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又被稱爲稷下之學。屬於戰國時期的官辦高等學府,始建於齊桓公。學宮位於當時的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城稷門的附近,由此而得名。

學宮建成之後,廣招天下名士。據《鹽鐵論·論儒》中記載:“齊宣王褒儒尊學,孟軻、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祿。”允許其不任職而可以論國事,進行自由講學著書論辯。如此開放寬容的態度,也可以認爲這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是絕無僅有的。

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皆來此講學討論,隨後構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格局。其中儒家的兩位大師孟子和荀子皆長期留在稷下學宮取長補短,分別提出【養浩然之氣】的思想和對後世最具有影響的【禮法結合】的政治思想。

稷下學宮自計劃建設到齊王建繼位,歷經近百餘年的風雨滄桑。既是齊國政權穩定經濟繁榮的產物,也是執政者思想開放重賢用士的結果。

這在當時看來只是齊國爲穩定提高國家基礎而建立的,卻爲後世帶來不可磨滅的精神思想。秦統一天下而設七十員博士官的制度,據說也是沿用稷下學宮的傳統。包括後世崛起的各種文化思潮,都可以從稷下學宮裡面找到出處。

其文化氛圍之濃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豐碩,在華夏曆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尋找新思想,卻不知國外都在拼命學習華夏文化。被說成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戰國時期,難道果真又要在此時出現反覆嗎!?

雄起吧!年輕人!拿起先人留給我們的這些文化精髓,去細細研讀。相信你隨後就會發現,所有的迷茫都會在此中得到終極解答。你要相信,最終能夠引領世界走向巔峰的,唯我華夏!

當齊國王后屈尊找到呂子之時,作爲昌盛記大掌櫃的呂子對修復戰後被毀壞的稷下學宮之事也是深以爲然。從表面上看這是爲齊國重建文化中心,實則不然。

作爲志在天下的秦國而言,積重難返的齊國已經不再具備領導華夏的能力。而隨後替代之的秦就會接手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高等學府,併爲秦之天下培養出更多的國之棟樑。

當即表示會考慮的呂子馬不停蹄趕回秦都咸陽彙報工作,在得到秦昭王的同意後隨即返回齊都臨淄給了齊國王后一個十分滿意的答覆。爲建立其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中心,我昌盛記責無旁貸!

隨着大量的錢物從各地調撥到臨淄,幾近荒廢的稷下學宮得以重建。好在那個時候辦理地皮手續簡單,只需齊王的一道手諭便可得到國家權力部門的大力支持。

爲保證工程質量,呂子秘密從秦國國內抽調來大批的工程精英人員進行指導。從設計方案出爐到開工建設,期間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有這方面的專家參與進來,也就在最大限度維護了建築初期時模樣。所以與其說是重新設計,倒不如說是修復。在保證工程建設進度期間,萬衆一心得到最大的體現。

齊國都城附近的百姓在得知要修復自家的文化中心,紛紛趕來幫忙給工程隊打下手。畢竟這是所有齊人爲之自豪的標誌性建築,加班加點也沒聽誰說過一句怨言。哪怕不給工錢不管飯都沒問題,只求能幫上點忙就心滿意足了。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也就是齊共王元年。

得到修復的稷下學宮正式完工並重新啓用,聞訊趕來觀看剪彩儀式的百姓是摩肩擦踵。齊共王田建親自趕到會場主持開業大典,對於繼位不到一年的齊王建而言,這一年可謂是雙喜臨門。

一喜是他登上齊國王位,二喜就是重建並完工的齊國文化中心。爲此,齊王建還下令齊國鑄幣廠鑄造發行刻有【齊建邦長法化】六字刀幣,只爲紀念這將是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時刻。

而真正爲此操心勞神的兩個人,不約而同地都沒有出現在這個舉世矚目的會場之上。一個是不再是王后並變成太后的君王后,而另一個就是昌盛記的呂大掌櫃本人。

在這兩個人看來,這些露臉的噱頭並不重要。爲人處世,但求盡心竭力也就是了。而自身的存在,只求能夠完成心中的夢想即可!

