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底氣是足足的!

一支真正的百戰精銳是什麼樣的?

至少在這個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一支可以在陸地上縱橫的強大軍隊,應該用以下這幾方面的優勢。

首先是一支強大的騎兵!包括用於衝擊的重騎兵和用於偵察、騷擾、控制戰場的輕騎兵。

因爲這個時代的戰役,都是由綿延的前哨戰掀開序幕的。無數支輕騎兵小隊,會在各自的主力部隊出現在戰場前,反覆糾纏、試探、對衝、拼殺。而在這一系列衝突中佔據上風的一方,就能最大限度控制戰場,遮住對手的視線,掩護己方主力展開。

而重騎兵在這個時代的戰場上,往往扮演着一錘定音的角色!

大炮轟擊、步槍射擊、萬箭齊發、步兵之間的結陣而鬥,往往都是爲了重騎兵的衝鋒進行鋪墊。當交戰的一方在敵人的炮火、步槍、弓箭和步兵廝殺的輪番打擊下陷入混亂,就輪到身披堅甲,手執長槍的重騎兵們上場了。

如果沒有重騎兵可用,僅僅依靠步兵進行衝擊,也許可以取勝,但也取得最大的戰果是不大可能的。

而如果對方擁有不錯的騎兵,那麼炮兵和步兵們能夠取得的勝利成果又得狠打一個折扣了。

在輕重騎兵這兩方面,大清朝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

因爲所有的八旗滿洲都是輕、重、步、射四合一!八旗蒙古也都是騎兵,八旗漢軍也有相當一部是馬隊。

在總數二三十萬的清兵當中,能上馬作戰的,怎麼都在十萬左右!

而跟隨豪格南下的正藍、正紅、正黃、鑲黃四旗滿漢大軍之中,能上馬廝殺的漢子,怎麼都不少於兩萬之數!

其次則是炮兵!

現在支撐起熱兵器軍種大半江山的不是火繩槍或是還沒有成熟的燧發槍,而是火炮!

用來抵抗騎兵衝擊的密集步兵方陣,在面對新式大炮轟擊時非常吃虧的......所以沒有騎兵優勢的一方,就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炮兵,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列陣而戰的時候扳回一些劣勢。

如果既沒有強大的騎兵,又沒有佔據優勢的炮兵,那就別想什麼野戰了。

即便能擺出再好看的莫里斯方陣,在清軍的大炮和騎兵面前,也不過是炮灰和獵物罷了。

在炮兵尚可以支撐起局面的情況下,引入了歐式戰法,大量裝備了火銃的步兵,只要運用得法,他們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

而參加大明崇禎十八年鳳陽會戰的明清兩軍,在騎兵、炮兵、步兵這三方面,則是各有千秋。

清軍自然擁有騎兵方面的壓倒性優勢,所以從江北大營北上的明軍,只能在大軍附近勉強支撐起一個騎兵搜索幕——這還是依託着主場優勢和淮南衆多的河流才得以實現的。

在炮兵方面,清軍擁有大量的紅夷大炮,實力不弱。可朱慈烺的新軍卻有一批西洋炮手和他們手把手教出來的新軍炮手,雖然在火炮的口徑上吃虧(主要是三磅團炮),但是技術上的優勢明顯,還是可以佔據一點上風的。

而在步兵方面,由12個模範團加上8個普通步兵團組成的新軍北上軍團當然是擁有絕對優勢的。

光是20個團的五萬大軍,就能在數量上壓倒豪格了,況且12個作爲主力的模範團都完成了“莫里斯戰術”的訓練,火銃和長槍的裝備比例達到了一比一,總共配備了近12000支鳥銃和斑鳩腳銃!

火力之強大,根本不是以綠營兵爲主的清軍步兵可以抵擋的......這也是朱慈烺敢於決戰的底氣所在!

朱慈烺有底氣,他的對頭豪格當然也是底氣十足!

現在豪格的中軍大營,就設在濠水東岸,和鳳陽城的東面城牆相聚不過五六裡地。這是一個騎兵大營,通路開闊,控制範圍極大,哨騎放得很遠。大營旁邊就是濠水,不僅可以作爲依託,而且還方便放馬飲馬。大營東側也沒深溝高壘,只是挖了一道淺淺的壕溝,用挖出來的泥土壘了一道胸牆。

壕溝和胸牆起自緊挨着鳳陽城的臨淮縣城外,止於濠水的支流東濠水,全長有十幾裡。這道壕溝加胸牆的防線是用來隔絕臨淮縣城和鳳陽之間聯絡的——臨淮縣城顧名思義就是緊鄰淮河的,城北就有臨淮碼頭,城池有改了棱堡,還是江北總督、鳳陽巡撫侯恂駐紮之地。臨淮往東,依着淮河還有五河、泗州、盱眙三個棱堡,而黃得功的大軍現在就擺在泗州和盱眙。

所以在豪格、鰲拜等人看來,明軍的援兵多半是沿着水路從臨淮方向過來的。因此纔在渡淮之後,馬上繞到鳳陽城東,控制了濠水,佈下了大營,還挖了壕溝,壘了胸牆,甚至還準備在濠水和淮河交匯處修建炮壘——這處炮壘距離鳳陽城東北角也不算遠,也就三四里地的樣子。

因此架設在那裡的紅夷大炮不僅可以封鎖淮河,還可以用來轟擊鳳陽城!

