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取字,請求辭官的王翦

秦國咸陽。

王宮內殿之中,以往沒多少人的內殿,此刻卻站滿了一個個穿着秦國官服的官員,這些官員面貌都十分年輕,寥寥六七個老者,穿着紋路官服,戴着高山爵,站在前面。

這些人便是秦國朝堂的博士,以及諸多郎士,如世人熟知,秦有博學通古之士,更有郎中令麾下數百郎士。

前者容易理解,如昔日楊憲十分尊敬的博學之士唐秉、崔廣,這兩位過了六十的老者,便是後面爲保楊憲,而來到咸陽,並且留在咸陽。

而郎中令之下的郎,爲待選之官,有評議國事的議郎、有陪侍皇帝車駕的中郎、侍郎等,幾乎絕大多數,都是朝堂官員之子,以及地方將領之子。

“吾以爲,武成君!”

“震君,武攝六國之意,此爲極好!”

“武攝六國,當以平君、安君之意,然又實屬不妥!”

嘈雜不休的議論聲中,一個個年輕俊秀的郎官,互相議論起來,而言語中,都離不開一個‘君’字,顯然都在擬定一個君稱。

這些郎官都是出身官員、將領之戶,不僅出身顯貴,與生俱來的模樣,也是頗爲俊美。

不過隨着一個‘武仁君,是以湛盧之劍者’的聲音響起,想原本嘈雜議論的諸多人紛紛冷場,轉頭看過去,當看到是一個剛來沒多久的年輕侍郎時,這才搖頭挪開視線。

王上要爲白衍封君,這個所有人都沒意見,畢竟白衍的功勞在哪裡,先是滅魏,後又爲秦國尋得消失五十年的九州鼎,給一個沒有實權的君號,這說得過去,更何況白衍都有封地。

但湛盧,昔日王上賜白衍湛盧之時,別說他們,就是天下人都頗有爭議,加之白衍滅魏的手段。

這個仁君,他們可不敢苟同。

內殿中。

正當所有人爭論不休之時,在一衆宦官、侍女的跟隨下,嬴政的身影緩緩來到內殿。

“拜見王上!”

“拜見王上!!”

見到嬴政到來,無一例例外,所有博士、朗士,全都安靜下來,對着嬴政拱手輯禮。

“諸位商議如何?”

嬴政眼神掃視衆人一眼後,方纔輕聲詢問。

此刻嬴政心中滿是期待,白衍至今未曾賞賜,而九州鼎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這段時日前來咸陽的士人,都遠超從前。

白衍封君之事不能再耽擱下去,嬴政想要讓白衍封君之名,隨着九州鼎的消息,傳遍天下。

也藉此告知天下世人,入秦立功者,有功皆賞。

想到白衍。

嬴政此時,實在是恨不得立即下令讓白衍迴歸咸陽,昔日得到九州鼎的經過,即便至今回想,嬴政都依舊滿心激動。

可偏偏白衍不在身邊。

這讓嬴政心裡有說不完的話,卻無法詢問白衍。

方纔嬴政都還在心想,也不知道白衍哪裡的情況如何,畢竟楚國已經派遣項燕統領大軍,前往曲阜一地。

“王上,臣以爲,當是取‘安’‘平’二字!”

莫侍郎緩緩上前,在衆多郎士之中,莫侍郎的資歷與年紀,都要高上不少,這也是爲何能站在那些老者身旁。

“臣言,忠字!”

“王上,臣言,水!五行之說,洛陰在水!”

劉侍郎、移侍郎聞言,也紛紛各自拱手諫言。

這幾個朗士的話,也讓身後數十名侍郎再次小聲議論起來,秦國有朗士數百,能來內殿者,無一例外,皆乃才士,在秦國爲官已經是板上釘釘,眼下都紛紛議論莫侍郎幾人的話。

嬴政站在王座前,看了衆人一眼,對於這幾個朗士,嬴政十分熟悉,聞言後,面色思索,卻並未着急做出決定。

“幸善!”

嬴政目光這時候注意到一個面露沉思的朗士,開口詢問道。

對於這個辛勝旁族的子弟,嬴政印象很深,當初候選中常侍之時,除去蒙毅外,在其他諸多子弟中,這個幸善便在其中。

“王上,臣以爲,或可‘忠’字!”

