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

永興二年,九月十三,晴,巳時四刻,旅順港外海。

青海長天,北風颯颯,一望無垠的碧波上,一支船隊正蓄勢待發。兩艘兩千石,六艘千石,這是安海商會下屬商行的貿易船隊,承載着紀澤與他的近衛中軍以及些許馬匹,方從旅順港出發至此。之所以在這旅順港以南十里的洋麪重新起航,卻是爲了避開旅順港諸多遼東僱工的耳目,施展出安海船坊新式帆船的全部性能。

“前桅主帆,升高些…後桅左翼帆,再向左…好…”兩千石旗艦甲板上,陶萌一邊奔走一邊吆喝,指揮着水手調布船帆,“好,就這樣,準備完畢!”

陶萌是半年前跟隨陶飆加入安海商會的一名陶家灣老水手,如今已經榮升爲安海商行的首席船長,而他所掌的,正是腳下這艘怪模怪樣的旗艦。之所以說它怪模怪樣,是因爲它那展開的船帆比船隻本身大得多,在西晉這是絕無僅有的。這正是安海船坊最新定型的第一艘兩千石新型海船——剪式帆船。

一切就緒,陶萌擦了把額頭細汗,不無緊張的看向指揮望臺上的紀澤,餘光則電閃般偷瞟了眼其身畔兩位畫一樣的美人兒。直到昨天被通知從大蟹島前來迎接紀澤南下,他才知道安海商會的後臺東家,那位消失半年之久的年輕人,竟是傳說中的抗匈英雄,血旗將軍。本僅在東家面前展示新船的壓力,卻是驟然徒增了好幾倍。

“開船!通知餘船自行跟上!”紀澤的緊張程度並不亞於陶萌,見準備完畢,立刻下達了出發命令。這可是他紀某人剽竊後世飛剪式帆船的設計思路,在西晉山寨出的高新科技產品,其性能不免令他無限期待。

“起!”隨着陶萌的喝聲,船錨被水手提起,海船也緩緩啓動。茫茫海上,獵獵北風之中,海船逐漸加速,直至在海面撒歡疾馳。其它晚一步出發的船隻,轉眼便被它很沒義氣的甩開一截。

高高的桅杆上,潔白的船帆吃飽了風,巨大的動力通過桅杆傳遞到流線型的船身;低幹舷,尖船底,較少的上層建築,使船的穩定性極好,同時,偏低偏後的重心,便於桅杆高度做到船身長度的四分之三,帆面積也就特別的大。

與這個時代長寬比普遍在3:1的大型船隻相比,這艘船採用了6:1的大長寬比,船身顯得十分修長、優美,且有足夠空間佈置三根超高的桅杆;船艏尖銳,像鯊魚的頭部那樣向前伸出,水線面微微內凹,航行時能上擡,把波浪劈開;後部逐漸變廋的有傾度的水線,十分協調地過渡到狹窄的圓尾,和船艏、船身中部共同構成了一個最小阻力體。

沿着前伸的船艏,向船正前方偏上的方向伸出一根支桅,支桅與前桅之間拉起四根帆索,加掛着三角帆;前桅、主桅、後桅掛着全帆裝,帆面的寬度大大超過了船身寬度,橫桅伸到了船身以外,各桅杆除了使用主帆、頂桅帆等大小方帆,還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齊全的帆裝能夠接受各個方向吹來的風,但不像大航海時代歐洲帆船那種複雜的天幕吊頂索系,這些帆的索系經過優化處理,最多二十個水手就能非常好的操作。

這正是人類歷史上風帆船的巔峰之作——剪式帆船,呃,山寨版!其名來自它劈波剪浪的空心船首,這種船的最高航速可達到大型帆船的極限——14節(一節約合18.5公里每小時),堪稱日行千里。這類船型本應在後世的十九世紀纔出現,但現在,憑藉紀某人的剽竊精神,它提前一千多年誕生了。

不過,要說它是正宗的剪式帆船,卻也不太公允,說是中西混血更爲合適,因爲許多中國古代造船技術在它身上得以體現。首先,他有中國領先歐洲的水密隔艙。這艘船分隔了七個隔艙,如果其中一個進水,船隻仍能航行;如果兩個進水,船還能排水自救;即使運氣壞到有更多隔艙進水,也能減緩船隻的下沉,給船員逃生時間。

其次,它有可收放平衡舵。風向穩定、長距離航行時,舵板升起,不產生水下阻力;需要快速轉向時放下舵板,平衡舵的舵壓中心至舵杆軸線的距離小,所以轉舵力矩小,能夠非常輕鬆的操控航向;這樣的舵,既能適應遠洋航行,又能在風急浪高多險灘的複雜海情下靈活使用。

其三,利用穿在長竹筒裡的繩索和靈活配置的滑輪組,船長可以站在船頭視線開闊處,轉動舵盤控制船尾的舵板...

“快,這船實在太快,簡直疾馳如飛啊!至少比一般海船快上一倍吧,一個時辰怕不有五十里了吧!”望臺上,紀澤憑欄而立,卻是藉着讚美打斷了身邊趙雪的喋喋介紹。事實上,安海船坊出產的這款剪式帆船,其山寨程度已經超出了二把刀紀澤本就外行的理解水平,再讓趙雪糾纏於技術領域,紀某人便要原形畢露了!

