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談道門勢力,真人紛到場

經過這番磨鍊,吳毅再聽到花婧儀的聲音已經有了一絲免疫力,不至於心智大亂,但也不敢去看花婧儀的面容,本分拘謹地好像一隻小白兔。

簡單寒暄之後,智天玄和花婧儀各列一方,氣場呼應交融,鎮壓一方,好似帝皇一般。

吳毅擺脫了花婧儀魅惑之力的影響之後,朝下方看去,只見下方的弟子力士數量衆多,數量竟然有萬餘之衆,這十大弟子之爭可謂是一場盛事了。

須知一氣門內門弟子也不過萬餘,真傳弟子約摸佔了三成,也就是三四千人,不算那些力士僕役之流,一氣門內竟然有大半弟子來此觀看。

尚不能飛遁或是飛遁之法不純熟的修士只能夠站在高崖之外,把雲崖山附近的幾座山頭佔得滿滿當當,揮汗如雨,呵氣成雲,都是伸出了脖子在那裡舉目眺望。

築基弟子無有家底的是御氣飛行,稍有家底的則是乘坐法器飛舟,懸浮漂游,這些多是玄光弟子,他們駕起玄光,各自呼朋喚友,遊走不定,玄光亂閃。

再往上,論高度比起雲崖山巔還要更上一層,則是數十上百名金丹真人,這其中該是有着十大弟子中人,個個坐在飛樓懸車中,甚至以金橋勾連,僕役力士往來不絕,仙釀蔬果,奇果珍饈,交談甚歡。

吳毅看去可謂是大開眼界,智天玄說是帶他來見見世面果然不假,吳毅自出生自今從未看過如此景象,對他的心靈的衝擊極大。這纔是真正的仙家景象啊。吳毅不禁感慨。

甚至還有不少別派弟子應邀而來,爲了籌辦這場盛事,一氣門山門也是大開,當然,能夠進來觀戰的別派弟子修爲至少也是金丹,否則是沒有資格進入山門的,金丹修士帶來的門徒子弟不在此內。

蒼茫界中有元嬰修士駐守的宗門足有數十,但有洞天上真鎮壓宗門氣運的卻只有三家,爲一氣門,玄陽門和靈虛門,從三家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得出來,三家都是有着上界扶持的。

修道界主流門派名稱可非是亂取,其中大有講究,混元太極聖人所傳可稱道,如佛道仙道妖道。

只是聖人與道和合,高居九天,不務世事,傳道之事大多由那些聖人之弟子代師行事,也就是那些大羅金仙們,世間也唯有聖人弟子可以真正稱自己所修的是大道。

大羅金仙雖有聖人弟子之名號,但畢竟不是聖人,不敢以道稱之,只能夠稱爲教,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如闡教截教釋教。

但是因爲這些教派背後都有聖人支持,在聖人不出的時候,這些教派也就是相當於道,兩者趨於合併。

教之下是爲宗,宗者,尊祖廟也,意味着順承上教,能夠稱爲宗,門派中至少也要一位證道太初之人,也就是要一位長生久視的仙人,所以上界一氣門真正合當的名稱是爲一氣宗。

宗之下則是門了,要稱爲門至少需要擁有一位洞天上真,宗者尊祖廟,而門就要直接地多,就是一支派系,畢竟祖廟不可能只有一扇門吧。

蒼茫界是而一氣宗最先發現也是最先傳道的,如吳毅在史籍中所見,而今二萬年矣,一直牢牢把控着道門執牛耳者的地位。

單論道門洞天上真的數量,此界不過二十餘,而一氣門一家卻獨佔其半,一氣門也佔了此界最龐大的靈脈——玉龍山脈,在人丁最密集的中州佔了一半的地界,用以招收新血,延續流派,爲了防止皇權做大,威脅教權,將之拆分爲三國。

而玄陽門和靈虛門則是佔了中州剩下的一半地界,只是因爲地盤相對狹小,卻是沒有和一氣門一般將地界拆分爲幾個小國,所以,中州有五個大國,背後都有着宗門的影子,其中吳毅出身的大玄國則是玄陽門的御下。

其餘沒有洞天上真鎮壓的宗門不是走入深山老林,就是在海外開派,不少宗門甚至出現傳承斷絕的危險。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宗門有不少也有着上界的關係,只是蒼茫界被一氣門玄陽門及靈虛門三家最早來的宗門佔了最好的地界,這些宗門雖有至法,也苦無資源,便是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洞天上真也動搖不了三家的地位。

蒼茫界極天之上的迷天之障雖然對外稱是防止天外邪魔入侵,但迷天之障就是一氣門等三家聯手佈置下的,他們對和自己一般同出於上界的宗門防備之心遠比對天外邪魔的大。

且看那位出自上界來鎮壓此界氣運的黑袍修士對黑甲蟲的態度就明白一二,還不是擔心珠子是上界仙人顛覆此界門派勢力的引子。

這是本界道門的勢力大致情況,但還有一些自蒼茫界誕生以來就存在其他勢力,如巫族勢力,妖族勢力便留待日後再細講。

就在吳毅津津有味地看着底下弟子們盛事場景時,耳畔突然傳來異動,一道浩浩劍芒斬破虛空,自天外而來,只覺得眼前光華亂閃,千萬道揮灑下來,寒氣四溢,冷芒逼脖,好似下一刻就會身首兩離。

