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六 儒林外史

在南宋,每一次賑災都是官吏們大發其財的時候,所以南宋官僚們其實非常熱心於“賑災”。

當然,他們這種做法往往會讓災民更加悽慘,死的人更多。

但是,他們不在乎,他們只要賺的更多就可以。

死就死唄,反正農民賊能生,還講究一個多子多福,死了一個再生兩個,永遠不要擔心沒有人口可以繼續剝削、壓榨。

這本來是南宋的“自古以來”,可萬一明國介入進來,按照他們的辦事方法把那些災民全給救了,那些災民還不要感動死?

到時候只要那些明國官員大張旗鼓的說這是大明皇帝給你們的救濟糧,那南宋花的錢變成了明國花的錢,南宋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嗎?

陸游都能想象那個畫面。

南宋官僚絕對會奮力拖後腿,絕對會奮力破壞大好局面。

到最後絕對要鬧出國際爭端,引得友邦驚詫,然後明國大軍再次兵臨長江,難受的還是南宋的官僚們。

對那羣不見棺材不落淚之輩,陸游也算是有一點點最基礎的瞭解的,就算知道明國會做出什麼反應,該撈錢的時候還是不會手軟,反正皇帝在前面頂着……

等皇帝沒了,鋼刀橫在他們的脖子上的人,他們還是會心存幻想,感覺自己能活下來,繼續享受。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心不死。

陸游尚且如此理解自己的同僚們,陳康伯更不用說。

他立刻明白蘇詠霖提出的條件是根本不可能被接受的。

別說趙昚會不會答應,就算趙昚答應了,滿朝文武也要死命抵制,絕不接受。

陳康伯自己也不會認同。

但是陳康伯非常糾結。

因爲他判斷明國是否會在近期內南下的依據就是蘇詠霖是否鬆口緩收歲幣。

現在蘇詠霖鬆口了,卻加上了非常苛刻的條件,以至於他不知道該怎麼判斷明國的南下時限。

思來想去,陳康伯覺得但凡蘇詠霖鬆口了,雖然提出條件,但是就算是萬分之一的可能南宋會答應,這筆歲幣收入也是會削減的,他也一定是願意接受這件事情的。

他主動提出,南宋答應,之後他又反悔,這種事情不像是明國能做出來的事情,看蘇詠霖設置了那麼苛刻的條件,顯然也不像是兒戲,反而像是一場非常正式的商談。

所以,陳康伯有理由相信蘇詠霖並不是在開玩笑,他是認真的,認真地在考慮這件事情,並且認真的認同這件事情。

陳康伯心中有底,當即決定虛與委蛇,等回到南宋之後在把這件事情用國書的方式推掉,就當從未發生過。

豈不美哉?

一念至此,陳康伯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陛下所言,牽扯甚廣,超出外臣的最大決定權限,所以外臣不能給陛下肯定的答覆,唯有回到臨安之後請示吾國皇帝才能給陛下最後的答覆,還請陛下諒解。”

蘇詠霖點頭。

“此事牽扯很大,的確不是你所能決斷,朕可以理解,待你回去和南朝皇帝商量之後再做決斷吧,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事情要說的嗎?”

陳康伯已經基本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答案,所以不想說更多來撩撥蘇詠霖的情緒,以免刺激到蘇詠霖和明國文官武將。

“陛下天恩浩蕩,吾國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不敢再有其他奢望,惟願大明上國繁榮昌盛。”

他恢復了低姿態,縮成鴕鳥,口出喜慶之言,不再橫生枝節。

對此,蘇詠霖也沒說什麼,便點頭,宣佈賜宴招待南宋使節雖然他們做了一些無禮的事情,說了一些無禮的話,但是作爲上國,終究要有氣度。

雖然他想着不久之後就能南下滅了他們,一統漢地,但是現在來說,還是要給他們些許的待遇,好讓他們不要那麼着急。

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做,不管他們怎麼對南宋修修補補,最多也不過是李鴻章的地步而已,一生風雨裱糊匠。

