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走到那人面前微微拱手行禮道:
“敢問可是臥龍先生。”
那人聽聞此話,微微一笑道。
“我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
聽到那人的自我介紹,劉備一愣,隨即拱手道:
“久聞大名,幸得相遇,懇請席地權坐,請教一言。”
那人聽到劉備的邀請也是微微一笑指向一旁的巨石道:
“請。”
等劉備於自己同坐到那巨石後,崔州平微微笑道:
“將軍何故欲見孔明?”
劉備聽到崔州平的這句話,連忙道。
“方今亂世,刀兵四起,特來拜見臥龍先生,求安邦定國之策。”
一旁的崔州平聽聞此話,笑了笑道:
“原來如此,公以定亂爲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非人力所能左右,將軍欲請孔明出山,挽回漢室,恐不易爲徒費心力而已。”
聽到崔州平的這番話,劉關張三人都紛紛皺起了眉頭,但都沒說什麼,繼續傾聽眼前此人要說些什麼。
崔州平雖然發覺三人的不喜,但並沒在意,繼續自顧自的道:
“將軍豈不知,順天者安逸,逆天者徒勞,天命如何,人力不可強求。”
言罷,崔州平也不再言。
而劉備在聽到這番話,有些搖頭道:
“先生所言,誠爲高見,然備身爲漢室宗親,理當匡扶漢室,豈敢委於天命乎。”
聽到劉備的這句話,一旁的崔州平呵呵一笑道:
“將軍之志可諒也,我本鄉野村夫,不足與皇叔論天下大事,將軍動問,故妄言之。”
聽到崔州平的這番話,劉備也沒說什麼,只是追問道:
“蒙先生高教,但不知孔明去往何處?”
崔州平搖了搖頭道。
“我也是去訪孔明先生。”
聽到崔州平的這句話,劉備頓時一喜,語氣加快道:
“如此請先生一同前往新野如何?”
聽到劉備的這句話,崔州平也是一愣,隨即灑脫的搖了搖頭道。
“我閒散已久,無意功名,多謝將軍厚愛,容他日再見。”
隨即崔州平站起對着劉備微微搖頭道。
見此劉備也不強求,微微看着崔州平遠去。
只不過等人走遠,一旁的張飛頓時惱火的喝道。
“大哥這孔明沒見到,倒是遇到了個書呆子,瞎耽誤功夫!”
聽到張飛的這句惱火之言,劉備搖了搖頭道:
“此隱者之言,隱者之言也。”
看到這裡不只是張飛被惹得惱火了起來,一些網友也蚌埠住了,紛紛在評論區吐槽了起來。
“孔明這是去哪了?”
“我不道啊。”
“應該在襄陽吧?”
“在襄陽的話不應該啊,時間線對不上,那時候應該是徐庶回馬薦諸葛沒過多久後的事,並且崔州平不都出境了。”
“那應該是到什麼地方去了吧,比如去岳父家?”
“這好像是對皇叔等人的考驗吧。”
“見個面都要考教一番,好吧不止是三爺我也蚌埠住了。”
“樓上這算是古代版找鐵飯碗吧,肯定要多觀察了,這種關係一生的大事你總不能一拍腦袋就決定了吧?”
“說的在理。”
“要我也肯定會選擇多觀察一會兒,畢竟是關乎終生的大事。”
而正在網友們各自閒聊時,畫面繼續變化。
畫面又轉到了劉關張三人因爲歌謠而進入的酒館裡。
只不過這一次畫面過得很快,稍微播放了一下劉備等人在裡面跟石廣元,孟公威等四人尋孔明後的言語後畫面便結束。
而直播間觀衆們看到這一幕,也是紛紛吐槽了起來。
“此酒甚香,定時孔明所釀。”
“皇叔這是想孔明想入魔了,導致現在看誰都是孔明。”
“終於要開始主線任務了嗎?!”
“你擱這裡玩網遊呢?”
“我靠!那是火鍋?”