駭然之下,吳毅不禁朝後退了三步,待站定的時候驚魂甫定,眼前出現了一冷峻道人,衣衫獵獵,一人在前,如劍橫空,他一出場,原本鳳鳴龍吟不止的青鸞龍裔聲音頓時減低甚至至於無有。

“許久不見,玄師兄劍道更進一步,快要劍生世界了吧。”花婧儀軟糯的聲音爲凌厲的劍意染上了淡淡的曖昧。

原本一直如鯁在喉的劍芒頓時軟化下來直至消失不見,但這也是這位劍修沒有時刻催動劍意的緣故,吳毅感應到的劍意不過是其來到之時所產生的劍意餘韻罷了。

劍生世界,劍道的一個層次,大致對應着洞天修爲,但和洞天修爲又有所不同,元嬰修士也能夠領悟出來,只不過做到這一步的人在一氣門立派以來也是屈指可數,花婧儀此處不過是吹捧罷了。

雖然花婧儀不過是一句吹捧之言,但是來人還是朝花婧儀拱了拱手,一人佔據了西面,闔目修煉,不理外事。

“這是洞淵洞天靈澈上真的二徒玄鶴揚,道號沖虛子,於劍道一途造詣極深,據說掌門當年是打算收此人爲徒的,但後來不知爲何放棄了,不過其名姓卻是掌門所取。”智天玄傳音道。

隨着智天玄的傳音,玄鶴揚的身軀面相也隨之浮現在吳毅的識海之中,是一個孤高冷傲的人,刀刻斧削的面容,還有如鷹隼般的雙目,被他眼睛看上了就好像逃離不開,這也是劍修的一個共性吧。

這纔是智天玄所言的帶吳毅來見見世面,吳毅想的太過低級了,畢竟智天玄這些宗門上修纔是一氣門真正的高層所在,底下那些弟子排場再大交際再廣,有資格站在這裡的人也不會上心。

又過了盞茶時間,有一道人駕雲而來,慢悠悠的,清閒悠然,老遠就喊道:“道友來的好早啊,倒是老道是最後一人了。”

說話間,白雲一轉,霎時進入北方位,吳毅還是看不清來者的面容,不過眼睛看去卻不至於生疼,好像看到了一團雲彩,只是若是一直注視,靈識卻有被雲彩團團包圍的危險,說到底,這些元嬰真人不是吳毅這等小修士可以任意探查的。

“這是望族水氏族老水雲天,現領了功德殿殿主之職,你日後要斬殺妖邪少不得去功德殿領取功德以換取丹藥道書。”

同樣,隨着智天玄話語,吳毅識海中浮現出水雲天的面容,看起來就是一個鄰家老爺爺,溝壑縱橫卻不顯恐怖,溫和慈祥,如水一般沁人心脾。

聽到智天玄的描述,吳毅不禁將這位水真人的面容牢牢地記在心裡。

智天玄在提到玄鶴揚的時候還提到了他的道號,但在提到水雲天的時候,卻是沒有,雖然一般情況下元嬰真人都是以道號相稱,但是那些出自望族巨室的真人反倒以家族爲榮,不願他人稱呼道號,也是世家和師徒一脈相異的一處。

這場十大弟子之爭,一氣門元嬰修士已然來齊,若是關注四人出身,不難發現,四位真人分別對應着一氣門內最大的四股勢力。

智天玄是掌門保下來的,不必說,代表着掌門玄星思的心意,花婧儀代表着的是一氣門內衆多小家族的利益,而玄鶴揚與水雲天則是代表着師徒一脈和大族的利益。

當然,一氣門內對勢力的劃分說法衆多,甚至不將掌門這一脈單獨看做一派勢力,認爲掌門實力超然,行的是天道,抑強扶弱,和小家族走的很近,雖然事實的確如此,但更確切地說,玄星思走的是平衡之道,無有和小家族合流的可能。

水雲天來到不久,宗門之外出現通天異象,祥雲飄飄,玄音傳蕩,是其他宗門來觀禮的元嬰真人到了,來的如此湊齊,顯然不是偶然,而是各大門派的一種禮儀,畢竟主人要先到場不是。

代表掌門玄星思的智天玄站起身來,離開雲車,對其他三位真人道:“其他宗門的道友已至,幾位同道隨我去迎接。”

