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

華歷三年,三月二十三,午時,晴,冀州中山國(郡),盧奴城。

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盧奴西門,血旗軍三千近衛兵甲鏗鏘,間有彩旗橫幅,鼓樂齊鳴,更有昨日獻城投誠的本地百姓,一臉笑意的道邊捧場。不消說,這是一場歡迎儀式,而在城門之外的顯眼處,華蓋羅傘下的某人,一身亮金甲,頭戴雁翎盔,騎跨火雲駒,欣然遠眺前方,正是親自出迎的華王紀澤。

“噠噠噠...”伴着清脆的馬蹄聲,遠方視野盡頭,一彪數百騎人馬,在數名華國接引使的引導下,奔騎疾馳而來。他們個個衣甲鮮明,人馬矯健,單看氣勢便知不是尋常的沙場勁卒,而該是頗有身份的將領親騎。不過,他們並未如常見隊伍一般,打出一長溜的官品旗號,而是僅僅打了一個“劉”字將旗。

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看旗號則明陣營,華蓋之下的紀澤,這一下笑得更加舒暢了。對方非但在自己遣使邀請下隨即親身前來,此時更是放棄打出他那一長溜源自晉廷的顯赫官爵,選擇“白板裝”現身,用意不言可知,那分明是隱晦表態可以接受他華國的加官進爵呢,果然是個明辨局勢、長袖善舞的史冊人物,也不枉自個這個華王十里接引、出城相迎。

來騎漸近,西城之外的歡呼鼓樂愈加熱烈,紀澤也率衆催馬相迎。距離百丈,來騎駐馬,唯有爲首一將獨騎而來。相隔十餘丈,來將翻鞍下馬,緊走幾步,旋即單膝跪拜道:“末將中山劉琨,拜見華王殿下。未能提前相迎,反令殿下久候,罪莫大焉!”

沒錯!來者正是大晉幷州都督、幷州刺史兼散騎常侍乃至司空等等,在敵後堅持抵抗已達七年之久的劉琨。此番紀澤在基本平定幽州之後,立率十餘萬兵馬西南而來,佔據中山,正是爲了在與南路軍合殲司州北部的石勒殘部之前,先與盤踞太行北部的劉琨會獵一場,並確定井陘、飛狐陘、蒲陰陘三地要隘的歸屬,以拱衛大軍側後。如今看來,這場會獵多半當可免了武獵的一環。

“哈哈,越石兄,許久不見,誒,你我兄弟何必多禮?紀澤爽朗一笑,邊落鞍下馬,邊作勢快步阻攔劉琨下拜,但其速度顯然慢於應有的一流高手水平,愣以小腳媳婦般的搖曳,受了劉琨一拜敲定主從之後,方纔搶步扶起劉琨,口中兀自虛僞道:“何必多禮,太見外了,地上冷,快快請起。”

執手端詳劉琨,紀澤卻不禁心頭一酸,相比昔年那個風流倜儻的翩翩公子形象,如今的劉琨雖然依舊一副精心裝扮,但臉上的皺紋與鬢角的白髮,卻是說明了他這些年的殫精竭慮。不論他以夷制夷的一些作法是否正確,也不論他是否另有王霸之心,至少他始終都打着大晉旗號,一直在敵後險境爲着光復漢土而盡心竭力,不愧史書對其民族英雄之贊。

“長廣一別,已然八年有餘,越石兄風采更勝當年,只是清減多了。”收起思緒,紀澤笑着寒暄道,“相比越石兄,士稚倒是有點發福,呵呵,下次見面,某倒須說道說道,他可得像越石兄學學,多些勤勉任事啊。”

“殿下說笑了,某何來的風采更勝?相比殿下開疆拓土,縱橫萬里,愈加雄姿英發,某卻是勉力支撐,一事無成,反令北方局勢日益糜爛,不可收拾,只能是愈加老邁不堪了啊。”閃過苦澀,劉琨笑道,“說起士稚,我二人也有數年未見,聽說此番他也率軍來了河北,卻不知如今身在何處?”

