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相看(上)

吳老太太的臉色更差了。她原本就對兒子偏袒兒媳心裡不痛快,現在兒子卻要去看林海那個不知禮儀尊卑的,可真是她的好兒子啊!

吳老太太冷笑:“想去就去,誰綁着你了不成。”

哪怕早就習慣了母親的壞脾氣,林河也不禁眉頭微蹙。老太太好日子過慣了,總有人捧着才行,稍有不順,家宅就不安寧。可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他們家因爲老太太和河間王妃有點淵源,七王動亂時投靠了五皇子一邊差點大禍臨頭;現在大局已定,原本被踩進泥裡的二哥得勢了,他卻天天膽戰心驚,生怕哪天皇帝猜疑心重來清算。

難道他就想低頭去巴結那個書呆子二哥嗎?還不是被現在的情勢逼的!想到這裡,林河開始抱怨了:“孃親您知道兒子的上官已經暗示兒子好幾次要兄友弟恭嗎?”接着道,“兒子實話和您說了吧,如果現在不抱緊二哥的大腿,以後的林府會如何誰都說不清楚。”

吳老太太登時大怒,她想都不想衝口而出大喊道:“讓林海那個不孝子滾過來,我倒是要看看他能如何!他要是不顧臉面,鬧騰起來,我就去告御狀,說他不孝!”吳老太太中氣十足,威嚴震懾了整個松鶴堂。

林河撫額,他愈發覺得老太太是糊塗了。

“娘,您老就別添亂了!您老就這麼鬧騰,就不怕皇上清算我們家?”林河神色疲憊地說道。

吳老太太雖然盛怒,可到底還留了一絲清明,聽兒子這麼一說,登時心頭一緊。難道皇上早就盯上他們家,就因爲老二的緣故而網開一面或是延緩追究?吳老太太心虛了,這回她不敢再那麼理直氣壯了。可多年的積威到底讓她低不了頭,她依舊沉着臉。卻再也不說陰陽怪氣的話了。林河心頭一鬆,看來母親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

“既然我家那個不爭氣的被禁足,那就讓四弟妹過去看看吧,女人之間說話總是有餘地的。”林河知道母親還在氣頭上,現在說讓三太太去二哥那邊,恐怕母親又要發作一番,也就只好舉薦了四弟妹。

而吳老太太這邊聽了兒子的話,火氣只大不小。這其中緣由還得從四姑奶奶借了吳老太太這把利刀殺了那得寵且懷着身孕的紅玉說起。

自那天之後,吳老太太就明裡暗裡挑四姑奶奶的刺,不是說她黑心爛肝地算計孃家人。就說她身爲大婦沒有容人之量。雖然四姑奶奶一聲不吭,臉色頗爲不在乎,可四太太卻因爲這事恨上老太太了。

四姑奶奶是四太太的親生女兒。吳老太太這麼不給四姑奶奶面子,四太太自然認爲吳老太太是衝着她來的。於是她二話不說就給四姑奶奶打點了行裝,將其送回了四姑爺在京中的宅院。之後就放出風去,說吳老太太不慈,她老人家主動替四姑奶奶處置個下賤的通房。卻不依不饒地怪罪到四姑奶奶身上,抹黑自己孫女。於是府裡下人都說吳老太太糊塗了,不向着親孫女卻偏袒毫無關係,分孫女寵愛的下賤通房。這令吳老太太又是大發一通脾氣。

林河自認爲他已經說通了吳老太太,於是又坐了坐就走了。只留下臉色鐵青的吳老太太。

姚嬤嬤在一旁一言不發,心裡卻也頗爲看不上吳老太太做的事。林家自從新皇登基之後。就已經開始尋後路了,可尋了一大圈才發覺除了去巴結林海就沒有其它的出路了。

可老太太因爲從前曾帶着兒子們把林海一家往死裡整過,所以面子上過不去就打算另闢蹊徑。您說您老人家不是想着怎麼討好林海一家子。卻擺上了婆婆的款兒來愣是送了兩個貌美的丫鬟過去,這不是打二太太何氏的臉嗎?滿京都誰不知道林海對髮妻何氏特別敬重。最後怎麼樣,那兩個貌美丫鬟聽說成了洗馬桶的,您老人家的臉面也沒了。

於是您老人家又轉而想到了已經做了官夫人的四姑奶奶。當年四姑奶奶十五歲花一般的年紀本該有個好姻緣,卻偏偏她老人家爲了家族利益做主將其嫁給了淮南府同知做繼室。那時的四姑爺已經三十多歲。早就有了嫡子庶子。您說四太太和四姑奶奶能對您一點怨言都沒有?

