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勢

常榮的葬禮是南宮玉一手操辦的,常虎早已被悲傷和困惑擊垮。這是第二次了,南宮玉十六歲了學的東西也多了,而且常榮應該是富貴出身,加上做了十幾年大將,廣軍功賞賜就非常多,所以頗留下了一筆可觀的積蓄給二位少年,所以辦的比當年師傅的正規和風光多了,南宮玉沒有門戶之見,僧人道士能請的都請了過來,完完整整在家超度了七天,最後常榮這位當年的名將頂天立地的漢子被葬在清泉縣蟠龍山那塊清泉最好的墓地裡,長久安眠。常虎這次受打擊很大,一個多月後才完全恢復過來,南宮玉自覺的擔當起了家長職責,二人仍像常榮在世時那樣,清晨起來練功,讀書,下午則深入“羣衆”中去,聽書嘮嗑。。。恬靜而稍顯平庸的生活着。

人們常說“時也命也”,如果沒有隨後發生的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這二位少年雖世俗上說揹負着血海深仇,但由於仇人不是虛無縹緲就是前事已是過眼雲煙,可能也就得一個“震三鄉”或“立地太歲”這樣的綽號平和和平庸的過完一生。這個改變了二人一生的震動天下的大事起始於常榮去世三個月後,也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文帝陳德慶駕崩,按遺詔皇上最小的第五個兒陳瑞風登上了皇位,並改年號爲永盛。這個被後世謂爲 “武帝”“大帝”的雄主初登帝位時僅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明眼人都能感覺得到,大夏帝國又要處於一場腥風血雨之中了。

永盛二年年中,大夏中部曲州海山的莽莽山林中有一座青磚綠瓦的玄宗寺院,在這個中等規模的寺院中,一間質樸的禪房裡有兩位僧人正在討論已劍拔弩張的天下形勢。先開口是一位黑鬚壯實的中年僧人“師傅,爲什麼近些時日玄門非常刻意的宣傳中立的態度呢?”,在他對面坐在蒲團上的枯瘦老僧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擡眼望向前方,定定的,彷彿穿透了寺院的牆壁,茂密的叢林,海山。。。“我們腳下的土地盤古大地是億萬年形成的,它屬於華族六千年了,即便算我們玄門掌控天下也已千年,而所謂大夏不過百年。”老僧轉回目光看了看那名中年僧人“廣成,記住,我們玄門最大的敵人就是巫門,它現在在盤古大地好像絕跡了,但在戎羌化身黃教成爲戎羌國教。雪罕是大夏頭號敵人,可能沒有錯,但對於華族,數千年來的敵人只有戎羌,一百年前大夏太祖陳正淳在牧荒大戰中擊潰了戎羌大軍,戎羌帝霸圖蘇被陣斬,所以玄門支持他回軍後推翻前朝建立大夏。一百年了,今年年中霸圖蘇的玄孫霸先功取得了馬王城之戰的勝利,因霸圖蘇暴死所造成的戎羌百年內亂趨於結束,已經可以預見數年後我們的西鄰那個暴虐龐大的戎羌帝國就要實現統一。市井腳伕都知道戎羌的國策就是征服肥沃的盤古大地,那麼數年後誰來抵禦呢?”“優勝劣汰,能者居之。”

永盛二年年末時分,以燕王爲首,封地位於幷州的晉陽王,封地位於滄州的樂陵王,位於邢州的平鄉王,共四王打着“新皇矯詔,還位於皇長子”的名號同時起兵作亂,一時間幷州、邢州、滄州以及鄰近的青州戰火連連,而燕王勢力所在的冀州、幽州和滅掉雪罕改爲的寒州,經其經營多年,幾乎已整體納入了他的麾下,成了其戰事的後勤基地,當然叛軍主力也是他的部隊,這包括一支戰力恐怖的完整的鎮北軍,以及這十多年精心培育的二十萬新軍和十萬雪罕騎兵,總兵力五十萬。

這燕王幾乎是全天下青年才俊的偶像,他是先皇的幼弟,母親生他時難產死亡,從小他就生活在比他大十五歲的長兄的太子府,十八歲成人後被封爲燕王,開始掌轄鎮北軍與雪罕作戰,開始那是非常艱苦卓絕的,三年後,嶺東大捷,徹底扭轉了大夏和雪罕的局勢,皇上特旨讓其回長安誇功報捷,當年燕王僅僅二十一歲,白馬金甲,英姿勃發,引得偌大的永安舉城歡迎,更驚擾了無數少女的心境,激起了無數少年的雄心壯志。而且這一景象被宮廷畫師畫成了一副“燕王誇功報捷圖”經各路畫師臨摹後傳遍大夏七十二州廣漠的土地。

