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水陸大法會

關於邪祟的認定,算是人道與神道的摩擦之一吧!只不過,很快被湮滅了,但是吳毅並沒有因此而小視此事,很快推出了自己的解決手段,以緩和自己與人道之間的矛盾。

首先就是下達神諭,設置祭祀頂格,對於心魔身而言,祭祀用品的多少,其實並不絕對,關鍵是凝練在這些物品之中的信仰之力。

禮物越多,往往意味着對吳毅的信仰越虔誠,所以,這些年來,對輪迴之主的祭祀之物,那是水漲船高,到了百姓勉強維持的地步。

不過,很多王侯貴族買下數十車的禮物,選定大好時日,專門供奉,也未必比得上一個乞丐在走投無路,飢腸轆轆時,分出的半片面包屑,帶來香火信仰,是天壤之別。關鍵還是心誠二字。

王侯們的供奉,取自民脂民膏,他們本身並不涉足生產,數十車與數車,對於他們而言,都是一樣的,即便是浪費了,對於他們而言,也不是特別可惜。

更何況,以此爲名徵取上來的稅收,最後究竟有多少真正進入了祭祀大典,同樣是一個疑問。

當推出祖父等人,建立真正的人道王朝之後,吳毅就幾乎不再直接干涉陽界的事情,否則大可懲處那些人。

一個連給予神祇的供奉都敢與吞沒,你說這人信仰究竟有多麼堅定。

徵收上來的民脂民膏,對吳毅並無好處,相反,因爲在祭祀之中的大肆揮霍,百姓不堪苦楚,最後反倒會罵到吳毅的頭上,誰讓那些王侯是以輪迴之主名義徵收的苛捐雜稅呢?

設置頂格祭祀之後,吳毅繼續下令,凡是生靈祭祀之物,超過時限之後,就可以自行享用,如此一來,不會讓大量的食物浪費。這些食物對吳毅無用,但是對信民而言,卻是生存下來的口糧。

當然,有一日是例外,神誕之日,也就是心魔身證道輪迴之主,成爲上位神之日,那天的祭祀用品,不得自行享用。

前面說到,對神祇而言,信徒進奉的食物多少,雖然凝結其信仰之力,然而並不是絕對,關鍵在心誠。

世間神奇之事在於,吳毅減少了信徒進奉的數量,可能會使得自己的地位下降,在有些人眼中,越會剝削的神祇,證明神力越強大,信仰他就是對的,反之就是僞神。

同時,可能還會引起大量最虔誠的信民無所適從,若是這批人流失了,吳毅可是連哭都沒有哭的地方。

所以,吳毅一方面減少祭祀之物的數量,另一方面,增加祭祀的儀式,使之變得繁瑣,將自己的信仰,徹底融入生靈生活之中,就像呼吸一樣,無時無刻不存在着。

生死乃生民大事,自不必多提,吃飯之前需要先感謝過神靈賜予,還有很多時候,都需要做類似的事情。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消耗信民的時間成本,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的時間成本並不高,相比較與王公貴族,他們的時間的成本,或許會高很多,但是在信仰面前,沒有高低貴賤,只有信仰虔誠與否。

通過消耗他們的時間成本,在他們開始行動的時候,就有源源不斷的信仰之力朝吳毅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爲了規範相關的事情,吳毅專門出了一本《聖訓》,這是類似於回憶錄一樣的存在,開篇便將輪迴之主描繪成爲天地之中誕生的第一個神祇,擁有無盡的法力,創造了萬物,執掌生死,是至高神祇。

在座下,有着稽查善惡的神使,有着運行陰陽五行的神使,還有維持神國穩定的神使,寬厚而好德,無論貴賤,對天地萬靈都是一視同仁,但是同時也嫉惡如仇,對於危害衆生的行爲,給予嚴厲的處罰。

