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較真的四爺

新年過後,雖然外面的雪還沒有化,宮裡已經染上了幾許春意。

畢竟先帝已經走了一年了,守孝這個事也不可能強迫大家一直堅持到底。也就是四爺的養心殿因爲有他在,還是青藍黑白幾色外,別的地方的宮女們已經開始憋不住悄悄用紅頭繩了。

這都是人之常情,四爺也沒不近人情到連紅頭繩都不許宮女們用。於是手帕、袖口、領口等處也都漸漸見了紅色。

原本宮女的服制是春夏穿蛤蟆綠,秋冬穿土褐,當她們年輕水靈時穿這種顏色也壓得住,可當年老之後就被衣服襯得跟村姑似的了。

女人天生愛美,所以在李薇發覺的時候,她喜歡的鑲邊已經開始在宮女中流行起來了。

一開始只是悄悄的在袖口領口紋幾條線,然後就變成了各種碎布頭的廢物再利用。宮中的針線房也是緊跟潮流,今年送進永壽宮的春裝裡就有不少取才於宮女們的智慧。

李薇就看到一件衣服上的鑲邊是用花布擰成繩再鑲上去的,看着確實別緻得很。

她穿着這一身給四爺看,他就說這衣服做得好,讓賞針線房的嬤嬤,問清是個年輕的繡娘後就讓撥到永壽宮去了。

“讓她領着你那裡的針線房,做點小物件。”他道。

繡娘進永壽宮後過來磕頭,改名爲玉線,領着一等宮女的月例:四兩。玉線的手確實靈巧,進來沒兩天就給她和額爾赫各做了一雙鞋,其它像手帕、香包一類的小東西更是數不勝數。

李薇讓她別太辛苦,年輕時不注意保養,年紀大了眼睛就該壞了。

玉線笑道:“這都是奴婢以前做的,費不了多少事。”

李薇也想跟她學學,現在她偶爾也會做一兩樣針線給四爺,他倒是全不嫌棄的用着,可也常常一拿到手裡就笑,一邊笑一邊搖頭的佩在身上。連玉瓶都悄悄跟她說:“主子,其實您結子打得最好,不如就專給萬歲打結子用?”

她道扇結、玉佩結、辮結都打了兩盒子了,夠他不重樣的用到明年。

只是想開發下新項目嘛。

玉線看到李薇繡的手帕後神情十分鎮定,還誇她的配色好,特別正,說這種配色的本事是天分,像她就沒有,主子果然英明神武。

然後就說線條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僵硬,這個也有個很簡單的練習辦法,就是繡水波紋。

水波紋就是以前看《包青天》時,展護衛大紅衣服下襬的那種藍色水波。

李薇覺得這個教學理論對頭,這就是讓她練弧線嘛。等練好了就不會線條僵硬了。於是她沒事時就抱着一摞裁好的手帕練水波紋,練出來的成果全都塞給了四爺。

跟西六宮的春意相比,東六宮就還是秋風秋雨愁煞人。

從西六宮過去東六宮,就好像一下子又倒回到了隆冬時節。牆角的雪堆,宮女身上土褐色的棉襖,臉上不見一點脂粉,就連染指甲的都沒有,耳洞也幾乎都是用茶葉梗塞着。

雖然會讓人的心情down下來,但還不能不過去。

總之,太后好像過了年之後跟四爺的心結就沒那麼重了。四爺還是老樣子,太后大概是自己調節過來的?

大概也有舜安顏童鞋的功勞。

舜安顏童鞋掛了之後,出於對溫憲公主的重視,李薇當然是第一時間奔到寧壽宮去‘安慰’太后了。

太后當然傷心的不可自抑。

最讓李薇驚訝的是陪着太后一起傷心的還有惠、宜、榮三位太妃。

更不能不提佟皇貴太妃。

比起殿中太后等人臉上掛着淚,時不時的嘆兩句‘舜安顏是好孩子’這樣的話,佟皇貴太妃雖然臉上沒淚,還要應和着對太后等人說‘是他小孩子沒福氣’這樣的話。

可陪坐一旁的李薇就覺得,佟皇貴太妃只怕是心裡最不好受的一個了。

太后對舜安顏的追思一路從二月追到了四月,過了四七才消停了。李薇也終於得已不必再去東六宮。

承乾宮裡,佟皇貴太妃沉默的跨過門檻,屋裡侍候的宮女是年後才撥過來的,還不太會侍候,一見她進來就急忙迎上來:“給娘娘請安,娘娘可要用茶?”

