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想殖民,又不會做生意怎麼辦?(求訂閱)

“馬總督,”李繼成聽着布魯斯.範.迪門把馬特索爾科的話翻譯成了漢語,突然開口打斷道,“那個海外殖民地有什麼用啊?那麼老遠的,也不好控制,辛辛苦苦打下來,最後出了逆賊,自建一國,那不就雞飛蛋打了嗎?”

布魯斯聽着他的話,心想:你自己背信棄義,於是也懷疑他人會背信棄義嗎?果然是強盜之國啊!

心裡這麼想,但是嘴上還是老老實實的把皇太孫的話翻譯成了荷蘭語。

馬特索爾科則非常認真的替大順國想了想,然後說:“大明帝國似乎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了,所以纔在海外廣建藩屬之邦,並且分封給皇帝的兄弟子侄......”

“這個辦法......”李繼成不大願意,大順的李氏皇族現在人口也不少了,李自成自己沒兒子,但是有侄子李過(後來變成了李自成的兒子),弟弟李自敬。李過即位當了皇帝,李自敬則被封爲楚王,養在昆明吃喝玩樂生兒子。

而李過和李自敬都有兒子,其中李過有十一個兒子,李自敬有八個兒子,這些兒子中的一部分已經成年,成年的兒子又生了許多兒子!

其中李過的兒子除了李來亨封太子,其餘都是親王。李自敬的兒子則以長子李忠爲世子,其餘封侯。

而太子李來亨的兒子,則是長子李繼成封立太孫,其餘封郡王——將來李來亨當了皇爺,這些郡王還可以升級當親王。

而李家這些王爺們的待遇,可要比朱慈烺給朱家那羣龍子龍孫的待遇好多了——朱慈烺這邊路子多,可以自己努力。李過這邊沒什麼出路,就得養着這幫王爺。所以李家的親王職田都給“一萬石”,郡王給“五千石”,侯給“三千石”。

想到這些“白白給出去”的土地,李繼成就有點捨不得了。如果再讓他出錢出力替這幫總是眼紅自己太子位置的兄弟張羅封國,他可就不願意了,這事兒對他有什麼好處?不僅沒有好處,沒準還有壞處呢!萬一這些兄弟忘恩負義,起兵造反怎麼辦?

“朱慈烺這麼幹有什麼好處?”李繼成問。

馬特索爾科想了想,“可以輸出一些人口,緩解本土的土地緊張。”

土地緊張......李繼成一聽這四個字就腦仁疼!

現在大順朝也遇上土地緊張的難題了!土地就這點,要分一份的人卻越來越多,這樣下去怎麼得了?而要輸出人口,好像也不大容易。

“可是那些人未必願意去那麼老遠啊!”李繼成抱怨道,“緬甸這裡還挺寬敞,又有幾個人願意來?”

馬特索爾科說:“那是因爲沒有厚利引誘,明國那邊商貿繁榮,無論是東去新洲還是南下暹羅、金甌,都是有利可圖,這些年可有不少人在南洋和新洲發了大財。有他們做榜樣,當然有人不畏艱險路遙,跨海而去了。”

說穿了,現在明朝的對外殖民是以資本主義性質的殖民爲主——也就是以經濟利益爲導向的殖民。除了作奸犯科被逮着的流放犯,其他人大多是揣着個發財夢出海的。到地方後,無論是經營農場,捕獵毛皮動物,開辦各種作坊商鋪,還是尋找黃金,目的都是爲了發洋財,而盈虧自負!

而爲了發洋財出去的明朝人當中,就有不少是攥着本錢的主兒,有些是財迷心竅的商人,有些是權貴家裡沒有繼承權(爵位)的學渣兒子。有了他們的本錢和管理,大明朝廷在殖民地的投入就小多了——不僅是投入的本錢小了,管理的壓力也輕了。殖民地距離本土動輒萬里,來回一趟就是一兩年,管理就是個大問題了。

朱皇帝上哪兒找那麼多既能幹,又清廉,而且還不怕苦、不怕死的官員去殖民地管理官有經濟?想想就知道不行,讓人貪沒了他都不知道啊!當然了,他如果想走西班牙式的殖民路線另當別論,但是落在大明手裡的地盤和西班牙人早年撈到的地盤不一樣,沒那麼大油水,必須得投資開發,然後纔能有收穫。

而且大明本土人口太多,眨眼就得兩億了,不是西班牙那樣才幾百萬,所以必須向外輸出,這就需要在殖民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開發。

所以大明的殖民地開發,就不得不依靠萬惡的資本和封建領主了,其中封建主的本錢也得自籌。在這種模式之下,大明朝廷本身對殖民地的投入就非常有限了,對大明朝廷而言,殖民的成本是很低的。

成本很低,才能做大啊!