榮昌十二年,燕王帶着已經成爲大夏第一精銳的鎮北軍滅掉了跟大夏糾纏了近百年的宿敵雪罕,其英武的名聲更是達到了頂峰,大夏各州各府各縣的茶館裡的說書人不會一段燕王剿滅雪罕列傳,你都沒資格開書。不過,也就是那個年代開始,各個渠道向先皇不斷報告燕王蓄兵謀反,可先皇對這個自小在自己府中長大的幼弟信任至極,而且早期派人明察暗訪了一些時日確也無法得到相關證據,後來,源源不斷的告發不但得不到先皇的重視,到最後竟然成了朝會上二人調侃的話題“很多人跟朕說你要謀反”“臣弟反任何對皇兄不敬之人”“你在編練新兵?”“是啊,臣弟願確保皇兄的天下堅如磐石!”“好!有吾弟鎮守邊境,朕是真正的心安啊,哈哈哈”你看看。。。可能真是與大哥感情深厚,這燕王其實早已經羽翼豐滿,但確實沒有任何出格的行動,但新皇登基後就不同了,他少年時就名滿天下,怎會沒有一顆掌控天下之心呢?什麼還位於皇長子,其實誰登基他都會反的,他的箭在弦上已經很久了。

燕王五十萬大軍加上三王的十幾萬部隊,以及寒、冀、幽三州的地方部隊,兵力總計達八十萬,在早已成熟不能再成熟的謀劃之下,不出月許,就一舉佔領了寒、冀、幽、滄、邢五州的全部和幷州的大部,並且一部已經深入青州,而作爲總先鋒的十萬雪罕騎兵的目標直指幷州重鎮河東府,因爲拿下河東府,燕王的大軍就可劍指那座雄城-永安了。

吸取前朝被內部瓦解的教訓,大夏從來沒有放鬆對永安城的拱衛,河東、河西、渭北、渭南四府環繞永安,駐有重兵,並且由皇上非常信任的級別很高的四安將軍統轄。此時面對十萬雪罕精銳騎兵的就是鎮守河東府的安東將軍程子懷。程將軍是一位老將,年近花甲,他統率着的部卒有四萬步兵八千騎兵,畢竟是和平年代,在一個內陸城市,應該算的上重兵了。

永盛三年正月二十二,河東大戰隨着一聲馬嘶開始了血肉搏殺.守城可不是城門一關死守城牆,那樣對方完全可以一部困城,一部繞城而過殺向永安了,所以這種護衛型的城防,城前野戰是必不可少的。依託城牆,精心佈陣,奮勇搏殺,程老將軍用自己的性命和三萬多士卒的生命頂住了對方連續十二天換班不間斷的攻擊,也堪堪等來了衛將軍親自統轄的各處急急拼湊出來的十二萬援軍,同樣死傷慘重疲憊至極的雪罕騎兵出現了潰敗跡象,好在這時,那個被燕王私下稱爲“蠢驢”的晉陽王帶着五萬部隊終於擺脫了小股幷州州府部隊的襲擾趕到了本應十天前就該殺到的河東府,雙方只好駐營對壘,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消耗戰。

西進受阻,南下的部隊在一路高歌猛進中也終於止步於青州中部,幾經搏殺,終也成了對壘態勢。形式發展到這樣,並沒有出乎燕王以及他的頭號幕僚軍師闞秋的預料,大夏帝國並不是危卵,想要一擊而潰是不可能的,既然沒能突襲得手,那麼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合攻下的土地,只有穩定的兵源和物資供應,才能在此相持中,尋隙取得最後的勝利。寒州廣博的土地是燕王最堅實的基地,並、邢、滄以及青州北部因爲前一段主要是突進,所以許多城鎮被繞城而過,現在需要派出部隊清繳,而冀州幽州這兩個燕王的老根據地絕大多數府縣早在戰前都已在掌控之下了。絕大多數同樣表示仍然有異類出現,比如地處冀州西北的清泉縣。

