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

華歷三年(公元314年,晉建興二年),三月十三,晴,幽州薊城。

旭日三竿,春意盎然,幽州城南,伴着舒緩而雜沓的蹄聲,一支兩萬規模的騎軍,打着“石”字帥旗,悠然出現在原野盡頭。騎軍前隊,彩旗飄飄,賀幅條條,兼有紅綢繡車,數千牛羊,不時再有鼓樂聲起,令這支本該殺氣騰騰的騎軍,倒是更多一份賀喜勁兒。

“關門!快關門!全軍警戒!”城頭之上,南門守將高聲斷喝,指揮着幽州軍兵進入防禦狀態,他面顯陰霾的遠眺一眼所來騎軍,沉聲吩咐道,“速速上報主上,石勒大軍已然兵臨城下,殺意透陣,還請主上傳令全城,加強防禦。”

“將軍,主上不是已然有令,任何人不得於任何地方,阻礙石勒將軍前來恭拜賀尊嗎?”守將身畔,心腹傳令官略一遲疑,還是提醒道,“將軍若是在此拖延,屆時那石勒若是妄加一個刁難之罪,焉知主上會否責罰將軍?”

“直娘賊,到底誰纔是自己人?過往我等待鮮卑烏桓爲上賓,但有衝突就須避讓,如今鮮卑烏桓那幫大爺不甩咱幽州了,又他媽的換成石勒來當大爺了!那廝與我幽州軍爲敵數年,大小戰事數百場,彼此可謂仇深似海,如今竟能輕鬆北來,不損一兵一卒便兵臨城下,主上竟也放心,猶不警醒,簡直就是糊...”

“將軍!”心腹傳令官急聲打住守將口沒遮攔的罵咧,作勢左右看看,他湊近低語道,“將軍,還請慎言,主上自有主意,更不願聽到悖駁之言,將軍還須提防禍從口出啊。”

“無妨,最多也就卸甲歸田罷了!唉,本將忠人之事,倘若主上就此惡了本將,本將倒也免了在此吹風吃閒氣。”守將聞言,稍微注意了言辭,卻仍不免碎叨兩句,俄而,他略一思忖,這才無奈吩咐道,“你且這麼問,石勒率兵約有兩萬,都在城下呆着呢,我等究竟能放多少人入城,那些可都是精銳悍卒...”

麻桿打狼兩頭怕!就在城頭守將警惕揣度石勒兩萬來騎的時候,來騎陣中,帥旗之下,一名頗顯清瘦的纓盔武將手指薊城,皺眉向石勒道:“大哥,我等兩萬大軍,竟然這般輕輕鬆鬆就到了幽州治所,儘管早有預謀,可真就成了,卻仍令人不敢置信。那劉琨王浚都是豬嗎,該不會另有陷阱吧?”

出言者名爲逯明,正是九年前師家山莊一戰中,從紀澤襲殺下唯一逃生的“十八騎”。與另一當日恰時外出的孔豚一起,作爲石勒心腹“十八騎”的倖存二人,他們如今也是石勒麾下戰將中的絕對心腹,言辭間比起石勒的那些本族胡將甚至還要親近。

“哈哈,老八年紀越來越大,仗打得越來越多,這膽量嘛,倒是越來越小了。”另一側的一名頰有刀疤的粗豪將軍聞言大笑,此人正是孔豚,他撇嘴不屑道,“劉琨、王浚,號稱名士,其實與天下大多士人一樣,都是些徒有虛名之輩。我等出兵之前好一番設計,那些蠢人自然乖乖入局,又有何可憂?”

“呵呵,老十六,你可莫要小瞧天下人啊!”居中騎行的石勒淡淡一笑,眯眼瞅瞅前方薊城,他復又一臉自信道,“不過,在這北方大地,只要我等不在城中入伏,敵方縱有詭計千萬,又能拿我兩萬精騎如之奈何?故而,不論接下戰事如何,劉琨王浚能放我等至此,已然脫不了一個蠢字!哈哈...”

