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買田

下午沈氏和曾瑞祥回來的時候,子晴才知道大姑家根本就沒別的客人,孃家一桌,夫家出嫁的妹子和兄弟一桌,就沒外人了。說是請客,孩子的週歲宴,根本就沒有一道像樣的菜,還美其名曰,就是一家人聚聚,這臉皮還真是無敵。沈氏笑着哀嘆說:“下次再要找人陪我去你大姑家,只怕更難了。”說完還故意地瞋了曾瑞祥一眼,捂着嘴偷笑。

子晴見老爹哼了一聲,甩手出去了,忙拉了老孃問詳情,原來春玉家的西瓜基本沒有什麼收成,他們村子的民風不好,偷盜成風,加上今年乾旱,收成減少,他們家的西瓜沒等長大就被人摘了。

田氏問起這些,春玉就開始哭訴,燕仁達就開始罵人。田氏自然見不得女兒傷心,知道小兒子家又買了荒山,日子越過越紅火,全然不顧自家妹子的艱難,又藉機敲打了兒子幾句,沈氏倒還無所謂,聽的太多了,耳朵都起繭了。曾瑞祥就不行啊,讀書人臉皮本就薄,老孃的數落還沒完沒了,說的都是些無理的要求,可他又不像曾瑞慶似的敢跟老孃掰扯。要不是等老爺子他們一道,沈氏早就想回來了。

話說曾瑞祥氣的甩手出門後,想到家裡的旱地也不知怎麼樣了,便過來瞧瞧,發現洋薯熟了,看着四畝地的洋薯肯定會豐收,心緒漸平,不由得對沈氏充滿感激,慶幸自己娶了一個好女人。

三婆婆家的五個兒子先把自己家的洋薯收了回來,收成不錯,賣了一大部分換糧食吃,他們感念沈氏的這一份送種之情,主動過來幫着曾瑞祥忙了二天,把四畝地的洋薯全收了回來。子晴家的洋薯都育好了芽口,於是,又幫着做了兩天把洋薯種上,當然回家他們也沒忘再育苗種一茬。

日子轉眼就到七月十五,曾瑞祥和子福給老房那送了一擔洋薯過去,順便道個別,假期結束了。晚上一家子坐在書房,都有些不捨,子晴幾個圍着子福,聽他說一些學堂的見聞和趣事。沈氏有些心不在焉地做着繡活的收尾,花了快半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副繡品,小兒嬉戲圖,沈氏本來想拿去賣了,曾瑞祥不許,說就安在他們臥室的屏風上,一看就是好東西。

沈氏放下繡品,跟曾瑞祥商量,剩下的銀子買些水田好,還是在城裡買個鋪子好。曾瑞祥想了一會說:“要不還是買些水田,這次乾旱,估計會有賣水田的,旱地就不買了,沒人打理,還不好佃出去,再說家裡新院子那還有十畝荒地,夠自己忙乎,買水田都佃給別人種,一年怎麼也能收三石穀子,外加大半石的油菜籽。”

沈氏答應了,子晴知道爹孃肯定有許多話要說,便藉故早些回房,子福又叮囑了子祿、子晴半日才散去。

送走曾瑞祥他們,沈氏和子晴一起去了趟城裡,一是給周掌櫃送個信,把洋薯賣了,另一個是去中人所看看有沒有賣田的。

子晴是個路癡,她娘也好不到那去。兩人依舊在城裡轉了半日才找到當日的中人所,沒有碰到上次的熟人,問了一圈也沒什麼合適的水田,要麼是太遠,要麼是太偏,而且,還太散,沈氏想把水田買在一起,收租也方便,看來這一趟是沒有什麼收穫,母女倆出來有些沮喪。

沒想到來到雜貨店,周掌櫃說因爲乾旱,糧食減產,洋薯的價格倒上去了,一斤漲了一文,周掌櫃還說有多少,要多少。子晴想家裡才收了七八千斤的洋薯,再加上入冬前還能收個一萬多斤,今年賣洋薯的收入也可觀了。

不光子晴一家,最主要的是還能帶動自家不少親戚手裡寬裕些,子晴心裡還是有點小小的成就感,也算是個好消息。

誰知兩人回到家裡,何氏說剛纔有人來找,好像要賣田什麼的,等了有小半個時辰見沈氏還沒回來,就走了,說晚上再來。這一說,沈氏連晚飯也沒好生做,直等着要看看是何許人賣哪裡的田地,惹得何氏嘲笑她這麼大的歲數心裡還存不住事。

天還沒見黑,人就上門了,是村裡的一戶農家,他家的水田就挨着子晴家的,因爲家裡的老孃生病了,而今年又年景不好,所以想賣一畝水田度過眼前的難關,雖說就一畝水田,可好在和自己家的挨着,且又急等銀子救命,沈氏立刻同意了,約好第二日去里正那辦理手續。

子晴見家裡的事情越發的紛雜,就勸沈氏僱個長工什麼的,沈氏說不喜歡家裡住着外人,再說家裡也沒有成年的男子,終歸是不便的。子晴一聽,才知道自己考慮問題還是太簡單了,便不再插手這些家務事。