此時此刻,蘇詠霖看着陳康伯就有種李鴻章的既視感。

就是不知道他是削弱版的李鴻章還是加強版的李鴻章,也不知道他對南宋的修補能到什麼程度,本身又能頂住南宋保守派官僚們多長時間的攻擊。

南宋使節團的拜會到這裡差不多也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出於禮貌性質的讓他們多休息幾天,多遊玩幾天,然後哪裡來回哪裡去,麻溜的快點,別讓我們這裡破費。

蘇詠霖也有好多事情要做,不僅要治國理政,要處理軍務國務,還要抽出時間寫文章,引領社會變革,打破封建倫理。

他不僅要把政權從封建官僚手裡奪下來,也要從文化方面全面動手,將爲統治階級服務的封建文化改造爲爲所有人服務的人民文化。

所以他不僅推動趙惜蕊發揮自己的文才,寫出很多優秀的文章,也靠着稿費激勵和內部表彰激勵使得復興會會員中長於文學創作的人進行一系列人民文學的創作。

當然,他也會自己動手。

除了《洪武政論》之外,他也會寫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白話文小說來引領潮流,以皇帝身份親自下場引導文學潮流。

比如他現在正在準備的就是他結合時代特徵改編的《儒林外史》。

原版的《儒林外史》寫在滿清時期,背景則放在朱明王朝,而蘇詠霖若要嘲諷儒生們,當然要把背景放在宋。

這本書被稱爲中國諷刺文學的高峰,但是在蘇詠霖看來,這本書諷刺有餘,進取不足。

它着重於對社會弊病的揭露和嘲諷,對人品低劣者進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但是解決的方法並不是革命,而是寄希望於【人品高尚】的士大夫引領道德潮流,對社會進行改造。

這本書諷刺社會弊病和人品低劣者,同時又熱情歌頌品德高尚的士大夫,既是諷刺小說的高峰,也是時人清官心理的高峰。

諷刺歸諷刺,不滿歸不滿,終究沒有對科舉制度進行徹底的否定,所以蘇詠霖決定對其進行更改。

一方面把主旨從改良變爲革命,一方面又決定改編原書那種沒有貫穿始終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的模式,確定明確的主人公。

他把歷史背景放在科舉制度基本成型的北宋中後期,描寫主人公從科舉制度的擁躉到大徹大悟,走上破而後立道路的過程。

說是儒林外史,但也不能算是儒林外史,亦或者說二者都是儒林外史,只不過一個圈在圈圈裡繞不出來,一個毅然決定打破這個規矩,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徹底結束這無法改變的輪迴。

原版的諷刺是很有意義的。

一個人一旦中舉之後,哪怕原先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老儒生,也會立刻變爲封建社會的新貴,大批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趕快上來拉關係攀親戚,什麼事情都能做。

不過宋朝的舉人沒有明朝的舉人那麼值錢。

宋朝因爲廣泛拉攏讀書人和科舉擴招的緣故,真正值錢的只有進士,舉人只是一個身份,且沒有做官的資格。

而且科舉完全是有錢人的遊戲,想要供奉一個讀書人脫產讀書,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基本上進士都是出身於殷富之家,極少數如范仲淹一般的貧寒者也不是純粹的貧民。

天天吃粥配鹹菜也算有的吃,吃粥需要米糧,鹹菜需要鹽,別的不說,就宋朝鹽價的程度,能天天吃粥配鹹菜,就不算是窮人了,得算是當時的中產。

科舉,那裡是真正的貧民能玩得起的遊戲呢?

