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長姐

太子三人的喪事辦完,大旱帶來的缺糧危機也安然度過,朝中許多官員都着實跟着鬆了一口氣。

可就在這時,卻又有另外一個讓人震撼的消息傳來。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乏開拓者,尤其是之前因災荒而四處都是難民的情況之下,難免就會有那起子心存野心的有心人,想要藉着這樣的大好時機來做些什麼。

原本那有心人雖然有所圖謀,但也打算在混亂中慢慢實現自己的野心的,可誰能料到那場席捲了整個大武朝的混亂居然被寒老爺子以那樣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給解決了。

身爲百姓,自然想要過安寧喜樂的日子。

如果能填飽肚子,能安安穩穩的活下去,又有幾個人願意過那顛沛流離的生活呢?

驟然知道如今這動盪馬上就要結束,那些有心人自然就急了,想要搏後半輩子的富貴榮華,手裡當然要有人,可若是手下的人都因爲日子好過了而重回故里,那他們還能有什麼建樹?

所以,趁着寒老爺子實施的平抑糧價的效果還沒有徹底發揮出來,已經等不及的有心人便如約好了一般,開始行動起來。

於是,京城就在短短一段一時間之內接二連三的接到受先前災荒影響最大的江南一地不斷有人扯着領着百姓過好日子的旗號起義。

說是起義,其實也不過就是些之前在難民之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扯着大旗想要替自己牟取利益罷了,多數都是一個稍有些眼光的人領着一幫子烏合之衆小打小鬧,但到底也有成了氣候的,驟然發難之下,倒也給朝廷帶來了些麻煩,剛剛平靜下來的大武朝更因此而又有了亂象,許多百姓又因這些所謂的起義軍而重新陷入混亂之中。

不過,於朝廷來說,這些所謂的起義帶來的也僅止於麻煩而已。

朝廷百官因這個消息而氣憤不已,不過是一場大旱帶來的災荒,竟然就有這些刁民敢打這大逆不道的主意,莫非是以爲朝廷無人,或者是認爲朝廷根本就抽不出手來收拾他們?

怒極之下,在京中的武將紛紛向寒老爺子請纓,道是要好好給那些刁民點顏色瞧瞧。

於朝廷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允許這種捊虎鬚的存在的,所以文武百官都認爲寒老爺子必會欣然應允,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寒老爺子卻對所有的請戰都置之不理。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處事果決的寒老爺子這次爲何會對那些刁民視而不見,更有些脾氣比較急的武將,在背地裡憤然道是寒老爺子膽小如鼠,連這些不堪一擊的烏合之衆都能嚇到他。

寒老爺子不是不知道這些武將在暗地裡是如何議論他的,但從頭至尾,都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當然也沒有改變主意讓人領兵出征。

很快,不用寒老爺子解釋,朝中官員便知道了寒老爺子爲何對那些起義軍無動於衷。

在一天清晨,看守永定門的城衛在推開厚重的宮門時,竟發現城外立着黑鴉鴉望不到頭的軍隊,無數面無表情的將士穿着鋥亮的鎧甲,手握閃着銳芒的刀槍,那沖天的殺氣彷彿新生的烈陽一般,穿透雲層,顯露於世人面前。

乍然看到這樣一副令人驚異的畫面,城衛們震驚之後便是一陣驚慌,早就聽說江南等地有那大逆不道的起義軍在四處興風作浪,本以爲遲早會被朝廷壓下去的,難道消息有誤,那些所謂的起義軍竟然如此快的就衝到了京城來?

心裡有了這前的先入爲主,城衛們只覺腿腳一片痠軟,明明想要撒丫子趕緊逃離這裡,卻偏偏連邁動腳步的力氣也沒有。

還好,立於將軍最前端的一名端肅威嚴、看起來四十七八歲的中年男人下一句話就表明了身份。

“吾乃寒曄,奉旨率將士平定叛亂凱旋而歸。”男人如此道。

初聽寒曄二字,城衛們還不合時宜的愣了一愣,好半晌沒想起來這人是誰。

但隨即,寒這個姓氏讓他們很快的想起了這個名字的出處。

“寒家二老爺!”