“是啊,不光快速,抗風浪也極好。前些日子,白洋水軍從太行帶來了最新研製的六分儀,我等試用幾次,還挺管用。如今有船又有六分儀,得空了真想往深海里闖一闖,沒準還能見到鯤鵬龍宮之類呢!”趙雪捏起小拳頭,眼中泛起企望,復又嘆道,“只是那六分儀遇上陰天或黑夜就不靈了,還得想辦法改進才行。”

“沒關係,技術進步源於需求,等有空了,咱們尋個搞天文的占星師,將夜間這一短板補起便是。”驚訝於趙雪的探索慾望,紀澤不無鼓勵道,“只要雪兒願意,日後咱們造出更大更安全的船,定將天涯海角看個究竟!”

海船邁着之字形步伐,輕盈飛掠於碧波之上。紀澤憑欄而立,遠眺滄海,任由海風吹散一頭黑髮,豪情自生。良久,他復又低頭,溫柔的看着這艘中西混血的艦船,滿眼都是熱切與愛戀,終於,他由衷嘆息一句:“這麼好的船,可惜爲了保密技術,不能隨便賣,否則該能掙多少啊!”

“紀哥哥,你叨叨什麼呢?”趙雪好奇道。

“呃,對了,這麼好的船,安海水軍怎的沒和你們商船隊搶呢?”紀澤忙改口問道。憑藉趙雪對大海的熱情,加之方纔介紹得那麼專業,她這個負責安海工商事務的會長幫辦,兼安海商行與貿易船隊的實際主事者,顯然也沒少在這款船上花心血,紀澤可不好這時談阿堵物。

趙雪卻是聽得苦了臉,無奈道:“這船速度快,海中穩定性好,用來跑商,一艘頂以往兩三艘,且海賊想追也追不上。但相比傳統戰船,它船舷船艙都要明顯低矮,若接近同級敵船,敵方自是居高臨下,大佔便宜,是以水軍僅各要了一艘熟悉性能,用於巡航,決計不將它們用作主戰艦船,倒是寧願船坊給老舊戰船加裝明輪,以車船作戰。”

紀澤啞然,看來自家是過於超前了,配套設施沒跟上啊。剪式帆船時代的海戰,玩的都是大炮遠射,船隻高些對戰鬥幾無意義,甚至更易招致炮彈命中。可現在海戰,不,該說是水戰,玩的主要還是跳幫肉搏啊。該如何應對呢,退回去搞樓船肯定不行,那麼只能強化遠程攻擊了,是強弩石炮?是火藥小炮?還是燃燒彈...

“紀哥哥,跟你說話呢,你怎生又發起呆來?”一邊的趙雪卻是嬌嗔道。

“呃,商船先繼續生產着,快速投運極爲重要,戰船我再想想。”紀澤不願將滿腦子的屠殺兇器與趙雪分享,岔開話題道,“對了,造出這麼好的船,工匠們定是沒少費心思吧,應當多加獎勵纔是啊,呵呵。”

趙雪聞言一笑,介紹道:“商會自有一套創新獎勵政策,由之激勵,工匠們可沒少設法提高生產效率,甚至你那手稿中所提的機牀等先進工具,都已被製出了些許簡易型號呢。”

紀澤欣然頷首,中國工匠的智慧毋庸置疑。公元前六世紀,中國就出現可考的樓船;公元前五世紀,中國就出現鐵質棘輪;公元前後的漢朝,中國就有了精確到毫米的鋼鐵加工技術……紀澤相信,只要他能提出創意、畫出草圖,工匠們就能自己造出來。

當然,紀澤明白,這款海船的順利下水,除了勤勞智慧的船匠,也得靠先進的管理模式,生產組織形式素來是決定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在秦朝武器製造業就實現了流水線作業,而中國造船業在孫權時代就實現了專業細分,所以紀澤相信,他提倡的流水線作業定已在安海商會得以順利推行,而這一點定然少不了趙雪的功勞。

看着趙雪略微變黑變瘦的臉,紀澤禁不住摸向她的一頭秀髮,滿是感慨道:“雪兒,這半年我將你丟在鰲山,委實辛苦你了。想來船坊能有這等成績,你定是居功至偉。哎,我這哥哥挺差勁的,光將你當苦力使喚了。”

趙雪笑了,如鮮花綻放,她並未打落紀澤的鹹豬手,而是親暱的半倚紀澤肩頭,並用一雙半眯成月牙兒的美目凝視紀澤。良久,她用銀鈴般的嗓音,悠悠笑道:“紀哥哥這般誇讚,讓雪兒好開心呢,不過你也莫要歉疚什麼,雪兒也非全是爲了哥哥才這般賣力,其實,看着安海商會一天天壯大,雪兒也很有成就感呢。”

