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我們要碾壓東虜!(求月票)

“山東、淮北諸軍沿河而進未有必勝,但是由覺華島攻寧遠應該是有把握的!朕就不信多爾袞會對寧遠見死不救......對了,祖可法的奏章上還言及多爾袞預備從關內各旗中抽調八十個牛錄去遼地開墾呢!他能不管寧遠?”

奉天殿西暖閣中,朱慈烺正揹着手站在一張掛在牆壁上的巨大地圖前面,和身後的李巖、吳襄、吳國勇、黃斌卿等四人在說話。

新落成的奉天殿有東暖閣和西暖閣這兩座附屬的樓閣,其中東暖閣是朱慈烺辦公、批閱奏章和召開兩府小朝會的地方。而西暖閣則是朱慈烺處理軍務機要的所在,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大元帥府參謀司的參軍在那裡值班——參謀司大元帥府下的一個衙署,在朱慈烺登基後,撫軍大元帥就進行了一番改組,曾經由朱慈烺擔任的大元帥一職將會長久出缺,同時設立了大元帥府左右軍師這兩個職位,主持大元帥府的日常工作。

左右軍師之下,則是參謀司、軍學司、海軍司、右通政司、武衛司等五司,以及錦衣衛、上直衛等兩衛。

其中參謀司類似後世的總參謀部,長官稱參謀司使,由左右軍師中的一人兼任,現任的參謀司使就是右軍師吳國勇。

軍學司顧名思義是管理軍事教育的,長官稱軍學司使,同樣由左右軍師中的一人兼任,現任的軍學司使是左軍師李巖。

海軍司是管海軍(水軍)的,海軍司使是黃斌卿,目前歸其管轄的仍舊只有長江水師......真正的海軍可不是說建就能建起來的,必須有一個積累水手和發展造船業的過程——而且水手和造船業往往又和海洋貿易的中心港口掛鉤,只有在中心港口,水手和船廠纔會大量聚集。

在眼下的南明,能夠稱爲“中心港口”城市只有廣州、泉州和正在蓬勃發展中的上海。

其中上海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底蘊終究不足,沒有個十年二十年的,也很難替代廣州、泉州成爲天下第一港。

而廣州、泉州又處於南明皇權控制能力的邊緣......也不是說掌控就能掌控的!

泉州姓了鄭,就不必多說了。廣府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曹友義已經帶着二三十萬“討飯糰”去廣府安家,還在人煙稀少的“港深”一帶築城開墾,但是他們的到來,最多也就是震懾一下廣府、肇慶、惠州一帶的土客豪族,連潮汕那邊都不大買賬,活躍在廣東沿海一帶的海商、海賊就更不受控制了......

右通政司管的是軍郵,也就是信息、命令的傳遞。現任的司使是恭順侯吳汝徵。

武衛司管人事的,不過不是管理全部人事,只管軍官任職和調度,不管軍官的升遷、降級和考功——也就是軍官去哪裡任職,由大元帥府武衛司管。而軍官的升降裁汰,由兵部考功司管。

目前掌握武衛司的是從山東回來的李若璉。

錦衣衛還和原來一樣,是個特務組織,由朱純傑控制。

而上直衛則是個管質子的衙門——朱慈烺還是部分採納了《諫封建議政疏》中的建議,實行“官府者官府之,封建者封建之”的政策,對於暫時沒有能力實行流官管理的地盤,採取分封藩主(內藩,臣服大明的藩屬國稱爲外藩)的辦法加以控制。而受封的藩主,就要交出人質,通常是質子,到了南京、武漢後,就授予一個上直衛的官職養(控制)起來。

而藩主的稱號,目前暫時了節度使、宣慰使、鎮守使、藩王、藩國公、藩侯和自治市議事局——這個議事局是個“集體藩主”,不是由自然人,而是由一個集體共同擔任藩主!

可別以爲這種看着像議會民主的制度是朱慈烺從後市抄來的,朱慈烺現在是皇上,纔不會喜歡議會什麼的呢!

