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海上鬥智

隨着戰爭的爆發,曾經無比繁忙的波士頓港一時間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當7月8日太陽升起的時候,一艘艘樣式各異的船隻懶洋洋的停泊在港灣內,凶神惡煞的憲兵們登上艘昨天被扣留的德國船並宣佈了美國政府的沒收令,德國船員們隨後被趕下船,他們被允許乘坐中立國的船隻在三天之內離開美國。

據統計,1924年7月7日德國對美宣戰的時候,停泊在美國各個港灣裡的德國船隻總共有139艘,有11艘爲船隊護航的軍艦。很顯然,這個現象對於麻痹美國政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德國大使正式向美國遞交宣戰文書之時,這些商船和軍艦纔得到從國內發來的電報,大部分艦船最終得以在美國海軍封鎖港口之前離開,但行動較慢或是存在機械故障的18艘商船還是遭到美國當局的扣留。

大西洋的另一端,德國人的準備顯然更爲充分,駐華盛頓大使剛剛將宣戰文件遞交到美國政府那裡,德國海軍就將停泊在德國各港口的心艘美國船隻統統扣留。一個小時之後,不列顛王國對美宣戰,不列顛皇家艦隊也採取了相同的措施,他們一共扣留了26艘美國船。此外,在同一天宣戰的土耳其和法國也扣留了一些美國船。第二天,日本政府在對美宣戰之後扣留了42艘美國商船,並行動迅速的沒收了上面的全部貨物。

隨後,交戰雙方開始互相宣佈凍結對方在本國的資產,並驅逐對方的外交官員以及任何被認爲是可疑人物的對方僑民。

在7月7日當天對美宣戰的還有墨西哥、匈牙利和波希米亞,次日宣戰的有智利、愛爾蘭和保加利亞。這個時候,美國面對的幾乎是整個同盟國的挑戰,同盟國組織之內唯有俄國還保持着中立。至於巴西、阿根廷、秘魯等在南美戰爭中失利地國家,在戰爭爆發之後並沒有像一些人預料的那樣佔到美國一邊。或許在大西洋局勢明朗之前,他們並不想再次面對強大的同盟國海軍。

有了巴爾的摩和紐約遭到空襲的先例,波士頓港區廣泛流傳着一個預言:今晚德國人的飛機就會轟炸波士頓!在這個時候。波士頓當局根本無法出來闢謠,但是他們警告港內的船主尤其是美國船主,現在出港很有可能遭到德國海軍的襲擊,海軍無法保證他們地生命財產安全。

儘管如此,許多船主們還是希望將自己的船開到更加安全一些的地方去,小港口也好,加拿大港口也好,總之不要呆在着船隻密集的大港口——就在昨晚的空襲中。巴爾的摩和紐約港都有十幾艘船因爲遭到轟炸和岸上的大火波及而受損。

於是,8300噸的美國貨輪“尤蒂卡”號不顧當局的提醒率先駛出港口,19000噸的美國貨輪“坎頓”號、4600噸地加拿大貨船“帕朗”號跟着也出港了。

看到有人領頭,波士頓港內剩下地船主也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一隻眼睛盯着那幾艘朝港外駛去的船隻,一隻眼睛看着自己船上的水手們做啓航前地準備,只要前面幾艘船安然離開,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

晴朗的天氣使得人們的視野能夠達到十幾海里之外的地方,港外此時風平浪靜,不說德國軍艦的影子。就是海鳥也沒有幾隻。見船主們執意要離開。波士頓當局也沒有極力阻攔,而且還派出了港內的水上巡邏機出港探察狀況。

不久之後,巡邏機發來報告。港外30海里沒有發現敵方艦隻!

