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

品字型陣,又可以稱之爲錐形陣,相對數倍趙軍的兩翼突防,倒是顯得有點壯士一去不復返之意。但兵法有云,敵軍衆,我軍寡,可分而擊之。分而擊之可以理解爲廣佈疑兵設玄襄陣分散敵軍的注意力,也可以理解爲對陣搏殺時利用良好的兵員素質打亂敵軍陣腳。

躲在中軍的呂將軍看到四周塵土飛揚,便知裡面都是漫山遍野突擊而來的趙軍。如此陣仗相對自己這支防禦陣而言,顯得猶如風雨飄搖中的一首小舟。也許只是一陣側風襲來,立馬就有傾覆的可能。

信王翦得永生!給自己打氣的呂子趕緊摘下掛在馬鞍上的長戈,注視着從正面慢慢壓過來的盾牆。

跟呂子不同的是,周圍的秦將顯然都是見過大陣仗的老手。包括列陣的兵卒也是如此,完全無視周圍鼓聲和喊殺聲。彷彿只是在安靜等待着宿命,那個命中早已註定的瞬間。

王翦並沒打算自殺,更沒想過要領着誰一起自殺。眯着眼睛注視着周圍騰起的煙塵,神情平靜地如一面湖水。兵團列陣作戰都是大面積的,一旦展開不是誰喊上一嗓子就能被誰聽到。

解決的辦法就是聞鼓聲,而面對大軍壓境的秦軍方陣內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就這麼靜靜地等待着,好象是在觀看誰家兵隊在眼前操練。

人多勢衆的趙軍此次衝擊採用了雁行陣,這種陣勢是利用中軍前鋒組成一堵密不透風的銅牆鐵壁頂住敵軍的衝擊,他們的任務就是頂住來自對面的壓力即可。而真正起到殺傷作用的,就是左右展開的雁翅。

這種近似於開放式的倒三角形攻擊陣對於擁有優勢兵力的一方而言,甚至可以一次就能完成封底工作。隨着處於相對劣勢一方被圈在三角型內,四面八方的攻擊就會徹底展開。

秦軍將領裡面不僅有熟讀兵書者,還有常年征戰沙場的老人。想要不被敵軍徹底圍困住的辦法就是正面突圍,只要在趙軍的包圍圈沒有完成形成之前突出去,還是能夠掌握到主動的。

此時不單是王翦沒打算下令全軍突擊,甚至也沒人提出突擊的建議。因爲他們有必勝的把握,那就是來自喻秦軍防禦箭陣的絕對優勢。

一直都在計算敵我相隔距離的王翦在兵陣周圍早已畫好警戒線,二百米!就在趙軍第一匹戰馬踏動心絃時,收到命令的擂鼓手猛地揮舞鼓槌。

正式開始移動的秦軍方陣中突然響起陣陣悶雷聲,當雷聲連成一片之時。原本明亮的天空都變了顏色,幾乎平直的箭道瘋狂地收割生命以獻祭給戰爭之神。

首當其衝的是處在秦軍正面趙軍防禦陣,當紛紛舉起的盾牌被射穿時,算是撤離領教秦國弩弓的兵陣頓時倒下一大片。後面的兵卒還沒來得及補充上去,隨即被強大的貫穿力射翻。

慢慢移動中的秦軍方陣兩翼也開始發射弩箭,將試圖衝擊箭陣的騎手連馬帶人一同固定住。這種三排連射法保證了最基礎的連發狀態,是剋制快速突擊的騎兵最有效的方法。

騎兵可以保持高速突防,一分鐘前移幾十米都沒有問題。可問題是無差次的箭雨,完成衝刺距離的全都被射倒。紛飛的箭雨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牆壁,碰上就是頭破血流的結果。

趙國疇騎不同於其他諸侯國的騎兵,只依仗其快速的機動能力突防。胡服騎射,就是說趙軍騎兵大多還裝備有另一種武器,趙國弩。

秉承北方胡人教官粗曠豪邁之氣的趙軍騎兵用生命鋪就勝利之路,發現快速突防的代價過大,紛紛抄起各自的騎兵弩發射箭矢。

秦軍自從裝備新式弩弓以後,便取消了箭陣內的盾牌。以期減掉沉重的防禦盾負重,讓弩兵最大限度地攜帶弩箭。此時面對同樣裝備弩弓的趙軍疇騎,弩兵只能眼睜睜地被飛來的箭矢射中。