“哦,士稚如今正坐鎮幽州,並統攝整個塞外防線,確也忙碌得很。”紀澤眼中帶笑,若有所指道,“其實,我本也想着你二人多年未見,意欲讓他隨我一道來一趟中山,可他卻說你二人昔年有約,絕不會獵於疆場,愣是不願前來,呵呵,我也只好放過他,自己來做這個可能的惡人了。”

(注:《晉書·祖逖列傳》有載:“(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爲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不想昔年年少輕狂,義氣之語,士稚卻還記得如此清晰。”劉琨聞之,一時面顯悵然,俄而,他復又苦笑道,“不過,士稚卻也多心了。此番血旗軍七十萬入主河北,匡扶漢家江山,解黎民於倒懸,且不說過往已有大兄輿之書信,如今琨之麾下,區區僅有殘兵萬人,攜一應家小,苟活于山野之間,今日不知明日,何敢螳臂當車,與貴軍爭雄?”

紀澤聞言心中歡喜,面上則勸慰道:“越石兄何必如此謙虛,昔有蘇武牧羊於北海,今世則有你劉越石孤守晉陽。若非有你一力堅持在匈奴後方掣肘,只怕中原更早便已淪爲匈胡牧場,而非今日之亂戰不休,漢匈犬牙交互。越石這等民族精神,足可光耀史冊,縱比衛霍也不妨多讓,便是不及其功,也系國勢糜爛,而非越石不力也...”

郎有情妾有意,雙方會面一團和氣,接下免不了人員介紹,互道寒暄,繼而在一應軍民的歡聲笑語中入城。要說劉琨乃中山晉王的嫡系後嗣,比劉大耳朵要真的多,這中山郡正是劉琨的生長之地,此前也曾一度以此爲據點,募兵抵抗匈奴,可惜後被王浚聯合鮮卑人驅走。如今他以這種方式返回,對於他自身、血旗軍以及中山百姓,倒也算是皆大歡喜之事。

一場簡約卻頗高規格的歡迎午宴之後,紀澤撇開一應謀臣將領,拉上劉琨來到行營書房,二人對岸而坐,品茶私聊。用上朋友般的直率口吻,紀澤開門見山道:“你我與士稚算是兄弟一場,越石兄私下稱我子興即可,今日你我相談,也無需客套含蓄,一切直言。某先說了,某希望你與麾下併入我華國。當然,你等堅持抗胡,皆堪民族英雄,功名利祿,華國決計不會虧待。”

這是來細肉了,劉琨端正身形,藉着稍許酒勁,現出昔日的跳脫神情,呵呵笑道:“既如此,某便妄自不遜,依舊稱你一聲子興老弟。咱攜家帶口前來投奔,子興意欲如何安排,只管道來。”

以雙方如今形勢與地位,紀澤確也不需與劉琨玩什麼花言巧語,自認也辯不過這廝,是以,他只管給出價碼:“首先,某要求你的麾下完全併入我華國,是打散整編,分散安置的那種。而你越石,我華國如今最高爵位只有侯爵,所以只能將你降公爲侯。你那般麾下,另有三個伯爵、六個子爵與十二個男爵可封。”

劉琨嘴角抽了抽,也算心理有備,依舊靜待下文。紀澤續道:“放心,你等抗匈經年,某是要樹爲典範的,官職上不會虧待你等。先說越石你,士稚將從西越都督轉調爲河北都督,你便去接替他的職務,扼守海上絲路,交往東西各方勢力,正適於你,相信有士稚相助,你當可順利接手。至於你那般麾下,從軍團主將或州郡主官向下,量才錄用。當然,我華國軍政分家,想要獨掌一方卻是不能。”