要是殖民的成本太高,殖民事業就會虧本,虧本擴張是不可持續的。

當然了,這種低成本殖民也不是沒有缺點,它的缺點就是很難控制無利可圖的地盤,而且大明和這些藩國之間是用經濟利益捆綁起來的。經濟利益一致的時候很好,很團結。可是經濟利益一旦發生衝突,那麼早晚得鬧翻。

“不成不成,”李繼成已經在搖頭了,“額不是當奸商的料,額這個實在,不會那些坑蒙拐騙的伎倆。”

大順抑商,自然要突出商人的奸詐了。李繼成打小就被灌輸商人奸詐,工匠油滑,農民本分,士人(府兵)忠勇的概念,所以張嘴就是這樣的話,完全忘記了今天的座上賓馬特索爾科和布魯斯.迪門都是他口中的奸商。

被皇太孫指着鼻子罵奸商,馬特索爾科和布魯斯.迪門當然是很不爽的,他們倆再奸也沒李繼成奸啊!

兩個洋鬼子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都決定要坑李繼成一把了。

“如果皇太孫殿下不會做生意,又想從海上獲利,”布魯斯.範.迪門現在接過了話題,對李繼成說,“那不如去搶吧!”

“搶......”李繼成摸了摸自己的大鬍子,這倒是祖傳的手藝,但他家的這門手藝是在陸地上用的,不是在海上用的,隔行如隔山啊!出海搶東西那是鄭芝龍拿手的絕活。

“可額們不會水戰啊!”李繼成倒也實事求是,“出海就暈,還怎麼搶啊?”

布魯斯.範.迪門聽了這話心想:你們這羣旱鴨子還想當海盜?可別出了海就翻船,都省得朱皇帝派兵滅你們的門了。

“不會水戰沒有關係,”布魯斯.範.迪門說,“其實最佳的劫掠對象就在你們的身邊,有阿拉幹國的水軍就足夠了......如果您還覺得不放心,我們荷蘭還可以提供一些幫助,爲您打造一支足以在孟加拉灣近海活動的海軍。”

“額們的身邊?”李繼成想了想,“你是說大古剌國?”

大古剌國就是在後世的丹那沙林一帶,現在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而是一堆孟族人的小邦國。大順和大明都對他們沒什麼興趣,所以就留着當緩衝了。

“當然不是,”布魯斯.範.迪門說,“您向西看看啊!”

“向西?”李繼成明白了,“你說的是天竺國啊!可是天竺莫臥兒朝兵強馬壯,還有個很能打的奧朗則布,很不好對付啊!額們現在還在和大明交戰,沒有太多的力量可用於西征啊!”

李繼成在妙烏的這些日子,也不是沒有窺視過天竺。但是他蒐集到的信息都告訴他,隔壁的莫臥兒王朝很不好惹!兵強馬壯,明君在朝啊!

布魯斯.範.迪門笑道:“你們中國人不常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嗎?莫臥兒朝好不好惹,奧朗則布能不能打,還得您派出可靠之人去眼見......而在我們荷蘭人看來,奧朗則布皇帝的實力雖然強大,但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因爲他的力量都在陸地上,而且他的野心太大,四面出擊,沒有太多的餘力防守印度漫長而又富庶的海岸線。如果你們想要長期佔領印度的土地,實力也許不足,但是搶了就走呢?”