之後,絕大部分內容,都是講述輪迴之主的事蹟,通過他自身的事蹟,而後廣化至衆生的事蹟,起到教化的作用。

最後則是言明,若是依照《聖訓》之中的內容規範行止,那麼死後則是能夠進入神宮之中,不受輪迴之苦。

以前,吳毅不是沒有出過類似的書籍,但是都是散亂,不成體系的篇章,像這次這樣,如此詳細,還是第一次。

裡面的文字,都有吳毅斟酌,說是字斟句酌也不爲過,可不是亂說的,就好像他在成道時向天地發下來的大誓一樣,是受到天地約束的,比如那最後的約定,即便是吳毅本身,也不能夠輕易更改了。

人若是一直處於安逸區之中,哪裡會想到如此多的問題以及解決內容,都是需要受到外界刺激的。

很多人在研究某一段時間的事蹟時,偶然發現此事,就天真地以爲,只有在某一個國家,或是某一個時期,會有這種情況,實在是管中窺豹,以蠡測海。

事實上,王朝如此,神宮如此,甚至於,整個諸天大勢,也是如此,大亂之後有大變,越是大變,越是有大的改革。

這一回,若不是祖父提倡廢除淫祀,打擊面過廣,觸及輪迴之主神廟的利益,斷然沒有這麼多的措施涌現。

與此同時,因爲人道王朝擁有無與倫比的統籌能力,在一整個王朝面前,單一的神廟,根本無法抵禦,同樣是在危機面前,明月界陽界之中的神廟,開始有秩序的聯繫起來,選定了一個日子,準備舉辦水陸大法會。

