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吾輩之醜

一隊趙軍疇騎趁着夜色踏雪而來,趕到呂子他們剛剛離開不久的村子外圍。司馬尚拽帶繮繩騎馬走到兵隊的前頭,朝村子裡張望半天也沒看到有人類存在的跡象。回頭看看跟上的的李牧,小聲問道:“二哥!你能確定這夥兒潛入進來的秦軍就住村子裡面嗎?”

黑漆漆的門口和窗戶在雪夜看着格外瘮人,好象餓極的一個個張着大嘴的怪獸。正一動不動地等着生人來到,然後一口吞下去。

有沒有人居住在村子裡面,稍作打量便能隨即感覺出來。而此時的村子裡卻顯得死氣沉沉,那裡有一個人!?李牧再次確認一下,讓司馬尚招呼嚴陣以待的兵卒不用緊張。“咱們已經追了一天,今夜就在這裡休息吧!”

司馬尚本打算下命令包圍上去,聽到這話也沒再提出反對意見。就算人可以不休息,戰馬也架不住這麼消耗!於是朝前揮揮手,讓騎兵隊直接進村修整。

隨着大規模搜尋展開,還是發現人類活動過的跡象。這就證明,李牧帶的方向正確。這個臨近前線的村子在數月前便已清理完畢,所以裡面絕不可能再出現這種異常情況。

有能力將環境恢復到初始狀態,仍然會留下一些硬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落灰便是屬於其中一項。李牧和司馬尚走進呂子居住過的房間,上下左右打量一番。彎腰從鋪有雜草的地面上撿起一粒稻穀看了看,然後丟在嘴裡慢慢地咀嚼着。

“唉!自從末將跟隨將軍以後,害得你也吃不到今年的新谷了!”

司馬家族本就是趙國名將之後,同輩中人也算是出類拔萃的。打小耳聞目睹軍中之事,自然知道軍隊吃到新谷預示着什麼。此時聽到這話,也是大吃一驚。忙彎腰從雜草裡撿起一糧食,藉着火把的照明看看其色澤,然後學着李牧那樣丟在嘴裡咀嚼。隨着穀粒的破碎,一股清香的味道迅速激活本就飢腸轆轆的腸胃,忙咽口唾沫,好將饞蟲給壓回去。

“這應該不是咱們的糧食吧!?”

李牧哼了一聲,將武器摘下來放在地面上。接過兵卒送進來的木柴,堆砌個木頭堆用稻草引燃。連吹帶扇的,好歹將篝火點燃。

司馬尚根本就不會這個,只好站在一邊看着紅紅的火焰開始燃燒起來。本打算幫忙將幾塊木頭丟進去,卻被李牧及時制止住。“你這麼做會把火壓滅的!等火焰大一些以後再說!”

若是再不烤烤火,身體非凍僵不可!司馬尚趕緊停住動作,起身看着李牧極其熟練地忙活着。眼睛突然間變得溼潤,忙擡胳膊擦擦。掩飾道:“煙真嗆人!”

李牧的家族殷實,但他的家境卻貧寒至極。自打父親戰死以後,親戚關係慢慢地也就疏遠了。剩下個老孃給人家縫縫補補勉強度日,竟然憑一己之力將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拉扯成人。

李牧並未因鄰居家的孩子恥笑而自暴自棄,相反是發奮讀書。沒錢去私塾聽教書先生講課,有機會便躲在窗外聽課。偶爾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終於被先生給發現。驅趕是必然的,畢竟教書匠也要掙錢養活一家大小。若是如此放任不管,只好去喝西北風過日子了。

上學的富家子弟當然也瞧不上這個成天流着鼻涕的髒小子,只要發現便拖出去打。老先生自然是不管的,如果能借此讓這個窮小子不敢再來也省得鬧心。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記吃不記打。即使被打得鼻青臉腫也總能尋到機會聽課,而且是風雨無阻。就這麼日復一日冬去春來,李牧竟然也能跟孃親說些之乎者也!

直到有一天,老先生看着這個屢教不改的小子被打實在忍不住。大聲讓學生停手,脫下鞋子上前要親自動手。只見衣衫襤褸的這個窮小子毫不畏懼,從地上爬起來隨意彈掉身上的塵土。

小李牧掐着腰對老先生說道:“所謂師者!本就是教書育人,爲國家的強大謀求棟樑之才。我李牧本就是國之棟樑,先生爲何非要將這株小樹苗掐死在襁褓之中!?”