這個“議事局”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出現過!是明朝“原生”的制度,出現在徽州,是由一羣鬧事抗稅的士子成立的。起因是徽州府的首縣歙縣單獨承擔了一筆9000匹的“人丁絲絹”(每年都要交),交了200年都沒事兒,結果到萬曆年間鬧起來了,六個縣互相甩鍋,誰都不肯交稅,萬曆下了聖旨協調也不管事。

爲了一年幾千兩稅收的屁事兒,徽州六縣大亂,官府也隨之癱瘓。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士紳組織的議事局,維持徽州局面,並且代表徽州民衆和朝廷討價還價......不過這個徽州議事局並沒有一直開下去,在和朝廷的戶部達成協議後,就自行解散了。

不過紀坤、黃宗羲、顧絳、王夫之他們都知道徽州議事局的事兒,就將之當成了“先例”,夾塞進了《再諫封建議政疏》中——這封上疏是朱慈烺讓他們上的,目的是讓他們幾個“有思想”的傢伙提出一個“封建之”的法度草案。朱慈烺就可以拿着進行修改,然後頒佈施行。

而這個“議事局封建”的夾塞,也沒有被朱慈烺剔除,因爲朱慈烺需要用它去解決澳門問題......這也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

不過和今天洪興皇帝要和幾個手下討論的北伐問題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皇上,寧遠之戰必勝,但多爾袞未必會出兵救援。”吳襄對朱慈烺道,“而淮上、山東諸軍西上,則必敗!”

朱慈烺是不大相信吳襄的軍事水準的,他又看李巖。

李巖道:“陛下,我必勝則虜必敗!以多爾袞、多鐸之能,會打必敗之役?”

“可是......”朱慈烺想了想,“關外是東虜老家啊!其焉能不顧?”

吳國勇插話道:“皇上,您認爲我軍取寧遠一城就能奪了東虜的關外之地嗎?”

“這......總是能阻塞遼西走廊,使關內、關外來往不便吧?”

吳國勇道:“東虜又不是行商之民,往來交通不便又能如何?”

朱慈烺眉頭皺了起來:“如此寧遠之役不可行了?”

“非也,”吳襄搖頭道,“經營覺華島不就是爲了取寧遠嗎?現在覺華島的根基已經牢固,也是時候再進一步了。

Www. тт κan. ¢ O

不過收取寧遠只是平遼之始,不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如果要收復全遼,就必須沿遼西海岸、遼東海岸和遼河兩岸且戰且進,構築棱堡,步步爲營,耗一二十年之功,方可大成。”

“那得花多少錢?用多少兵?”朱慈烺問。

“這個......”吳襄看了看李巖,“臣是兵部尚書,不管軍略調度之事。”

李巖道:“皇上,不是錢多少,兵多少的問題,而是馬的問題!由山海關到金州衛的海岸線不過千里。五十里築一堡也就是二十座堡壘,以沙袋壘之所費幾何?一堡駐兵或1000,或500,二十堡有兵兩萬足以。再輔以精兵一二師,及騎兵數團,就能讓遼東、遼西沿海之地盡歸我有。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數團騎兵了......咱們手頭的兩個騎兵團能離開大隊的步兵和大炮,和東虜的騎兵野戰嗎?

如果我們的騎兵不能單獨和東虜在遼西、遼東的千里戰線上交鋒,處處得依靠步兵方陣和火炮對敵......一二師之精銳怕不夠用啊!而且也很難打出大量殲敵之戰。”

