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超級蛙跳

夜晚的地中海風平浪靜,滿天繁星倒映水中,讓人們分不清哪些是星光、哪些是燈光。

當地中海儼然成爲同盟國的“內海”時,德國艦船在這裡航行已然沒有必要進行嚴格的***管制,一支由搬戰列艦、4艘驅逐艦、2艘運兵船和1艘補給船組成的強大艦隊更是毫無顧忌的在突尼斯到開羅的航線上向東航行。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常人眼中至高無上的德國皇帝也會有他孤獨的一面。

月光靜靜的從舷窗灑到地板上,這讓旁邊那張牀上的人想起了故鄉的一首詩。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辰天用中文背誦了一邊,他總覺得自己的漢語發音比以前退化了。

從前的時候,他偶而還能和麗莎或者雷尼對上一兩句,三個“老外”湊在一起講中文總是那樣令人捧腹,可惜現在已經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辰天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自從麗莎去世之後,自己的生活就像缺了一角的桌子,用再漂亮的桌布也無法彌補原來的缺失。於是,一對兒女成了他感情的主題,工作則佔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

麗莎的離去已經有快半年了,漸漸的,辰天已經不那麼頻繁的想起往事,很多時候他已經能夠安然入睡,可是,那並不能掩蓋他內心深處的思念。

漸漸的,人們開始討論是否該給自己的皇帝找一位新皇后,在一些私下的場合,近臣們時不時的旁敲側擊辰天的意見,也有人乾脆有意無意的給他介紹一些適合的女性,國內的有身份顯赫地女貴族,有大財閥的女兒,還有功勳之後;國外的就是像奧地利、匈牙利這些歐洲中小的公主或者郡主,當然這些還不算誇張的。最離譜的是有人居然提出德日聯姻。提出這個建議的人差點沒有被辰天亂棒打出,他寧可終身不娶也不可能和那個民族的女人成婚。

對於這些目地各異的熱心者,辰天都是一一婉言謝絕。首先他並不用擔心自己後繼無人,而且現在他心裡還不願意接納其他的人,政治婚姻對他來說既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娶一個糟糕的女人無疑於葬送自己的生活。所以,辰天也就安於過現在這樣一個超級王老五的生活,再說了。他的政治夥伴凱末爾先生現在也還是孤身一人,這傢伙據說在第一次感情破裂之後就談情色變了。

想着想着,辰天的睡意漸漸濃了,不過就在他即將入夢的時候,他聽到了門外有輕輕的腳步聲,接着還有人很小聲說話地聲音,看樣子是下面地軍官有什麼事情要向自己報告但被門口的侍從官攔住了。

“侍從官!”辰天喊了一聲,外面隨即安靜下來。緊接着,他的侍從官馬提斯桑得輕輕推門進來。

“陛下,我把您吵醒了?真是非常抱歉。是您地通訊官託斯滕中校。他說有情況要向您彙報!”

“沒關係,我本來就睡不着!”辰天說着看了眼門外,可憐的中校正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裡。

“讓他進來吧!”

“是!”馬提斯隨即退出門外。待中校走進房間之後,他又輕輕將門關上了。

就目前來看,辰天最爲器重的侍從官馮喬納萊特的傷勢恢復情況並不算太好,雖然內傷基本已經痊癒,但是要像從前一樣走路恐怕還需要花費一段時間,至於能否重新勝任皇帝侍從官的職務,現在還很難說。

在託斯滕中校說話之前,辰天扭亮牀頭燈,然後拿了個枕頭墊在背後。

“陛下,非常抱歉打攪您休息了!”託斯滕中校誠惶誠恐的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不用在意。我今天本來就有點失眠!說吧,是什麼事情?”

在辰天再一次表示沒關係之後,這位中校這才安下心來,他頓了頓,然後報告道:

“回陛下,奧利中將剛剛發來密電,遠征軍今晚將開始’蛙跳行動’!”

辰天並沒有意外的表情,只是說:“可惜啊,我終究還是沒能趕上那場驚世駭俗的戰役!”