而在鳳陽東南方向上,豪格和鰲拜卻沒有修築什麼工事,完全靠着騎兵進行警戒和封鎖。以八旗騎兵的能力,敵人隔着老遠,就能被他們發現。如若來的也是騎兵,自有八旗鐵騎對付。要是大隊步卒從東南陸路逼近,呵呵,那可就是找死了!

除了這處中軍大營,豪格還在鳳陽城南的明皇臨設了前軍大營,又在鳳陽城西的長淮衛城以南設了後軍大營。分別由孔有德和尚可喜負責率部把守。

另外,在長淮衛城東南,鳳陽城西北處,也修了一座炮壘,同樣可以封鎖淮河,轟擊鳳陽城牆。

三座大營,加上修築在長淮衛東南和濠水口的兩處炮臺,便將鳳陽城團團包圍起來了。

因爲鳳陽城並沒有堆成棱堡,城牆又年久失修,還在崇禎八年的時候被高迎祥的兵馬破壞了一次,所以根本擋不住三四十門紅夷大炮的轟擊!

所以豪格和鰲拜這個時候,都覺得他們已經立於不敗了......哪怕不能把朱慈烺的大軍從南京吊出來暴揍,只要用紅夷大炮把鳳陽城推了,也是一場了不得的大捷了!

此時營地當中,正是一片人喊馬嘶。幾隊撒出去警戒的哨騎不知怎麼,一塊兒飛奔回來了。包衣奴才們拉着跑乏了的戰馬去濠水邊上散步收汗,然後卸了馬鞍細細刷馬。八旗老爺們有的卸了棉甲,尋一片陰頭喝水擦汗。三個帶隊的牛錄章京卻不及卸甲,就往豪格的中軍大帳飛奔過去。向守帳的白甲兵出示了令旗,然後就被放了進去。

豪格和鰲拜都在大帳裡面,鰲拜在研究《論語》——現在孔子可以保佑刀槍不入了,鰲拜當然要讀《論語》了,而怕熱的豪格一身單薄的行裝,正坐在那裡看着滿達海讓人送來的塘報。這些塘報的內容不僅和淮北戰事有關,有些還通報了山東、徐州方向上的戰況——多鐸這回終於把曲阜城給包圍起來了,也不是完全圍死,只是在曲阜城的東南西北各修了一個大營。

但與此同時,多鐸又在曹州遇上了麻煩!曹州一帶的明軍總兵李化鯨、副將宮文彩都頑固得很,四面被圍了也不願意歸順,反而不斷襲擊清軍控制的地盤,惹得多鐸非常惱怒。所以就派了固山額真博洛率部去曹州、鉅野、嘉祥一帶徵討。

就在豪格對多鐸遇上的麻煩有點幸災樂禍的時候,他麾下正藍旗的三個牛錄章京飛步走了進來,打了個千兒,然後其中一人大聲稟報:“稟王爺,奴才等在大槍嶺、皇甫山、石固山一帶遇上了尼堪的大隊騎兵!”