一百四十五 耶律成輝不想放棄一百六十三 這樣的自己,比起趙開山要虛僞的多了一千六百一十三 大家都有着靈活的道德底線四百 他們已經不把自己當人了一千五百零四 立太子?一千一百二十八 你們這羣碩鼠去賣國吧!一千四百四十六 西域熱一百一十五 訴苦大會一千二百五十八 都是解放門的功勞啊一千四百六十三 蕭朵魯不開城投降八百六十四 趙昚有些羨慕蘇詠霖了一千三百七十五 《安南討逆記》九百零六 史浩沒有選擇一百六十八 我以領帥的名義封你當河北總管!九百八十八 問題之所在,在於能否接受二百七十七 趙構安於現狀一千二百零三 他們無法成功九百六十九 陛下讓你去中都?一千二百七十六 老子賭爆他!二百一十七 連逃跑都不知道能逃到哪裡去啊!一千一百一十七 將封建時代徹底埋葬六百零九 他不能醉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一千三百一十七 南下滅宋八百六十六 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五百八十五 向強者臣服,需要誠意九百八十九 咱們還是不要添亂了吧三百九十五 該火器上場了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農稅可救時局一千一百九十一 再立新帝六百七十七 大宋就真的一點贏的可能都沒有嗎?三百七十七 完顏亮把家底子都掏出來了八百五十六 我不能在這裡倒下!六百零六 他們把阿郎當做劉邦?一百六十五 光復軍還能姓趙嗎?六百五十五 直擊臨安?八百五十九 這打仗,就是黃金白銀啊一千五百六十八 只有銘記,纔不會忘卻四百三十九 惟今之計,只有強迫陛下下令撤軍六百九十二 宋軍“大轉進”一千三百三十八 始皇帝與終皇帝一千五百零七 你這是在把主席架在火上烤!八百五十四 明帝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修復和重建的時期一百七十 誰想要我的命,我先要了他的命!三百八十八 溫敦思忠在睡夢中去世四百五十 潰退的移剌成一千零三十六 王巡轉進如風一千零一十七 南宋萬稅九十一 夾谷阿速出擊泰安州七百七十一 發展屬於塔塔兒的明國關係網一千零五十六 又全軍覆沒了?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七百零八 六百二十萬貫的戰爭賠償一千零九十 我們的責任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一百二十九 他們不想和大宋共存亡三百三十二 所以我幾乎不喝酒一千 陸游不是工具人一千二百六十八 吳將軍,接下來就要看你的了一千三百二十九 清官少,貪官多九百七十七 明國農民可以吃三頓飯,是真的嗎?一千五百六十五 救濟院一千四百三十三 你這是在威脅大明嗎?三百一十九 以趙構作爲人類基準而存在的世界是不能存在的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一千五百六十三 下次再給他免費吧一千二百三十 川蜀農民大起義一千五百一十 今日能立太子,來日就有大明第二個皇帝第1644章 一代人之後,他們就是我們自己人了七百五十六 用遊牧騎兵的戰爭模式發動戰爭一千一百七十一 他們沒有第三種選擇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一千二百一十六 信用貨幣?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千一百五十八 沈該“大封羣臣”一千零九 西夏政權停止存在六百九十六 屆時,危險的是臨安五百二十六 末將只是覺得南國太過於無能了一千一百一十四 打到你們接受爲止!一千零七十三 守着它,到我死四百一十 這兩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六百五十四 大明軍隊之精銳,活人沒有死人清楚一千五百九十 辛棄疾完敗一千四百六十五 跨越四百多年的歲月滄桑九百三十五 人皇的坦誠一千零二十九 我們一直在路上一千四百三十 蘇詠霖能力有限八百三十 走出這個怪圈子一百二十八 賊軍扛不住了二百三十 那要是我死了呢?一千零三十一 我一定爲宋使君求得身後撫慰四百七十八 生擒孔彥舟八百三十七 誰會落井下石?一千四百九十八 蒸汽排水機的初次登場九百七十八 陸游的震驚九百零七 窮山惡水出刁民三百一十一 結婚