對於辰天地自言自語。中校根本不敢插話,好一會而他才小心的問:“那麼陛下,您還有什麼指示嗎?需不需要給奧利中將回電報?”

“嗯,要的!”辰天想了想,“發密電給奧利將軍,祝他取得圓滿的勝利!”

“是!”中校敬禮之後又說:“那麼陛下,祝您晚安!”

“嗯,代我向值班的軍官們問好!”辰天心情愉悅的回答到。雖然自己不能親眼目睹在印度半島進行的登陸戰役,但想想這場戰役的重要意義和成功之後對局勢的推動作用,辰天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託斯滕中校離去之後,原本還有些睏意地辰天因爲精神振奮而睡意全無,於是他乾脆叫侍從官弄一杯熱牛奶來,然後閱讀起隨身攜帶的那本《資本論》來。在這個年代,《資本論》並不是什麼禁書,但辰天還是將自己這本《資本論》撤去原來的封面然後換成《浮士德》的封面,因爲他並不鼓勵下級軍官們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這樣一本意義特殊的書籍,結果沒過多久,統帥部的不少軍官卻開始研讀史詩鉅著《浮士德》了。

正當我們的令人敬仰的德皇陛下還在挑燈夜戰的時候,在千里之外的印度半島上,絕大多數居民都已進入夢想。

當一陣嗡嗡的發動機聲由遠及近並最終從越過自己頭頂的時候,阿卜杜爾只是懶懶的打了個呵欠,對於月光下飛過的那羣黑影他彷彿熟視無睹,也沒有及時向上級彙報。

原因很簡單,他不想捱打。

就在昨天晚上,同樣的情況也曾出現過,而當時值勤的哨兵在第一時間向警備司令部報告了這個情況,然而脾氣暴躁的阿米特少校發現德國人並沒有任何舉動之後,便將那個打攪自己美夢的哨兵吊起來狠狠打了一頓。

那個哨兵現在還不能下牀,作爲他同一個連的士兵,阿卜杜爾纔不會犯下同樣的“低級錯誤”。

待那嗡嗡聲逐漸消失之後.阿卜杜爾繼續打起盹來D半個多月之前,德國軍艦開始封鎖科欽和周邊幾座主要港口,並對其中一些軍事設施進行了炮擊。雖然印軍方面也曾派出幾艘魚雷艇夜襲對方,無奈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德國人輕而易舉的粉碎了印軍在這一區域的海防力量,科欽周圍僅有地兩座海防炮臺也被轟上了天。

在那之後,軍隊和百姓之間便傳言德國人即將在科欽大舉登陸的消息,從1個星期前開始。德國飛機不分晝夜的頻繁飛臨科欽和附近幾個港口進行偵察,並且投下了數以萬計的傳單,上面用英語和印地語寫着:

“我們將在這裡登陸,但是不要害怕,我們將趕走英國人、還你們自由!”

“印度士兵們,英國人不值得你們賣命,快點回家去吧!”

“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不該由英國人統治!”

開始的時候,港口警備司令部對此焦慮萬分,並連連拍發緊急電報給軍部的黑格將軍。黑格將軍回覆說那只是德國人用於搔擾港口的詭計。目地是讓這些港口發生內亂,只要大家當他們根本不存在,用不了多久德國人就會撤退的。爲了確保萬一。黑格還是派出一支騎兵部隊從北部趕來增援,只不過最快也要兩個星期才能抵達這裡。

黎明前,就在人們的警惕性最爲薄弱的時候,36名德國士兵空降到了科欽港後方,而運送他們的飛機都是從距此不到50海里的航空母艦“麗莎”號上起飛的。

與此同時,由戰列艦“奧爾登堡”號、“興登堡”號、“威廉二世“號和重巡洋艦“托馬斯”號組成的炮擊艦隊正在悄悄逼近科欽這座毫無防備的港口城市,緊隨其後的是由17艘大型貨輪、22艘中型貨輪和27艘小型貨輪組成地龐大登陸船隊,2萬1千名德國士兵和4千名土耳其士兵正等待着登陸作戰地開始。

當啓明星成爲天空中唯一一顆星星時,天漸漸亮了。突然間,巨大的爆炸聲撕裂夜的寧靜。也讓阿卜杜爾地瞌睡蟲逃得無影無蹤,這名印度哨兵尋着聲音望去,只看見港口東部升起一團巨大的火球。

“戈麥斯油庫爆炸啦!”