第787章 大清好叔侄第1466章 天主有孝子第1482章 好大的圈套第1005章 新大陸客運公司(求訂閱)第214章 脅從們,你們要戴罪立功啊!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內容和139章發顛倒,已經更改)第1921章 一隻肉夾饃引發的血案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1474章 不能兄弟相殘怎麼辦?第531章 李先帝啊,你要假裝活着 下第675章 深藏不露朱慈照第2240章 逆子越來越多了!第六十六章 代表大明感謝您(求推薦票)第996章 我們的西太平洋 下(求訂閱)第595章 北伐去也!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1112章 神棍的子孫(求訂閱)第1011章 朝會怎麼變成了招股會?(求訂閱)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2076章 韃子加鬼子等於無敵?第1671章 額們最忠心了!第343章 東林乎?閹黨乎?第1314章 一考訂終身——面試很難啊!第170章 李巖,你咋還活着呢?(十四更,拜求訂閱)第428章 大清炮隊,孔子保佑第595章 北伐去也!第268章 這纔是好君子啊!第2006章 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出兵燕山了!第1101章 都來給大明當走狗吧!(求訂閱)第1435章 綁票入洞房!第1616章 共興盛世,工業革命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1271章 如何成爲忠烈——迎明王第1120章 薩摩河谷(求訂閱)第2028章 天既生黃臺吉,何苦再出朱由檢第1242章 我們結盟吧!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2043章 怎麼又沒錢了?逆子你什麼時候才長大啊?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2049章 朕真有天命,因爲朕有大道!第2004章 新年新氣象,詐降又詐和第2055章 天下是天下人,所以天下人得出錢出力啊!第2263章怎麼就立憲了呢?第1290章 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第2053章 大儒,個個都是大儒啊!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1398章 大爭之世第1567章 帳中對,三分天下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1976章 黃臺吉,你要挺住啊!第124章 李巖請放心第434章 城破一半也是破啊(第一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1074章 多尼卒了(求訂閱)第1057章 不好,明軍要打盛京了!(求訂閱)第938章 苦果真甜啊!(求訂閱)第1757章顫抖吧,胖福王!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1598章 兄弟姐妹一家人啊!第1206章 這是公主的拖鞋(求訂閱)第2250章 崇禎三十八年啦!第1881章 逆子,你來監國!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261章 人去哪兒了?第1116章 日本難民(求訂閱)第422章 父皇,咱們比趙構可強一點了第839章 瞎貓和死耗子的緣分第1807章 三十六路反王少了誰?第1038章 多爾博,是誰陷害你的?(求訂閱)第1132章 大皇帝呼圖克圖(求訂閱)第585章 大明貸王第886章 再搞一個蒙古大汗吧!(求訂閱)第855章 什麼?大清沒了! 三(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敵在天津衛 五(求收藏,求推薦)第2252章 你是明治,你有野心!第1146章 島津詐降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665章 有特大利好!第1754章燕山就是祁山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2148章這就是海權!第821章 去中原吧!(求月票,求訂閱)第1275章 如何成爲忠烈——可喜小心第1682章 咱們到大同府再談!第1561章 大明統一之日!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1210章 天朝的救兵是要收費的!(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曹公公,本宮最信任你了(求推薦)
第787章 大清好叔侄第1466章 天主有孝子第1482章 好大的圈套第1005章 新大陸客運公司(求訂閱)第214章 脅從們,你們要戴罪立功啊!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內容和139章發顛倒,已經更改)第1921章 一隻肉夾饃引發的血案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1262章好像還是資本主義比較壞!第1474章 不能兄弟相殘怎麼辦?第531章 李先帝啊,你要假裝活着 下第675章 深藏不露朱慈照第2240章 逆子越來越多了!第六十六章 代表大明感謝您(求推薦票)第996章 我們的西太平洋 下(求訂閱)第595章 北伐去也!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1112章 神棍的子孫(求訂閱)第1011章 朝會怎麼變成了招股會?(求訂閱)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2076章 韃子加鬼子等於無敵?第1671章 額們最忠心了!第343章 東林乎?閹黨乎?第1314章 一考訂終身——面試很難啊!第170章 李巖,你咋還活着呢?(十四更,拜求訂閱)第428章 大清炮隊,孔子保佑第595章 北伐去也!第268章 這纔是好君子啊!第2006章 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出兵燕山了!第1101章 都來給大明當走狗吧!(求訂閱)第1435章 綁票入洞房!第1616章 共興盛世,工業革命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1271章 如何成爲忠烈——迎明王第1120章 薩摩河谷(求訂閱)第2028章 天既生黃臺吉,何苦再出朱由檢第1242章 我們結盟吧!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2043章 怎麼又沒錢了?逆子你什麼時候才長大啊?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2049章 朕真有天命,因爲朕有大道!第2004章 新年新氣象,詐降又詐和第2055章 天下是天下人,所以天下人得出錢出力啊!第2263章怎麼就立憲了呢?第1290章 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第2053章 大儒,個個都是大儒啊!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1398章 大爭之世第1567章 帳中對,三分天下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1976章 黃臺吉,你要挺住啊!第124章 李巖請放心第434章 城破一半也是破啊(第一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1074章 多尼卒了(求訂閱)第1057章 不好,明軍要打盛京了!(求訂閱)第938章 苦果真甜啊!(求訂閱)第1757章顫抖吧,胖福王!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1598章 兄弟姐妹一家人啊!第1206章 這是公主的拖鞋(求訂閱)第2250章 崇禎三十八年啦!第1881章 逆子,你來監國!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261章 人去哪兒了?第1116章 日本難民(求訂閱)第422章 父皇,咱們比趙構可強一點了第839章 瞎貓和死耗子的緣分第1807章 三十六路反王少了誰?第1038章 多爾博,是誰陷害你的?(求訂閱)第1132章 大皇帝呼圖克圖(求訂閱)第585章 大明貸王第886章 再搞一個蒙古大汗吧!(求訂閱)第855章 什麼?大清沒了! 三(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敵在天津衛 五(求收藏,求推薦)第2252章 你是明治,你有野心!第1146章 島津詐降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665章 有特大利好!第1754章燕山就是祁山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1672章 五年平遼,錢從哪兒來?第2148章這就是海權!第821章 去中原吧!(求月票,求訂閱)第1275章 如何成爲忠烈——可喜小心第1682章 咱們到大同府再談!第1561章 大明統一之日!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1210章 天朝的救兵是要收費的!(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曹公公,本宮最信任你了(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