一名腦子轉得快的城衛震驚之下驚呼出聲,然後成功引起一片譁然。

寒老爺子一生得兩子,除了如今領了兵部的寒家大老爺之外,還有一位二老爺,這位二老爺因在廣東任了承宣佈政使而一直在任上,就算是年節時都未回過京,所以近些年裡京城鮮少有人見過他。

甚至,對很多人來說,對寒家二老爺寒曄是完全陌生的,就比如在場的大部分城衛這般。

可是,寒家二老爺不是好好的在廣東任上嗎,爲何會突然回到京城,而且還是以這種方式震撼登場?而且,不是都說寒家二老爺是文官嗎,那他此刻帶領的這些將士,又是從何而來?

城衛們的思緒就像個雜亂無序的線團般,怎麼也理不清楚。

但無論如何,寒家二老爺歸京了,他們不可能不放行,驗證了寒曄的身份,又比對了寒曄手裡領兵的虎符,寒曄一馬當先的便進了城,他所帶回來的十萬將士,卻是回過身駐紮在了離京城二十里遠的地方,以便隨時聽候調遣。

寒家二老爺回京了,而且還是以如此高調的方式回來,城門處發生的這一幕以極快的速度便傳到了許多人的耳朵裡。

寒曄在這個時候回京,還領着那麼多的兵,這異乎尋常的事讓京城許多敏感些的官員們心裡都莫名的有些不安,就好像,京城即將發生大事了一般。

寒曄回到寒家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出現在了早朝之上。

沒有理會其他同僚看自己的那驚異的眼神,寒曄將自己從何得知江南等地有大逆不道之人妄稱起義,並試圖煽動當地百姓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事情發生得緊急,唯恐慢了一步便會讓那些賊子給大武朝帶來惡劣影響,於是來不及向朝廷請示,便擅自領了最近處衛所的兵平息叛亂,之後才上書向朝廷稟報此事,又得了寒老爺子的親筆信班師回朝。

寒曄的這番話算是解釋了他爲何會在此時此刻出現在早朝上,也讓所有人都明白了爲何寒老爺子先前執意不理會鬧得正凶的起義。

但,上早朝的文武百官們,卻並未因此而心情放鬆一些,相反,他們面上卻是越發顯得沉重。

他們相信寒曄所說的領兵平息了叛亂之事,寒曄雖然任的文職,但誰都知道當初年輕時的寒曄在大武朝的建立過程之中也是領過兵的,雖然時間過去了二十幾年,但誰也不會否認當初寒曄領兵的才華。

他們不相信的是,寒曄以文官的身份領兵,他的目的難道真的是如他所說的那般只是爲了事從權急的平息叛亂?

他帶回京的可是整整十萬將士,十萬將士從廣東回京,光是糧草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就不知道要用多久,又怎麼可能是事出突然,更別提,如今大武朝缺糧的危機雖然解除了,但一下要拿出可供十萬將士嚼用的軍糧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寒曄手裡的糧草,又是從何而來?

而且,從廣東到京城,這麼長一段路,寒曄的歸來卻沒有讓京城衆人知曉半點消息,若說他一路上沒有刻意的隱瞞行蹤,只怕誰也不會相信。

那麼,在皇上病重,命寒老爺子暫攝朝政,而寒老爺子又因爲解決了因大旱帶來的動盪的關鍵時刻,寒曄領着足以將京城團團圍住的兵力回到京城,又有着什麼樣的深意?

寒家,這次是真的要有所動作了嗎?

帶着這樣的思量,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京城各世族、官宦人家府裡都顯得格外的安靜,更有許多隱隱察覺到其中不妥的人不得不思考起將來的出路來。

而在這樣的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裡,引發了這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寒曄,卻在休息好了之後來到了安國公府。

蕭靖北肯定,自己此前從來沒見過寒家二老爺,更沒與之打過交道,那麼,這位初回京城的寒家二老爺,又怎麼會在這等敏感的時期連帖子都不遞就直接找上了安國公府呢?