“嗯!子興,能…能不能讓船慢些?”劍無煙頗顯虛弱的聲音在紀澤的另一側響起,將紀澤的思緒從品味新船中拉回。卻見一直沉默的她,此刻竟已面顯蒼白,當是暈船不短時間,之前沒好打攪紀澤與趙雪討論船隻,這會見到二人跑題,卻是不願再熬了。

紀澤擡頭看看天色,已近午時,再看看四周,海船應是遠離海岸,已不見陸地、島礁的影子,看來海船的速度還真夠快,搖晃得也夠狠,連她這等高手都扛不住了。估計自家那幫旱鴨子爲主的近衛中軍,更該是暈倒一片,還當加強適應訓練啊。

收起紛雜想法,紀澤一邊示意親衛去通知陶萌,一邊伸手托住劍無煙的胳膊,口中安慰道:“無煙,我這就讓船長減慢速度,這望臺高,晃得厲害,我送你先下去船艙休息吧。沒事,以後習慣就好了。”

“哎呀,瞧我這記性,竟給忙忘了。咱們安海商會已從老水手處尋得了藥方,制有了藥丸,剋制跑海暈船,效果還不錯呢,咱們下去,我這就尋來拿給姐姐。”趙雪歉然驚聲道,整一副懊悔難當,眼底卻閃過一絲戲謔。

紀澤眼睛一瞪,哪還不知趙雪這妮子先前不拿出藥丸,是在故意捉弄劍無煙,卻又無可奈何。要說這二女之前冷戰了好些天,直到發覺紀澤愈加不耐,每逢氣氛不對就斷然走人,總算收斂了些,至少表面上不再頂牛,可這類背地裡的小動作依舊難免。人說封建主義好,可齊人之福一樣不易享啊...

近百里海程,剪式帆船僅用兩個時辰便已跑完,不到申時,船隊就已抵達了位於博海口中段偏西的大蟹島。這個方圓不到十里的島嶼,其上矮樹緩坡,沙灘淺湖,綠意猶存,頗一副世外雅境。船抵碼頭,張銀早帶着彭丘等人迎了上來,按紀澤命令,他們白洋水軍業已接替安海營駐守此地。

“將軍,總算見到您了,可把弟兄們給急壞了,但看您這樣,似乎一點沒瘦嘛,我等該是白擔心了,哈哈...”張銀大步上前,握住紀澤的手,難掩激動道。

一番劫後重逢的熱絡寒暄與嘉許鼓勵之後,一衆被暈船搞得七葷八素的近衛中軍紛紛上岸休息,紀澤則在張銀等人陪同下巡查起大蟹島。被安海水軍奪取不到兩月,島上卻已修建了頗爲完善的碼頭、營房與防禦工事,更有多座藉助水泥材料修建的小型五邊棱堡,依照的分明是半年前紀澤留給安海營的多棱碉堡示意圖,倒讓紀澤在此先看到了實物。

邊看邊聽,紀某人頻頻點頭,待得入營落座,他笑看張銀道:“定山,聽你口氣,對這大海倒挺喜歡,又贊遼闊又誇寬廣,乾脆就挪個窩,給我在這主掌渤海營吧...”

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八十三回 狗急跳牆第二十三回 腥風更起第十回 小滅胡蠻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七百六十一回 魏復抉擇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二百一十三回 誤打誤撞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五百二十六回 偷門襲城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糧價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六百六十二回 神兵天降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七百九十四回 避實擊虛第四百八十八回 由退而潰第六百七十一回 刑斬千人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六百零三回 浴血攻城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二百六十六回 掌控長廣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九十五回 挾質激將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四百八十六回 海峽阻擊第一百四十二回 名劍青雲第二百七十一回 糧船遇劫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三百二十八回 移民漸至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一百七十二回 誆算蟹賊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八百零六回 漠北之戰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六百二十回 戰局調整第三百八十一回 華興約書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內定局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四百九十二回 錯亂之戰第二百零一回 太行烽火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一百四十八回 亂世白蓮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回 東方神火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五百八十一回 志願售糧第三百四十一回 海壇換俘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第二百五十九回 截斷井陘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四百二十七回 強勢入朝
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六百八十三回 狗急跳牆第二十三回 腥風更起第十回 小滅胡蠻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七百六十一回 魏復抉擇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二百一十三回 誤打誤撞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五百二十六回 偷門襲城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糧價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六百六十二回 神兵天降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七百九十四回 避實擊虛第四百八十八回 由退而潰第六百七十一回 刑斬千人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六百零三回 浴血攻城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二百六十六回 掌控長廣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九十五回 挾質激將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四百八十六回 海峽阻擊第一百四十二回 名劍青雲第二百七十一回 糧船遇劫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三百二十八回 移民漸至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第二百三十回 布子遼東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一百七十二回 誆算蟹賊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八百零六回 漠北之戰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六百二十回 戰局調整第三百八十一回 華興約書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七百三十四回 河內定局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四百九十二回 錯亂之戰第二百零一回 太行烽火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一百四十八回 亂世白蓮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二百六十二回 獲任長廣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回 東方神火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五百八十一回 志願售糧第三百四十一回 海壇換俘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第二百五十九回 截斷井陘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四百二十七回 強勢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