佟氏剛從寧壽宮回來,話都不想說,只是擺擺手。

四個大宮女圍着她,先侍候她把衣服都換了,正要洗漱解頭髮時,佟氏道:“不用麻煩了,說不定一會兒還有人來,我就這麼歪一歪。”

她們就趕緊去鋪牀,服侍着佟氏小心翼翼的躺下。因爲頭髮都沒解,只是把釵環等取下來,可頭頂的扁方和腦後的燕尾都沒取下來。佟氏只能枕着高枕頭側躺在那裡,看着就僵得不行。

宮女們都退出去,只兩個屋各留了一個人聽吩咐。

紗帳拉上後,佟氏才徐徐的吐出憋在心口的氣。她知道東六宮裡就沒有不恨她,不恨佟家的人。她們現在就是想看她的笑話,看她出醜,讓她難受。

該怪誰呢?

佟氏默默流淚,連呼吸都要放平放緩,不敢讓侍候的宮女發覺。

佟家受了那麼久的榮寵,佟家的女孩子壓了先帝后宮的女人們一輩子,不能不讓人家出出氣啊。

先帝,萬歲。您當年可想到如今了?

佟氏心裡明白,先帝是想不到的。不但先帝想不到,連佟家也想不到。他們把她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各自都得了好處。哪裡管得到她們的死活呢?

佟家三個女孩子,前兩個早夭,輪到她的時候,只怕就是在這宮裡熬到死吧。

永壽宮裡,李薇一回來還沒換衣服,張德勝就來請了。

她一想在哪裡換衣服不是換?乾脆直接這樣去了養心殿,到了那裡再換衣服洗漱。收拾停當出來,四爺也從前頭過來了。

“太后如何?”他一進來就問這個。

李薇就道:“還跟之前一個樣。不過瞧着氣色是好些了。”

四爺就放了心了,讓她平時多去寧壽宮看看。“朕這裡事情太多,太后有時有事也不好跟朕說,你去了聽說了或看出來了,回來告訴朕。”

雖然每天都要去看一回,但太后現在待他比在永和宮時還要客氣。客氣來客氣去,讓他心裡更像是憋了一團火。撒不出來咽不下去。

他也不想老是跟太后鬧彆扭,母子二人就算不能親親熱熱的,但也不必客氣得連話都不敢說。

他說完,握着李薇的手嘆了口氣:“這事朕一個旁人都信不過,只盼着素素爲朕分憂了。”

李薇心知四爺是想關心太后,又不想做出跪舔的姿態來,要潤物細無聲。太后那邊估計也差不多,就算想讓四爺關心她,也不願意這關心是她要來的、求來的,她要的是發自內心的。

李薇表示她侍候四爺這麼多年了,小意思。

於是今天跟四爺說太后那邊屋裡有面屏風從去年擺到現在,看着都舊了。

四爺晚上過去就不經意的說這屏風老見皇額娘擺,想是心愛的,就是看着有些陳舊,不如兒子使人擡出去換個框?

太后笑着不用這麼講究。

四爺就讓人擡走了,跟着再擡進來一面新的說先擺着。

第二天,李薇再跟四爺說太后那裡的一應供給都是最新鮮的,但看起來太后不喜鮮果,更愛蜜餞。

晚上四爺就說御膳房那裡新制出了好幾樣蜜餞,帶來給皇額娘嚐嚐。

太后挺有興趣的一樣來了一口。

四爺就道日後再有新的就先給寧壽宮送,也讓太后嚐嚐鮮。

再來,李薇悄悄告訴四爺,太后其實也喜歡新鮮漂亮的衣料,只是現在她們都是寡婦(這句她是用意會讓四爺明白的!),不能穿得太鮮亮。

四爺這回爲難了,問她這要怎麼辦?

李薇最理解,她以前在街上看到漂亮衣服,就算穿不成也會買回去,掛在衣櫃裡看看也舒服啊。

她就跟四爺說:“您只管給,擺在箱子裡看着也好啊。”

四爺笑:“哪有這樣的?”