過硬的軍事素質再次顯現無疑,秦軍箭陣中只要出現缺損隨即有弩兵上前補缺。饒是如此,偶爾會有突防成功的趙軍騎兵衝到近前。

按照當初的訓練,弩兵不會理會近距離的目標。他們的任務只是封殺百米外的目標,以繼續確保用弩箭形成的對敵阻力完美無缺。

接下來並不是無人理會突防進入的趙軍騎兵,秦軍箭陣中設有持戈手等適合近距離作戰的兵卒,他們的職責就是保護弩弓手和消滅靠近的敵人。防禦兵種裡面甚至還配有極少數的弓箭神射手,他們的作用就是射殺臨近箭陣還沒有衝進來的敵人。

主力兵團一旦投入戰鬥,方圓多少裡都是戰場。還沒收到疇騎營損失慘重消息的趙將陸堅現在也極不痛快,因爲防禦陣的正面開始出現崩潰的趨勢。原本以爲秦軍方陣被被自家的疇騎衝個七零八落,卻發現正面的方陣開始時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

正面對敵的秦軍顯然開始加快行進速度,長戈兵在箭陣的掩護下長驅直入。那可是有着十幾米長的長矛,面對對面的防禦盾牆完全無視的衝擊力量。

發現前線出現危機的陸堅氣急敗壞地暗罵周芝果然不給力,馬上命令處在中軍位置的弓箭手趕緊放箭。通知鼓還沒響起就看到秦軍方向射來的箭雨開始朝後延伸,許多弓箭手甚至沒來得及舉起弓就被射倒一大片。

“這是打的什麼啊!?”心恨不已的陸堅提馬前衝趕往自家的箭陣督戰,同時下令全軍發起衝鋒。幾十萬人馬竟然能打成這樣,他一刻都不想再等。

趙軍的前進鼓聲隨即響起,兩支軍團從正面猛地撞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撕殺聲,直接將兵器發出的碰撞聲蓋了個嚴嚴實實。

處在前鋒陣中的王翦發現兵隊被趙軍頂住不能前進一步,回頭命令方天化留下保護主將的安全。然後提帶戰馬的繮繩前衝,迎着紛飛的羽箭帶領中軍支援前鋒而去。

呂子確認兩翼極其穩固,提着長戈問方天化想不想打仗。

若不是剛纔有王將軍的命令,方天化早就衝出去殺敵了。突然聽到主將想要去前沿,剛想答應卻又馬上改口。“請將軍放心!這點小打小鬧,根本不用咱們出手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七十九章 歷史之河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花開花落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一十六章 血色琥珀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五十章 舟橋部隊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八十七章 官復原職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襄之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一十六章 血色琥珀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四十三章 大雨將至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第七十四章 與子偕行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一十三章 夜行衣靠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六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五章 顧此失彼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一百六十七章 那朵蓮花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八十六章 撥動心絃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一章 國有諍臣第九十四章 秦軍戰歌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一百三十三章 花落成雪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五十五章 過河之卒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七十六章 治軍有道第三十一章 釋放心情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存在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一十二章 楚考烈王第九十六章 潤物無聲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三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三十三章 申豹出陣第七十六章 殺敵冒功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八十六章 造化神秀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第一百三十三章 花落成雪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二十三章 給你希望第九十一章 國有諍臣第八十八章 援軍未至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一十六章 五號地區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七十九章 歷史之河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花開花落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一十六章 血色琥珀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五十章 舟橋部隊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八十七章 官復原職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襄之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一十六章 血色琥珀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四十三章 大雨將至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第七十四章 與子偕行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一十三章 夜行衣靠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六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五章 顧此失彼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一百六十七章 那朵蓮花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八十六章 撥動心絃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一章 國有諍臣第九十四章 秦軍戰歌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一百三十三章 花落成雪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五十五章 過河之卒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七十六章 治軍有道第三十一章 釋放心情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存在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一十二章 楚考烈王第九十六章 潤物無聲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三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三十三章 申豹出陣第七十六章 殺敵冒功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八十六章 造化神秀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第一百三十三章 花落成雪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二十三章 給你希望第九十一章 國有諍臣第八十八章 援軍未至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一十六章 五號地區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