由於要定期彙報工期進度和討論修正某些建築方面的問題,處在百忙之中的呂子總會抽出時間在臨淄逗留一段時間。兩個人因爲稷下學宮而相熟,並最終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熟人。

而這一切的一切,對於外界而言並不重要。因爲他們不會去關心正面的話題,畢竟沒人願意聽。而那些所謂的緋聞,恰恰就迎合了某些人的非正常心態。於是以訛傳訛變成街頭巷尾,任誰也是百口莫辯。

好在幹大事的人心都大,對此小道消息也是一笑置之。就算一國之君齊王建對此也是倍感無奈,你總不能因爲誰詆譭太后就來個滿門抄斬吧!?再加上剛剛纔大赦了天下,這事兒也就權當沒聽見好了。

隨着稷下學宮重新開門廣招天下才子,齊國國內也迎來了難得的和平時期。得到休養生息的國家基礎隨即逐漸恢復,慢慢充盈起來的國庫裡面又可以見到碩鼠了。

君王后得知這個消息,也只是笑着搖搖頭。戰爭到底有什麼好!?和平共處難道是誰的大魔咒嗎!?連老鼠都活不下去的年代,百姓們又何以爲繼!?

並不以功臣自居的呂大掌櫃該怎麼着還怎麼着,路過臨淄進出齊王宮問安並帶着禮物也是照舊。

知道自己國家實力正在逐漸恢復的君王后也曾表達過意思,那就是詢問呂子修復稷下學宮時,昌盛記一共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如果可以的話,齊國方面願意將此花銷全都折算成銀錢分期還。

聽明白君王后所表達的意思,呂子當即表示天下人就該管天下事。再說,這是利於後世的壯舉,既然身爲炎黃子孫的一員,就有責任去維護國家傳統。

如果非要就事論事的話,這其實並不是單爲齊國才決定重修的稷下學宮,而是爲給我華夏後世的殷殷學子留下可供瞻仰憑弔先人而建造的紀念場所。僅此而已!

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五十八章 五步之遙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四十章 私下覲見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箭雙鵰第六十七章 並非偶然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七十八章 將軍甲冑第五十七章 營救計劃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十六章 尷尬局面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九十章 蒙武來訪第五章 謀全局者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三章 全球戰略第七十二章 明日登島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六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六十一章 袍澤兄弟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二十九章 戰鼓戰鼓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三十五章 鬧着玩的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七十一章 四十三年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五十七章 營救計劃第三十二章 清晨細雨第七十八章 山前王村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窮追不捨第四十六章 山上山下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二十四章 地獄之火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無常勢第二十九章 亂作一團第五十九章 不勝酒力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四章 觀察哨所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一十五章 真實謊言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九十五章 百年不遇第九十一章 手勢交流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百三十二章 主將標誌第一十四章 婦人之仁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騎射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二十二章 探索區域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
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五十八章 五步之遙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四十章 私下覲見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箭雙鵰第六十七章 並非偶然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七十八章 將軍甲冑第五十七章 營救計劃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十六章 尷尬局面第一章 風雪小廟第九十章 蒙武來訪第五章 謀全局者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三章 全球戰略第七十二章 明日登島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六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六十一章 袍澤兄弟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二十九章 戰鼓戰鼓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三十五章 鬧着玩的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七十一章 四十三年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五十七章 營救計劃第三十二章 清晨細雨第七十八章 山前王村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窮追不捨第四十六章 山上山下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二十四章 地獄之火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無常勢第二十九章 亂作一團第五十九章 不勝酒力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四章 觀察哨所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二十二章 想聽真話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一十五章 真實謊言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九十五章 百年不遇第九十一章 手勢交流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百三十二章 主將標誌第一十四章 婦人之仁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騎射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八十四章 片刻溫馨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二十二章 探索區域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