第2123章 大清又要完啦! 一第975章 自古以來的美洲(求訂閱)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981章 多鐸,你就是在裝死!(求訂閱)第1202章 大王息怒(求訂閱)第2010章 天下第一強兵(求一波訂閱)第143章 殺頭了(求收藏,求推薦)第2012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013章 皇帝圈錢啦!(求收藏)第317章 春哥兒,太子妃給誰當啊?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2208章 爺爺,我還想再活五十年!第1869章 去西安闖一闖吧!第911章 清國之終章(求訂閱)第2168章 婚姻大事,必須考試!第2150章 只要太后,不要阿瑪第1494章 它們都在,是全部!第234章 藩爵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麼也叛變了?第86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四(求訂閱)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1131章 碰撞即將開始!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1067章 少年滿萬不可敵!(求訂閱)第955章 船屁股怎麼爆炸了?(求訂閱)第1772章朕是仁君,但你們要知足!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1735章 黃臺吉都慌了!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563章 就想再幹四十年!第1206章 這是公主的拖鞋(求訂閱)第345章 什麼?你要均田?第306章 鄭爸爸來了第154章 感動洪承疇(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1763章天子,皆大盜也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2025章 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第2002章 過年過年,防災減災又一年!第807章 三方不戰條約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62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上(第六更了,求月票)第2271章 又是後記 四 崇禎之夢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850章 黃河之水泡過來第326章 黑心太子 下(第三更,求月票)第1040章 這不是薩爾滸嗎?(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造反是要殺頭的(推薦票快來吧)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704章 進京趕考衍聖公(求訂閱,求月票)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1957章 悄悄的親征,舉旗的不要第523章 李自成的死地?第1921章 一隻肉夾饃引發的血案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1585章 堅持住,會得救的!第952章 鄭森都急了(求訂閱)第535章 搶米啦第1218章 不是僧格思汗,而是僧國藩!(求訂閱)第1370章 史上最強的優惠政策第185章 太子爺是太祖轉世的嗎?(求訂閱)第432章 城中有棱堡埋伏!(從現在起兩章連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2212章 日本第一窮!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556章 我們都是老封建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443章 韃子要跑?(第一更)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596章 皇阿瑪大點兵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642章 割地、賠款、和親 上第296章 朱三太子的崛起第1408章順治順治在哪裡?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1898章賣兒賣女賣身的大明好王爺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656章 大明好兄弟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1025章 大順帝國之危機(求訂閱)第700章 大明朝,小學生第1839章 銅牆鐵壁駱駝城第323章 李自成,你學壞了(今日五更,求月票!)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300章 額們都是忠臣啊!第1747章 真正的萬歲衝鋒!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308章 知道厲害了吧?第163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下(第七更,求月票)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440章 炮斃(第二更)第1634章 嫂嫂,魏忠賢很厲害啊!
第2123章 大清又要完啦! 一第975章 自古以來的美洲(求訂閱)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981章 多鐸,你就是在裝死!(求訂閱)第1202章 大王息怒(求訂閱)第2010章 天下第一強兵(求一波訂閱)第143章 殺頭了(求收藏,求推薦)第2012章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013章 皇帝圈錢啦!(求收藏)第317章 春哥兒,太子妃給誰當啊?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2208章 爺爺,我還想再活五十年!第1869章 去西安闖一闖吧!第911章 清國之終章(求訂閱)第2168章 婚姻大事,必須考試!第2150章 只要太后,不要阿瑪第1494章 它們都在,是全部!第234章 藩爵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麼也叛變了?第86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四(求訂閱)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1131章 碰撞即將開始!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1067章 少年滿萬不可敵!(求訂閱)第955章 船屁股怎麼爆炸了?(求訂閱)第1772章朕是仁君,但你們要知足!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1735章 黃臺吉都慌了!第1880章 好好跟着李大頭當忠臣吧!第1563章 就想再幹四十年!第1206章 這是公主的拖鞋(求訂閱)第345章 什麼?你要均田?第306章 鄭爸爸來了第154章 感動洪承疇(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1763章天子,皆大盜也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2025章 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第2002章 過年過年,防災減災又一年!第807章 三方不戰條約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62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上(第六更了,求月票)第2271章 又是後記 四 崇禎之夢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850章 黃河之水泡過來第326章 黑心太子 下(第三更,求月票)第1040章 這不是薩爾滸嗎?(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造反是要殺頭的(推薦票快來吧)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704章 進京趕考衍聖公(求訂閱,求月票)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1957章 悄悄的親征,舉旗的不要第523章 李自成的死地?第1921章 一隻肉夾饃引發的血案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1585章 堅持住,會得救的!第952章 鄭森都急了(求訂閱)第535章 搶米啦第1218章 不是僧格思汗,而是僧國藩!(求訂閱)第1370章 史上最強的優惠政策第185章 太子爺是太祖轉世的嗎?(求訂閱)第432章 城中有棱堡埋伏!(從現在起兩章連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2212章 日本第一窮!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556章 我們都是老封建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443章 韃子要跑?(第一更)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596章 皇阿瑪大點兵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642章 割地、賠款、和親 上第296章 朱三太子的崛起第1408章順治順治在哪裡?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1898章賣兒賣女賣身的大明好王爺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656章 大明好兄弟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1025章 大順帝國之危機(求訂閱)第700章 大明朝,小學生第1839章 銅牆鐵壁駱駝城第323章 李自成,你學壞了(今日五更,求月票!)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300章 額們都是忠臣啊!第1747章 真正的萬歲衝鋒!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308章 知道厲害了吧?第163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下(第七更,求月票)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440章 炮斃(第二更)第1634章 嫂嫂,魏忠賢很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