這時候,“尤蒂卡”號和“坎頓”號已經駛出港口3、4海里處,而“帕朗”號也已離開港口範圍。在它們後面,越來越多船踏上了避難之路。

上午10點11分,隨着一聲轟然巨響,“坎頓”號右舷發生了非常劇烈的爆炸,人們眼睜睜看着三十多米高的水柱升起、落下,並將這艘遠洋貨輪的中部籠罩在大團水花之中。擁有龐大軀體的貨輪很快開始向自己地右側傾斜,由於事出突然,水手們直到輪船傾角超過巧度時才紛紛逃生。從開始傾斜到最終沉入水中。“坎頓”號上並沒有出現大量的濃煙或是明顯的火勢,就這樣,1.9萬噸的大船在短短几分鐘之內沉沒了,船體下沉造成的漩渦奪取了好些船員的生命,剩下的人也無助的在海面上掙扎着。

德國潛艇!

這是大多數人大腦中的第一反應,那些海底獵手在敵對國家看來簡直就是一羣殺人不眨眼地惡魔,英國人、巴西人、阿根廷人在這些惡魔面前吃夠了苦頭,當年美國政府出售給英國的軍艦也大都毀在它們手裡。在這個世界上,或訐沒有哪個國家的哪種艦船能夠和德國潛艇一樣令人膽寒。德國王牌艇長們的戰績更是讓各國同行只有仰視的份兒。

走在最前面的“尤蒂卡”號這時也害怕了,沒人知道港外的海底會有多少德國潛艇潛伏着,這艘船連忙開始轉向,但它還沒來得及調頭返回港口,在它左舷就發生了同樣劇烈的爆炸!連“坎頓”號那種萬噸輪都無法承受的爆炸“尤蒂卡”號如何能抵擋得住,這艘滿載坊織品的貨輪在爆炸發生之後燃起了熊熊大火,不過船員們甚至還沒來得及採取滅火措施,這艘船同樣以迅速下沉結束了自己的海上生涯。

連續兩次爆炸之後,看到港外的慘象,後面的船隻毫不猶豫的調頭駛回港內,最後還是當局派出幾艘小艇前去營救落水的船員。接下來根本不用港口當局再發布什麼出港禁令,港內再沒有一個人和一艘船作出離開港口的舉動,但這絲毫無助於改善港內的緊張氣氛,而且人們都很清楚,長此以往對於美國的經濟和工業生產將是大爲不利的。

實際上,昨天夜裡的確有十多艘德國潛艇來到波士頓港外,不過它們趕在黎明之前就已經離開,作爲留給美國人民的禮物,200多枚填裝300公斤高爆炸藥的t-dd型水雷被投放在波士頓港外4到10海里的地方。大中型船隻經過地時候.這些在6至10深的水中漂浮的觸發式水雷就會發生比魚雷還要劇烈的爆炸,然後將船體炸出一個根本無法修補的大洞。

不僅是波士頓,在紐約、諾福克、波特蘭、休斯頓等港口,敢於出港的船隻也遇到了相同的麻煩,美國人不得不面對家門口一夜之間多出了數以百計的水雷這樣一個難堪地現實。當天,華盛頓不得不緊急發佈了東海岸各港口暫時封閉的命令,並組織掃雷艇集中清理幾個主要港口外面的水雷,尤其是大西洋艦隊的主要錨地諾福克軍港。

到1924年。單論主力艦尤其是戰列艦,美國海軍與德國海軍相比還有點數量上的優勢,德、美、日三國海軍總兵力分別28萬、35萬和23萬,規模上美國似乎已經成爲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可是它的海軍官兵十之八九是在1926年《國防法》和1924年《選徵兵法》頒佈之後才徵募的,水兵已服役時間普遍很短,有實戰經驗的也僅限於那些參加過南美戰爭的少部分老兵。相比之下,不論是德國海軍還是日本海軍的官兵其資歷都較美國海軍人員要老,德國海軍地指揮官、中層軍官和低階士官從舊舊年之後就一直在南征北戰,水兵們大都在海軍中服役了較長時間並且參加過多次戰鬥;日本海軍近年來雖只進行過入侵東南亞地軍事行動。但多數官兵在一起服役了多年。經歷過日俄海戰的中低級軍官們逐漸成爲海軍各艦隊的主幹力量,加上日本政府歷來重視海軍建設和官兵素質,這讓規模上次於德美地日本海軍同樣具有不可小視的力量。