幸善見到嬴政的詢問,又見到其他同僚的眼神看過來,甚至那些老者,自然不敢託大,轉頭看向嬴政後,便擡起官服繡袍,對着嬴政打禮。

不過看幸善的眼神就看得出,其實幸善也在想着其他的字,取代這個忠字。

想到這裡,幸善不由得看向一旁的好友,鐵侍郎。

鐵侍郎這時候搖搖頭,他想的定,恐怕難以說服其他朗士。

“可還有其他之選?”

嬴政聽到幸善的話,便看向其他人,繼續詢問道,最終在商討中,嬴政讓宦官把一根根竹簡交給所有侍郎,讓其各自寫上想的字,或者支持那個人所諫言的字,附贈其意。

許久後。

在諸多宦官的忙碌中,統計出來,得到最多朗士讚許的一共有三個。

靈侍郎、移侍郎的‘水’字,孤侍郎的‘淼’字,還有郝侍郎的‘烈’字!

其中郝侍郎的烈字用意最好,自周始: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不僅僅是嬴政,就是唐秉、崔廣等一衆老者,也對這個字,紛紛點頭,仁字或許會有爭議,但烈字,白衍確實是當得起。

不管是最開始在上郡高奴,以一人之力,救了高奴一城百姓,還是在閼與、雁門求糧,最後更是爲救趙國掠賣女子,而得罪無數人。

往日之舉,安民二字,幾乎無人反駁。

“武烈!”

嬴政腦海裡思索着這兩個字,還未等說什麼,就看到韓謁者急匆匆的捧着竹簡走過來,說王翦將軍已呈書,準備告病歸鄉。

嬴政聞言,原本還有些愉悅的臉色,頓時低沉下來。

告病歸鄉!

王翦此前的確有些不適,但明明都已經好了,都已經上朝許多時日,如今告病歸鄉,嬴政哪裡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備馬車,寡人要去見王翦!”

嬴政拿過竹簡看完後,吩咐道。

韓謁者聞言,連忙拱手領命,轉身告退。

內殿中,所有人聽到王翦要辭官離去的消息,都紛紛安靜下來,看向彼此,不敢再做聲。

看着嬴政,所有人腦海裡,都不由得浮現兩日前,在王宮大殿內上朝時發生的場景。

彼時楚國傳來消息,楚王派遣項燕統領十萬楚軍,前往曲阜一地,並且又派遣一路楚國大軍攻打焦縣,嬴政得知這個消息,便與百官商議,決定趁着這個機會,再派遣一路大軍,由南陽、潁川攻打楚國。 而嬴政第一個詢問的,便是李信,當着百官的面,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十萬便可一試,若能再調遣黔中五萬,以及抽調白衍將軍哪裡的五萬,有二十萬兵力,李信便有把握一舉滅楚。

嬴政聽到李信的話,接着又詢問老將軍王翦,問王翦老將軍滅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回答,需要六十萬大軍同時攻打楚國,方可滅楚,除去白衍一路、王賁一路,至少還需三十五萬大軍,方能有把握滅楚國。

最終,嬴政決定,讓李信統領一路大軍攻打楚國,而由蒙恬,擔任副將。

兩日過去,如今聽聞王翦老將軍打算辭官歸鄉,所有人不由得都聯想什麼。

……………………

咸陽城內。

王翦的將軍府中,作爲四朝老將,並且在秦國戰功赫赫,王翦的府邸自然非同尋常,不僅僅是地理位置十分好,就是一磚一瓦,都透露着精緻、奢華。

只要路過將軍府的人,不管是他國商賈、士人,亦或者權貴子弟,都不乏感慨。

“父親,都已經收拾妥當!”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緩緩來到王翦身旁,恭敬的說道。

男子名叫王從,是王翦的三子,也是王賁的胞弟,在世人眼裡,談及咸陽王翦一族,最爲人所知的,便是王翦長子王賁。

但作爲秦國四朝將軍,戰功赫赫的王翦,又怎會只有一個長子,就是頭髮花白之年,嬴政也有素有賞賜美人之舉,更別說其他想要攀附王翦的士族。

“好,等王召到,吾等便離開咸陽!”