李薇嚴肅認真的表示聽姐的沒錯。

四爺就真的把今年新貢的布料挑出一成送進了寧壽宮。

當晚,寧壽宮裡太后真的笑開懷了。

四爺都看愣了。

宮女們兩兩一組的把一匹匹布料全都展開給太后看,太后叫近細觀,四爺就在一旁像百科辭典一樣把這布料的產地、品種、類型、織法等一一詳細背一遍。

李薇在旁邊都聽囧了,這要不是他特意記下來的,那就是他過目不忘。

問題是記這個東西有用嗎?怪不得有人說天才其實也很辛苦,因爲他們記到腦子裡的東西有很多都不是故意記的,腦子反應就這麼快沒辦法(好拉仇恨)。

現在她能理解了,四爺記布料又不能去賣布料,記這匹料子適合當裙子,那匹料子適合夏天用,等等,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天晚上,四爺在寧壽宮耗了很久,賣弄的也就是布料百科。這種乾巴巴的話題讓他講得像上課,太后卻一直含笑的聽得津津有味。一直到九點,方姑姑笑着進來催太后睡覺,湊趣道:“娘娘見着萬歲了就想多說兩句,您明早能睡懶覺,萬歲可沒處補眠去。”

方姑姑是太后身邊最得力的,四爺被她打趣也只是笑笑沒計較。

——平時哪個太監宮女敢打趣他試試,那都是嫌命長的。

太后還沒說話,李薇先笑得咧了嘴,她就坐在四爺對面,是以他看到也被逗笑了。笑是最傳染人的,太后在上首就埋怨方姑姑:“瞧你,把他們逗得連話都顧不上說,只會笑了。”

知兒莫若母,方姑姑是想替太后在四爺面前表一功,說說太后平時多掂記他。心是好的,太后自然要救一救她。

皇后坐在李薇前頭,聞言也跟着笑,卻是指着李薇道:“依兒臣看這事不賴方姑姑,都是妹妹的錯。”

李薇心裡暗暗翻了個白眼,你一天不坑我就難受是吧?

不過這種小絆子她現在解決起輕鬆愜意!

李薇笑着起身,端端正正的對太后一福:“是,都是我的錯,皇額娘您可千萬別怪方姑姑。”說罷扭頭看四爺,剛纔皇后說完,這位爺的臉就往下拉了。

“不信您問萬歲?”她就手指向他。

太后在上頭笑得直襬手,對四爺說:“快把她扶起來,皇額娘不怪你。”後半句是對李薇說的。

四爺得了太后的話,真的起身過來扶她。

李薇哪敢讓他扶?一搭手就直起了身,再對他一福就回座了。坐回去後正對着皇后扭過來,她綻開了個特別燦爛的微笑:呵呵,氣死你。

等回到養心殿,四爺拉着她笑道:“朕看到你對皇后笑成那樣,是故意氣她的吧?”

李薇輕輕瞪了他一下:“就是故意的。”

四爺笑着嘆了下,撫着她的肩柔聲說:“朕又沒生你的氣,她老找你的事,朕都知道,平常你的委屈不少也都沒跟朕提。再碰上就跟今天似的頂回去。”皇后就愛拿小事噁心人,真跟她計較起來反倒是自己沒理,既然這樣她能噁心過來,人也能噁心回去,看誰噁心得過誰。

“我知道。”李薇道,她早就不會忍氣吞聲心害怕了。

她現在是忍氣吞聲休害怕。

她就這麼哼‘放大膽,忍氣吞聲休害怕,跟着我小紅娘你就能見到她’,四爺聽她從進屋哼到兩人上牀碎覺,忍不住讓她接着往下唱。

李薇特純潔的衝他眨眼:“後面我不會了。”

她知道四爺有種強迫症的毛病,他就喜歡事情圓滿完整,從中間開始,他就要既循到頭,又要追到尾。

上次那個喜兒的戲本子,他摔了之後還是找時間拉着臉翻完了。

以前吧,她很少跟四爺同看一本書,也不知道他有這個毛病。現在發現後真是覺得這種人不成功就沒天理了。看個戲本子都要有頭有尾,幹別的肯定更不會半途而廢。

……不過她今天這麼做是不安好心的。

哼哼哼。皇后給她使絆子憑什麼啊,她幹嘛就要讓着她呢,這還不都是他弄的!

雖然理智上知道這一切都是社會的錯,但還不興她遷怒了?