這場水陸大法會,之所以能夠舉辦,其實背後的原因有許多,不止於之前的一條,還有兩個很關鍵的原因。

第一,明國出現了一個大法師,法號喚作塵心,得輪迴之主夜授《聖訓》,既而轉述出來,使衆生得以瞻仰尊神偉業。

對,這個叫做塵心的,正是吳毅的棋子,而且說是決定全局的棋子也不爲過,吳毅打算將他培養成爲自己在陽界的代理人。

第二,這場規模宏大的水陸大法會,背後還有政治的考慮與博弈。

單是水陸大法會舉辦的地點,前後就來來回回商議過數次。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再見西海龍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地位之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謀事在衆,斷事在獨第七百六十章:南疆之亂第六百二十六章:天城城主銀世傑第二百三十三章:鳳凰遺軀,浴火重生第五百八十二章:書信之威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五百二十三章:得手第一百章:初戰巫修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援引外人,勢同水火第一百八十章:金丹九品,暗流浮現第八百九十章:器靈之問第七百三十一章:假如吳毅是巫修,如何抓住遁去之一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七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轉機第九百七十章:氣運金龍之逆鱗第六百四十二章:解第五百六十七章:監獄新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德不配位,化道祭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天子病,帝國亂第四百八十章:孔道第六百三十三章:元熙妖化,吳毅出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入世之謀,化劫之謀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七感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再見西海龍宮第六百四十八章:巡天日晷第七百七十二章:便宜行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轉機第一百九十八章:林下沼老鱷威風第八百三十六章:五詔來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沉淪虛無,意外流放第七百七十五章:閒話大羅第三百五十七章:要挾第五百五十一章:月琉璃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守護神石,天外之意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劫氣成紋理,偵知曉天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混沌之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秘密立臣之法第三百七十六章:姬殤之難第八百五十八章:孟蘭盆經第四百九十八章:解藥第四百八十二章:廟算,動員第十五章:鬥靈鬼誰笑最後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六百一十九章:元熙的災劫第四十八章:破而後立變故生第七十九章:端倪現氣道五變第四百九十四章:脫劫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九百八十一章:佛印生光第五百九十四章:中人之語,炎玄天池第七百一十一章:意外好處第四百零八章:難亦易第七百一十章:階段九百零一章:天魔繚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天魔避退(上)第七百二十一章:對弈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劫運周旋第一百七十三章:萬計史書,閣主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先鋒第六百三十四章:丹明之亂,前後因由第一百三十八章:李固族兄第三百四十二章:演示,陪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初入張府第五百二十二章: 姬瑩意志第五百二十一章:天元之地第六百一十二章:陰陽均衡第六百八十三章:仙人賞賜第七百五十二章:玉甲屍第七百八十三章:天變真兇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二百二十九章:法會啓,鳳凰現第三百七十一章:不同第八百一十六章:異時空焚皇第一千零二十章:渡化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九十五章:女兒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起道歌,明心志第七百五十章:無靈侵奪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天舟之主的驚訝第一千零三章:借水爲兵,大破敵陣第四百一十八章:罪不至死第一百一十一章:綠竹林,綠竹王第七百五十章:無靈侵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玉璽引劫第九百三十二章:七色王朝第八百五十章:愛得愚蠢第九百二十四章:看破詭計第一千三百六十章:黑甲蟲之謀第八百五十三章:六塵觀出世入世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謀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故人依稀,太虛之氣第四百六十章:焚滅白焰第八十四章:打發厭物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神君降臨第一千零七章:再次出征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再見西海龍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地位之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謀事在衆,斷事在獨第七百六十章:南疆之亂第六百二十六章:天城城主銀世傑第二百三十三章:鳳凰遺軀,浴火重生第五百八十二章:書信之威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五百二十三章:得手第一百章:初戰巫修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援引外人,勢同水火第一百八十章:金丹九品,暗流浮現第八百九十章:器靈之問第七百三十一章:假如吳毅是巫修,如何抓住遁去之一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七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轉機第九百七十章:氣運金龍之逆鱗第六百四十二章:解第五百六十七章:監獄新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德不配位,化道祭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天子病,帝國亂第四百八十章:孔道第六百三十三章:元熙妖化,吳毅出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入世之謀,化劫之謀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七感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再見西海龍宮第六百四十八章:巡天日晷第七百七十二章:便宜行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轉機第一百九十八章:林下沼老鱷威風第八百三十六章:五詔來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沉淪虛無,意外流放第七百七十五章:閒話大羅第三百五十七章:要挾第五百五十一章:月琉璃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守護神石,天外之意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劫氣成紋理,偵知曉天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混沌之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秘密立臣之法第三百七十六章:姬殤之難第八百五十八章:孟蘭盆經第四百九十八章:解藥第四百八十二章:廟算,動員第十五章:鬥靈鬼誰笑最後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六百一十九章:元熙的災劫第四十八章:破而後立變故生第七十九章:端倪現氣道五變第四百九十四章:脫劫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九百八十一章:佛印生光第五百九十四章:中人之語,炎玄天池第七百一十一章:意外好處第四百零八章:難亦易第七百一十章:階段九百零一章:天魔繚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天魔避退(上)第七百二十一章:對弈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劫運周旋第一百七十三章:萬計史書,閣主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先鋒第六百三十四章:丹明之亂,前後因由第一百三十八章:李固族兄第三百四十二章:演示,陪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初入張府第五百二十二章: 姬瑩意志第五百二十一章:天元之地第六百一十二章:陰陽均衡第六百八十三章:仙人賞賜第七百五十二章:玉甲屍第七百八十三章:天變真兇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自守,迴歸第二百二十九章:法會啓,鳳凰現第三百七十一章:不同第八百一十六章:異時空焚皇第一千零二十章:渡化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九十五章:女兒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起道歌,明心志第七百五十章:無靈侵奪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天舟之主的驚訝第一千零三章:借水爲兵,大破敵陣第四百一十八章:罪不至死第一百一十一章:綠竹林,綠竹王第七百五十章:無靈侵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玉璽引劫第九百三十二章:七色王朝第八百五十章:愛得愚蠢第九百二十四章:看破詭計第一千三百六十章:黑甲蟲之謀第八百五十三章:六塵觀出世入世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謀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故人依稀,太虛之氣第四百六十章:焚滅白焰第八十四章:打發厭物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神君降臨第一千零七章:再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