雷同正史,石勒此番從黃河之畔的襄國發兵,奔行一千多裡迄今,竟然無有戰事便就抵達了目標薊城,委實順利得不像話。須知這一路前赴薊城,首先他們側有劉琨,隨時可能受到邀擊亦或襲擾,但是,石勒僅是遣使說了一番花言巧語,同爲漢家勢力的劉琨便絲毫沒有阻擾石勒進兵,也沒趁機去抄石勒的襄國老巢。

《資治通鑑》有載:“(石勒)遣使奉箋送質於劉琨,自陳罪惡,請討浚以自效。琨大喜,移檄州郡,稱‘己與猗盧方議討勒,勒走伏無地,求拔幽都以贖罪。今便當遣六修南襲平陽,除僭僞之逆類,降知死之逋羯。順天副民,翼奉皇家,斯乃曩年積誠靈祐之所致也!’”

然而,後來的史實證明,劉琨的歡喜僅是一廂情願,正史中的他或許壓根不曾想到,石勒此行竟然一舉滅了王浚,掉過頭來,自然無需再對他劉琨虛與委蛇,也就輪到他隔岸觀火的劉琨自己哭了。

《資治通鑑》有載:“劉琨請兵於拓跋猗盧以擊漢,會猗盧所部雜胡萬餘家謀應石勒,猗盧悉誅之,不果赴琨約。琨知石勒無降意,乃大懼,上表曰:‘東北八州,勒滅其七;先朝所授,存者惟臣。勒據襄國,與臣隔山,朝發夕至,城塢駭懼,雖懷忠憤,力不從願耳!’”

劉琨的追悔莫及乃是正史的後話不提。當然,切莫嘲笑劉琨這般輕易便被石勒耍得團團轉,一個能在敵後堅持八年的人,再蠢也不至輕信敵人如斯。想來,正史中的劉琨,一是對王浚去年痛扁自己一事依舊耿耿於懷,樂得隔岸觀火;二則希望石勒去與王浚死掐,兩敗俱傷,他這個同在河北的沒落諸侯也好緩一口氣。

故而,劉琨痛快的放行石勒,不是因爲蠢笨信了石勒,而是出於私心。只可惜,在外戰艱險之際依舊不介意內鬥一把的劉琨定沒想到,在這件事上,軍力依舊河北第一的大佬王浚,表現得竟然遠比他想象的還蠢還天真,竟然完全不對石勒設防,甚至對膽敢阻擾石勒進軍的麾下喊打喊殺,從而任由石勒大軍吃香喝辣的奔行於幽州境內。

《資治通鑑》有載:“(石勒)遂以火宵行,至柏人,殺主簿遊綸,以其兄統在范陽,恐泄軍謀故也。三月,勒軍達易水,王浚督護孫緯馳遣白浚,將勒兵拒之,遊統禁之。浚將佐皆曰:‘胡貪而無信,必有詭計,請擊之。’浚怒曰:‘石公來,正欲奉戴我耳;敢言擊者斬!’衆不敢復言。浚設饗以待之。”

由是,劉琨和王浚這一對本該合作卻反目成仇的北地漢家勢力,難得聯手一次,不加阻擾反給補給,爲異族敵人石勒和平開啓了上千裡的進軍之路,這也成爲西晉末年戰史中的一則大笑話,足令漢人們羞愧撞牆的千古笑話,當然,更大的笑話還在下面...

書歸歪傳,氣氛詭異間,石勒大軍已然行至薊城南方五里。石勒倒也沒有囂張得直接率兩萬大軍上前,他留下逯明領大軍暫停,自己則率千騎親軍,趕着數千頭半途搞來的牛羊,到了南門之外。然後,有親兵大喇喇的奔至城門,衝城頭厲聲喝道:“我家將軍千里而來,欲奉待陛下,獻上尊號,爾等爲何關閉城門,阻將軍入城,意欲造反不成?”