劉琨的面色頓時好看許多,紀澤並未將他與麾下有名無實的高高掛起,開出的都是實權職務,相比他們如今僅僅佔有幷州東北晉昌郡的半郡之地,主要混跡太行北部山區的落魄境況,甚至有點雞犬升天,的確很有吸引力,他也可以更好的說服麾下投奔華國了。看來,紀澤確如其所言,想要將此番的招降吞併與抗胡之事放到一起,用作宣傳典範,倒是皆大歡喜。

見劉琨神色,紀澤笑道:“不止於此,某可是素來看重底層。只要是你麾下兵馬,我方便會按照血旗戰兵待遇加發一年薪俸,而且,但若曾經抗胡有功,是抗胡而非內戰,我方皆可按照血旗軍規加以論功升銜,賜爵授田。而尋常百姓,則可志願遷入河北甚或海外,待遇雷同華國公民。”

“哈哈,子興如此大手筆,只怕消息一出,我那般苦兄弟從上到下,轉頭就不會再認我這個主公啦。”調侃一句,劉琨正色道,“華國所給待遇足夠優厚,琨在此謝過子興照顧。不過,琨尚有兩個問題。其一,子興意欲將某治下百姓遷入河北亦或海外,言下之意,莫非是要暫先放棄晉昌郡?”

“你這廝都將雁門關隘賣給了拓跋鮮卑,北有他們,南有匈奴,那晉昌郡隨時可被胡騎襲擾,我如何在那裡安民?”紀澤卻是白了劉琨一眼,恨恨說道,“你那半郡之地,拓跋鮮卑可以容忍甚至護佑你在那裡駐軍養民,可換了紀某這個誓稱驅除胡虜的華王來,拓跋鮮卑只怕就與匈奴一般,絕不會那麼友善了。”

“呃,子興罵的對,琨委實有愧。”劉琨面色一黯,低頭嘆氣道,“琨當時也是實在無法,以我麾下實力,自身已然無力守住幷州北部諸郡,即便不將之讓給拓跋鮮卑,也必將被匈奴所奪,反將我等困滅於幷州境內,某也只能將之最後利用,憑之吸引拓跋鮮卑與匈奴人對抗了...”

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二百一十七回 匈奴劉淵第四百七十八回 墾荒特區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八十五回 湖中死鬥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一百七十五回 雙喜臨門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一百四十六回 練軍理政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三十回 難民驟現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七百四十八回 來打我吧第二百七十四回 懾服常欣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一百八十六回 脫險回巢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一百八十八回 佔據冶口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七百四十八回 來打我吧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縱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一百二十三回 初謁張賓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七百六十一回 魏復抉擇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三百六十六回 場外兇案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二百六十五回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二百零八回 司馬黃雀第六百九十六回 人心思變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二百九十二回 時局難料第一百六十二回 無妄之事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一百五十二回 馳援周新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二百零九回 關關雎鳩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二百七十八回 暴捶莽漢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三百二十三回 墾荒泥灣
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二百一十七回 匈奴劉淵第四百七十八回 墾荒特區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八十五回 湖中死鬥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一百七十五回 雙喜臨門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一百四十六回 練軍理政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六十二回 爾虞我詐第三百一十六回 分階分化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三十回 難民驟現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七百四十八回 來打我吧第二百七十四回 懾服常欣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一百八十六回 脫險回巢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二十五回 襲殺石勒第一百八十八回 佔據冶口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七百四十八回 來打我吧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縱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一百二十三回 初謁張賓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二十一回 血旗獵獵第六百五十八回 請狼入室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七百六十一回 魏復抉擇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三百六十六回 場外兇案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二百六十五回 將計就計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一百一十八回 套攏女俠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二百零八回 司馬黃雀第六百九十六回 人心思變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二百九十二回 時局難料第一百六十二回 無妄之事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一百五十二回 馳援周新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二百零九回 關關雎鳩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二百七十八回 暴捶莽漢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三百二十三回 墾荒泥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