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生可以透露一下以後會是怎樣的故事嗎?!”
趙妗麥滿臉興奮的緊緊盯着韓休道。
而此時聽到這句請求的韓休輕輕笑了笑道:
“我覺得我也不能客觀的回答這個問題,千人千面,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這個問題只能說看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不過在趙妗麥充滿好奇的大眼眨了幾下,有些撒嬌的盯了韓休一會兒後,韓休還是隨心的繼續道:
“但我可以肯定從東漢末年到三國的這段歷史是波瀾壯闊的,這段歷史也是充滿了能人異士,仁君梟雄,其中的故事絕不比外國任何弱!甚至還要超過倭國白旗等國引以爲豪的歷史!”
說完這句話後韓休便沒有繼續說下去。
有聽他在這裡說書的功夫還不如多看一眼現場直播的前世回憶投影,再者這樣子他過於浪費時間,可以等到回憶結束後作爲科普說出來,但不是現在。
他現在還需要多省點力,多回憶一些前世細節。
不過此時正有些鬱悶的吐舌頭的趙妗麥聽到這句話頓時眼前一亮。
在聽到那句不弱於外國曆史甚至還要超過的這句話時,趙妗麥忽然覺得剛纔的撒嬌值了!
隨即眼睛瞪得老大的緊盯着韓休。
看着眼前有些慾求不滿,頗有些得寸進尺的趙妗麥,韓休雖然內心是百分百願意傾囊相授,但還是有些無奈的道:
“沒有了,就這些。”
“啊?才這麼點嗎?”
趙妗麥有些失望的歪過了已經有些臉紅的臉頰。
只不過韓休卻渾然不知的無視了這句話。
只不過正在韓休和趙妗麥二人互動之時,直播間上也是瞬間被磕學家攻佔。
大批網友直呼郎才女貌,滿滿CP感!
“韓休選手拍完前世回憶後立刻跟麥麥拍一部古裝劇吧!劇情我都想好了韓休演孔明,麥麥演黃月英!”
“加一!這都快溢出屏幕的CP感愛了愛了!”
“演孔明?韓休我演我自己是吧?(狗頭)”
“雖然感覺很奇怪,但強烈建議國內導演趕快來一部三國電視劇,在聽到韓選手那句話後我就已經飢渴難耐了!”
“BV號:********,剛剪的孔明加麥麥加韓休加皇叔,喜歡的朋友點個三連。(狗頭)(滑稽)”
“臥了個大槽!老哥屬八爪魚的嗎?手速這麼快?”
“樓上你關注點有點歪了,這時候要關心的是手速問題嗎?這nm確實臥了個大槽!這跨越時空的四角戀?”
“強烈加個黃月英來個五角戀。(滑稽)”
“nono最好把那個書童也加進來。(斜眼笑)”
“那怎麼能少了我翼德呢?一口一個歐尼醬不是更刺激?(狗頭)”
“樓上的老哥你們都是魔鬼嗎?還有一口一個歐尼醬你是認真的嗎?”
“翼德日語版已經剪輯好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進來看看,記得給個三連,BV:*********。(狗頭)(滑稽)”
“樓上你是魔鬼嗎?我已經出不去了。(捂臉)”
“樓上已經是UP的形狀了。(狗頭)”
“樓上你真是某女演員拔牙齒,卑鄙無恥啊!”
“牛牛牛,已經默默記住了這層樓的騷話的我,簡直是秦始皇摸電線杆,贏麻了簡直是。”
“小母牛做飛機,牛逼上天了簡直是這層樓。”
“此時邊跟麥麥去見家長,邊看着某站的韓休選手忽然刷開了某個BV號,看着視頻中的自己默默私信道:UP你來瀋陽,我等你。”
“樓上大家都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咋你的腦補進度這麼快?(思考表情)”
“……”
而正在網友們評論熱潮越來越猛的時候,終於投影的畫面再次播放。
此時畫面中劉備快步走到那老先生旁,拱手道:
“適才黃老先生所吟之句,極其高妙啊。”
此時正在小童攙扶下緩慢走到劉備旁的黃老先生微微一笑,摸了摸鬍鬚道:
“我在小婿家中觀《梁父吟》,記得這一篇,剛纔過小橋偶見籬間梅花,故感而誦之,不想爲尊榮所聞呢。”
言罷,劉關張三人也是有些欣喜的彼此看了一眼,隨即劉備滿臉笑容的對着黃老先生詢問道:
“老先生曾見令婿否。”
聽到劉備的這句詢問,黃老先生有些驚訝的開口道:
“我也是來看他的。”
聽聞此言,劉關張三人也是點了點頭,微微對着老先生拱手以示感謝。
言罷,黃老先生也是走過了路邊的木橋,去向了一旁正站着的諸葛均旁。
劉關張三人也是上馬向着新野方向而去。
而畫面也是隨着改變。
剛纔還大雪紛飛的小路頓時充滿了櫻花和草木,依然一副欣欣向榮的畫面。
而畫面中一座小屋內,一個道袍打扮的男人正坐在劉備身旁,正拿着各種占卜工具,嘴裡念念有聲,顯然在占卜什麼。
只不過網友們的目光則是被那小屋正中央的一個八卦旗所吸引。
“偷國國旗?”
“雖然乍一看很想,但還是有區別的。”
“艹!沒想到偷國原來連國旗都是從我們這裡偷過去的!我們這些年不收他們專利費就算了,沒想到還被棒子嘲諷了這麼久?!”
“已經將這個畫面截圖發到偷國論壇了,坐等偷國人怎麼破防。(捂嘴笑)”
“喪(幹)心(得)病(漂)狂(亮)!”
“……”
畫面中那男子在占卜完後也是微微一笑,看向劉備道:
“主公,四日之後便是吉期,主公,宜出行。”
劉備聽到此言,頓時大悅,一把站起,臉上掛滿喜悅的道:
“好!從今日起,齋戒三日,再往臥龍崗拜見孔明!”
隨即劉備便動身把那男子禮送出了院外。
回到院內的劉備正滿臉喜悅的走到關張二人旁邊,正欲開口。
可一旁的關羽卻拱手道:
“大哥,關羽幾番忍耐,今日不得不進一言,兄長兩次親往臥龍崗拜謁孔明,其禮實在太過,恐諸葛亮徒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