李薇也不知道自己接受了快二十年,怎麼現在反倒開始心氣不平了。但她就是想拿他出出氣。

果然四爺第二天就把《西廂記》給翻出來了。

紅娘的指向性太強,他這麼快找出來也不奇怪。讓李薇沒想到的是,這本《西廂記》是四爺年少時的讀物。

他讓蘇培盛等先從庫房裡把以前的書都擡出來,見存書太多,一箱箱翻一遍就爲找一本書太浪費功夫了,看天晴日好,索性曬書吧。

於是李薇就把永壽宮和翊坤宮前的庭園給借出來,讓四爺曬書。

四爺摸着哪本書都能說出一番來歷。

從四爺的回憶裡,她知道了他從小的閱讀興趣是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開始是什麼都看,先帝鼓勵他們讀書,也不拘束他們哪些能讀,哪些不能讀。所以四爺的閱讀範圍很廣。

至少他爲什麼會對修仙修道着迷,是因爲《老子》一書。

在四爺的話裡,先帝在早年跟他們一起讀書時,常會時不時的摘出書中的一句語句讓他們說說感悟。他們說完,先帝再說。長此以往,幾個阿哥的思想就越來越向先帝靠攏。

《老子》一書中‘與民休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等,先帝十分推崇。

前明倒臺的經驗,滿清要全部吸收進來。

四爺深以爲然。

所以在四爺幼小的心靈裡紮下了道教的火種(不對)。而因爲由漢至今,黃老的學說發揚的十分光大,四爺從幼年時就追看至今,越看越喜歡裡面清、正、本的指導思想。

李薇深深的覺得四爺要不是當皇帝了,日後說不定會也寫個什麼道藏、本經來講述他對道教的理解。

終於,《西廂記》翻到了。

四爺輕輕拍打着書面上的積塵,封面上的顏色都有些舊了,他也不敢翻開,怕書線散掉,囑咐跟在一邊的蘇培盛記得讓人給這些書換線,有糟污的書頁記得重新抄錄。

然後,他又拿出一本《會真記》,李薇‘?’了下,他解釋道《會真記》是《西廂記》的前身,後者脫胎於前者。

李薇接過來翻看。

再然後,他再拿出一本《西廂記諸官調》,說這是宋人寫的西廂記,十分難得。

李薇再接過來翻看。

再再然後,他再再拿出來一本,李薇不由得問:“這是宋之前的人寫的又一本《西廂》?”

他說不是,他說這是《會真記》作者元稹的生平和詩作。

李薇:=口=

看個戲本子還把作者的祖宗八代都挖出來?四爺您追本溯源的成果太嚇人了。

等兩人回到屋裡,就着奶茶與紅豆酥、炸鵪鶉蛋和麻辣鍋巴,四爺繪聲繪色的跟她說起《西廂記》其實是作者元稹早年的一段風流公案。

當然最後他拋棄崔鶯鶯娶門當戶對的老婆了。然後這段風流舊事就一直留在他的心裡,最後就成就了文學歷史上的一枚瑰寶。

李薇還真不知道,她以爲這就是又一個大家小姐私奔窮秀才的yy故事。

“搞了半天,這個張生是個壞人。”她脫口而出。

四爺說了半天口乾,飲了口茶道:“怎麼說他是壞人?”以素素的一貫想法,該是這元稹是壞人才對。

李薇就說兩人都壞,壞得雖然不一樣,但充分證明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這話一出,四爺‘嗯?’的一聲就虎了臉,放下茶碗,把嘿嘿笑着要躲到外頭給他換壺茶的素素給扯過來箍到懷裡,嚴肅道:“說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李薇馬上柔聲細語的說:“我這說的都是別人,胤禛最好了。”

四爺冷笑,照着她的pp打了兩下,“當朕不知道你在心裡是怎麼罵朕的?”說完就見素素心虛的瞪大眼,一臉‘你怎麼會知道?!’的樣子。

原來真的在罵朕。

四爺認爲這必須要說清楚了。

外面,蘇培盛隔着門問了句:“萬歲爺,該用午膳了。”

屋裡傳來四爺的話:“先等等。”

蘇培盛應下準備走,就聽屋裡貴妃說:“等等!”