“我還以爲火鍋是清朝纔出現的,沒想到漢朝就已經有火鍋吃了,不過那時候沒有辣椒,古人拿什麼涮火鍋吃的啊?”
“大概用蔥,蒜,花椒,姜,芥末,胡椒這些調味料吧。”
“原來如此,不過想到一羣漢朝人滿口之乎者也的吃火鍋還是覺得很怪。(笑哭)”
“八股文雖然是清朝科舉用的,並且從最初小孔明啓蒙時用的教材知曉漢朝也存在,但古人也是用大白話說話的啊,你都看直播間內捕捉器翻譯的古代漢語這麼久了,怎麼還問這種問題?”
“這我能說捕捉器太黑科技了嗎?明明回憶中的古人在說古漢語,可投影裡連聲音也自動翻譯成了普通話。(笑哭)”
“捕捉器這東西也不知道是怎麼被髮明出來的,確實太黑科技了。”
而此時正當觀衆們在哪裡吐槽的不亦樂乎時。
畫面在一些孔明和崔州平二人遊玩的畫面中稍微播放了一陣,正當大家都要把這個前世回憶節目當旅遊節目看時,終於劉關張三人重新出現於畫面中,而此時的三人正頂着鵝絨大雪緩慢走向竹林旁的一座草廬前。
而此時走到大門前,劉備稍微掃了掃披風上積累的白雪,輕輕叩門。
很快上次那個書童便打開院門。
那小童打開院門看到三人,哦了一聲。
“原來是你們啊。”
聽到那名小童的這句話,劉備急忙問道。
“先生今日可在。”
那小童微微愣了愣,隨即額了一聲道。
“先生正在堂上讀書,請進。”
劉關張三人聽到這句話頓時對視了一眼,頗爲喜悅的跨過院門而入。
而正在此時,三人頓時被傳入耳中的讀書聲所吸引。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樂躬耕於壠畝兮,吾愛吾廬……”
聽到這篇文章,劉備頓時眼前一亮,趕忙跨步走到屋旁微微行禮道:
“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因水鏡先生和徐元直對此推薦,前來仙莊拜望,不遇空會,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仙貌,實爲萬幸。”
而正當劉備說完此言後,門外讀書聲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一個長相頗爲英俊的儒生走到三人面前微微拱手行禮道。
“將軍莫非是劉豫州,欲見家兄?”
聽到眼前小儒的話語,劉備微微一愣擡頭看了眼身後的兩位結拜兄弟。
隨後便見那小儒打開院門,笑道。
“將軍請。”
聽到這句話後劉備點了點頭,微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披風后便走入院門。
隨即見那小儒指向一旁的草蓆道。
“將軍請走。”
看到眼前不遠處的草蓆劉備點了點頭,隨即坐下,便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過於年輕的小儒道。
“先生是?”
聽到劉備的詢問,那小儒坐到劉備旁道。
“我乃臥龍之地諸葛均,我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爲幕賓,孔明乃二家兄。”
聽到眼前小儒的話,劉備也反應了過來,頓時有些奇怪的道。
“那臥龍先生今在家否?”
遇客不見可不是君子所爲,尤其是劉備自認還算有些名聲,也算是長輩,如果故意在家不見他,就屬實有些怠慢了。
見此身後的關張二人也是眉頭微皺。
只不過看到他們的反應,眼前那個小儒也沒見怪,輕聲解釋道:
“將軍來的不巧,家兄昨日爲崔州平相約,出外閒遊去了。”
聽到諸葛均的這句解釋,關張二人才收起了不滿,畢竟出外閒遊很正常,也不算躲着不見他們。
見此劉備也是微微可惜的搖頭詢問道。
“先生閒遊何處?”
聽到劉備的這句提問諸葛均微微搖頭道。
“家兄或駕小舟於江湖之上,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中,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理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向。”
聽到諸葛均的這番話,劉備暗歎一聲,隨即搖頭道。
“不料備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實在遺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