在決定海戰勝負的另一重要因素——平時的訓練水平上。自由散漫的美國人更加無法與德日兩國海軍相提並論,因此華盛頓的頭頭們非常清楚,自己必須依靠數量優勢和戰術纔有機會取得海戰的勝利。

開戰的當天,美國大西洋艦隊百分之九十的艦船都駐泊在防衛嚴密的諾福克,太平洋艦隊則分別駐泊於夏威夷羣島和西海岸地聖迭戈。當德國大使遞交了宣戰照會之後,美國政府隨即命令兩支艦隊以及所在的軍港進入最高戰備狀態,以防帕斯卡弗洛慘劇再次上演。早在戰爭之前,美國海軍就在諾福克周邊部署了極爲周密的防空和反潛體系,整個海軍航空部隊超過一半的戰鬥機和戰鬥飛艇擔負着警戒、空中防衛的任務,700餘門各式防空火炮佔到了美國防空力量的1/3。甚至還仿照德日海軍在港口附近部署了200多個帶阻攔索的氣球,可以說這裡的防空設施遠甚於首都華盛頓的防禦。

諾福克地海軍官兵們嚴陣以待,可是7月7日、8日兩天這裡半架德國飛機也沒有出現,除聖迭戈軍港遭到德國陸基飛機的小規模轟炸之外,大部分軍港和艦隻都安然無恙的度過了戰爭的頭兩天,這多少讓白宮和海軍作戰部的將軍們感到意外。

根據美國派駐海外的諜報人員所掌握的情報,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的20艘戰列艦、17艘戰列巡洋艦、13艘主力航母是這樣分佈的:

駐泊在瓜德羅普海軍基地的是德國大西洋艦隊及此前從本土護送皇家戰鬥集團軍到美洲的護航艦隊,總計12艘戰列艦、7艘戰列巡洋艦、7艘航空母艦,輕型艦隻估計爲三十艘左右的巡洋艦、七十艘以上的驅逐艦和數十艘掃雷艇、佈雷艇和巡邏艇。另外這裡還駐紮着德國的大西洋潛艇編隊,但該編隊的潛艇數量不祥。

駐泊在帕斯卡弗洛的是德國大西洋艦隊一部和北海艦隊一部,總計3艘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2艘航母及數十艘輕型艦隻,另有德國大西洋潛艇編隊一部,數量同樣不祥。

駐泊在威廉港、基爾港和哥尼斯堡港的是德國北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計2艘戰列艦、1艘航母及數百艘輕型艦隻,北海潛艇編隊和波羅的海潛艇編隊分別駐守威廉港和哥尼斯堡港,潛艇數量不祥。

駐泊在直布羅陀、突尼斯、普拉和蘇伊士港的是德國地中海艦隊,計3艘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3艘航母和上百艘輕型艦隻,以及德國的地中海潛艇編隊。

相對應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的9艘戰列艦、4艘戰巡和2艘航母組成駐紮在夏威夷羣島,6艘戰列艦駐紮在聖迭戈,大西洋艦隊的10艘戰列艦、2艘戰巡和3艘航母駐紮在諾福克,擁有200餘艘潛艇的龐大潛艇部隊也分爲兩部分:太平洋編隊的巫艘潛艇和大西洋編隊的8艘潛艇,其中大西洋編隊戰前派出80艘前往加拿大,戰爭爆發時仍有66艘停留在加拿大兩個主要軍港。

隨着日本政府的宣戰,華盛頓不得不考慮如何面對兩線作戰的糟糕局面了。簡單的陸海軍聯席會議之後,沃倫哈定政府制定了暫時放棄太平洋、全力保衛本土的作戰策略,並在7月8日電令駐紮在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返回本土。