城頭之上,一衆幽州軍兵面面相覷,南門守將更是連鼻子都要氣歪了。只是,他雖覺得不妥,卻不知如何以對,畢竟他終歸僅是個替人看門的,別個王浚三令五申要厚待石勒,他焉能明面抗令。由是,他只得悶聲答道:“還請石將軍稍待,末將已經遣人急報我家主上,不一刻便有回令。”

聞得此言,石勒軍中卻是衝出一人,手指城門罵道:“上官萊,爾區區城門守將,竟敢阻擋石公入城,不要腦袋了嗎?本司馬現在有令,爾速速打開城門,否則事後必有軍法論罪!”

所來之人竟是本該坐鎮范陽的幽州司馬遊統,可笑這廝迄今尚不知其弟遊綸已被石勒斬殺,如今已是假戲真做,也不管石勒奉待王浚是真是假,他遊統反正是一門心思意欲抱緊石勒這條粗大腿了。非但在范陽(涿郡)放行石勒大軍,他還鞍前馬後的陪同石勒來了薊城。

“將軍,對不住了。”餡餅砸到頭上的城門副將頓時來了精神,他可不敢再像上官萊那麼多心思,忙一邊揮手下令,讓軍兵將上官萊帶到門樓看押起來,一邊急吼吼的令道,“快!快點,打開城門,迎接石將軍入城!”

“嘎吱吱...”南門大開,那患者急急奔至石勒頭前,一臉謙恭道:“將軍來得甚急,城中尚無準備,小的奉命先來爲將軍掃清城門阻礙,後方不刻便有官員來迎。但有怠慢,還望將軍莫要怪罪。呵呵,呵呵。”

“無妨,本將奉待陛下心切,難免快了些。”嘴角翹起一個莫名的弧度,石勒衝身畔的孔豚使了個眼色,繼而用不容置疑的語氣,最後一次敷衍道,“爲表敬意,本將給陛下帶來了牛羊珠寶等一應禮物,這便先讓它們入城吧...”

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四百六十六回 十一抽斬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七百五十四回 劉聰之死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一百八十八回 佔據冶口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五百七十五回 走舸逞威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三百三十五回 巡訪牧區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四百八十八回 由退而潰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一百七十三回 左右開弓第二百六十九回 河畔公審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第八百零六回 漠北之戰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惱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六百一十一回 圍攻伽耶第五百三十三回 於記酒家第一百二十六回 窮追不捨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五十九回 夜擾疲敵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六百六十七回 遊行示衆第六百六十一回 月夜空襲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第六百四十六回 晉境亂戰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三百六十七回 陪審制度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三百七十七回 隔岸點火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三百四十八回 陵園龍震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五百二十五回 雨夜不眠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三百七十八回 雲辛烽火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四百一十三回 羅剎女衛
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四百六十六回 十一抽斬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七百五十四回 劉聰之死第三十一回 違紀事件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二百五十二回 鯨章相鬥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一百八十八回 佔據冶口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五百七十五回 走舸逞威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三百三十五回 巡訪牧區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四百八十八回 由退而潰第六百八十九回 破圍壺關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七百四十六回 河套會戰第一百七十三回 左右開弓第二百六十九回 河畔公審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第八百零六回 漠北之戰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惱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六百一十一回 圍攻伽耶第五百三十三回 於記酒家第一百二十六回 窮追不捨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五百七十六回 中原危機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六回 未觸即潰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五十九回 夜擾疲敵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六百六十七回 遊行示衆第六百六十一回 月夜空襲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第六百四十六回 晉境亂戰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三百六十七回 陪審制度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三百七十七回 隔岸點火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三百四十八回 陵園龍震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五百二十五回 雨夜不眠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四百四十四回 婚夜風起第三百七十八回 雲辛烽火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三百六十四回 奴營遇襲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四百一十三回 羅剎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