蕭靖北可不認爲寒曄是來找自己的,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這位寒家二老爺,必然是爲了鳳止歌而來。

他又想起了鳳止歌當時所說的那句“如果我是當初的寒素”。

如果鳳止歌是寒素,那麼自然就可以理解寒曄爲何會如此突兀的上門拜訪了。

窺到這一點,蕭靖北想了想,便直接讓人將寒曄領到了聆風院的宴息室,然後讓人通知了鳳止歌,自己則是躲去了書房。

寒曄被人帶到宴息室時,鳳止歌已經到了,而蕭靖北還來不及出去。

大步跨進來的寒曄連眼角的餘光都沒瞟上蕭靖北一眼,便似眼裡只能看到鳳止歌一個人般,直直來到鳳止歌面前。

鳳止歌這時正坐在宴息室的主位上,蕭靖北以爲她至少會站起身迎客的,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鳳止歌安坐着不動,寒曄下一刻卻單膝跪在鳳止歌面前,仰着頭,像是一個懵懂的孩子仰望自己崇敬的人一般看着鳳止歌。

“長姐。”寒曄聲音低沉地道。

蕭靖北纔要跨出門檻的腳步於是跟着一頓,終是忍不住回過頭再看了寒曄一眼,這才一路去了書房。

去書房的路上,蕭靖北耳邊一直迴響着寒曄那聲似乎壓抑了許多激烈情感的“長姐”,然後便有了些遲疑。

寒曄喚鳳止歌爲長姐,那他,豈不是要被寒曄喚上一聲姐夫?

……

褪下一身戎裝,寒曄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雖然實際年齡已經四十有八,但除了眼角的細紋,在寒曄身上其實看不到多少歲月流逝的痕跡,反而一張本就溫文儒雅的臉更因歲月的洗禮而平添許多成熟的魅力。

若是放在後世,這絕對是個能吸引許多懷春少女的魅力大叔級人物。

但此時,這樣的寒曄卻像個孩子一樣半伏在鳳止歌的膝頭。

“長姐。”他再次喚道,“你怎麼纔回來?”

聲音裡帶着濃濃的思念,與淡淡的委屈,和他外表帶給人的觀感卻是大相徑庭。

被寒曄這樣靠着,鳳止歌下意識的就想起了當年兩人相處的種種。

寒曄出生不久,寒老爺子的髮妻便早早離世,那時的寒老爺子不僅承受了喪偶之痛,還得操心自小就“智多近妖”的寒素,以及早早沒了孃的寒曄。

那時的寒曄連話都不會說,寒府裡又沒有個正經的女主人,寒曄成天被府裡的乳孃帶着到底也不像話,所以當時的寒老爺子便突發奇想,將牙牙學語的寒曄塞到了沉默寡言卻又異常早熟的寒素那裡,只盼小兒子能讓女兒表現出符合她年紀的那一面來。

不得不說,寒老爺子確實不是個循規蹈矩之人,尋常做人父親的,又怎麼可能將尚在襁褓的兒子交到一個同樣只有三四歲的女兒手裡呢,別說兒子的分量遠遠超過女兒,就說這麼小的孩子能不能將一個更小的孩子照顧妥當就是個大大的問題了。

可以說,寒曄幾乎是被寒素一手帶大的。

正因爲這樣,幼時的寒曄與寒素最爲親近,親近到連寒老爺子這個父親與寒凌這個長兄都得被他排到後面去。

後來到了適婚年齡的寒素與趙天南訂下婚約,又離開寒家與趙天南一起四處征戰,寒曄纔算是正式離開了寒素。

有着這樣的過往,寒曄在看到如今的鳳止歌時會有這樣的表現,也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鳳止歌擡眼看了伏在她膝頭的寒曄一眼,哪怕如今的寒曄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只有小小一團的孩童,她仍伸出手,像許多年前一樣輕輕撫着寒曄的頭,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舉動會不會弄亂寒曄的發。