當天晚上,國務卿羅伯特.藍辛與日本政府代表進行了最後一次會談,得到華盛頓的密電之後,藍辛順水推丹的接受了日本政府的“友善建議”,即把菲律賓和夏威夷兩個羣島交予日本政府“代管”,而日本政府和海軍同意留給美國僑民和軍隊一週的時間撤離,並且絕不派遣戰艦或者潛艇在中途攔截美國艦船。

達成這一令世人所不齒的交易之後,羅伯特藍辛匆匆離開了東京。

在作出把太平洋艦隊主力調回本土的決定之後,美國海軍自然而然的給大西洋艦隊下達了前期堅守避戰的策略,同時派出大量間諜、潛艇和偵察機密切關注瓜德羅普德國艦隊的動向。

就在美國東部時間7月8日下午4時左右,潛伏在瓜德羅普附近海域的一艘美國潛艇傳回令華盛頓緊張不已的消息:由不少於10艘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5艘大型航空母艦和50艘巡洋艦、驅逐艦組成的龐大德國艦隊出港了!

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15章 啓航第18章 刺殺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36章 衝向戰場第143章 刀鋒上的較量(下)第10章 收穫第50章 邀狼共宴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20章 最後的黑暗第60章 大禮第5章 落葉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45章 肇事者第24章 揍日第4章 中路殺手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22章 橋(5)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41章 擴軍時代第29章 帝俄崩潰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88章 花瓶第42章 誘迫第39章 東線逗號第36章 藍色憂鬱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13章 直擊要害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97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48章 進行曲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7章 大騙局第96章 海嘯第162章 X聯隊(下)第64章 解放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24章 猛火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11章 梳理第42章 戰爭威脅第27章 肉彈第132章 元首的碰面(上)第33章 故伎重施第38章 暗夜精靈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155章 帝國力量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2章 戰爭威脅第48章 雷擊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119章 死亡之地第104章 訪問南京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34章 散財童子第19章 尊嚴第24章 一口一個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50章 鷹擊長空第98章 支點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20章 橋(3)第21章 宣戰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13章 芹菜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7章 英倫寒冬第38章 漂亮的初戰第38章 華沙陷落第30章 金剛第18章 閃擊英雄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26章 走向抗戰第29章 鬥毆事件第3章 左滿舵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30章 密約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13章 芹菜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33章 血債血償第81章 龍德施泰德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39章 凱旋的驚喜第38章 華沙陷落第40章 磨刀赫赫第105章 偉人墓第68章 大戰在即第30章 皇位第39章 裝甲先鋒
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15章 啓航第18章 刺殺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36章 衝向戰場第143章 刀鋒上的較量(下)第10章 收穫第50章 邀狼共宴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20章 最後的黑暗第60章 大禮第5章 落葉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45章 肇事者第24章 揍日第4章 中路殺手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22章 橋(5)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41章 擴軍時代第29章 帝俄崩潰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88章 花瓶第42章 誘迫第39章 東線逗號第36章 藍色憂鬱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3章 最後的馬賽曲第13章 直擊要害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97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48章 進行曲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7章 大騙局第96章 海嘯第162章 X聯隊(下)第64章 解放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24章 猛火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11章 梳理第42章 戰爭威脅第27章 肉彈第132章 元首的碰面(上)第33章 故伎重施第38章 暗夜精靈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155章 帝國力量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2章 戰爭威脅第48章 雷擊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119章 死亡之地第104章 訪問南京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34章 散財童子第19章 尊嚴第24章 一口一個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50章 鷹擊長空第98章 支點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20章 橋(3)第21章 宣戰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13章 芹菜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7章 英倫寒冬第38章 漂亮的初戰第38章 華沙陷落第30章 金剛第18章 閃擊英雄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26章 走向抗戰第29章 鬥毆事件第3章 左滿舵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30章 密約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13章 芹菜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33章 血債血償第81章 龍德施泰德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39章 凱旋的驚喜第38章 華沙陷落第40章 磨刀赫赫第105章 偉人墓第68章 大戰在即第30章 皇位第39章 裝甲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