市區很快變得亂哄哄的,熊熊大火映紅了天空,阿卜杜爾只聽到同伴們在說港口那邊最大的油庫發生了爆炸,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糟糕的情況發生。正當阿卜杜爾揣摩着那是否和之前飛過的德國飛機有關的時候,從港口警備司令部傳來命令,要求他們全部帶上滅火工具趕往戈麥斯油庫。

“滅火?天啊,我們會變成烤雞的!”一個印度兵哀嘆到。

雖然自己也很不情願。阿卜杜爾也只好對他說:“嘿,不想挨少校5艘子就快點走!”

在這裡的印度士兵眼裡,警備司令阿米特少校簡直就是魔鬼上司的代名詞,即便是因爲一點兒小錯誤,他往往就將手下地印度兵打得半死不活,簡直就不把他們當人看,可是他又是英國人,只要不鬧出人命來是沒有人會干涉他的。因此,阿卜杜爾這些印度士兵也只好忍氣吞聲。

不一會兒,阿卜杜爾他們便放下步槍拿起掃帚、鏟子、鐵鍬之類的工具趕往發生爆炸的油庫,滅油庫大火可不像滅普通的火一樣容易,水根本起不到什麼大作用,最原始的辦法就是用沙土填埋,但是既費力又費時,而且很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因此,油庫周圍是絕對禁止明火的。

被人從睡夢中叫醒,阿米特少校本來就一肚子火,接着發現油庫失火,他更是咬牙切齒的要將失職者狠抽一頓5艘子。然而他還沒有趕到現場,就聽到西面天際傳來一種怪異的汽笛聲,那種聲音以極快地速度逼近和增大,曾在英國海軍服役的阿米特頓時愣住了:那是大口徑艦炮炮彈飛來的聲音!

阿米特虔誠的跪倒在地並且默默祈禱,祈禱自己能夠幸運的從德國人的炮口下生還。然而僅僅在十幾秒之後,驚天動地的爆炸將整個港區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位於港口南面的警備司令部更是直接被一排305毫米炮彈擊中,連同阿米特在內的衆多軍官和士兵頓時屍骨無存!

猛烈的爆炸接二連三的撼動着大地,那刺耳的汽笛聲更是一陣接着一陣,在度過了最初的不知所措之後,阿卜杜爾和其他印度兵紛紛丟掉手裡這些可笑的“武器”,然後一個個躲進河畔邊的樹叢裡。

科欽於1340年誕生在一個暴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夜,彼利亞河的洪水氾濫,象巨大的猛獸破堤而出,衝向阿拉伯海而形成現在的科欽半島。經過數百年來的建設,科欽已經成爲印度半島西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寬闊的科欽河在此匯入大海,入海口周圍地勢平坦、沙灘遍佈,碧綠的科欽河上飄滿了水浮蓮,兩岸隨處可見葡式、英式和西班牙風格的建築和教堂,西方文明和東方景緻在這裡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然而,德國海軍卻像是一羣絲毫不懂得憐惜之情的野獸,他們的305毫米主炮以每分鐘2發的速度將一排排高爆榴彈射向毫無還手之力的港口和港區,一枚枚炮彈爆炸的火焰與戈麥斯油庫不斷竄起的火團交相輝映,整個科欽很快成了一座燃燒的港口。

一個小時之後,德國戰列艦隊的炮擊結束了,這時以4艘驅逐艦、7艘掃雷艇和27艘小型貨輪組成的第一波登陸船隊已經逼近科欽河的入海口。根據連日來的空中和海上偵察,印軍在港口的防禦僅僅是那兩座不堪一擊的炮臺,入海口附近沒有佈設水雷,倉促鑿沉的船隻也沒能完全阻塞航道,如此糟糕的防禦給了德軍登陸部隊可乘之機,在驅逐艦和掃雷艇的掩護下,一些滿載登陸士兵的小型貨輪直接駛入科欽河,大批士兵在河岸登陸直接涌向港區,一路上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上午9時,登陸艦隊向本土發去電報:蛙跳成功!