他再站住腳。

貴妃不吭了,萬歲也不吭了。

蘇培盛站了一會兒自覺有些傻,側耳細聽。

只聽裡面貴妃正把聲音放得又輕又軟:“……先用膳,用完膳再說嘛……您不用膳我心疼啊……其實我也有點餓了……弘昤都好久沒見您了……”

萬歲道:“朕不餓……這裡有點心……朕今早才見過弘昤。”

貴妃嚶嚶嚶的小聲哼哼,一聽就是又紮在萬歲懷裡了。

萬歲帶着笑道:“今天不說清楚了,朕怎麼都不會放你出去的。”

蘇培盛心道,得了,膳也備着吧,主子們一時半刻是沒空出來用了。

他悄悄退後,甩手往外走去。

第125章 時運不濟第285章 長史第104章 莊上第202章 天災人禍第146章 教子第493章第36章第260章 流言起第257章 暗室第51章 劇情 桃源鄉第172章 張家園子第484章荔枝110 生子第309章 皇后進宮第355章 春禧殿第26章番外李文璧第250章 扮豬吃老虎第465章第147章 劇情 尊卑第406章 真心假意第424章 撫蒙的公主們第333章 快樂的四爺第217章 番外 溫柔的人第175章 拜見第63章 交朋友了第340章 明君第342章 較真的四爺第478章120 初露端倪第251章 圓明夜話第399章 當年第186章 背書152 所求第281章 老鴨湯第298章 養心殿見第34章 四爺出差第236章 逗兒子第338章 感性的四爺第293章 四爺牌老師第332章 嚴肅活潑204第377章 教子如苗第277章 肉鬆第485章第196章 德妃第252章 旗主382 帝王心術第244章 羊吃狗第235章 疑陣第283章 喜信交朋友了87 新年宴前第393章 綠頭牌第269章 點蠟第472章第144章 兄弟第365章 爲女難第479章140 席上風波第368章 在路上103 舅舅們第234章 十年深情124 番外生氣了第273章 帝師第403章 坦白從寬第367章 暗流洶涌第183章 送禮第73章 初夏第279章 潮起第114章 江南382 帝王心術第189章 圈養第458章第224章第191章 回京第332章 天家母子第318章 得意的四爺第65章 汪格格第376章 教子如苗第262章 關心第35章 能人輩出第336章 十三第275章 羊肚第411章 衆口奪食第153章 考研第183章 送禮第507章112 漸行漸遠小小波瀾第308章 聖恩第369章 在路上第452章第304章 中二四爺382 帝王心術第147章 劇情 尊卑第348章 蛻變第360章 兄弟之間第345章 喝湯
第125章 時運不濟第285章 長史第104章 莊上第202章 天災人禍第146章 教子第493章第36章第260章 流言起第257章 暗室第51章 劇情 桃源鄉第172章 張家園子第484章荔枝110 生子第309章 皇后進宮第355章 春禧殿第26章番外李文璧第250章 扮豬吃老虎第465章第147章 劇情 尊卑第406章 真心假意第424章 撫蒙的公主們第333章 快樂的四爺第217章 番外 溫柔的人第175章 拜見第63章 交朋友了第340章 明君第342章 較真的四爺第478章120 初露端倪第251章 圓明夜話第399章 當年第186章 背書152 所求第281章 老鴨湯第298章 養心殿見第34章 四爺出差第236章 逗兒子第338章 感性的四爺第293章 四爺牌老師第332章 嚴肅活潑204第377章 教子如苗第277章 肉鬆第485章第196章 德妃第252章 旗主382 帝王心術第244章 羊吃狗第235章 疑陣第283章 喜信交朋友了87 新年宴前第393章 綠頭牌第269章 點蠟第472章第144章 兄弟第365章 爲女難第479章140 席上風波第368章 在路上103 舅舅們第234章 十年深情124 番外生氣了第273章 帝師第403章 坦白從寬第367章 暗流洶涌第183章 送禮第73章 初夏第279章 潮起第114章 江南382 帝王心術第189章 圈養第458章第224章第191章 回京第332章 天家母子第318章 得意的四爺第65章 汪格格第376章 教子如苗第262章 關心第35章 能人輩出第336章 十三第275章 羊肚第411章 衆口奪食第153章 考研第183章 送禮第507章112 漸行漸遠小小波瀾第308章 聖恩第369章 在路上第452章第304章 中二四爺382 帝王心術第147章 劇情 尊卑第348章 蛻變第360章 兄弟之間第345章 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