第二百零七章 京兆尹的部隊第三卷(57)紫玉第二卷(101)故地第三卷(38)陷阱第三卷(36)逃到永安第八十八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承平公主第四章(22)大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飛蝠幫第二卷(91)熟悉第二卷(53)援軍第四章(24)博陘關第三章(72) 受困第二百零三章 玄俗之戰第三章(71)勝利第三卷(54)怪猴第一百八十九章 耳目第二卷(38)江南行第二卷(66)臥底第一百二十八章 向陽而生第八十三章 桐驪院第一百八十四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坑第三卷(7)白夜城第二卷(3)初入南荒第三十五章 巡察古寺村第一百一十六章 藏經總閣第一百四十四章 四凶之追命索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項家刀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治療第三十五章 巡察古寺村第一百七十九章 周道德第二卷(37)京城社交第四十九章 護教騎兵第六章(31)攪動永安第七十九章 異動第三卷(45)逃亡第一百零八章 妖兵第二卷(12)衝出山谷第二卷(26)巫門木城第四章 (15)出永安第一百九十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坑第五十七章 盡力而爲第三卷(8)陳思並第一百三十九章 七星學院第三卷(34)清環第一百七十六章 圍堵國教寺第一百章 對手第二卷(100)清溪竹林會第四章(17)北境門第五章(02)荒原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陽鎮第五章(06)泄密第三卷(34)清環第三卷(70)霹靂彈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察御史第三卷(50)海上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生擒李泰第二百零三章 玄俗之戰第六章 兩個孤兒第三卷(22)信念第二十二章 陽山縣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捕快鮑賬房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教寺慘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走出三聖山第六章(3)幫手第七十八章 慘景第三卷(6)馬匪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陽鎮第三十三章 舊事 (1)第二卷(73)陷阱第三卷(28)回到大夏第二卷(6)常大星第三章(73)平海號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家宴第一百五十章 追入天坑第三卷(63)夜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兄們第一百七十八章 丞相王普第三卷(67)鬼島鎮魔塔第一百二十八章 向陽而生第五章(28)花田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察御史第五章 將軍常榮第六章(15)見面第四章 (16)丞相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六社第五章(8)全軍出擊第三卷(34)清環第二百一十七章 獎懲(2)第四章(23)卞水麻三第三十七章 苦寺第一百一十七章 閣中論道第二百零一章 四哥洪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凌第二十一章 悍匪第二卷(32)南下第九十七章 玄道新秀第二卷(23)夜話
第二百零七章 京兆尹的部隊第三卷(57)紫玉第二卷(101)故地第三卷(38)陷阱第三卷(36)逃到永安第八十八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承平公主第四章(22)大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飛蝠幫第二卷(91)熟悉第二卷(53)援軍第四章(24)博陘關第三章(72) 受困第二百零三章 玄俗之戰第三章(71)勝利第三卷(54)怪猴第一百八十九章 耳目第二卷(38)江南行第二卷(66)臥底第一百二十八章 向陽而生第八十三章 桐驪院第一百八十四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坑第三卷(7)白夜城第二卷(3)初入南荒第三十五章 巡察古寺村第一百一十六章 藏經總閣第一百四十四章 四凶之追命索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項家刀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治療第三十五章 巡察古寺村第一百七十九章 周道德第二卷(37)京城社交第四十九章 護教騎兵第六章(31)攪動永安第七十九章 異動第三卷(45)逃亡第一百零八章 妖兵第二卷(12)衝出山谷第二卷(26)巫門木城第四章 (15)出永安第一百九十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坑第五十七章 盡力而爲第三卷(8)陳思並第一百三十九章 七星學院第三卷(34)清環第一百七十六章 圍堵國教寺第一百章 對手第二卷(100)清溪竹林會第四章(17)北境門第五章(02)荒原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陽鎮第五章(06)泄密第三卷(34)清環第三卷(70)霹靂彈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察御史第三卷(50)海上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生擒李泰第二百零三章 玄俗之戰第六章 兩個孤兒第三卷(22)信念第二十二章 陽山縣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捕快鮑賬房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教寺慘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走出三聖山第六章(3)幫手第七十八章 慘景第三卷(6)馬匪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陽鎮第三十三章 舊事 (1)第二卷(73)陷阱第三卷(28)回到大夏第二卷(6)常大星第三章(73)平海號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家宴第一百五十章 追入天坑第三卷(63)夜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兄們第一百七十八章 丞相王普第三卷(67)鬼島鎮魔塔第一百二十八章 向陽而生第五章(28)花田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察御史第五章 將軍常榮第六章(15)見面第四章 (16)丞相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六社第五章(8)全軍出擊第三卷(34)清環第二百一十七章 獎懲(2)第四章(23)卞水麻三第三十七章 苦寺第一百一十七章 閣中論道第二百零一章 四哥洪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凌第二十一章 悍匪第二卷(32)南下第九十七章 玄道新秀第二卷(23)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