王翦聽到三子王從的話,跪坐在涼亭內,他看得出王從的緊張。

但王翦沒有說話。

氣氛十分安靜。

昔日白起便是離開咸陽之時,被賜死在杜郵,王翦雖不敢直言與白起不分上下,但作爲百戰之將,誰又敢肯定,嬴政會不會擔心王翦去齊國,甚至去楚國,彼時成爲秦國的大敵禍患。

“大人,王上已經來到府邸!”

一個僕人突然急匆匆的來到涼亭,對着王翦稟報。

聞言,王從一臉緊張,神情逐漸不安起來,而王翦卻是沒有露出什麼意外的表情,只見王翦起身,朝着院子走去。

不多時。

來到院子,王翦便見到嬴政帶着韓謁者緩緩走來。

“臣,拜見王上!”

王翦停下腳步,擡手打禮。

嬴政看着眼前沒有穿秦國官服的王翦,比起往日,一身素樸綢衣,加之白髮,讓王翦更多了幾分暮年之色。

“老將軍爲何辭官?”

嬴政眼神直勾勾的看着王翦,開口詢問道。

韓謁者站在嬴政身旁,看着王翦老將軍,眼神也有些擔憂,或許換個時間,王翦辭官離去,尚都不會如此,而眼下,正是秦國準備滅楚的時機。

王翦老將軍卻非要這時候辭官。

“老臣年邁,體弱受寒,恐負王恩,故想辭官歸隱鄉!還望王上念在老臣爲秦國戎馬一生,恩准老臣告老還鄉!”

王翦拱手回答道。

嬴政看着王翦,沉默不言,不動聲色的看着一眼王翦身後的男子,若是嬴政沒有記錯的話,男子乃是王翦之子,但叫什麼名字,嬴政卻已經忘記。

在秦國朝堂,王氏僅有王翦、王賁、王離三人在朝堂爲官,很早的時候,嬴政便知道王翦立下規定,王氏族人,非長子者不得在秦國爲仕、不得爲將,不得留在咸陽,更不能在外言及出身王氏之人。

這也導致世人僅知王氏王翦、王賁、王離三人,對於王氏其他子嗣所知無幾。

嬴政自然知道爲何。

而對此,嬴政不僅沒有介意,反而也是一直信任王翦的原因,比起隴西李氏、或者李氏、楊氏等氏族在秦國朝堂內外,根深蒂固,族人遍及,王氏雖然祖孫三人皆是將軍,手握兵權,但在諸多士族中,王氏的威脅反而是最小的。

“老將軍可是怨恨寡人,不聽老將軍之言,反而任用李信爲主將!”

嬴政目光看向王翦,沒有答應王翦,而是重提兩日前的事情。

“臣不敢,老臣清楚如今秦國,府庫無存、糧粟盡空,六十萬大軍攻楚,一年足以耗盡秦國國力,兩載便傷及根基,十年生息。”

王翦嘆息一聲,開口說道。

嬴政聽到王翦的話,一直壓抑的不滿,這時候終於露在臉上。

“老將軍既然知曉,爲何又言六十萬大軍而滅楚?在朝堂之中,李信且敢言二十萬而滅楚,老將軍爲何不敢?寡人不解,是老將軍不顧寡人之憂,還是老將軍自認不如李信!”

嬴政擡手指着遠方,說到這裡的時候,似乎也意識到,因爲過於憤怒而言語有失,面色不由得緩和一些。

但是看着王翦,嬴政依舊想不通,爲何王翦如此決絕,執意要辭官離去。

“王上,人若無能而妄言,是爲災禍!身爲臣子,若不顧災禍與君王妄言,是爲不忠!臣畢生效力秦國,今事關國存將亡,死生之地,臣,實在不敢妄言。”

王翦看向嬴政,輕聲回答道。

“李信將軍若能爲王上滅楚,是乃天意,王上之福!王翦,不如也!”

王翦說完,再次彎下腰,對着嬴政打禮。

“臣今,只想告老還鄉!還望王上恩准!”

王翦的話,映入嬴政耳裡,讓嬴政面色很是難堪,身爲秦國君王,嬴政已經來到這裡,親口挽留王翦,讓王翦不要辭官離去,放眼整個秦國,放眼天下,有幾人能讓嬴政如此對待。

結果王翦還是執意要辭官歸隱,絲毫沒有因爲嬴政的到來,而有半分猶豫。

莫非在王翦眼裡,秦國,就不能離開他王翦?

