄,某種層面上說,雍王成爲了天子的替罪羊。

三位皇子多等了七年,也不全是壞事,他們多了七年時間爲推選製做準備,這期間暗中佈置下來的人脈,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禍害別人。

所以,儘管雍王乃嫡子的身份,但是朝中看好前面三位皇子的,也不在少數,很多人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站隊,雍王便是想要挖牆角,也不是這麼容易的。

自己的長處與短板是什麼?雍王自己也明白,也在不遺餘力地擴充自己的人馬班底,很多時候,吳毅便充當實行這個任務的角色。

只是,真正能夠拉攏來的人,要麼是北軍出身,要麼是雍王母后的族人。而這些人,本來就是雍王一脈的人,不必拉攏,他們身上已經有了標籤在。

那些頂級大佬們,都在遙遙觀望,誰贏了幫誰。而且他們本身,也不必涉足推選爭鬥,反正無論是誰贏了,憑藉自身才華,都能夠在新朝佔據一席之地。

頂級大佬邀請不來,關鍵是那些中高級官吏,對於雍王拋出的橄欖枝,貌似興趣也不是特別高。

第三百五十八章:白澤視界第四百九十九章:莽幽鬼主,虯龍之身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劫蓮三十六品,天命轉移第一百六十七章:上界照壁,引人注目第五百四十四章:迎客來第四百四十二章:萬神之主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九百章:劫火有靈第五百七十二章:姬道歸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前路分歧,豈由己定第六百二十二章:九龍天火罩第二百五十七章:再會智天玄,西山封神君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入山門,心思異第六百三十六章:交手第七百零四章:不安的一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通心之問,未來可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天地熔爐,器靈之劫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分心他求,謎團漸開第八百三十二章:三法印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九百零八章:釋嫌第五百六十四章:再施太虛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再入險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劫前重諾,陣圖張揚第八百五十二章:準客卿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初見百官情跡第九百零七章:焚皇背書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劫火九轉,功成太乙(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勢所向,巔峰對決第七百四十章:動靜之道化用之第五百九十七章:好心師兄第九百六十一章:肅慎族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十九章:京城同道拜書來第六百三十四章:丹明之亂,前後因由第五百九十四章:中人之語,炎玄天池第五百二十九章:冥塞鬼主真身第八百一十六章:異時空焚皇第八百九十一章:劫就是我,我就是劫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天子病,帝國亂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輪迴轉生蓮第二百四十一章:上界秘聞,上真齊聚第七百一十六章:人神摩擦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七百九十章:來者猶可選(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劫火九轉,功成太乙(上)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秘密立臣之法第一千零一十八章:法力護主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固執的饕餮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倦鳥歸巢第八百九十二章:奇思異想第七百七十六章:被拋棄的吳毅第一百五十二章:竹簡之秘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世界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一百三十章:大道永恆第一百章:初戰巫修第九百九十三章:城主之女?第六百六十三章:奔喪第七百零六章:密言乎?明言乎?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血魔明性而有缺第七百七十三章:智天玄來見第一千一十章:再戰第八百三十六章:五詔來歷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僥倖成不幸第二百五十九章:誘敵之計,分而破之第七百二十五章:三道化用第六百四十章:參與歷史,異族門戶開第七百四十一章:陰陽磨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新奇文字第六百五十章:再問白澤第六十九章:修道書道途漸展第三百八十一章:“封神”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七百八十七章:明月界之大敵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元含心水第六百二十八章:大禮之始第六百一十三章:人笑我蠅營狗苟,我笑人掩耳盜鈴第七百五十三章:邪門來歷第一千零九章:罵戰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二百一十四章:白熊隕,致本源第六百七十一章:祖父的遺物第一千零七十九章:亡物滅國第七百三十一章:假如吳毅是巫修,如何抓住遁去之一第四百七十五章:金神屬誰第六百八十二章:上仙降世,昔日密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四百八十三章:攻守兩難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六十三章:力道突破殺心起第一百三十九章:李璧之求第五十五章:大享殿催生種子
第三百五十八章:白澤視界第四百九十九章:莽幽鬼主,虯龍之身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劫蓮三十六品,天命轉移第一百六十七章:上界照壁,引人注目第五百四十四章:迎客來第四百四十二章:萬神之主第三百零五章:癥結所在第九百章:劫火有靈第五百七十二章:姬道歸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前路分歧,豈由己定第六百二十二章:九龍天火罩第二百五十七章:再會智天玄,西山封神君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入山門,心思異第六百三十六章:交手第七百零四章:不安的一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通心之問,未來可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天地熔爐,器靈之劫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分心他求,謎團漸開第八百三十二章:三法印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九百零八章:釋嫌第五百六十四章:再施太虛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再入險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劫前重諾,陣圖張揚第八百五十二章:準客卿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初見百官情跡第九百零七章:焚皇背書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劫火九轉,功成太乙(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勢所向,巔峰對決第七百四十章:動靜之道化用之第五百九十七章:好心師兄第九百六十一章:肅慎族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十九章:京城同道拜書來第六百三十四章:丹明之亂,前後因由第五百九十四章:中人之語,炎玄天池第五百二十九章:冥塞鬼主真身第八百一十六章:異時空焚皇第八百九十一章:劫就是我,我就是劫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天子病,帝國亂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輪迴轉生蓮第二百四十一章:上界秘聞,上真齊聚第七百一十六章:人神摩擦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七百九十章:來者猶可選(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劫火九轉,功成太乙(上)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秘密立臣之法第一千零一十八章:法力護主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固執的饕餮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倦鳥歸巢第八百九十二章:奇思異想第七百七十六章:被拋棄的吳毅第一百五十二章:竹簡之秘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世界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一百三十章:大道永恆第一百章:初戰巫修第九百九十三章:城主之女?第六百六十三章:奔喪第七百零六章:密言乎?明言乎?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血魔明性而有缺第七百七十三章:智天玄來見第一千一十章:再戰第八百三十六章:五詔來歷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僥倖成不幸第二百五十九章:誘敵之計,分而破之第七百二十五章:三道化用第六百四十章:參與歷史,異族門戶開第七百四十一章:陰陽磨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新奇文字第六百五十章:再問白澤第六十九章:修道書道途漸展第三百八十一章:“封神”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七百八十七章:明月界之大敵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元含心水第六百二十八章:大禮之始第六百一十三章:人笑我蠅營狗苟,我笑人掩耳盜鈴第七百五十三章:邪門來歷第一千零九章:罵戰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二百一十四章:白熊隕,致本源第六百七十一章:祖父的遺物第一千零七十九章:亡物滅國第七百三十一章:假如吳毅是巫修,如何抓住遁去之一第四百七十五章:金神屬誰第六百八十二章:上仙降世,昔日密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四百八十三章:攻守兩難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六十三章:力道突破殺心起第一百三十九章:李璧之求第五十五章:大享殿催生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