四姑爺在外遊宦多年,這回又是三年任滿。來年開春就會進京述職,四姑奶奶提前一步打個前站住在府裡。您既然有事相求,少不得就得做低伏小。雖說四姑奶奶算計您老人家確實是不對,可您就算是衝着孃家人想想,也不該與四姑奶奶硬碰硬。結果呢,又把四太太和四姑奶奶狠狠地得罪了,連最後一條路都堵死了。

姚嬤嬤仔細思量了一番,最後還是決定要留條後路,而這條後路還是三姑奶奶最靠譜。

^

徐熹累壞了,他稍稍洗漱了一番,又和林氏簡單說了說昨夜的情況,沾了枕頭就睡了。林氏生怕打擾徐熹,就輕手輕腳地出了屋子,和趙嬤嬤,丹桂報了平安,免得她們還在各自擔心趙老虎和徐福。

等徐老太爺,徐熹和林琅玕休息好了之後已經是掌燈時分了。他們不約而同地去了外院書房,與林老爺碰面,分享消息。

“親家就在這裡安心住着,有什麼不方便的,不習慣的,只管吩咐大管事就是了。”林老爺和徐老太爺還算聊得來,對於這個睿智的老人他從心底讚賞。

“慚愧,慚愧。”徐老太爺驚懼之後深感無力。

“今天聖上大發雷霆想必您老人家已經知道了。聖眷隆寵,您老人家也打起精神來。”林老爺哪裡不能理解徐老太爺的頹廢。

“我還是打算在京都置辦個宅院。這回也不拘這宅院是大是小,也不拘價值幾何,只要周圍安全就好。”徐老太爺覺得暫時住在親家是沒什麼,可是連過年都在這裡,那就有點太過了。

“好,明天我讓家裡的大管事出去打聽,保準給您個答覆。”林老爺自然明白徐老太爺的想法,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天色放晴,持續了一天兩夜的大風雪終究是停了。這種現象很符合徐家剛剛經歷的陰霾的現狀,令人欣喜。壞事都過去了,好事自然就來了。

“等過兩天就是十五,我們都去靜安寺拜拜佛祖,捐些香火錢,也好去去晦氣。”何氏提議。

“好啊!”麗姐兒很高興能出去轉轉。京都她還沒有逛過,這裡的日子好像打仗一樣,一刻都不閒着。

麗姐兒興高采烈,三個弟弟也都有樣學樣,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何氏看着四個孩子活潑可愛的樣子聯想到兒子還沒有訂親,她離着兒孫滿堂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不覺心裡發急,只想趕緊給兒子訂一門好親事。

徐老太爺和徐熹並着林琅玕和林家的大管事清晨冒着嚴寒先去了徐家位於槐花巷子中的宅院。昨日徐老太爺和徐熹走後,徐壽就帶着剩下看宅子的男僕都分派下去,大冷的天絲毫沒有懈怠。徐老太爺看着安靜,秩序井然的宅院只覺得這地方是可惜了。

接着四人又去看了不少或是出租或是要賣的宅院,徐老太爺卻是一個都看不上眼。不是宅院的內部構造實在是糟糕就是地理位置偏僻,遠離人羣,看着冷清。最後四人毫無收穫地回了林府,衆人都有點泄氣。

就這樣過了兩天,徐老太爺找房子依舊沒有進展,而何氏與林氏則帶着孩子們去了靜安寺燒香拜佛。

幾天前的大雪果然給人們帶來了出行的麻煩,就連馬車都顛簸地令人不適。孩子們受不住,車把式沒辦法,只能緩行,將到達寺廟的時間整整推遲了半個時辰。

靜安寺還是很熱鬧的,坐在馬車裡就能聽到外面小吃攤子的吆喝聲。案板豆腐,白糖糕,色糕等等各種音調的吆喝都令人心裡癢癢的。看來即便是天氣再惡劣,也攔不住廣大民衆對佛祖的尊敬。

麗姐兒抱着手爐靠在林氏的身上,林氏則用溫柔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順着麗姐兒的頭髮。馬車的顛簸差點把麗姐兒給弄散架子了,她用後背拱了拱林氏,又變換了一個姿勢,只想着靜安寺怎的還不到。