莫非沒有他王翦,秦便無法滅楚?

人都是要面子的,身份再低的人,都還因面子而私鬥,士人都還因爲顏面受損,而拔劍自刎,更別說地位高的人,而嬴政,身爲秦國國君,眼下就是再理智,面對不到一會,便接連開口請求歸隱的王翦,嬴政怎會沒有怒火。

“老將軍爲秦國立下諸多功勞,寡人賜老將軍千金之乘,綢布千匹,讓老將軍在秦國,榮享富貴。”

嬴政說完,緩緩轉過身,沒有再留下來坐一坐的念頭,不過在離開之時,卻回頭看了王翦一眼,留下一句話。

“寡人相信李信,李信定會爲寡人,攻滅楚國!平定楚國!”

嬴政說出這句話後,轉過身帶着韓謁者,離開院子。

“臣,謝王上!”

王翦看着嬴政離開的背影,低頭打禮。

嬴政的意思,王翦哪裡聽不懂,嬴政言外之意無非是囑咐他,辭官可以,只要不去其他諸侯國,留在秦國便能餘生享盡富貴。

第71章 小舍交談第378章 恩人冢,送來的書信第491章 孇谷的恍惚第411章 震驚的田鼎第700章:暴氏到來第191章 曖昧。第528章 茅焦的到來第466章 暴氏的疑惑,少年何人?第332章 殺戮開始第677章 令史的到來第279章 抵達井陘,蒙恬的震驚第248章 徐師的到來,神秘人的約見第519章 水淹大梁,攻楚伊始第472章 新鄭城破,昌平君的舉動第649章 回到府邸的白衍。第313章 左更!第487章 南下陽夏第134章 打算第237章 有問題的村子第433章 月氏變故,頭曼單于的察覺第675章 見兄長第52章 破城!第433章 月氏變故,頭曼單于的察覺第442章 匈奴大敗的消息第725章 多年不見的央金第546章 可是被迫害?第450章 李斯的勸告第579章 攻楚之初第38章 兩年了!第475章 絕望的羋旌第570章 故人的震驚第261章 姚賈的震驚,暴氏?第266章 衆將歸來,崩潰的馮劫。第10章 笑吧笑吧,你們也笑不了幾年了第608章 除叛將,平內亂。第431章 抵達沃陽,匈奴南下,邊騎將至第348章 殺戮進行時,嬴政的詢問。第439章 白衍與頭曼單于的交戰第575章 嗯?王上做噩夢的時候喊我的名字?第345章 見田非煙的長兄。第124章 暴福之死第15章 劍?衍兒怎麼帶着一把劍?第1章 下次一定第107章 要跟着他離開嗎?第601章 二世而亡!田鼎的震驚!第12章 外祖母,你忘帶錢了!第711章:在田鼎眼裡,白衍就是愚忠第206章 嬴政的命令,抵達藍田。第26章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第116章 秦軍突襲第77章 白衍太過善良。第372章 原來如此第575章 嗯?王上做噩夢的時候喊我的名字?第571章 魏國士族對齊王的怨念第315章 見太后,趙姬!第52章 破城!第655章 對白衍改變看法的呂公一家第213章 馬鐙出場 震撼的老頭。第667章 孇氏受不了鶯氏,白衍抵達臨淄第454章 升爵 賞賜。第80章 吾,便壓白衍!第533章 瞭解白衍的,還是隻有荀朔第242章 公子嘉的不喜,吳芸的錯愕。第192章 他是白衍?那少年是白衍?第432章 羋旌的震驚第364章 田濉爲何能活着離開?女人的直覺第366章 震驚的三人,甘泗的懵圈第682章 武烈君?第716章:宗親的試探,嬴政的詢問第568章 取字,請求辭官的王翦第547章 從曲阜去齊國的暴氏一族第500章 白裕 胡進的錯愕,震驚。第362章 被誤會的贏侃,除掉白衍的謀劃。第669章 見齊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第310章 解釋,楊彥的到來(5K)第265章 激動萬分的馮劫!第110章 衍兒?第535章 入彭城,見荀朔第428章 終於來了!第607章 齊國的輿論,田鼎的請辭(沒有主角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251章 養豬計劃啓動。第235章 酒後失德,意外的收穫。第174章 孟於抵達,錯愕的三巨頭第644章 白裕的詢問第237章 有問題的村子第538章 收到消息的嬴政第620章 王賁的竹簡,秦楚決戰的開端第279章 抵達井陘,蒙恬的震驚第70章 危機。第207章 餘將軍的離去,白衍的錯愕第468章 噩夢第407章 舉旅的詫異第132章 ‘歸’來!第494章 高消費場所。其實是他!第479章 昌平君的人第442章 匈奴大敗的消息第671章 五年前,吾的確頗爲賞識此人!第669章 見齊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