第23章 旅順之淚第3章 最長的一天(3)第27章 帝國財富第25章 忙碌的一天第79章 雙喜臨門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21章 宣戰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14章 百老匯第84章 航跡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36章 各自領命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24章 揍日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79章 橫掃千軍第105章 偉人墓第25章 狼與狽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96章 海嘯第11章 年級對抗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12章 兵出東南亞第52章 殺敵一千第34章 特使第27章 帝國財富第60章 玄機第28章 紅海要塞第12章 紅色海豚第20章 戰爭前奏第5章 戰爭休止符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20章 戰爭前奏第13章 誰是主角第16章 裝甲軍團第29章 鬥毆事件第26章 開羅之行第4章 中路殺手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38章 海盜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6章 先行者第39章 虎狼之鬥第41章 火拼第54章 緊箍咒第83章 愚人愚見第1章 左腳右腳第40章 塞翁失馬第16章 章 又一個牛人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1章 逃無可逃第31章 世紀大發現第94章 世紀海戰之序幕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38章 聯合艦隊第13章 誰是主角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11章 敗家子第86章 皇家賭場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5章 落葉第4章 知足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16章 識破第46章 獨立日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95章 世紀海戰之交鋒第46章 甕與鱉第49章 落魄皇帝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7章 血紅第46章 甕與鱉第152章 做客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26章 伏擊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6章 虎狼歸航第4章 步騎夾擊第83章 海上鬥智第38章 聯合艦隊第57章 強擊珍珠港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48章 雷擊第26章 悲夜第62章 鷹旗飄揚夏威夷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160章 X聯隊(上)第42章 刺秦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35章 精彩的晚宴第39章 迷霧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37章 瓜分和平
第23章 旅順之淚第3章 最長的一天(3)第27章 帝國財富第25章 忙碌的一天第79章 雙喜臨門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21章 宣戰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14章 百老匯第84章 航跡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36章 各自領命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24章 揍日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79章 橫掃千軍第105章 偉人墓第25章 狼與狽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96章 海嘯第11章 年級對抗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12章 兵出東南亞第52章 殺敵一千第34章 特使第27章 帝國財富第60章 玄機第28章 紅海要塞第12章 紅色海豚第20章 戰爭前奏第5章 戰爭休止符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20章 戰爭前奏第13章 誰是主角第16章 裝甲軍團第29章 鬥毆事件第26章 開羅之行第4章 中路殺手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38章 海盜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6章 先行者第39章 虎狼之鬥第41章 火拼第54章 緊箍咒第83章 愚人愚見第1章 左腳右腳第40章 塞翁失馬第16章 章 又一個牛人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1章 逃無可逃第31章 世紀大發現第94章 世紀海戰之序幕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38章 聯合艦隊第13章 誰是主角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11章 敗家子第86章 皇家賭場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5章 落葉第4章 知足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16章 識破第46章 獨立日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95章 世紀海戰之交鋒第46章 甕與鱉第49章 落魄皇帝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7章 血紅第46章 甕與鱉第152章 做客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26章 伏擊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6章 虎狼歸航第4章 步騎夾擊第83章 海上鬥智第38章 聯合艦隊第57章 強擊珍珠港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48章 雷擊第26章 悲夜第62章 鷹旗飄揚夏威夷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160章 X聯隊(上)第42章 刺秦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35章 精彩的晚宴第39章 迷霧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37章 瓜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