沈氏雖然沒聽子晴的話僱長工,但也考慮自己確實沒有能力耕種,於是就把這二畝水田佃給了曾瑞玉,約好每年二季一共交六石穀子,一石的油菜籽,因爲水田要輪着休養。剩下的就看他自己打理的好壞了,這樣一來自己家也不用發愁肥料不夠用了。原來這裡的水田一畝產量在五百斤左右,兩季能達到一千斤,一般租子都是六成,當然,災年荒年就單論。

眼見的天慢慢涼爽了,日子一滑就進入到八月,周天清來送節禮,就便把夏玉接回去,同時接老丈人和丈母孃去他那裡住一段日子,田氏聽了很是心喜,她一直擔心二女兒過得不好,這回能親自去看看,那有不樂意之理。因爲小路不好走,曾老爺子打算趕着牛車繞道安州府,從安州府到橋村有一段官道,橋村離官道只有三里路,這樣田氏和夏玉都能走下來了。不過如此一來,就相當於走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路上就需花費差不多一天的功夫了。

沈氏知道了就打點了些吃食和一籃子雞蛋給田氏送去。秋玉不想去,說要留在家裡看家,田氏不放心,就讓子晴晚上過去陪着。子晴就算心裡有千般不願,也是無可奈何的。

二小孩子大煩惱十六嫣然的觸動第380章 嫣然週歲二十七方氏教母第434章 摺子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355章 比較第3章 重見天日第419章 盤問第478章 決定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33章 端午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三十一書鈺選妻第142章 乾旱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419章 盤問第14章 小財大用第51章 添妝第469章 永蓮的親事第263章 子福來信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37章 送肚子第311章 沈氏受封第427章 相似的歷史五李翎遠嫁第68章 買田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4章 初識家人第183章 姑奶奶上門第35章 賣瓜(二)第385章 童趣第156章 拒給工錢第462章 皇帝的處置三十回國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355章 比較第441章 聖旨到第69章 閨蜜第173章 接聘禮第256章 香皂作坊第429章 林耀祖的遺言第33章 端午第182章 試探第141章 子福遊歷第420章 放下第280章 找茬第203章 借錢第156章 拒給工錢第49章 子喜抓週第247章 青紗帳第486章 康平回家第471章 大師的勸告第349章 文三挨訓第458章 賭注二十二真相十四書睿娶親第110章 合作第48章 搬入新居第300章 再次中風第204章 探病第四百二十五 上家譜第246章 子晴再孕第98章 子雨週歲第398章 相看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442章 喜事連連第187章 獵物第46章 製作傢俱(一)第313章 子喜的提議第131章 有人提親第231章 周氏辦酒(二)第480章 石婆子的顧慮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399章 夏玉的病情第99章 提親被拒第一百零三 子福的擔憂十女兒家的私語第110章 合作第225章 嬰兒車面世第110章 合作第326章 買礦山第420章 放下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第220章 沈家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322章 子雨出嫁第99章 提親被拒一百八十一章 林家第277章 子壽成親三十四四下齊進第293章 傅家的心思第232章 廩生子喜第299章 丫鬟威武第85章 春玉鬧事第257章 說出實情第81章 人仗狗勢
二小孩子大煩惱十六嫣然的觸動第380章 嫣然週歲二十七方氏教母第434章 摺子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355章 比較第3章 重見天日第419章 盤問第478章 決定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33章 端午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三十一書鈺選妻第142章 乾旱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419章 盤問第14章 小財大用第51章 添妝第469章 永蓮的親事第263章 子福來信第341章 田氏的養老(一)第37章 送肚子第311章 沈氏受封第427章 相似的歷史五李翎遠嫁第68章 買田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4章 初識家人第183章 姑奶奶上門第35章 賣瓜(二)第385章 童趣第156章 拒給工錢第462章 皇帝的處置三十回國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355章 比較第441章 聖旨到第69章 閨蜜第173章 接聘禮第256章 香皂作坊第429章 林耀祖的遺言第33章 端午第182章 試探第141章 子福遊歷第420章 放下第280章 找茬第203章 借錢第156章 拒給工錢第49章 子喜抓週第247章 青紗帳第486章 康平回家第471章 大師的勸告第349章 文三挨訓第458章 賭注二十二真相十四書睿娶親第110章 合作第48章 搬入新居第300章 再次中風第204章 探病第四百二十五 上家譜第246章 子晴再孕第98章 子雨週歲第398章 相看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442章 喜事連連第187章 獵物第46章 製作傢俱(一)第313章 子喜的提議第131章 有人提親第231章 周氏辦酒(二)第480章 石婆子的顧慮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409章 秦傅之好第399章 夏玉的病情第99章 提親被拒第一百零三 子福的擔憂十女兒家的私語第110章 合作第225章 嬰兒車面世第110章 合作第326章 買礦山第420章 放下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第220章 沈家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322章 子雨出嫁第99章 提親被拒一百八十一章 林家第277章 子壽成親三十四四下齊進第293章 傅家的心思第232章 廩生子喜第299章 丫鬟威武第85章 春玉鬧事第257章 說出實情第81章 人仗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