第71章 小舍交談第378章 恩人冢,送來的書信第491章 孇谷的恍惚第411章 震驚的田鼎第700章:暴氏到來第191章 曖昧。第528章 茅焦的到來第466章 暴氏的疑惑,少年何人?第332章 殺戮開始第677章 令史的到來第279章 抵達井陘,蒙恬的震驚第248章 徐師的到來,神秘人的約見第519章 水淹大梁,攻楚伊始第472章 新鄭城破,昌平君的舉動第649章 回到府邸的白衍。第313章 左更!第487章 南下陽夏第134章 打算第237章 有問題的村子第433章 月氏變故,頭曼單于的察覺第675章 見兄長第52章 破城!第433章 月氏變故,頭曼單于的察覺第442章 匈奴大敗的消息第725章 多年不見的央金第546章 可是被迫害?第450章 李斯的勸告第579章 攻楚之初第38章 兩年了!第475章 絕望的羋旌第570章 故人的震驚第261章 姚賈的震驚,暴氏?第266章 衆將歸來,崩潰的馮劫。第10章 笑吧笑吧,你們也笑不了幾年了第608章 除叛將,平內亂。第431章 抵達沃陽,匈奴南下,邊騎將至第348章 殺戮進行時,嬴政的詢問。第439章 白衍與頭曼單于的交戰第575章 嗯?王上做噩夢的時候喊我的名字?第345章 見田非煙的長兄。第124章 暴福之死第15章 劍?衍兒怎麼帶着一把劍?第1章 下次一定第107章 要跟着他離開嗎?第601章 二世而亡!田鼎的震驚!第12章 外祖母,你忘帶錢了!第711章:在田鼎眼裡,白衍就是愚忠第206章 嬴政的命令,抵達藍田。第26章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第116章 秦軍突襲第77章 白衍太過善良。第372章 原來如此第575章 嗯?王上做噩夢的時候喊我的名字?第571章 魏國士族對齊王的怨念第315章 見太后,趙姬!第52章 破城!第655章 對白衍改變看法的呂公一家第213章 馬鐙出場 震撼的老頭。第667章 孇氏受不了鶯氏,白衍抵達臨淄第454章 升爵 賞賜。第80章 吾,便壓白衍!第533章 瞭解白衍的,還是隻有荀朔第242章 公子嘉的不喜,吳芸的錯愕。第192章 他是白衍?那少年是白衍?第432章 羋旌的震驚第364章 田濉爲何能活着離開?女人的直覺第366章 震驚的三人,甘泗的懵圈第682章 武烈君?第716章:宗親的試探,嬴政的詢問第568章 取字,請求辭官的王翦第547章 從曲阜去齊國的暴氏一族第500章 白裕 胡進的錯愕,震驚。第362章 被誤會的贏侃,除掉白衍的謀劃。第669章 見齊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第310章 解釋,楊彥的到來(5K)第265章 激動萬分的馮劫!第110章 衍兒?第535章 入彭城,見荀朔第428章 終於來了!第607章 齊國的輿論,田鼎的請辭(沒有主角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251章 養豬計劃啓動。第235章 酒後失德,意外的收穫。第174章 孟於抵達,錯愕的三巨頭第644章 白裕的詢問第237章 有問題的村子第538章 收到消息的嬴政第620章 王賁的竹簡,秦楚決戰的開端第279章 抵達井陘,蒙恬的震驚第70章 危機。第207章 餘將軍的離去,白衍的錯愕第468章 噩夢第407章 舉旅的詫異第132章 ‘歸’來!第494章 高消費場所。其實是他!第479章 昌平君的人第442章 匈奴大敗的消息第671章 五年前,吾的確頗爲賞識此人!第669章 見齊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