一句話將吹鬍子瞪眼的老先生給悶住,舉起的鞋子再也揮不下去。定睛觀瞧一番,這才發現髒兮兮的稚嫩小臉也是俊秀非凡。

小李牧還沒說完,仰首挺胸看看圍在身邊的孩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生既然每日願意來聽先生的教誨,自然是遵循老夫子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這難道也有錯嗎!?”

聽到詞不達意的說辭,老先生頓時是哈哈大笑。如果對面是個年輕人,說出這話來必然會遭反脣相譏。可這是從一個不識字的窮孩子的嘴裡說出來,已屬難能可貴!擡手讓正在鬨堂大笑的學子全都回教室,將手裡的鞋子丟在地上穿上。

“小子倒是有些見識!我來問你,你真的想讀書識字嗎?”

小李牧已經打定主意,最多挨頓臭罵也就到頂了。雖覺被發現甚是可惜,大不了中午回家吃飽飯再偷着來便是!突然聽到教書先生的問話,隨即拜倒大哭曰:“願先生教我!”

老先生笑着點點頭,手縷長髯問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後一句是什麼?”

小李牧絲毫沒有猶豫,再拜道:“回先生!應該是,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老先生擡頭看看蔚藍色的天空,此時的天空是萬里無雲。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既然如此,我便教了你吧!想罷,彎腰將小李牧攙扶起來。“夫道之不修也,是吾輩之醜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老夫這裡還缺個打掃衛生的小童,你可願爲否?”

別說是打掃衛生,就是洗衣服都沒問題!聰慧的小李牧自然知道這是老先生有意收留,趕緊再次拜倒,給先生磕了三個響頭。

從那以後,殷殷學子們便多了一個從不會進屋聽課的同窗好友。而司馬尚也是在那時跟李牧交往的,從此這便有了兩個人的情誼。小司馬心地善良,知道李牧的家境近況以後,每次出門都會讓廚房給他準備兩份午飯...

“終於好了!快過來坐下暖和暖和吧!”

隨着李牧的一聲提醒,頓時將陷入童年回憶中的司馬尚叫回到現實...

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一百零五章 清晨總攻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八十八章 援軍未至第一百零六章 明修暗渡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六十五章 通天大道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五十三章 見可而進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七十四章 多大點事第三十二章 秦國危矣第五十五章 過河之卒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一百一十八章 輔政大臣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六十六章 情以何堪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七十一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無常勢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二十九章 軍心不穩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八十章 五千精銳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防陣第六十二章 家有小兒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五十二章 西河學派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六章 迷霧之陣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一十五章 稷下學宮第六十五章 通天大道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二十七章 三發連射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七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陣第四十六章 山上山下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五十三章 見可而進第九十二章 等你千年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三十八章 刀光箭影第八十八章 援軍未至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三十九章 地利人和第七十九章 歷史之河第三十四章 觸類旁通第六十八章 唯你是問第二章 小夥伴們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八十六章 撥動心絃第四十三章 買櫝還珠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襄之陣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三十二章 談判小組第六十四章 注意說辭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五章 五馬分屍第六十三章 細微之處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一百三十章 秦軍糧草
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一百零五章 清晨總攻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八十八章 援軍未至第一百零六章 明修暗渡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六十五章 通天大道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五十三章 見可而進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七十四章 多大點事第三十二章 秦國危矣第五十五章 過河之卒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一百一十八章 輔政大臣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六十六章 情以何堪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七十一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無常勢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二十九章 軍心不穩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八十章 五千精銳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防陣第六十二章 家有小兒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五十二章 西河學派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六章 迷霧之陣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一十五章 稷下學宮第六十五章 通天大道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二十七章 三發連射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七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陣第四十六章 山上山下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五十三章 見可而進第九十二章 等你千年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三十八章 刀光箭影第八十八章 援軍未至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三十九章 地利人和第七十九章 歷史之河第三十四章 觸類旁通第六十八章 唯你是問第二章 小夥伴們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八十六章 撥動心絃第四十三章 買櫝還珠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襄之陣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三十二章 談判小組第六十四章 注意說辭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五章 五馬分屍第六十三章 細微之處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一百三十章 秦軍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