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國究竟是怎樣的時代?

望着身後烏壓壓的人影以及遠處官道上成羣結隊就等着碰到落單人影的狗羣以及更加隱秘的狼羣,再稍微思考了一會兒後,諸葛玄便沉着的道:

“去隔壁的郯城整頓一番,這一路我們已經走了很久了,就算我們不累,那拉車的馬也累了,再者天也要黑了,前方就是壕無人煙的荒郊野嶺,晚上不能再走了。”

車窗旁,聽到諸葛玄

命令的幾位護衛立刻驅馬奔往了郯縣方向。

他們這是先去探探路,好確認一下郯縣方向沒有危險。

而此時跟胞兄諸葛亮坐在一起的諸葛均再聽到諸葛玄的話語後有些困惑的打開車簾,詢問道:

“從父爲何突然選擇改道而行?我聽前面那些流民說前面不遠處就有一堆人流,何必害怕那荒郊野外的野獸,徒增路程?”

聽到諸葛均的話語一旁已經因爲這一路上看過的人間慘劇而瞬間成長了的諸葛亮,有些微微嘆氣。

而此時聽到這句話的諸葛玄也是頓時板起了臉。

“正是因爲那荒郊野嶺有人流才更不能去,雙拳難敵四手,我們的佩劍雖然能把那羣人殺老實,可誰能排除會有殺紅眼的情況?再者爲了防備那些饑民我們也不得不頻繁值夜,定睡不踏實。”

諸葛玄看到一旁還有些不知所措的諸葛均再次訓斥道。

“不要太過於信任別人,尤其是餓昏了眼的人,到了這種程度,人也就跟野獸沒什麼區別了,只要能活下去,他們纔不會考慮這麼做的後果,所以在這種環境中一定要比平時更加小心,更加謹慎!不然你將會害了我們所有人,懂了嗎?!”

聽到諸葛玄的訓斥,諸葛均有些嘴角動了動,最終低頭認錯道:

“從父我懂了,只是爲什麼大家都已經拋棄了聖賢書裡的禮義廉恥?明明只要大家都按照聖人的話來做,徐州肯定不會跟現在這樣……”

聽到諸葛均的這句話一旁的諸葛亮也搖了搖頭。

禮義廉恥?孔子自己都說過當今禮崩樂壞。

寄希望於人人遵守禮義廉恥,還不如希望獻帝能逆風翻盤,重新建立一個強大的漢朝呢。

唯有法律,唯有強大的國家才能杜絕這種事情,孔明在心裡默默道。

聞及此。

諸葛玄頓時哈哈笑了笑,隨即嘆氣道:

“是啊,如果沒有那董卓那曹操該多好啊,可事實本就沒有如果……”

而諸葛玄正要再說教幾番時,遠處傳來了馬踏聲,很快那幾位護衛邊趕了回來,對諸葛玄擺手道:

“先生前面無礙,可以行走,快馬加鞭今日之內定能到郯城。”

聽到這句話,諸葛玄也沒了說教的意圖,迅速進入馬車內,點頭道:

“出發!”

……

“大哥當真要收留這些流民?”

看着軍隊身後跟着的數千流民,張飛有些不解的問道。

“嗯,我們帶來的糧食就算分給這些流民也夠到徐州了,如此何不幫人一把。”

劉備望着身後面有菜色的孩童,有些不忍的道:

“如果我們不管,他們早晚都要死,如果這時候然他們跟着我們,雖然有戰死的可能,但……至少還能跟着我們吃頓飽飯……”

說罷劉備便沉默了下去,彷彿不願再討論下去。

看到大哥隱隱有些悲痛的表情,正要再開口相勸的張飛也張了張嘴後悶悶不樂的嚥了回去道。

“真氣人!大哥又是給他們食物又是護送!圖什麼啊!”

聽到這句話一旁的劉備瞪了張飛一眼。

“我劉備作爲漢室宗親沒能給他們帶來安穩的生活本就有愧!沒有爲什麼,如果非要問什麼……”

劉備望着遠處洛陽的放心微微一拱道:

“就因爲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而我劉玄德則是大漢漢室宗親!”

“是漢景帝玄孫,是中山靖王之後!”

隨着劉備的這番話後。

畫面戛然而止。

而這一幕。

頓時令無數人震撼不已。

嘶——

莫非如同西方歷史那樣,三國這段歷史心懷百姓,解救蒼生的屠龍英雄出現了?

而此時望着畫面中浮現的皇叔身影,韓休也露出了微笑。

使君好久不見……

“漢室宗親?劉玄德是前面那個兒時織草蓆,後來當兵成了縣尉後又因爲靈帝願意失了官的那個劉玄德嗎?”

“那漢室宗親也太慘了吧?中山靖王,好歹也是王侯之後,不至於兒時織草蓆吧?”

“或許是漢朝特色吧?畢竟我們現在研究明白的漢朝歷史也才這四百年曆史中的滄海一粟,不過我感覺他有滿滿的主角感啊!”

“臥槽!確實,出身落魄貴族,軍伍出身,有兩個結拜兄弟,爲了百姓可以奉獻生命,爲了正義而選擇援助陶謙,放到西方那些英雄故事裡妥妥的主角啊。”

“確實看起來是一個仁君的樣子,不過我覺得前面畫面中的那個曹操更有主角感,妥妥的梟雄氣息。”

“我就更不一樣了,我看那出身四世三公,後來組建反董聯盟的袁紹更像主角。”

“忽然覺得我們夏國的歷史也不單調啊,就這三國時代就已經夠波瀾壯闊了!”

“強烈要求官方快速研究明白漢朝歷史!我已經等不及把這些證據拍在那些燈塔人的臉上了!”