三人頷首,一齊離開。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根腳之說,算有遺策第三百二十一章:亦醉亦夢第一百八十六章:對峙,激鬥第七百二十九章:問題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八百六十五章:不料之變第八百九十七章:滅世黑火第一百一十八章:實力爲證據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造化毀滅,本無善惡第一百二十二章:受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秩序崩潰之始第六百七十二章:人皇之道源流,闡釋之爭內幕第七百七十九章:白澤的疑惑第一百三十五章:八大正院,入地德觀第五百二十一章:天元之地第七百一十三章:明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純淨白焰,開導內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掀桌子的想法第七百六十三章:吳毅講道第九百六十二章:金雕化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轉機第一百一十章:石碑求法分魂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自救第一百三十七章:道童雲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再見非故人第七百二十八章:對話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天子作宴(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一化千萬,史載非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婚嫁一事第八百八十五章:局中局第八百六十二章:下濟三途苦第四百八十一章:消息妙用抵千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月光甚寒琉璃意(下)第三百零一章:替罪羊,鬼人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七百九十九章:演化神通(二)第一千零四十章:指鹿爲馬爲哪般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前路分歧,豈由己定第六百二十三章:安怡容求見第七百一十三章:明國第九百八十一章:佛印生光第七百零四章:不安的一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西海之下第六百五十六章:巡天日晷蹤跡第九百四十九章:請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六百五十八章:結果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天子作宴(上)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重歸祖庭日,靈雨含玄機第八百七十八章:四大天王第三百八十六章:蘇俊師承第六百六十二章:吻,破冰第三百六十四章:無鋒重劍第四百七十九章:蹤跡第三百一十六章:真情到底爲算計第五百章:新差使第五百一十七章:影遁妙用之擬化第五百二十六章:先機,深層次目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陰陽之謀第八百一十九章:小心思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人道隱匿,仙道補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古今交接,愈思愈迷第七百五十三章:邪門來歷第四百二十七章:煉殼化氣丹域成第一千三百零五章:坐山觀虎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與虎謀皮,終遭虎噬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南鬥北斗,轉生注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昔日情由,山門來使第八百七十八章:四大天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隱憂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八百四十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風雨飄搖,當世大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五百八十六章:氣運波瀾第一百零一章:法道突破界域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脫軀殼,大解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追亡逐北第四百四十八章:最後一驗,至愛之物第七百四十六章:妖族氣運之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混水愈混第二百零八章:黑甲蟲顯露實力第七百八十五章:迴應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生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初入張府第九百七十九章:談判之日第一百二十三章:蛟龍賜予輕靈果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二百一十章:辭離第六百一十二章:陰陽均衡第八百三十九章:雲天密林,四戰之地第二百零三章:神威倒海術第九百三十八章:不義之財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合乎天道,便爲對否?第六百四十四章:推心置腹第二百八十八章:了結因果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五百四十八章:取材之道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根腳之說,算有遺策第三百二十一章:亦醉亦夢第一百八十六章:對峙,激鬥第七百二十九章:問題第八百二十七章:真相第八百六十五章:不料之變第八百九十七章:滅世黑火第一百一十八章:實力爲證據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造化毀滅,本無善惡第一百二十二章:受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秩序崩潰之始第六百七十二章:人皇之道源流,闡釋之爭內幕第七百七十九章:白澤的疑惑第一百三十五章:八大正院,入地德觀第五百二十一章:天元之地第七百一十三章:明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純淨白焰,開導內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掀桌子的想法第七百六十三章:吳毅講道第九百六十二章:金雕化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轉機第一百一十章:石碑求法分魂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自救第一百三十七章:道童雲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再見非故人第七百二十八章:對話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天子作宴(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一化千萬,史載非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婚嫁一事第八百八十五章:局中局第八百六十二章:下濟三途苦第四百八十一章:消息妙用抵千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月光甚寒琉璃意(下)第三百零一章:替罪羊,鬼人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七百九十九章:演化神通(二)第一千零四十章:指鹿爲馬爲哪般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前路分歧,豈由己定第六百二十三章:安怡容求見第七百一十三章:明國第九百八十一章:佛印生光第七百零四章:不安的一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西海之下第六百五十六章:巡天日晷蹤跡第九百四十九章:請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莫違誓言第六百五十八章:結果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天子作宴(上)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重歸祖庭日,靈雨含玄機第八百七十八章:四大天王第三百八十六章:蘇俊師承第六百六十二章:吻,破冰第三百六十四章:無鋒重劍第四百七十九章:蹤跡第三百一十六章:真情到底爲算計第五百章:新差使第五百一十七章:影遁妙用之擬化第五百二十六章:先機,深層次目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陰陽之謀第八百一十九章:小心思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人道隱匿,仙道補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古今交接,愈思愈迷第七百五十三章:邪門來歷第四百二十七章:煉殼化氣丹域成第一千三百零五章:坐山觀虎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與虎謀皮,終遭虎噬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南鬥北斗,轉生注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昔日情由,山門來使第八百七十八章:四大天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隱憂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八百四十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風雨飄搖,當世大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五百八十六章:氣運波瀾第一百零一章:法道突破界域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脫軀殼,大解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追亡逐北第四百四十八章:最後一驗,至愛之物第七百四十六章:妖族氣運之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混水愈混第二百零八章:黑甲蟲顯露實力第七百八十五章:迴應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生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初入張府第九百七十九章:談判之日第一百二十三章:蛟龍賜予輕靈果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二百一十章:辭離第六百一十二章:陰陽均衡第八百三十九章:雲天密林,四戰之地第二百零三章:神威倒海術第九百三十八章:不義之財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合乎天道,便爲對否?第六百四十四章:推心置腹第二百八十八章:了結因果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五百四十八章:取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