一個成熟的中年男人,卻以這樣的依戀姿態伏在一個看樣子只不過十六七歲的女子膝頭,甚至還在女子撫摸自己頭髮時露出懷念與嚮往的表情,若是這裡還有旁人,肯定會覺得這場景十分詭異。(未完待續。)

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57章 斷第119章 洞房第188章 長姐第75章 毒手第176章 報復第176章 報復第58章 謀算第53章 相見第71章 悔第146章 髮帶第180章 心跳第58章 謀算第95章 往事第57章 斷第153章 繾綣第9章 小懲第114章 談話第54章 對質第46章 楊夫人第42章 六年第44章 姑侄第68章 太子第186章 大事第15章 全看演技第177章 罪己詔第76章 回禮第123章 提醒第4章 赴宴第117章 紅妝第21章 含月公主第173章 該第119章 洞房第179章 中風第179章 中風第16章 陵第66章 姑姑第137章 朝議第10章 暴露(+更)105章 活該第55章 誰作主第171章 挑明(5月月票+)第11章 丫鬟(三)第27章 我還小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66章 同船(求訂求收求票)第122章 利器第106章 團聚第123章 提醒第140章 驚聞第68章 太子第80章 作死第70章 臣妾做不到第182章 釋疑第142章 勿念第75章 負心人(二)第99章 選定第188章 長姐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31章 找上門第36章 周家的野望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73章 偶遇第33章 心思(二)第73章 爭吵第17章 緣由(一)第60章 藥(萬更求首訂收藏推薦~)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68章 太子第80章 作死第61章 搗亂第111章 合適的人選第12章 寒氏第186章 大事第42章 六年第46章 壽宴第145章 纏第82章 逃第28章 當年(一)第155章 不讓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34章 出門(二)第94章 寧妃第74章 負心人第48章 舅舅第168章 父親第188章 長姐129章 去留第4章 赴宴第69章 後續第77章 爲難第13章 闖入第4章 赴宴第125章 孕第171章 挑明(5月月票+)第60章 及笄第131章 甦醒(二)第2章 歸來
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57章 斷第119章 洞房第188章 長姐第75章 毒手第176章 報復第176章 報復第58章 謀算第53章 相見第71章 悔第146章 髮帶第180章 心跳第58章 謀算第95章 往事第57章 斷第153章 繾綣第9章 小懲第114章 談話第54章 對質第46章 楊夫人第42章 六年第44章 姑侄第68章 太子第186章 大事第15章 全看演技第177章 罪己詔第76章 回禮第123章 提醒第4章 赴宴第117章 紅妝第21章 含月公主第173章 該第119章 洞房第179章 中風第179章 中風第16章 陵第66章 姑姑第137章 朝議第10章 暴露(+更)105章 活該第55章 誰作主第171章 挑明(5月月票+)第11章 丫鬟(三)第27章 我還小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66章 同船(求訂求收求票)第122章 利器第106章 團聚第123章 提醒第140章 驚聞第68章 太子第80章 作死第70章 臣妾做不到第182章 釋疑第142章 勿念第75章 負心人(二)第99章 選定第188章 長姐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31章 找上門第36章 周家的野望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73章 偶遇第33章 心思(二)第73章 爭吵第17章 緣由(一)第60章 藥(萬更求首訂收藏推薦~)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68章 太子第80章 作死第61章 搗亂第111章 合適的人選第12章 寒氏第186章 大事第42章 六年第46章 壽宴第145章 纏第82章 逃第28章 當年(一)第155章 不讓第86章 蘇皇后的往事第34章 出門(二)第94章 寧妃第74章 負心人第48章 舅舅第168章 父親第188章 長姐129章 去留第4章 赴宴第69章 後續第77章 爲難第13章 闖入第4章 赴宴第125章 孕第171章 挑明(5月月票+)第60章 及笄第131章 甦醒(二)第2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