一百四十五 耶律成輝不想放棄一百六十三 這樣的自己,比起趙開山要虛僞的多了一千六百一十三 大家都有着靈活的道德底線四百 他們已經不把自己當人了一千五百零四 立太子?一千一百二十八 你們這羣碩鼠去賣國吧!一千四百四十六 西域熱一百一十五 訴苦大會一千二百五十八 都是解放門的功勞啊一千四百六十三 蕭朵魯不開城投降八百六十四 趙昚有些羨慕蘇詠霖了一千三百七十五 《安南討逆記》九百零六 史浩沒有選擇一百六十八 我以領帥的名義封你當河北總管!九百八十八 問題之所在,在於能否接受二百七十七 趙構安於現狀一千二百零三 他們無法成功九百六十九 陛下讓你去中都?一千二百七十六 老子賭爆他!二百一十七 連逃跑都不知道能逃到哪裡去啊!一千一百一十七 將封建時代徹底埋葬六百零九 他不能醉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一千三百一十七 南下滅宋八百六十六 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五百八十五 向強者臣服,需要誠意九百八十九 咱們還是不要添亂了吧三百九十五 該火器上場了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農稅可救時局一千一百九十一 再立新帝六百七十七 大宋就真的一點贏的可能都沒有嗎?三百七十七 完顏亮把家底子都掏出來了八百五十六 我不能在這裡倒下!六百零六 他們把阿郎當做劉邦?一百六十五 光復軍還能姓趙嗎?六百五十五 直擊臨安?八百五十九 這打仗,就是黃金白銀啊一千五百六十八 只有銘記,纔不會忘卻四百三十九 惟今之計,只有強迫陛下下令撤軍六百九十二 宋軍“大轉進”一千三百三十八 始皇帝與終皇帝一千五百零七 你這是在把主席架在火上烤!八百五十四 明帝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修復和重建的時期一百七十 誰想要我的命,我先要了他的命!三百八十八 溫敦思忠在睡夢中去世四百五十 潰退的移剌成一千零三十六 王巡轉進如風一千零一十七 南宋萬稅九十一 夾谷阿速出擊泰安州七百七十一 發展屬於塔塔兒的明國關係網一千零五十六 又全軍覆沒了?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七百零八 六百二十萬貫的戰爭賠償一千零九十 我們的責任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一百二十九 他們不想和大宋共存亡三百三十二 所以我幾乎不喝酒一千 陸游不是工具人一千二百六十八 吳將軍,接下來就要看你的了一千三百二十九 清官少,貪官多九百七十七 明國農民可以吃三頓飯,是真的嗎?一千五百六十五 救濟院一千四百三十三 你這是在威脅大明嗎?三百一十九 以趙構作爲人類基準而存在的世界是不能存在的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一千五百六十三 下次再給他免費吧一千二百三十 川蜀農民大起義一千五百一十 今日能立太子,來日就有大明第二個皇帝第1644章 一代人之後,他們就是我們自己人了七百五十六 用遊牧騎兵的戰爭模式發動戰爭一千一百七十一 他們沒有第三種選擇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一千二百一十六 信用貨幣?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千一百五十八 沈該“大封羣臣”一千零九 西夏政權停止存在六百九十六 屆時,危險的是臨安五百二十六 末將只是覺得南國太過於無能了一千一百一十四 打到你們接受爲止!一千零七十三 守着它,到我死四百一十 這兩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六百五十四 大明軍隊之精銳,活人沒有死人清楚一千五百九十 辛棄疾完敗一千四百六十五 跨越四百多年的歲月滄桑九百三十五 人皇的坦誠一千零二十九 我們一直在路上一千四百三十 蘇詠霖能力有限八百三十 走出這個怪圈子一百二十八 賊軍扛不住了二百三十 那要是我死了呢?一千零三十一 我一定爲宋使君求得身後撫慰四百七十八 生擒孔彥舟八百三十七 誰會落井下石?一千四百九十八 蒸汽排水機的初次登場九百七十八 陸游的震驚九百零七 窮山惡水出刁民三百一十一 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