第437章 血流溪(第四更)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889章 王爺,您到底想不想反明覆清?(求訂閱)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300章 八旗,小心別墮落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13章 紀坤,你去歐洲當大使吧!第二十五章 王公公,咱們去你家搬銀子吧(推薦票)第1584章 有人要搶銀行啊!第1969章 豪貝勒節哀順變,範文寀粉身碎骨(求一波訂閱)第2093章 崇禎帝、新封建(求一波訂閱)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077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第2182章 好日子!第1488章 有個西羅馬也挺好的!第1530章 中國遠征軍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955章 船屁股怎麼爆炸了?(求訂閱)第1446章 限量版崇禎親生郡王第1700章 大明不容侵犯第1190章 發現老師第352章 兵多將廣朱太子第2099章 沒飯吃,都當軍戶吧!(求一波訂閱)第700章 大明朝,小學生第1180章 引狼入室之計第1470章 大明牛仔王(求訂閱)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1113章 女王不讓位,女王想嫁人(求訂閱)第265章 你來當張居正吧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604章 目標,山海關!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581章 皇后要不就給吳三妹當吧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籲推薦票)第755章 宇喜多大老,跟我們走吧!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1519章 現在開始做軍神!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808章 通用大和尚阿濟格第1163章 豬都飛起來啦!第703章 孔林遺寶(求訂閱,求月票)第1528章我們一起開掛吧!第465章 朱慈烺的難題(呼喚月票)第85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一 (求訂閱)第724章 大明也會炮艦外交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1837章 滿洲第一兵法家第1616章 共興盛世,工業革命第1267章 如何成爲忠烈 一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1973章胖諸葛VS女仲達(求一波訂閱)第1022章 西班牙的傻爸爸(求訂閱)第1218章 不是僧格思汗,而是僧國藩!(求訂閱)第1805章 要打遺孀戰爭?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664章 大奸商,大債主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1069章 看在祖宗的份上!(求訂閱)第550章 吃大戶,佔地盤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33章 朱純臣太陰險了!(第四更)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201章 你好,姐夫!(第三更)第2061章 朱由檢的大目標第981章 多鐸,你就是在裝死!(求訂閱)第1976章 黃臺吉,你要挺住啊!第522章 敵在公安縣第211章 有人要謀反?太好了(上暢銷精選加更!)第104章 小心夾棍!(求收藏,求推薦)第1989章 皇后命,前世註定!第1311章 一考訂終身 四(哭求月票)第2068章總督閣下,大明超兇的第1386章小心,別虧哭了!第234章 藩爵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1556章 印度大順帝國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六章 曹公公,本宮最信任你了(求推薦)第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第2045章 逆子,快教爲父賺錢!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697章 大明包圍網第1323章 拆遷啦!(月票來吧!)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1304章 誰家的土豪大象?第1093章 文明圈的擴張(求訂閱)第2196章 不好,銀船來襲!第1977章 黃臺吉要跑?第563章 崇禎是自願的第329章 一片苦心(今天還是五更)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
第437章 血流溪(第四更)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889章 王爺,您到底想不想反明覆清?(求訂閱)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300章 八旗,小心別墮落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13章 紀坤,你去歐洲當大使吧!第二十五章 王公公,咱們去你家搬銀子吧(推薦票)第1584章 有人要搶銀行啊!第1969章 豪貝勒節哀順變,範文寀粉身碎骨(求一波訂閱)第2093章 崇禎帝、新封建(求一波訂閱)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077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第2182章 好日子!第1488章 有個西羅馬也挺好的!第1530章 中國遠征軍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955章 船屁股怎麼爆炸了?(求訂閱)第1446章 限量版崇禎親生郡王第1700章 大明不容侵犯第1190章 發現老師第352章 兵多將廣朱太子第2099章 沒飯吃,都當軍戶吧!(求一波訂閱)第700章 大明朝,小學生第1180章 引狼入室之計第1470章 大明牛仔王(求訂閱)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1113章 女王不讓位,女王想嫁人(求訂閱)第265章 你來當張居正吧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604章 目標,山海關!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581章 皇后要不就給吳三妹當吧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籲推薦票)第755章 宇喜多大老,跟我們走吧!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1519章 現在開始做軍神!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808章 通用大和尚阿濟格第1163章 豬都飛起來啦!第703章 孔林遺寶(求訂閱,求月票)第1528章我們一起開掛吧!第465章 朱慈烺的難題(呼喚月票)第85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一 (求訂閱)第724章 大明也會炮艦外交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1837章 滿洲第一兵法家第1616章 共興盛世,工業革命第1267章 如何成爲忠烈 一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1973章胖諸葛VS女仲達(求一波訂閱)第1022章 西班牙的傻爸爸(求訂閱)第1218章 不是僧格思汗,而是僧國藩!(求訂閱)第1805章 要打遺孀戰爭?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664章 大奸商,大債主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1069章 看在祖宗的份上!(求訂閱)第550章 吃大戶,佔地盤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33章 朱純臣太陰險了!(第四更)第449章 目標,朱慈烺!(第三更)第201章 你好,姐夫!(第三更)第2061章 朱由檢的大目標第981章 多鐸,你就是在裝死!(求訂閱)第1976章 黃臺吉,你要挺住啊!第522章 敵在公安縣第211章 有人要謀反?太好了(上暢銷精選加更!)第104章 小心夾棍!(求收藏,求推薦)第1989章 皇后命,前世註定!第1311章 一考訂終身 四(哭求月票)第2068章總督閣下,大明超兇的第1386章小心,別虧哭了!第234章 藩爵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1556章 印度大順帝國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六章 曹公公,本宮最信任你了(求推薦)第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第2045章 逆子,快教爲父賺錢!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697章 大明包圍網第1323章 拆遷啦!(月票來吧!)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1304章 誰家的土豪大象?第1093章 文明圈的擴張(求訂閱)第2196章 不好,銀船來襲!第1977章 黃臺吉要跑?第563章 崇禎是自願的第329章 一片苦心(今天還是五更)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