“哈哈,我剛翻譯了幾段發到偷國,那邊人還以爲這是他們古代歷史,還要求政府把他們在華僑胞韓休接過來呢,哈哈哈!”

“韓休:剛下節目,瞬間多了幾千萬同胞,哈哈哈!”

而此時睜開眼睛的韓休在看到手機上的彈幕時也有些忍不住的噗嗤了一聲。

他也沒想到自己就上了此前世今生節目,下去竟然就成了偷國人了。

還有這些網友也太有趣了吧……

不過在看到互聯網上大量喊自己弟弟好可愛的女粉絲,韓休頓時又愣了愣,隨即笑了笑道:

“不知道等會兒前世的我成年後,望着屏幕前秒殺各種所謂哥哥的孔明,這些女粉絲又會是什麼稱呼?”

稍微活動了下筋骨後,韓休嘴微微翹起道。

“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成爲所謂的流量明星。”

第五十一章 離去第五十四章 赤壁第四十五章 出山第六章 就叫你諸葛孔明第十九章 先登死士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十一章 從苦難中崛起第三十三章 娶親第三十二章 史記殘卷第四十六章 新野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十三章 真正的漢末第六十章 交州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十章 華夏真正的第一個皇帝?!第四十七章 火燒新野第三十一章 我不道啊第四十四章 第三次拜訪(中)第六章 就叫你諸葛孔明第四十八章 直播間第九章 小神童第五章 你管這叫前世普通?!第十二章 初平四年第六章 就叫你諸葛孔明第四十九章 網友熱論第三十章 隆中第三章 前世抗金宋兵!第一章 夢迴前世第三十二章 史記殘卷第四十章 第一次拜訪第十五章 或許該找他聊聊?第五十一章 離去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二十七章 使君……第四章 不破黃龍終不還!!!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七章 漢朝?!第二章 猛男竟是女裝大佬?!第五十三章 舌戰羣儒第二十四章 趙妗麥的好奇第四十章 第一次拜訪第二十九章 漢朝家書!第三十六章 大婚第四十三章 第三次拜訪第五十一章 離去第五十六章 兄弟相見第二十三章 最持久的男人第十九章 先登死士第十七章 書卷氣第三十一章 我不道啊第十五章 或許該找他聊聊?第八章 漢末三國第三十章 隆中第四十九章 網友熱論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拜訪(下)第五十八章 家書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四十五章 出山第二十五章 首次相見第二十九章 漢朝家書!第五十六章 兄弟相見第一章 夢迴前世第二十四章 趙妗麥的好奇第七章 漢朝?!第二十三章 最持久的男人第五十四章 赤壁第八章 漢末三國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十八章 兗州第三十三章 娶親第四十四章 第三次拜訪(中)第二十六章 暫別第四十三章 第三次拜訪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拜訪(下)第十五章 或許該找他聊聊?第四十五章 出山第二十六章 暫別第十八章 兗州第五十九章 江東第十九章 先登死士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五十九章 江東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二章 猛男竟是女裝大佬?!第三十九章 高祖本紀?!第十七章 書卷氣第四十六章 新野第四十九章 網友熱論第三十章 隆中第二十二章 離開郯城第五十二章 東吳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三十四章 良心岳父第四十四章 第三次拜訪(中)
第五十一章 離去第五十四章 赤壁第四十五章 出山第六章 就叫你諸葛孔明第十九章 先登死士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十一章 從苦難中崛起第三十三章 娶親第三十二章 史記殘卷第四十六章 新野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十三章 真正的漢末第六十章 交州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十章 華夏真正的第一個皇帝?!第四十七章 火燒新野第三十一章 我不道啊第四十四章 第三次拜訪(中)第六章 就叫你諸葛孔明第四十八章 直播間第九章 小神童第五章 你管這叫前世普通?!第十二章 初平四年第六章 就叫你諸葛孔明第四十九章 網友熱論第三十章 隆中第三章 前世抗金宋兵!第一章 夢迴前世第三十二章 史記殘卷第四十章 第一次拜訪第十五章 或許該找他聊聊?第五十一章 離去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二十七章 使君……第四章 不破黃龍終不還!!!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七章 漢朝?!第二章 猛男竟是女裝大佬?!第五十三章 舌戰羣儒第二十四章 趙妗麥的好奇第四十章 第一次拜訪第二十九章 漢朝家書!第三十六章 大婚第四十三章 第三次拜訪第五十一章 離去第五十六章 兄弟相見第二十三章 最持久的男人第十九章 先登死士第十七章 書卷氣第三十一章 我不道啊第十五章 或許該找他聊聊?第八章 漢末三國第三十章 隆中第四十九章 網友熱論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拜訪(下)第五十八章 家書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四十五章 出山第二十五章 首次相見第二十九章 漢朝家書!第五十六章 兄弟相見第一章 夢迴前世第二十四章 趙妗麥的好奇第七章 漢朝?!第二十三章 最持久的男人第五十四章 赤壁第八章 漢末三國第二十一章 郯城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十八章 兗州第三十三章 娶親第四十四章 第三次拜訪(中)第二十六章 暫別第四十三章 第三次拜訪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拜訪(下)第十五章 或許該找他聊聊?第四十五章 出山第二十六章 暫別第十八章 兗州第五十九章 江東第十九章 先登死士第三十八章 襄陽城第五十九章 江東第三十五章 麥麥的奇妙比喻第二章 猛男竟是女裝大佬?!第三十九章 高祖本紀?!第十七章 書卷氣第四十六章 新野第四十九章 網友熱論第三十章 隆中第二十二章 離開郯城第五十二章 東吳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三十四章 良心岳父第四十四章 第三次拜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