又過了一刻鐘,吆喝聲漸小,麗姐兒坐直了身子,她知道馬車就要停下來了。果不其然,不過是眨眼的功夫,馬車停了。簾子掀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寧靜祥和,香火極旺的寺廟。

知客僧領着何氏,林氏一行向廟內走去,麗姐兒四處觀望,就怕漏了什麼風景。麗姐兒這是第二次進廟燒香,第一次是在寧安縣的安寧寺,那裡和這裡比較起來,簡直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雲泥之別。

這時麗姐兒看到一行人向她們這邊走來,仔細一看,領頭的是一個穿着素淨,打扮體面的婦人。

“可是林夫人?”那個婦人問道。

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七十一章 閒暇第一百七十一章 防備第三百一十五章 姻緣第一百九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回程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訴冤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貨第一百章回暖第二百四十七章 經商第一百八十章 家醜第三百章 好戲(上)第五十五章 逃離(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打進第三百五十二章 訴冤第四十一章 疏忽第三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鹽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行第一百二十二章救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饋第九十九章離去第八十一章勸慰第三百六十三章 落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死胎第九十四章好運(中)第九十七章酷寒第二百七十四章 橘子第五十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訴冤第二百一十章 碗蓮第三百二十一章 死胎第八十六章入秋第三百三十六章 維穩第一百四十六章 勞累第二百九十四章 哭訴第二百零七章 挑人第五十八章 山中第八十一章勸慰第十九章 京都(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對策第二百九十章 南巡第一卷山居歲月第七十三章醃菜(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對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家產第二百五十二章 搬家第七十六章上山(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喜第二百零二章 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暑熱第一百三十二章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伯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相見第一百零五章受傷第三十二章 尋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河第一百二十八章七夕第二百三十五章 河燈第一百六十一章 上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驚聞第一百二十九章挑破第三百七十七章 西北第三百零二章 好戲(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鹽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訓弟(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紙條第二百九十五章 告誡第二百八十三章 婉玉第一百七十二章 遞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夜(二更)第二百九十章 南巡第三百二十六章 訓弟(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崔氏第一百一十九章火光第二百九十五章 告誡第一百八十七章 玄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管家第二百六十章 菊花第三百七十八章 結局(上)第二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七十章 賄賂第六十二章 新年(中)第一百一十七章糉子第二百零八章 陰雨第三百七十四章 回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叮囑第三百四十五章 注目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年(下)第八十八章中秋第三十六章 祖宅第十六章 啓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河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宴請(中)第一百二十一章猜測第十七章 西北(上)第四十二章 財產第二百九十六章 求去
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七十一章 閒暇第一百七十一章 防備第三百一十五章 姻緣第一百九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回程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訴冤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貨第一百章回暖第二百四十七章 經商第一百八十章 家醜第三百章 好戲(上)第五十五章 逃離(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打進第三百五十二章 訴冤第四十一章 疏忽第三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鹽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行第一百二十二章救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饋第九十九章離去第八十一章勸慰第三百六十三章 落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死胎第九十四章好運(中)第九十七章酷寒第二百七十四章 橘子第五十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訴冤第二百一十章 碗蓮第三百二十一章 死胎第八十六章入秋第三百三十六章 維穩第一百四十六章 勞累第二百九十四章 哭訴第二百零七章 挑人第五十八章 山中第八十一章勸慰第十九章 京都(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對策第二百九十章 南巡第一卷山居歲月第七十三章醃菜(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對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家產第二百五十二章 搬家第七十六章上山(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喜第二百零二章 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暑熱第一百三十二章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伯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相見第一百零五章受傷第三十二章 尋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河第一百二十八章七夕第二百三十五章 河燈第一百六十一章 上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驚聞第一百二十九章挑破第三百七十七章 西北第三百零二章 好戲(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鹽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訓弟(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紙條第二百九十五章 告誡第二百八十三章 婉玉第一百七十二章 遞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夜(二更)第二百九十章 南巡第三百二十六章 訓弟(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崔氏第一百一十九章火光第二百九十五章 告誡第一百八十七章 玄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管家第二百六十章 菊花第三百七十八章 結局(上)第二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七十章 賄賂第六十二章 新年(中)第一百一十七章糉子第二百零八章 陰雨第三百七十四章 回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叮囑第三百四十五章 注目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年(下)第八十八章中秋第三十六章 祖宅第十六章 啓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河第六十三章 新年(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宴請(中)第一百二十一章猜測第十七章 西北(上)第四十二章 財產第二百九十六章 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